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60

抠脚大象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佛教史论文题目推荐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uwenwenlesley

已采纳
哈哈,既然不知道如何写,却硬要动笔,岂不可笑。若佛教真有缺点,可以平常心撰文指出,谈不上什么批判的论文。楼主心态貌似没有摆正,这可不是做学问该有的态度。人在做,天在看。在这个世风日下的社会里,人们普遍信仰缺失,所以还是请楼主珍惜佛教对于社会风气的净化作用,不要恶意打击他人的信仰。不知道佛教是如何得罪楼主了?希望楼主不要以偏概全,比如一个中国人犯法了,你就不能说中国人都喜欢违法,佛教可不能背那个黑锅。莫非楼主信仰其他宗教?不同信仰者大可不必如此。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07 评论

注册个名那么难

《印度佛教史》(平川彰)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提取码:JOOL    书名:印度佛教史豆瓣评分:4作者: [日] 平川彰出版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方: 后浪原作名:インド仏教史译者: 庄昆木出版年: 2018-9页数: 624内容简介:“学术性的佛教研究”的经典之作初学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门书◎ 编辑推荐本书是“学术性的佛教研究”的经典之作,为初学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门书,亦为广大佛学研习者和爱好人士的必备指南。◎ 内容简介《印度佛教史》一书是卓越的日本佛教学者平川彰先生论述印度佛教的通史类著作,内容详尽,叙述简洁,广泛综合东西方印度佛教研究成果。其论理分明,剖析层层深入,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印度佛教的历史概貌,令读者耳目一新。本书是“学术性的佛教研究”的经典之作,为初学者了解印度佛教的完美入门书,亦为广大佛学研习者和爱好人士的必备指南。◎ 名人推荐检读这部著作,我们大体可以窥见近百年来国际学术界在“印度佛教”领域内,所注重的是哪些层面,所解决的又有哪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再注意每章所附的注释说明,则更能加强我们对印度佛教研究史的认识。作者在通史体裁的运用上,可以说掌握得作者简介:平川彰(1915—2002),日本爱知县人,著名佛教研究学者。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印度哲学梵文学科,专攻印度哲学与佛教学。后致力于原始佛教、阿毗达磨佛教、大乘佛教、戒律的研究。历任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国际佛教学大学院等校教授,1993年成为日本最高学术机关—学士院会员。平川彰先生在1959年以《律藏的研究》一书获文学博士学位。他的其他主要著作包括《原始佛教的研究》《初期大乘佛教的研究》《大乘起信论》《印度、中国、日本佛教通史》《印度佛教史》等多种著述、译作和论文,有《平川彰著作集》(全17卷)行世。

302 评论

慧紫愿吉

可以研究佛教的发展历史,这样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可以看《印度佛教史》英渥德尔

112 评论

静水居士

你这个论题太大,如果只要求这么少的字数,建议你把题目改一下,具体一些,比如,就某一方面的区别系统来说,这样比较容易过关,否则肯定写不清楚的。如果你换了题目,再上来问问,相信效果更佳。不然,你现在的这个问题,太大了。无从谈起。抱歉啦~~~

125 评论

易超风格

显密佛法,都确定了二件事:(1) 自己不用功,绝不会有成就(2) 冒用他人成就变为己私,是造业的行为,必然受报!

326 评论

zhang小美123

不知道你是否有信仰,但是个人感觉似乎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而提出的这个问题。佛教,我们应该怎么看他呢?首先,他是一个正教,他是可以度人的,我们需要了解他的缘起,他的修炼方法,他的戒律,他的经书;其次,就为了完成任务的论文而言,我们需要找到我们想说的话,最后去求证他。可是,我想你如果把佛法当成哲学来看待,很多事情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的。释迦牟尼传的法,是要求实修的,也就是“定”,只有通过实修你才能明白更高深的道理,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研究,怎么也弄不明白的。可偏偏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当然也包括一些和尚,把念经当成修佛的全部。不管怎么样,不管你是什么想法,我建议你先到百度贴吧中的正见吧看看,用传统文化的观点去看这个世界,可能更接近真实,祝好~~

177 评论

叮当木马

佛学是教育,不要把佛学当做学术来研究。就算是要拿来做学问,也应先看佛教经典,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行。

226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佛教史论文题目推荐

    佛学是教育,不要把佛学当做学术来研究。就算是要拿来做学问,也应先看佛教经典,有了基本的了解才行。

    robert8727500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国佛教史论文选题推荐

    楼上不要妄语,影响修行。建议你历史课的论文,要写深入点的话,可以写写乔达摩悉达多,本身是太子,生活优越,家有贤妻。为什么要出家苦行。手头没有合适的文章,抱歉了。

    向着好吃奔跑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中国佛教史论文题目

    行善的动机佛教教人行善,包括放生、不杀生、吃素,救人危急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会得到好的报应,可是只是为了得到好的未来而去行善是否就是真的善?

    井中月2500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国佛教史论文选题题目

    诸善奉行、诸恶莫做

    錵小寶圓滾滾 8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中国佛教史论文题目大全

    楼主可以看看季羡林教授的《我和佛教研究》,深入浅出,很有帮助。

    美丽华华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