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2

超级好奇诶
首页 > 论文问答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投稿经验要求多少字合格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equila1114

已采纳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1671-0681] 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提示: 排序:中国政治 - 第23位本刊收录在: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提示: 排序:中国政治类 - 第20位主题分类:D0,D2,D4,D6,A:中国政治: D0,D2,D4,D6,A:中国政治您查询的是:范围: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年版)- 包含: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对不起,未找到任何期刊。
110 评论

小黑君kk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好投吗在选择投稿期刊之前,相信每个医生关心的就是投稿难度了,大部分医生发表医学论文都是用于评职称,如果投稿难度太大,花费太多时间,很有可能影响评职称。赣南医学院学报赣南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0年,现在已经是以月刊的周期发表中,时效性有更好的保证。近有不少同学咨询这本杂志的情况,所以本文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本杂志。1、杂志好投吗?杂志的投稿难度和很多因素有关,根据万方显示,《赣南医学院学报》目前是普刊,没有被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中,所以杂志级别不高,对文章质量没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方向契合、严格遵循格式要求,都是可以投中的。基于我们的11年的发表经验,如果论文有课题金的话,投稿会更容易,还可以通过杂志社的加急通道发表出来。2、能不能加急发表?基于我们多年的经验,个人投稿的话,加急难度还是比较大的,除非是有很高的文章创新性或者有课题基金,发表可以加急。《赣南医学院学报》期刊赣南医学院学报期刊简介:《赣南医学院学报》是由赣南医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0年,刊名为《赣南医专学报》,内部资料,不定期出版,1987年12月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改为半年刊,公开发行,1989年改为《赣南医学院学报》季刊,2002年改为双月刊,大16开,逢双月底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36-1154/R,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5779。《赣南医学院学报》自创刊以来,以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科技、卫生工作方针,繁荣学术研究为宗旨,严格遵守有关法令、法规和条例,面向经济建设,及时反映、交流和推广我校及国内外医学科研及教育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赣南医学院学报》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赣南医学院学报》1997年获第二届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先进科技期刊奖,2003年获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8年获第三届江西省优秀期刊版式设计奖,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201 评论

阳光明媚1618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要有:  《社会资本与柔性社会稳定机制的构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3期  《大力弘扬法治文化》,《人民日报》2014年12月31日  《法治精神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讨》,《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3期  《努力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走向和谐社会的宪政建构》,《东岳论丛》2008年第6期  《宪政: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构成要件》,《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法律信仰:法治国家之灵魂》,《齐鲁学刊》2005年第2期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政治参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依法治国对策探析》,《山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三大基石》,《法学论坛》2001年第4期  《论行政协调》,《理论学刊》1998年第3期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探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论社会资本与提升国家软实力》,《济南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民主政治建设: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齐鲁学刊》2001年第2期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发展论坛》2001年第5期  《动态发展的政治稳定:市场经济对中国政治的特定要求》,《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政治稳定:静态与动态的分析》,《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及未来走向》,《济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社会主义监督机制的理论基石》,《齐鲁学刊》1998年第2期  《人大监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权力制约与廉政建设》,《齐鲁学刊》1996年第4期  《关于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目标的思考》,《青海学刊》2001年第4期  《论权力制约与依法治国》,《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构建法治国家之本:依宪治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加强对执政党监督的理论基石》,《东岳论丛》1996年第5期  《学习邓小平的权力制约思想》,《发展论坛》2000年第2期  《论行政授权的含义、功能及原则》,《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论毛泽东对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贡献》,《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

212 评论

happysharon

《行政责任概念的比较分析》(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4年第9期;《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几点思考》(第二作者),《行政与法》2005年第10期;《公共利益与公共行政责任》,《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公共治理行动体系的责任结构分析》,《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2005年“第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政治学科分论坛主题发言,政治学科分论坛行政管理学科组优秀论文一等奖;《行政责任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深层反思》,《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理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主编:《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述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论制度惩罚与责任个人化原则》,《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治理范式的信息结构、交易费用和学习机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0期目录索引;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不确定性分析》,《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2004年“第二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科学”分论坛上主题发言论文;《行政责任:概念、性质及其视阈》,《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公民问责制: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统计数字的多维解读与理论诠释》,《统计与决策》2007年第20期;《街头官僚的行动逻辑与责任控制》,《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8年第6期全文转载;中央纪委监察部廉政理论研究中心、中国监察学会《研究参考》2008年第4期全文转载;《权力的恣意与权利的贫困:建构和谐社会的二维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基于有效性和可行性的政策方案的类型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期;《政府责任场域中的悖论空间》,《长白学刊》2008年第2期;《公共政策方案的结构与逻辑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后“风暴”语境下的政府问责和问责制》,《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分析》,《理论导刊》2008年第4期;《行政责任工具的类型学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价值、功能与意义: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三题》(第二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第二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期;《论政治文明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建构》(第二作者),《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4期;《公共治理中的责任结构分析》(第二作者),《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书评《构建法治之下的有限政府》(第二作者),《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7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探讨》,《长白学刊》2009年第1期;《政府解辩性责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途径》,《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政治学分析》,《探索》2009年第2期;《公民问责的行动模式及其要素分析》,《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监督权的制度逻辑、内在贫困和建构维度》,《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闹大现象的生产逻辑、社会效应和制度情境》,《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1期;《公民问责的概念建构、机制缺失和治理途径》,《探索》2010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合作治理的空间建构——评<行政伦理的观念与视野>一书》,《学海》2010年第2期;《行动的选择与制度的逻辑——对“闹大”现象的理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5期;《街头官僚的空间诠释——基于工作界面的比较分析》,《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策略及其影响要素——基于公民申请政府信息公开事件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街头官僚及其行动的空间辩证法——对街头官僚概念与理论命题的重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行动者的缺席与制度的虚置——基于同体问责与异体问责问题的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对行政问责模式的比较分析及反思》,《探索》2011年第4期;《公民网络问责:行动逻辑与要素分析》(第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能力短缺条件下的双边动员博弈——政府维稳与公民闹大及其关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言说的短路与表达的困境——公共行政的话语危机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2期;《从科学与艺术到社会设计——公共行政隐喻的后现代转向》,《行政论坛》2012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2期;《治理体系碎片化背景下的“闹大”现象》,《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2年第1期;《公民抗争行动与治理体系的碎片化——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与解释》,《人文杂志》2012年第3期;《社会诚信体系的制度建构》,《光明日报》2012年7月28日第11版;《以公民行动建构政府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8月3日第338期;《从“独白”走向“对话”——网络时代行政话语模式的转向》,《东南学术》201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劳工权利的多元博弈及其困局》,《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社会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公共行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第415期;《象征性行动与制度实施——以公民申请财政信息公开事件为例》,《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技术理性与行政之恶——读<揭开行政之恶>》,《理论探索》2013年第1期;《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2013年第1期;《“制度论”与“道德论”——两种行政责任机制的比较分析》,《行政论坛》2013年第2期;《行政之恶的现实经验及治理途径》,《学习论坛》2013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3年第6期全文转载;《敬业精神的社会建构》,《光明日报》2013年4月18日07版;《政府责任理念的扩散及再生产——基于行政问责话语演变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街头行政:概念建构、理论维度与现实指向》,《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制度扩散与责任理念的再生产——行政问责制十年历程的反思》,载于《行政的价值》,湘潭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11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