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9

女王大人过司考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经济文献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紫雨洋依

已采纳
中文系考研有几个专业——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献学等,不知道你想报考什么专业(传播学不是中文系,但是在文学院内所以我也列出了)。想将2007年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的考研目录和参考书目列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是我国大学中建系较早、较有影响的科系之一,著名学者吴伯萧、张毕来、学者、诗人张松如(公木),词学专家唐圭璋、诗人、翻译家穆木天教授和彭慧教授,古代文论学 家王达津教授等先后在文学院任教。文学院现有9个教研室,一个中国文学研究中心。2006年1月获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现有博士点4个(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硕士点8个(课程与教学论、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传播学)。1995年被确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被批准建立“中文学科全国博士后流动站”。现有专职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19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17人。中文学科注重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交叉学科研究。近5年来,中文学科教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项,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荣获国家、省部级科研奖20余项。近年来,中文学科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同国内外许多高等院校中文学科建立了学术联系,聘请了国内外一些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派教师出国学习和任教,接收外国留学生来院深造。指导教师中国古代文学:李立、周奇文、陈向春、黄季鸿、高长山、曹胜高中国现当代文学:*逄增玉、黄凡中、张文东汉语言文字学:*付亚庶、*张世超、李勉东、俞咏梅文艺学:*王确、*刘雨、程革、何明、王红箫课程与教学论:宋祥、刘莉萱、李晓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孟庆枢、*刘建军、*赵沛林、高玉秋、柳东林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吴长安、胡晓研、彭爽传播学:张恩普、金振邦、杨卓、石晓峰、张树武注:姓名前标“*”者为博士生导师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 注 104文学院 68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4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④--无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现代汉语②文学概论复试科目:①语文教育学②写作 01中学语文教学论 050101文艺学11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7文学理论④418美学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写作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试科目: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01文艺美学02文艺批评03西方文论04文学创作理论05文学文体论06文艺传播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1语言学理论④422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②中国古代文学史复试科目:语言学基础 01理论语言学业 02应用语言学 03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9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8现代汉语(含语言学概论)④419古代汉语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②中国古代文学史复试科目:古代文献阅读 01汉字学 02汉语史 03现代汉语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12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9中国古代文学史④419古代汉语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外国文学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试科目:文学理论01先秦两汉文学02唐宋文学03元明清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9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07文学理论④420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古代文学史②外国文学复试科目: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01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02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研究03中国现代各体文学研究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10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0比较文学理论④421外国文学史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中国文学史(古代文学史、现当代文学史)②西方文论复试科目:当前比较文学理论探讨 01比较文学理论02欧美文学研究03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04中俄比较文学研究050302传播学 8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612传播理论④423新闻理论与实务 同等学力、跨学科考生加试:①新闻学②新闻写作与作品分析复试科目:传播史与传播实务 01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02新媒体传播03传媒与舆论04编辑出版05广告传播 参考书目专业名称 科目名称 参考书目名称 编著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备注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 三种文学史可以任选其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李道英、刘孝严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 古代汉语 同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古代汉语 汉语言文字学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王力 中华书局 1999年 《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商务印书馆 1980年 《汉语音韵》 王力 中华书局 1980年 《古代汉语语法新编》 于富章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0年 现代汉语(含语言学概论) 《现代汉语》(增订三版) 黄伯荣、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新编现代汉语》 张斌 复旦大学出版 2002年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文艺学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育出版社 2002年 《文学理论》 韦勒克 三联书店 1988年 美学 《美学》 朱立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美学原理》 朱立元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年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教程》 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中国当代文学史》 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 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教育学 《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朱绍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当代语文教育学》 刘淼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教学论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比较文学理论 《比较文学简明教程》 乐黛云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版 《中国比较文学十论》 孟庆枢、王宗杰、刘研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5年9月版 《文学理论》 勒内·韦勒克,奥·沃论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外国文学史 《外国文学名著鉴赏》 孟庆枢、李毓榛主编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1年5月 《西方文论》 孟庆枢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 《外国文学史》 郑克鲁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003年版 《世界文学历程》 张良村等主编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年版 《外国文学史》 赵沛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语言与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理论 《语言学纲要》 叶蜚声、徐通锵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三版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上下册)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增订三版 《古代汉语》(1-4) 王力主编 中华书局 1999年第三版 传播学 传播理论 《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 新闻理论与实务 《新闻学概论》 李良荣 复旦大学出版社 《当代新闻写作(第二版)》 周胜林等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吉林大学~~~102文学院(学制2年)(联系电话:5166024 联系人:陈武军)040102课程与教学论01大学语文综合素质课程与教学(含影视艺术)02大学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03中外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研究04对外汉语课程与教学050101文艺学01文艺理论02中国文学批评史03文艺阐释学04文艺美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1语言学理论02对外汉语教学050103汉语言文字学01汉语史02汉字学03汉外对比研究04现代汉语语法学050105中国古代文学01隋唐五代文学02宋代文学03辽金文学04明清文学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01鲁迅研究02近现代中日文学关系研究03中国现代文学转型研究04中国新文学思潮研究06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吉林大学的比较乱,你愿意的话发E-MAIL到我信箱 我给你发去~~~
238 评论

地主李东家

e-国际贸易与企业实施问题的分析 姚钟华 张涛 文献来自:经济问题 2004年 第08期 跨国经营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宋亚辉 郭继鸣 李胜歌 文献来自: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年 第06期 跨国公司无国籍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政策含义 邱巍 巫宁耕 文献来自:经济科学 2001年 第02期 东亚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吴先明 文献来自:世界经济文汇 2002年 第04期 浅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国际竞争力 蔡筱霞 文献来自: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4年 第08期 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 武勇 谭力文 文献来自:经济问题探索 2004年 第08期 有关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的理论分析 王学鸿 文献来自: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 第03期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兼谈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中的适用性 李金环 文献来自: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4年 第09期 现代西方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 林丹明 文献来自:南开管理评论 1997年 第02期 风险感知与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的互动研究——兼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防范 许晖 文献来自:经济问题探索 2004年 第10期 创国际名牌做跨国企业 肖莹 文献来自:中国纺织报 2006年 国际贸易发展趋势与我国企业的策略 王方 全伟 文献来自:国际经贸探索 2002年 第01期 国际贸易中企业国际营销战略阶段研究及中国企业国际营销战略的演变 徐頔 林媛 杨翠平 文献来自:财经界(下半月) 2007年 第02期 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国际贸易方式的创新 汪素芹 文献来自:国际贸易问题 2002年 第11期 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实施国际税收筹划策略分析 杨惠芳 文献来自:国际贸易问题 2003年 第08期 巧用国际资本 加快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张菁 文献来自:冶金财会 1996年 第04期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浅谈 张凌 2002 (页数: 3) 中文期刊 经济前沿 中国跨国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特征 史彧 2002 (页数: 3) 中文期刊 黑龙江对外经贸 跨国企业并购与中国企业的对策 何茂青 2001 (页数: 2) 中文期刊 中国信息导报 国际灰市场对跨国经营企业的经济影响分析 周宏 1996 (页数: 7) 中文期刊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跨国并购的盈利可能性:对称与非对称两种情况的分析 胡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对策研究

85 评论

纯爱火乐

一、中文系,正式名称:汉语言文学。二、本科读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可考以下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古典学三、上述专业的初试科目(蓝色部分)、复试科目(紫色部分)分别为(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205 评论

宜木构思家具

文书是指古代盟约、公文、契约、书札、案牍以及诏诰、奏议、文告、诉状等,如侯马盟书、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档案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具有查考、使用价值的各种文件材料,称为档案。中国档案起源很早,清末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卜辞,就“属于王室的文书记录,是殷代的王家档案”(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46页)。存世和出土的西周铜器铭文,所记有册命、赏赐、志功、征伐、诉讼等各个方面的大事活动,自然也是具有档案性质的。中国现存的档案实物以明、清档案所存为最多,大约还有一千多万件(册),主要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自然产生的,是原始的文字记录,从未经过修改和加工,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历史原貌。档案与图书不同。由于档案具有这样的原始性和客观性,所以它比其他史料、典籍更加真实可靠。总集汇集多个作者的单篇诗文为一书,称为总集,它是与别集相对而言的。总集这种体裁的产生,则首推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晋书·挚虞传》:挚虞“撰古文章,类聚区分为三十卷,名日《流别集》,各为之论,辞理惬当,为世所重”。可惜《文章流别集》今已亡佚。所以,今天所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总集,应是南朝梁萧统所编的《文选》。别集指汇集某个作者所著多种文体作品为一书的文献著作,与“总集”相对而言。“别集”这个词出现大约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东汉就出现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别集开始盛行,并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唐宋以后就更加繁荣,出版的别集相当之多。类书是我国古代采辑或杂抄各种古籍的有关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编排列于从属类目之下,以供人们查阅的工具书。类书,“以杂见称”为其特点。所收内容往往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社会生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举凡人间的学问,世上的知识,以类相从,无所不收,是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古典文献。政书是辑录文献中的典章制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以便查考的工具书。简言之,政书就是专门记载历代或一代典章制度的专书。涉及的内容范围很广,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都包罗在内。 最早创制政书这种体裁的是唐代的刘秩,他收录了大量典章制度资料,编成《政典》,该书于唐玄宗开元(713~741年)末编成。政书按其收录典章制度的时代范围,可分为两大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古今”的,即所谓“九通”十通”。一类是断代性质的,即所谓“会要”和“会典”。丛书又称丛刻,丛刊,丛编,汇刻,合刻,是编辑根据一定的目的,汇刻有关的著作并冠以总名的一种著作集。丛书所收的著作,多的有几千种,少的只有寥寥数种。对丛书来说,这些被收入的著作,称为丛书的子目。以“丛书”命名的图书,最早的是唐朝陆龟蒙的《笠泽从书》,但该书不是汇刻群书的丛书只是作者的诗赋杂文集。真正的汇刻丛书始于五代冯道倡议校刻的《九经》(又称《监本九经》),这是类编丛书汇编丛书,一般变为以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俞鼎孙、俞经辑抄的《儒学警语》为最早。该书汇辑了有关“举子之事业,人事之劝惩”的七种著作,是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丛书。丛书种类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综合性和专科性两大类《中国丛书综录》分为“汇编”和“类编”。“汇编”下分杂纂、辑佚、郡邑、独撰五目,“类编”下分经、史、子、集四目。笔记指中国古代著作者随记录的短篇文献,并将这些短篇文献汇集成册出版的图书,也叫笔谈,或随笔。笔记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笔记起始于先秦,魏晋南北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当时的志怪体笔记较多,例如晋代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南朝的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轶事笔记的代表作。到了唐朝,笔记便“演志怪为传奇,变轶事为杂录”,例如《酉阳杂俎》。宋元以后,笔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数量猛增,题材扩大。表谱指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制的反映时间和历史概念的表册性参考工具书、是历表、年表等历史表谱的总称。 表谱能帮助人们考查和换算不同历法,年,月,日,能使读者系统地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发展和演变的情况,有助于对中外历史进行横向比较研究。表谱分为年表和表谱两种。地方志是指记述某一个行政区域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的图书,也称方志。这种书的内容非常广泛,一般包括行政建制、沿革、疆域、山川、津梁、名胜、资源、物产、天文、气候、灾害、人物、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民族、民俗等各个方面,反映了不同阶段的社会历史生活状况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的发展状况,对于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建设和学术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中国的地方志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周礼·春官》一书记载,周代曾经设有“外史”这一职务,负责“掌四方之志”。方志导源于我国古代记载地理知识的《山海经》和《尚书·禹贡》等。 1、书名与作者①古书多无书名古人著书,或叙事抒情,或论辩说理,都是动情于中,而形于言,往往是先写作而后命题,并不是先命题而后写作。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汉高祖刘邦初定天下,曾指示陆贾为他写一部历史故事书,陆贾写了二十篇,刘邦看了很高兴,认为书中故事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话,所以起名为《新语》。由此可知,陆贾在写作前并未拟定书名。古书不题书名,是常有的。现在所知的古书之名,大多数是后人追加的。②关于古书的命名:以著作开头二字为书名者。如汉代史游所著识字课本《急就篇》,开篇云:“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分别部居不杂厕。”就是用“急就”二字作为书名。公羊传校本以作者姓氏或称号为书名者。如春秋三传:《左氏传》,左丘明撰;《公羊传》,公羊高撰;《谷梁传》,谷梁喜撰。 以概括内容命名者。如春秋时鲁国史书称《春秋》,就是以一年四季的春秋二字来概括一年,用以表示为一种按年纪事的编年史。以寓意命名者。如韩非子的《五蠹》、《孤愤》、《说难》等篇,屈原的《离骚》。先秦典籍,往往不提作者姓名,一部《诗经》,三百余篇中除极少数可以考见作者姓名外,绝大部分是无名氏的作品。先秦诸子著作,题为某子,但并非他们自己的手笔,不少是出于门生、弟子、宾客及其子孙后代之手。汉代以后,典籍作者署名逐渐增多,而标法不一,或标姓名,或标字号,或名号同时标出,或用自号而不用名,或带作者籍贯、官衔职务等等,如南宋词人张炎,号玉田,原籍天水,他的词集《山中白云》题为“西秦(指天水)玉田生张炎叔夏”。又如《资治通鉴》标示:“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朝散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候、食邑一千八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2、古书篇名与序传古书篇题列于正文之后古人编书的体例,常与后人不同。小篇及章的目录,一般都放在一篇或一章之末。例如《荀子》书中有一《赋篇》,包括《礼》、《知》、《云》、《蚕》、《箴》五篇赋,每一赋的末了都把所赋的物名说出,并把这物名重叠一遍,这种重叠,决不是多余的重复。这礼、知、云、蚕、箴五个字,就是这五篇赋的题目,而且都题写在每篇之末。长沙马王堆汉墓土的帛书《老子》卷前4种佚书,题目都是在一篇或一章之后的。把古书目录放在卷首,大概都是雕版印刷术盛行以后的事,书籍应用日广,篇题置于全书之末,翻检不便,于是很自然地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古书序传常置全书之末了解一部书的内容主旨、篇目体例以及成书经过等,最好先读它的序文。古书往往有序文(统称为序传)。《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就是典型的序传,它总结作者自己的世系,叙述著书的经过,考证学术源流,还给每篇的述作大意逐篇作了提要。现代编印的书籍,序文均列于卷首,而古书的序传,则均列于一书之末。例如上列《史记》的《太史公自序》,又《淮南子》的《要略》,《汉书》的《叙传》,许慎的《说文解字叙》,梁刘勰《文心雕龙》的《序志》等。3、古代“篇”与“卷”的含义古代文献的著录,都以篇、卷为计,从刘向《别录》、刘歆《七略》开始就已如此。木简中国古代用竹、木简写书,编简成策(册),通常一策就是一编(篇)。故称之为“篇”。在竹、木简盛行的同时,也用缣帛写书,并以“卷”计。因此,对于“篇”“卷”两个词语的解释,一般认为:“篇”批量竹简、简册,后来用以指有首有尾完整的文章,也用来指称成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作《孟子》七篇”。“卷”指写在缣帛上的卷子,后用以指全书的一部分,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凡书,唐以前皆为卷轴,盖今所谓一卷,即古之一轴。”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刘向所下的定义是:“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其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冤家相对,曰雠”。所谓“校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很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校勘与校对的区别: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本上是一项机械性工作。有时为保障正确率,校对者甚至从文章末尾倒着校,使校对者读不成句子,以保证一个字一个标点的与原稿进行核对。校对虽然也是“对”,也是“核查”,很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的校勘,但校对是单向的,必须忠实于原稿,因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勘有明显的不同。 1、校勘有助于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主要包括校勘、标点、注释、翻译、汇编等九个方面的工作。校勘除了本身就是古籍整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外,还是其他八项古籍整理工作的先导。因为,这八项工作都需要有一个文字正确无误的底本。如果不先做好校勘工作而以误本为底本,从而误解误释,不仅劳而无功,甚至得不偿失。2、校勘有助于古籍研究:对于某种古籍进行研究,首先应该有一个正确无误的底本。3、校勘有助于疏通文字词义:(1)祛疑。看到文字错误难以疏通之处,谬妄者往往穿凿附会,望文生义,哄了自己也误了别人。(2)显真。有些文字虽是错的,但意义没有太大的变化。碰到这种情况,校勘同样必要。(3)明微。有些语词的含义,看上去简单易懂,而真要弄懂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4)欣赏。文字作品中,往往一字之差,就会影响到作品的韵味,埋没作者经营的苦心。

28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经济文献学

    文书是指古代盟约、公文、契约、书札、案牍以及诏诰、奏议、文告、诉状等,如侯马盟书、敦煌文书、吐鲁番文书、徽州文书。档案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管起来的,具有查考、使用

    叶伟205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中国经济文献

    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大的挑战。中国必须在未来五年内启动经济增长模式从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库兹尼茨增长”模式,逐步转向以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创新和微观

    小豌豆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中国经济发展文献

    这个是我自己写的,已经发表过了,给你做一下参考吧,你可以上再网查一下,多找点儿资料,自己攒一篇出来就行,挺好整的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进入新

    莫小木木木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中国经济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实现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非常丰富的劳动力。然而,因受80年代后为控制人口增长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卷毛咕咕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7
  • 中国经济文献综述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钢铁这几年发展的十分迅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中国加入WTO,以及国民经济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外贸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特别迅速,

    xianla198501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