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6

以哩哇啦
首页 > 论文问答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工作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园小西

已采纳
爱思唯尔,OAE Publishing I都行。
136 评论

蔓陀花主

清华校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清华学校时期,《清华校刊》便于1926年创刊。报纸为4开4版,内容以校方公告为主,截止1927年停刊,共出版18期。当时编者姓甚名谁,现已无从查考,仅知由周刊社主办。清华大学成立不久,《国立清华大学校刊》于1928年10月29日创刊。报纸仍为4开4版,设有文告、校闻、专载、学术消息、余墨等5个栏目。正刊每周一、三、五出版,周六出版国际文艺、科学社会问题研究增刊。编辑部设总编1人,编辑2人,特约新闻通讯员及增刊特约撰稿人若干。郭廷以出任首任总编辑,二位编辑为戴克光、徐雄风。首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及朱自清、冯友兰、叶企孙等著名学者都是特约撰稿人。抗战时期,学校南迁,校刊于1937年4月停刊,复员后又于1947年2月复刊,1948年10月1日出至复刊第50期时停刊。此时曾一度由4开改为8开版。截止2012年9月7日《新清华》共发刊1891期。 《人民清华》于1950年11月1日创刊。报名为集毛泽东主席笔迹,报纸每周一期,仍为4开4版,由《人民清华》出版委员会负责编辑出版。学生张信传担任总编辑,两位编辑是中文系教授余冠英和物理系学生钱宁。创刊号上发表有《发刊词》、《哀悼任弼时同志》、《建立职工人事制度》、《访问东欧归来的华罗庚教授》等文章。清华校报首次成为党和人民的宣传阵地。在解放初期,校报在宣传人民当家做主、推动思想改造运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人民清华》停办。1952年,蒋南翔校长来校主持工作,在他的亲自关心和倡导下,1953年4月2日《新清华》创刊。报名为我国著名机械工程学家、副校长刘仙洲教授题写。学校专门设立了《新清华》编辑出版委员会,编辑部设在工字厅外院西侧,60年代迁入工字厅东院现址。报纸设有公告、校内新闻、校闻简讯、教学简讯、团的生活、系级动态、文化体育生活、读者来信等栏目。最初的报纸在北方印刷厂印刷,1953年下半年学校成立了印刷厂后改为校内印刷。从1953年创刊到1966年6月4日因“文化大革命”被迫停刊,《新清华》共出版了791期。“十年动乱”期间,清华成为“重灾区”。于1970年创刊的《清华战报》成为那个时候的舆论工具。《清华战报》共出版223期,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停办。 全国高校处于恢复、整顿时期,高校校报纷纷以校名为刊名。1978年1月,我校校报采用《清华大学》的刊名开始出版,与校名一样,报名使用毛泽东主席给我校亲笔题名的手迹。这一时期的校报作为新党委的机关报,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拨乱反正及恢复、整顿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拨乱反正的进一步深入,1979年3月,清华校报也恢复了《新清华》刊名,期号沿续《新清华》原来的号数。复刊后的《新清华》为旬报,逐步设立了闻亭钟声、改革之窗、中青年学者述林、在社会的课堂里、社团生活等栏目,恢复或设立了“水木清华”、“时代”等副刊,印数达7000份,期数已逾一千期。1992年,《新清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进行了改版。改版后的《新清华》按照“坚持方向,充实内容,突出重点,贴近生活,增强时效,活跃版面”的要求,固定为每星期五出版的周报,由创刊后沿用近40年的手工排版、铅印,正式改为计算机排版、胶印,出版周期大大缩短,每期容量扩大到2万字。在新闻报道上,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把改革、建设作为宣传重点,大力提倡“短、实、深、活”的文风,开辟多种报道形式,努力提高新闻性、思想性、可读性;同时,推出了清华人剪影、清华园论坛、党的生活、在团旗下、荷塘随笔、清华体育、水木清华、社会课堂、理论园地、校友足迹、编读沙龙、大学生之家、?望窗、文萃等20多个生动活泼的专栏、专刊和副刊,并经常举办由读者参加的征文、竞赛、笔谈、讨论、评选等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清华大学十大新闻”评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笔谈”、关于“市场经济与人生坐标”的讨论、“清华学子迎香港回归”征文、“爱清华照清华”摄影竞赛等。目前,《新清华》编辑部是全国高校校报协会和北京高校校报研究会的团体会员。面对新形势的要求,《新清华》编辑部明确提出以“办报育人”为校报工作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新清华》的作品多次在全国教育好新闻(大学校报系列)、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北京高校校报好新闻等评选中获奖,并已连续四届获北京新闻奖。《新清华》编辑部先后荣获了清华大学先进集体、清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群体、北京高校先进校报编辑部、中国高校先进校报编辑部等称号。 历任主编如下:郭道晖(任期为1953年~1957年),唐绍明(任期为1958年~1961年),张正权(任期为1961年~1966年和1979年~1985年),谢新佑(任期为1985年~1989年),汪广仁(任期为1989年~1993年),范宝龙(任期为1993年~2000年),梁恩忠(任期从2000年起)。前后数十名编辑、编务为办好这张报纸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如今,他们中不少人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或重返教学、科研第一线,一些同志成为了新闻、出版战线的骨干力量,许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新清华》始终拥有一支业余记者和通讯员队伍,他们是来自基层的教职工或大学生、研究生,不少好文章,都出自他们之手。他们是编辑部的好助手,为办好《新清华》做出了重要贡献。

218 评论

小小锅盖子

您好,小编详细整理了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15年,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同时以“大学校名”和“学报”冠名的期刊,是以客观的学术语言记录清华大学发展的编年史。《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月刊。作为名副其实的“老字号”期刊,众多学术权威的力作与莘莘学子的处女作在其上交相辉映,使之成为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科学精神的见证。ISSN 1000-0054;国内刊号:CN 11-2223/N。《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多家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如Ei、CA、MR、РЖ、INSPEC、Zbl等及国内多家全国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国内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310 评论

毛毛爱囡囡

学术科普:五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出版商盘点关注我 为学术期刊点赞!! Elsevier,译名爱思唯尔,它的历史比较悠久,大概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荷兰出版商爱思唯尔创办了一家小型出版公司。300 年后,一个名叫罗伯茨的继承他的学术出版 vier,译名爱思唯尔,它的历史比较悠久,大概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荷兰出版商爱思唯尔创办了一家小型出版公司。300年后,一个名叫罗伯茨的继承他的学术出版传统,从事学术作品出版和国际传播工作,并用爱思唯尔的名字给公司命名。就能找到这张照片了 这几年互联网冲击的厉害,单位在行业内也不景气,年龄长、皱纹长、不见工资长,所以辞职创业了,自己开办了公司,跟杂志社合作,也创办了杂志,在找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认定条件的主管、主办的时候,接触英文学术期刊(月刊)于2008年7月创刊,于2010年1月被SCI-E收录(收录的文章被追溯到2008年的创刊号), 2017-2018 IF=994。期刊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集团Springer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期刊采用国际通行的主编负责

185 评论

相关问答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工作

    学术科普:五大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出版商盘点关注我 为学术期刊点赞!! Elsevier,译名爱思唯尔,它的历史比较悠久,大概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荷兰出版商爱思唯

    哈皮小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

    简介:清华大学是一家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出版机构,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2009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由国有独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实现了

    金色年华119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学术出版中心

    清华大学出版社位于清华大学校内,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清华大学的校办企业。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

    moon黄月月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张

    您好,小编详细整理了关于该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15年,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早同时以“大学校名”和“学报”冠名的期

    missohmygod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待遇

    简介:清华大学是一家综合性教育与专业出版机构,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2009年4月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由国有独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基本实现了

    七碗爱玉味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