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0

晃晃悠儿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政治思潮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皮小暖

已采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上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最主要经验的总结。
208 评论

爱我大兴

下单周期1到3个月栏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代中国与世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研究述评、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西方思潮评介、政治学前沿、政治经济学前沿。教学与研究是正规期刊文章特色要求本刊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论文署名“搭便车”现象,对多作者署名的文章将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核,内容摘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200到00字为宜,关键词一般为3至5个提供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更佳。正文标题末尾不使用标点符号问号、叹号、省略号除外层序一般不超过5级,可使用“一”标明不宣用以与注释序号区别来稿需署作者真实姓名,并提供作者简介、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等详细信息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在正文引用处标明序号,每条文献的项目要写全是期刊的文献必须标注起止页码。

287 评论

酒窝喵喵兔

浅谈中国政治模式与世界政治文明 摘要:对涉及利益分配的政治,人民自然而然是十分关心,随着中国公民意识的强化,市场化的推行,自由民主意识的启蒙,人民对政治问题也越来越关注,中国政治模式在不断的完善,党也提出了从党内民主向人民民主改革的路径。一个国家的崛起,核心是制度和政治范式,如果一个强大的经济体背后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政治模式,这是不符合当代中国丰富的政治实践的。中国不需要向世界输出中国的政治模式,但是盘点、弄清说透中国政治模式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有利于民众更加清楚我们的历史方位,有利于深化我们的政治改革,从而更加清晰的坚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关键词:中国 政治模式 世界 政治文明 贡献在华尔街发生金融海啸、全世界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有关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尽管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产生这样的联想也是有其必然性的。作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非常深入的去了解中国政治模式及其相关问题。一、什么是中国政治模式 有人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和平崛起”的一整套思路、理论和经验,概括为“中国模式”。虽然这样的概括未必准确,但大体上反映了中国30年的发展轨迹。从政治视角观察,笔者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实际上已经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政治模式。如果把这一模式高度抽象,似乎可以归纳为“执政党主导的国家治理模式”。其内涵主要有三:一是基于市场经济、体现党政一体化的公共治理模式;二是基于现代法治、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模式;三是基于多党合作、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协商政治模式。从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党政一体化的公共治理模式来看,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完全否定市场经济的,而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接,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党政一体化的公共治理结构。这里所说的党政一体化的公共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在国家的整个公共治理架构中,并存着党政两套并行的公共治理组织:一是政府的行政系统和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责的事业系统,一是执政党的党务系统。在党务系统中,甚至还包含着隶属于党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系统。尽管这两套组织之间有一定的职能交叉和重叠的地方,但在国家的公共治理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的上述公共治理架构,从表面上看,与西方的公共治理结构都有着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实际上,中国更多的是体现党政一体化下的多元化趋势,而西方国家则体现的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的多元治理趋势,二者之间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从建立在现代法治基础之上、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模式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张和目标,集中地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从而也构成了这一模式的法制基础。其内在逻辑是,通过凸显人民主权地位,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中国式的代议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的权利,实现民主政治。从建立在多党合作基础之上、体现共产党执政的协商政治来看,这是现代政党政治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也集中反映了中国政党政治的某些特征。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实现协商政治和民主监督。二、中国政治模式的优势中国政治模式是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原则,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汲取中国政治传统的有益成分,借鉴近现代世界政治发展的科学经验,同时主动研究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特别是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集政治制度、运行机制、工作方法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后领导全国人民艰辛探索的结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保证。在利益和价值多元化的当今时代,我们更应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模式,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政治模式自身有着巨大的优势。(1)有一个稳定的、坚强的领导核心,极大推进社会发展。共产党从1921年诞生,经过28年艰苦努力,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得到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拥护和支持。建国后,团结、动员、组织全国人民很快医治好战争的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并得到全世界的承认。在此过程中,中共党员人数发展到8千多万人;同时,顶住了国际上的强大压力,克服党内外反复出现的西化思想以及形形色色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摆脱中国传统封建专制思想和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的影响,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日益强大和成熟的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坚强的领导核心,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国家的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可以保持国家、社会的统一,防止社会的动荡,这一切都成为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2)吸取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充分调动广大社会成员的参与。中国政治模式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领导核心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制度设计上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目标取向上坚持实现共产党的,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它吸取了中华传统政治文化和“和谐共处”和“民本”理念,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克服了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弊端。它借鉴了西方政治文明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但又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创新,体现了被世界广泛认同的政治文明的基本准则,如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等,充分保障了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的正当政治要求,保障了绝大多数人的权利,但又保持着体制的高效,国家有比较强的对社会的掌控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便于集中力量办一些有全局影响的重大事情,如救灾、应急等,同时又避免了高度集权的僵化。(3)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国家公共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能够比较快地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从中国近30年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虽然3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协调发展、国家和平崛起有多种因素,但可以肯定地讲,与中国这种特有的政治模式是分不开的。中国政治模式以较少的社会代价,最大限度、最大范围内调动最广大的人民有序地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合理地表达正当的诉求,并增进各利益主体间的了解与信任。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集中,并以此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其继续了人类历史上政治文明中的优秀思想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这是中国政治模式最显著的特点。三、中国政治模式面临的挑战在对中国政治模式作出客观描绘并充分肯定其优势的前提下,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一政治模式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特征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所面临的挑战。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在处理执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如何防止党—国家体制的倾向。就中国的现实来看,执政党主导的国家治理模式,无疑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执政党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志、摆正与作为权力主体的人民的关系,进而处理好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否则,一旦出现了强化党—国家体制的倾向,就会对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2)在多元文化趋势下,如何防止国家治理中的过度意识形态化倾向。“文革”结束之后,在重构中国的文化价值方面,我们有过很多探索,但并不很成功。一方面,我们确实面临文化价值的重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又存在着公共治理的过于意识形态化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这是我们这样的政治模式在现阶段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如何淡化过度意识形态化的倾向,重构文化价值,是必须面对的难题。(3)在权力结构未充分分化的状态下,如何实现权力制衡,找到对公权力制约的有效制度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政治模式最终将有多大的张力,或者在什么范围内得到海内外的广泛认同,获得民众信任,也取决于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在于目前中国政治模式中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确实难以尽如人意。尽管理论上几乎完美无缺,如执政党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以及民众的监督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显得苍白无力,以至于出现了“越反越贪”的怪现象。四、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认识近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程首先开始于近代人文精神的觉醒。16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要求摆脱中世纪的神学束缚,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精神枷锁。到17~18世纪,理性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主张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提供了政治构想。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加紧进行,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经济上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政治上要求进行自由主义改革,进一步享有政治权利,从而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引发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潮流。 人文精神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各个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洪流。17~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压迫成为巨大障碍,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联合人民群众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从而开辟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法、美三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及资本主义的若干原则。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展开了一系列争取民主和政治权利的斗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使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进程的实质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和政治权利的过程。17~18世纪,政治民主化斗争主要表现为资产阶级反对专制王权和封建特权的斗争,通过斗争,将政治自由主义由思想上升为法律,资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19世纪中期,主要表现为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斗争享有了政治权利,许多国家民主共和制度得以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进一步扩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的过渡,资本主义各国在政治上日益表现出两重趋势,英、法、美等国逐步健全民主政治,而德、俄、日等国却加强专制统治,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明显。20世纪30年代,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政治的分裂更加显著,德日两国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实行公开的恐怖独裁,成为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历程中最黑暗的一页。二战后,盟国在惩治战犯和清除法西斯主义的基础上,对德国、日本进行民主化改造,资本主义政治文明进程翻开崭新的一页。五、中国政治模式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 2009年10月26日在重庆召开的,“中国政治模式与世界政治文明”理论研讨会。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就中国政治模式的张力和生命力作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政治发展模式和政党制度研究等10个理论专题作大会发言。大家探讨了开展“真信、真懂、真走”中国政治发展模式活动的重要意义,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内涵、发展阶段和运行方式,以及中国政治模式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等。同时,结合统一战线实际,着重研讨了如何不断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如何构建和谐的政党关系,如何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建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形成富有活力的经济模式的同时,也创造了原则性、全面性、均衡性相统一的政治模式。中国政治模式正逐步回答世界政治发展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重要问题,特别是在科学处理民主与效率、政党竞争与保障各方民众利益、民主形式单一性与多样性、保持民族特性与顺应人类发展潮流、依法办事与解决实际问题、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之间的关系上,已为世界政治文明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政治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大选择。它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对世界政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主要有: 首先,促使中国在实现繁荣、民主、文明、和谐目标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政治环境,丰富了世界政治文明的内容。 其次,在继承人类共同政治文明成果的同时,为固有政治模式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供了许多具有说服力的答案,使得政治发展可以更加全面、有效和务实。 再者,基于人类社会的新变化新动态所作的探索,在一些重要的方面代表了世界政治发展的方向。 最后,集原则性、全面性、衡定性为一体,形成了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均衡思维,加强了政治发展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可供把握、借鉴的共性方法。 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政治模式的多样化。着眼新的变化,不断探索既符合自身国情又反映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发展模式,共同为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贡献新的经验与智慧,是每个负责任的国家的应尽之责。一方面我们对中国政治模式要有更坚定的信心,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党的宗旨的要求与人类社会新发展的需要,在始终坚持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促使中国政治模式与时俱进。要在广大党员干部中不断培养与强化均衡思维,始终将原则性、全面性、衡定性体现在中国政治模式的进一步丰富、发展之中。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是质的规定性,不容动摇。要始终按照民主与法制相结合的精神,通过进一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把中国政治模式当中丰富的科学成分加以挖掘,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要在不断汲取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前提下,主动研究人类社会的深刻变化与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索,创造出更具先进性、科学性的经验,在不断解决中国问题的同时,为世界政治文明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参考文献:1、《坚持中国政治模式的巨大优越性》,罗振建,2009-11-11;2、《邓小平的政治模式理论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J],郭荣华,宜春学院学报,2005;3、《中国式政治制度的一种新构想》,王凌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发展规划处,2005-1-11;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定位》,颜德如 、王连伟,《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117 评论

哪也去不了

我认为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新 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我国已完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民主政治领域。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生什么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助推外力 如果说,加入WTO前,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内的民主诉求的话,那么,加入WTO后,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又多了一种外来的客观要求,增加了一种强大的外力助推。 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制,促进国家权力的社会化。 国家权力的社会化既是人类历史进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政治民主化的必然要求。WTO的宗旨是倡导经济贸易的自由化,由此出发,它必然要求行政权力对经济的干预必须适度,反对政府过分干涉市场经济。显然,我国目前的体制还不适应WTO的要求。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国家-社会”一体化,“国家本位”的特征十分明显。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打破了国家权力一统天下的局面,国家权力的分流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权力逐渐增强,但从总体上说,国家权力一元化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适应WTO的要求,我们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理顺各种职权关系,推动国家权力合理分权,还政于社会、还政于民,使社会由“国家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 经济全球化要求我国扩大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自由度和增强自主化。 WTO要求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包括企业的投资自由、进入自由、退出自由、生产自由、经营自由、买卖自由,公民的发展自由、迁徙自由、择业自由等。目前,我国市场主体和公民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程度距WTO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市场主体的贸易自由和公民个人发展的自由还受到许多传统的体制性和非体制性因素的障碍:审批事项过多过滥仍在严重地阻碍着市场主体的经济自由和公民活动的自由;国家在一些行业、领域的垄断阻碍了国内外市场主体的自由进入;过度行政干预妨碍了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的自主经营、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部门和地方为了局部利益而设置的市场壁垒限制了外单位和外地市场主体进入的自由;过去形成的户籍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限制了公民的择业自由和迁徙自由。经过这些年来的改革,上述限制有所松动,但未根本改观,适应WTO的要求,进一步放松管制,扩大自由度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改革任务。 经济全球化要求扩大我国政治生活的公开化。 公开性是民主应有之义,是现代民主的基本价值,“没有公开性而来谈民主是很可笑的。”[1]WTO要求各成员方遵守“透明度”的原则,包括:(1)要求各成员方公布所有与对外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协议、协定、条例、决定、政策、司法判决等及各成员国间签订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协定和条约。(2)要求各成员方政府设立信息咨询点,给其他成员方的政府或政府机构、企业及公民提供相关的信息服务。(3)要求各成员方政府向WTO的有关机构报告其所采取的有可能对协议的各成员方产生影响的贸易措施。(4)规定对各成员方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定期审查,以增强各国国内政策法规的透明度,使各成员方的国内法律制度符合WTO的需要。 过去由于我们长期处于封闭的社会环境中,权力的行使具有内部性、隐秘性。政策、文件等政治信息自上而下内部传达,政治行为“暗箱操作”,决策过程秘而不宣,公众对重要政治信息知之甚少。这使政治过程缺乏应有的监督,导致“幕后交易”、“寻租”等腐败现象不断滋生,同时也助长了不良的政治文化,小道消息、谣言满天飞,政治被神秘化,民众对政治疑惑、猜忌。这种状况既有悖于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也不符合WTO的“透明度”要求。接受WTO的透明度原则的约束,我们必须加快推行政治公开的进程,让人民充分享有知情权。 经济全球化要求扩大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平等化。 “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2]。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待各种经济成分上,不能做到一视同仁,重公轻私,未给予国内非公有经济一个参与平等竞争的条件和待遇。非公有经济企业在市场准入、贷款、税赋、进出口、人才使用、司法保护、享用公共服务以及企业经营者的政治待遇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享受不到同国有、集体企业同等的待遇。在发展问题上,采取允许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倾斜政策,

24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政治思潮相关论文摘要怎么写

    我认为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新 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我国已完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涉及到

    末末很烦躁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中国政治思潮相关论文摘要格式

    一、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

    tarrinbiubiubiu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中国政治思潮相关论文题目怎么写

    你写什么论点丫?你应该分点,再把论点分层分层地从浅到深概括。因为是“小”论文,你也可以从政治书上抄一些相关知识丫。要还不会,就上我空间留个言…再仔细说说…

    百度地图运营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中国政治思潮相关论文选题怎么选

    主要写中国的发展飞速,应该制造航母,应该解决台湾,应该解决印度,索马里海盗的文章可以参照或者依据本文——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进行撰写:广义来说,凡属论

    小琳仔仔 1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中国政治思潮相关论文选题方向

    主要写中国的发展飞速,应该制造航母,应该解决台湾,应该解决印度,索马里海盗的文章可以参照或者依据本文——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进行撰写:广义来说,凡属论

    追梦少年0215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