•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7

巨匠智能家居
首页 > 论文问答 >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香盈路

已采纳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代码是1156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简称“甘肃民院”,坐落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学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以阳光品质办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和合大美、自强不息”的校训,发扬“缺氧不缺志气,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弘扬“刻苦、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学校招生面向云南、西藏、内蒙古、陕西、山东、黑龙江等20个省区。现有各类普通在校学生11000人,由汉族、藏族、回族、裕固族、保安族、东乡族等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68%。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平台,学生满意度逐年提高,在主要生源地形成了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高的社会影响力。                                       学校历史1984年,合作民族师范专科学校成立。1992年,学校更名为“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3月,学校升本改建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13年6月,学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同年7月,经省学位委员会审核决定学校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20年12月,学校被批准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师资力量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696人,其中专任教师51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3%;教授50人,副教授171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3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2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杰出人才2人,甘肃省“555”人才工程1人,甘肃省“园丁奖”13人,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0人,全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2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                                    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7月,学校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开办本科专业(方向)54个;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省级特色专业: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藏汉双语)、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方向)、学前教育(藏汉双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历史学、艺术设计学 、体育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安多藏文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省级重点学科:数学、设计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民族教育学、高寒生物化学学生成绩2018至2019学年,学校学生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第四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省“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主题系列活动中,1名学生获摄影一等奖,4名学生分获征文、刻纸、书法二等奖,2名学生获刻纸、微党课优秀奖;第十二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有29件作品入围决赛,最终获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在甘肃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铜奖2项;在全州禁毒宣传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1项。学校荣誉截至2021年9月,学校党委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立足高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的基地、科学研究的平台、文化传承的窗口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阵地作用,先后为民族地区培育5万多名合格人才,其中在民族教育基层一线工作者达90%以上。学校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省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甘肃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                                    学术科研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重点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研究培育基地2个等14个研究机构。截至2020年12月,“十二五”以来,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796篇,其中在SCI、EI、CSSCI分别收录14、47、74篇;授权专利48项;出版专(译)著72部,教材121部;承担科研项目337项,其中获省级以上奖励12项。学术资源据2021年1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各类印刷型文献近62万余册,电子型文献260余万种(册),另有CNKI(中国知网)、北大法意、读秀学术搜索、移动图书馆等数据库和服务平台,电子期刊近1万种,每年订购中外文印刷型报刊1200余种。学术期刊《甘南民族文化研究》(藏文、季刊)是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主办,以社会科学为主,重点反映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的藏文类综合性学术期刊。期刊设有“甘南社会历史研究” “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民族民俗研究”“藏学研究”“甘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双语教育研究”“甘南农牧经济发展研究”等栏目。《甘肃民族教育研究》(汉文版、藏文版),学报设置“民族教育理论研究”“藏汉双语教育研究”“理科教育教学研究”“西北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安多藏文化研究”“河洮岷文化研究”等栏目。《甘肃高师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期刊。期刊的主要栏目有邓小平理论、哲学与哲学史研究、美学研究、中外文学研究、经济研究、语言与逻辑、历史学、民俗研究。期刊是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合作交流截至2021年9月,学校不断提升开放办学格局,为师生发展和服务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塞浦路斯、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及台湾地区的13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西藏大学、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成员单位。
313 评论

我叫歪歪

馆藏资源根据2015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拥有藏书近200万册,其中纸本藏书120余万册,电子版藏书70万册;纸本中文期刊1700余种,各类报纸100余种;电子版中文期刊10000余种,电子版外文期刊6000余种。馆藏电子图书总容量5200GB,还拥有超星电子图书、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SpringerLink外文数据库、读秀知识库、起点考试系统、新东方网上视频教学数据库、网上视频报告厅等数字资源。 学报期刊截至2015年5月,学校共有《汉口学院学报》《校园文化研究》两种主要报刊。《汉口学院学报》(简称《学报》)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汉口学院主办的湖北省内刊,为季刊。《学报》是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曾获得“全国民办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全国民办高校优秀期刊”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研究》是由湖北省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研究会和汉口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期刊,是全国唯一一份专门研究校园文化的刊物。《校园文化研究》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前沿话题、观察与思考、新视角、工作研究、关注校园、经验交流等。

257 评论

小超人0606

序号 科研机构名称 负责人 依托机构名称 1 矿产资源开发研究院 聂爱国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生态环境研究院 李桂贤 3 矿井灾害防治研究所 王忠奎 采矿工程学院 4 页岩气、煤层气开采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所 王忠奎 5 铝合金材料技术研究所 伍玉娇 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 6 贵州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伍玉娇 7 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所 肖立华 8 贵州理工学院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所 李 祥 9 先进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院 高兴勇 机械工程学院 10 智能化电网技术研究所 文 方 电气工程学院 11 贵州工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所 王春江 信息工程学院 12 新能源变换材料及工程化 唐安江 化学工程学院 13 工程防灾与安全鉴定研究院 王 琳 土木工程学院 14 民族药及药食同源产品研究所 张 振 制药工程学院 15 大外部翻译研究中心 周华北 大学外语教学部 16 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敖以深 马列主义教学部 17 贵州理工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 龙 江 18 运动干预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中心 高 徐 体育教学部 19 制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向贤礼 工程实训中心 20 贵州理工学院城市环境与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宋建波 贵州理工学院 截止到2015年7月,学校有省级研究所2个,校级研究院4个,校级研究所及研究中心11个,校级实验室1个,校级测试中心1个。 省级研究所:贵州工业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所,贵州工业发展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院:矿产资源开发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院,先进加工工艺技术研究院,工程防灾与安全鉴定研究院 校级研究所及研究中心:矿井灾害防治研究所,页岩气、煤层气开采技术及综合利用研究所, 铝合金材料技术研究所,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所,智能化电网技术研究所,民族药及药食同源产品研究所,大外部翻译研究中心,贵州理工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所, 运动干预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中心,制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所 校级测试中心:贵州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校级实验室:城市环境与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馆藏资源截止到2016年3月,图书馆落成于1986年,面积为5915平方米,内设电子阅览室、读者自习室、中文社科和自然科学图书流通阅览室、报刊展示区、新书展示区和现刊阅览室等,阅览座位1000余个。现有工作人员26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1人。图书馆现有馆藏图书62万余册,20余万个图书种类。纸质报刊700余种,中文期刊合订本9045册。同时,我馆拥有电子图书2万种,期刊、标准、年鉴、重要会议论文、新东方英语、软件通、工程实训库等12个电子资源数据库,本地镜像数据量达22TB。馆藏文献涵盖了资源环境、矿业、冶金、机械、电气自动化、计算机信息、土木建筑及化学制药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图书馆配有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以开架借阅为主要服务方式,可为全校读者提供图书借阅、参考咨询、信息检索、文献复制及文献传递等服务。整个图书馆目前初步实现了服务网络化、资源数字化、管理自动化。同时,学校还将投资新建面积为30000平方米的新图书信息中心大楼。此外,图书馆内还有触摸屏读报一体机、LED显示屏等服务设施,为读者提供即时了解图书馆在资源、服务、管理等各方面的动态信息;图书馆网络建设已初步完成,配置了基本的网络设备,形成了中心机房主干带宽1000 兆,桌面带宽100 兆,无线网络初步覆盖图书馆一楼和二楼的网络环境;引进了数字资源校外访问系统,授权读者可不受IP和地域的限制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以上这些,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和图书馆开展服务创造了较为便利的条件。

2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

    序号 科研机构名称 负责人 依托机构名称 1 矿产资源开发研究院 聂爱国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生态环境研究院 李桂贤 3 矿井灾害防

    娜是阵疯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1
  •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码

    为人民服务 (一九四四年九月八日) 毛泽东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

    有前有钱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

    根据2014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任教师8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489人;兼职教授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

    大宝儿0619 2人参与回答 2024-05-21
  • 地方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多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的前身为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系2003年黔南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正处级单位。2006年底,为推动科研体制改革,

    囍兒小静静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9
  • 文化研究期刊官网电话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浙江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综合影响因子000。浙

    papapaopao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