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8

我想我是海啊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家教家风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龙龙fighting

已采纳
三国时期诸葛亮,官至丞相,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为忠武侯。虽然如此高官,但是诸葛亮依旧以“淡薄”、“宁静”来要求自己,要求家人。也许正是因为诸葛亮这份淡薄之心,宁静之情,才让诸葛亮做到一生“鞠躬精粹,死而后已。”让诸葛亮的美名得以传遍天下。朱氏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这句耳熟能详的名句想必大家都很了解吧,流传最广的勤俭持家训戒,成为中国传统士子耕读文化的标志。朱伯庐的治家格言一直为世人所传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短短几百字的家训从衣食起居到为人处世,朱氏家训无不详尽。朱氏家训不仅规范着族人的生活习惯,更是思想道德的要求。梁氏家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梁焘《家庭谈训》能够传承祖业,世代不熄的家族,必定是积善之家。梁焘一生为官正直,心忧君王,爱怜百姓,尽到为官的责任。虽然最终因为卷入‘元祐朋党之争’而招致贬谪,而且一贬再贬,最终死于贬谪途中,但是梁氏家训却让这位不幸的大臣流芳百世。梁焘用其生命书写了一部忠臣贤相的悲剧史。李氏家训: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唐太宗李世民《戒皇属》和“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一个意思,告诫后代要听从不同意见。唐太宗本人虚怀纳谏,也为李家做出了典范。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严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司马氏家训: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司马光《训俭示康》不要被炫富的风潮所吸引,要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坚守自己的独立意识。司马光认为,有德行的人都是从简朴中培养出来的,简朴就会减少欲望,君子少欲就不会被外物役使,就可以正道直行;小人少欲就能自谨其身,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
228 评论

郑小包允在

作者(标明独著还是合著) 论文题目 发表的刊物 (或会议) 发表时间1王家骏(译文、独撰)日本的人口及其分布 《国外地理科学文献选译》82年3期2王家骏(第一作者)孙中山“芜-宜-沪”运河规划刍议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86年3期3王家骏(独撰)试论风景资源的择优开发—以淀山湖风景区为例《经济地理》86年3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经济》86年5期4王家骏(独撰)徐霞客的洞穴学研究 《地理知识》87年1期5王家骏(第一作者)1997-90年旅锡国外游客人数预测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87年3期6 王家骏(独撰)无锡市民旅游意向的初步调查 《无锡论坛》87年3期7王家骏(独撰)集休憩、游娱、体育于一身的度假村 《社会科学家》 87年4期8王家骏(第二作者)孙中山对无锡地区交通建设的设想 《经济史论衡》南京大学出版社87年5月9王家骏(独撰)试论风景资源开发次序的确定 《社会科学家》 87年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旅游经济》88年期10王家骏(独撰)洞穴学研究的先驱:徐霞客 《徐霞客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87年9月版11王家骏(独撰)徐霞客探察过的岩溶洞穴名录《全国岩溶风景学术论文集》园林出版社 87年12月版12王家骏 关于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全国人文地理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 87年12月30日于深圳13王家骏(独撰)徐霞客旅游洞穴开发论 《旅游研究》 88年1期14王家骏(独撰)我国旅游湖泊开发的宏观决策《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88年1期15王家骏(独撰) 度假村区位探讨 《旅游学刊》 88年1期16王家骏 关于度假村区位选择 “发展江苏旅游研讨会”大会发言,88年12月8日于南京17王家骏(独撰) 如何科学地确定度假村理想区位《发展江苏旅游》 江苏人民出版社89年1月版18王家骏(独撰)A Practicle Method to Evaluate Tourist Resources and Determine the Exploitative Order: A Case Study of Six Chinese Seashore Locations “GeoJournal” 90/1-219王家骏(独撰)保护性开发:发展太湖旅游的基本原则 《华东信息报》94/1/1220王家骏(独撰) 适用于旅游地理学的一种概念模型《地理学报》94年6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95年1期21王家骏(独撰)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 96年4月版22王家骏(独撰)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xtbooks in English Secondary Geography 《无锡教育学院学报》 97年2期23王家骏 关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大会发言,98年8月18日于湖北神农架24王家骏(独撰)旅游系统模型—整体理解旅游的钥匙《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期25王家骏 关于旅游系统研究模型 ,“旅游发展、旅游规划、旅游地理高级研讨班”发言,2000年10月7日于广州中山大学26王家骏(独撰) 生态旅游探微《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期27王家骏(独撰) 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1期28王家骏 关于环太湖旅游圈度假产品及产品设计,“ 03华东旅游高校专家论坛”大会发言,2003年3月29日于宜兴29王家骏(独撰)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指标体系初探 《华东旅游报》2003/9/16

245 评论

小能喵尉哥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的家风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是家庭留给每个成员的宝贵精神财富,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280 评论

南瓜囡囡

关于家风家训的论文3000字的文字,主围绕家训展开,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正文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言下之意是,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社会现实常常是“老实人吃亏”。有声音称,当下社会除却成功别无信仰,而且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太累了,甚至难有出头之日。但必须看到,这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不会延续只会削弱。而且,我们处在同一条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做社会责任的“逃兵”。这种责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证。有人讲,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解,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有人讲,现在更应该讲政风社风,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四风”很重要,休戚相关、互相影响,还可以在中间加上“家风”。虽然不能无限扩大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能有些绝对。但换一个角度看,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这在方向和策略上却是正确的。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拾起来,最腻味的是先争论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争论中不用。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有利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扩展资料:1、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2、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 等。

80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家风家教的论文

    家风家训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族特有的精神气节。在我的家族里,既有优良的家风,还有严格的家训。 在我的小的时候,我并不懂家风、家训是什么含义,只记得奶奶爷

    秀之美--艳梅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关于家教家风的论文

    关于家风家训的论文3000字的文字,主围绕家训展开,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

    abc123459876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关于家庭家教家风方面的论文

    “嘿呀、嘿呀…”是哪家在漆黑深夜还点着通明的大亮灯,在辛勤地为家操劳,使家而明亮?是我们的家!这盏黑夜中的明灯,在社区,不,在温州,是一束最闪耀的光芒。告诉你,

    懒洋洋一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家教家风论文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

    开心土星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7
  • 关于家教的论文

    你好,楼主:              关于家教,家风  最近读了几篇文章,和朋友交流,谈论到一个话题——家风家教,忍不住拿起自己的拙笔写上几句话,略表达一下自

    芬琳漆厦门站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