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6

PolarBella
首页 > 论文问答 > 嫦娥五号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特力小屋

已采纳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 新华网北京10月15日电 “神舟”五号飞船正在环绕地球飞行。新华社记者通过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指挥大厅的大屏幕,目睹了中国第一位走进外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中的“非常”生活。 凌晨5时20分,在航天员出征仪式上,杨利伟表示,要聚精会神地做好每一个动作,决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5时30分,身着银灰色太空服的杨利伟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报告:请示出征。 6时15分,进入飞船返回舱的杨利伟坐到了用合成材料特制的座椅上,在起飞前他完成了100多个动作。 9时整,托举着“神舟”五号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轰鸣中直刺蓝天,载着杨利伟开始了万众瞩目的太空之旅。 9时31分许,停泊在南太平洋的远望二号捕获飞船信息,“神舟”五号飞船的舱内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北京指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杨利伟的声音在大厅中响起。在与医学监督医生通话时,他显得相当沉稳:“我感觉良好!” 10时许,“神舟”五号飞船正在进行环绕地球的第一圈飞行,地面指挥人员报告舱内环境正常后,杨利伟得到指令,打开面罩,拿着书和笔,当他松开手时,笔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立即漂浮起来。 10时31分,“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喀什测控站检测区域,在接到地面指令后,杨利伟摘下手套,并解开系在膝盖下方的束缚带,记者看到,杨利伟的动作非常轻松熟练。 大约10分钟后,飞船开始绕地球飞行第二圈,杨利伟由卧姿改为坐姿,并通过圆形舷窗向外观测。 11时过后,杨利伟开始在太空中进餐,他一边看书,一边用捏挤包装袋的方式享用这顿不同寻常的午餐。据悉,杨利伟的食谱颇具中国特色,包括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和用中药及滋补品制成的饮料等。 12时过后,杨利伟开始他在外太空的第一次休息。画面显示,仰面躺卧的杨利伟表情沉静,在环绕地球飞行的飞船中,他的这次酣眠持续了约3个小时。 17时过后,杨利伟从“神舟”五号飞船舷窗向外拍摄到的地球画面显示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画面非常清晰。 17时26分,一场“天地对话”在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和杨利伟之间开始进行。杨利伟浑厚的男中音清晰地回响在指挥大厅中:“请首长放心,我一定努力工作,把后续工作完成好,向祖国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18时40分许,“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七圈,杨利伟在太空中展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他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中说: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杨利伟精神状态良好,舱内工作状况正常。 19时58分,杨利伟与家人通电话。他对妻子说:在太空感觉很好,太空的景色非常美。他对儿子说:好儿子,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 至此,中国第一位太空人在外层空间的“非常”生活已经过半。%C9%F1%D6%DB%CE%E5%BA%C5%D4%D8%C8%CB%B7%C9%B4%AC杨利伟: 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大学文化程度,1965年6月21日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副主任。他是中国的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杨利伟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85 评论

joyzhou512

中国的嫦娥五号发射的时间是2020年11月24日。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11月24日嫦娥五号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11月25日嫦娥五号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11月28日嫦娥五号进入环月轨道飞行。11月29日嫦娥五号从椭圆环月轨道变为近圆形环月轨道。11月30日嫦娥五号合体分离。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12月2日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封装。12月2日嫦娥五号完成月面自动采样封装。12月3日嫦娥五号上升器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嫦娥五号的价值意义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第三步拉开序幕。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中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将实现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嫦娥五号执行此次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任务有望实现我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的四个“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千米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嫦娥五号

91 评论

大大大小精灵

2003年10月15日9时 神舟回眸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 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71次飞行,也是继1996年10月以来,我国航天发射连续第29次获得成功。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8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动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 第一位乘坐火箭的前苏联(现俄罗斯)的尤里·加加林 第一个登陆月球: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第一个在太空行走: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 中国火箭为什么叫“神舟”:中国的火箭是“长征”系列,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 关于东方红的知识:东方红一号是我国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谢谢! 第一轮 问: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 答: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问: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登上月球? 答: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的是阿姆斯特朗) 问: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答:以前也曾对地球和月球上的岩石样本进行过分析,说二者一模一样,应该是起源于同一种物质。但就这样草率地认为地球和月球本是一家,问题挺多。比如说,月球和地球是怎么同时从同一物质形成的。有说法是,早期地球转得太快,以至于开始膨胀,最终破裂分离出月球,可惜这种说法信服的人不多。 据《新科学家》报道,瑞士科学家最近也比较了月球和地球的岩石样本,结论却与上述研究不同。他们使用质谱仪法,把样本经过氩燃烧气化,高精度地分析样本里成分的重量,结果发现,虽然二者在多数方面极其类似,但月亮岩石样本的铁57对铁54同位素的比率比地球上的要高一点。 科研人员说:“我们惟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在月球和地球的形成过程中,它们部分气化了。”只有“巨大行星相撞”理论才可能具有气化原子所需要超过17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太阳系诞生大约5000万年后,一个像火星那么大的行星(Theia)与地球发生了碰撞。这个灾难性的碰撞威力巨大,可能是超过使得恐龙灭绝的那次行星碰撞所释放能量的1亿倍,足以融化、气化地球的相当一部分,Theia同时也被完全摧毁了。碰撞所产生的残骸进入地球的轨道,最终合并形成了月球。 当气化铁原子时,质量相对轻点的同位素先蒸发掉。既然变成月球的残骸曾经被彻底气化,它有可能损失较多较轻的铁同位素,也就是说月球铁57对铁54的比例要比地球高一点。科学家所以有上述之解释就是根据这一点。 关于月球的起源此前还有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是路过的天体被地球引力“抓住”了。月球起源之谜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兴趣。今年欧洲航天局将用卫星发射一台重3公斤、烤箱大小的压缩影像展示X射线光谱仪,仪器将沿着离月球表面仅1公里的椭圆形轨道绕月球运行,监测并记录不同的光波数据。其中,由它测定的首张完整的高分辨率月球地图以及获取的有关镁和铁比例的数据等,将有望告诉我们月球到底起源于哪里。 问:月球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答: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 问: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答: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 问: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答:38万多公里 问:月球是海吗?为什么? 答:不是,是平原因为暗色和较少特征的月球平原叫“月海”,这是由于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上面是海洋的缘故。事实上,月海由巨大陨石撞击后从月幔流出并覆盖表面的玄武岩岩浆形成。 问: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答:最大的海是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 问: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答:月球大 问: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答:1738公里 问:为什么会发生日食现象? 答:每当月球运行至地球与太阳之间,三个天体连成一线时,日食便会发生。月球阻挡了太阳光,在地球上造成阴影,使某些地区不能接受到部份或全部阳光。至于观测者看到太阳给遮盖了多小,则要视乎他们身处的地方相对月球阴影的位置。如观测者在半影区内,他们会看到日偏食,而身处本影区的人则会看到日全食。 问: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答:陨石砸的。正常情况下(比如地球,外围有大气层,当陨石穿过大气层的时候,和空气产生磨擦作用,这种热量足以将陨石燃烧掉,有少数很大的或含某种特殊物质的,没有充分燃烧掉,落到了地面) 而月亮外围没有大气层,陨石就直接落向月球表面,形成了这种环形山,你看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个石头落向水面时的情况。 问:人到了月球为什么那么轻? 答:因为月球引力小 问: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 答: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 问: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建筑吗? 答:能(万里长城) 问:月球是行星吗? 答: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问: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答: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问:天文台为什么建在山上? 答:地势高、视线好、便于观察 问:天文台为什么是圆的? 答:观察面广,便于确定位置 问:我国战国时代著名的<甘石星经>的作者是谁? 答:甘德和石申 问:岁差现象是由谁发现的? 答:虞喜 问:祖冲之编定的历法叫什么名字? 答:《大名历》 问:唐朝是谁主持测定了午线长度? 答:僧一行 问: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是由谁编定的?这个历法叫什么? 答:是由郭守敬编定的、这个历法叫《授时历》 问: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是什么? 答:水运仪象台 问:水运仪象台是在哪部书中有记载? 答:《新仪象法要》 问:<新仪象法要>的作者是谁? 答:苏颂 问:祖冲之在自己编定的历法中把一年定为多少天? 答:365天 问:<甘石星经>发现了哪些行星的运行规律? 答:金、木、水、火、土 问:<甘石星经>记录了多少颗恒星的方位? 答:120 第2轮 问:关于月亮的故事(最好是祥略得当的如”嫦娥奔月”等) 答:月亮的几个别号: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 带月的词语:月黑风高、月色朦胧、月光皎洁、年年月月、风花雪月、一弯新月、皓月当空、月如银盘、明月如镜、望月思乡、月下独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钩、月中带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月薪、月晕等 月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亮的故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之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

114 评论

ybxiong168

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然而,中国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工作之后,认为无论是在研制队伍、经验方面,还是在综合国力、工业基础方面搞载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个项目就搁到了一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开始了东方红二号、东方红二号甲、东方红三号等多颗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的空间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备了返回式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通信卫星等各种应用卫星的研制和发射能力。特别是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在“921工程”的七大系统中,核心是载人飞船,载人飞船则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来进行研制。“921工程”正式上马时中央就提出了“争8保9”的奋斗目标, 即1998年要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要争取飞船上天。中国唐家岭航天城,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成载人航天的任务做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2005年10月12至17日,我国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

119 评论

Cathy傻丫头

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细心的小伙伴掐指一算发现,“实践13号”卫星是在4月12日19时04分发射的,而“胖五”是在去年11月3日20时40分发射的……难道航天器都是夜猫子,偏爱在晚上发射?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先来看两张统计表。2013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统计(来源:航空航天港)2015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统计(来源: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官网)不难看出,尽管航天器中不乏夜猫子,但白天发射的也不少,看起来似乎并没有规律性。那么,航天发射的良辰吉日究竟是怎么确定的呢?什么是航天发射的“良辰吉日”?关于航天发射时间,专业又形象的说法叫“发射窗口”,它是指允许航天器发射的一个时间集合,而非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发射窗口,顾名思义,我们知道窗户有宽有窄,同样的,发射时间的范围也有大有小。发射窗口通常可分为3种:一种是日计窗口,就是说发射日期已经确定,但具体时刻待定;一种是月计窗口,即发射月份确定,哪一天发射仍未知;还有一种是年计窗口,它只指定了发射年份和可能发射的月份。航天发射是个高难度技术活,有人曾形容其是“刀尖上的舞蹈”,不过,除非遭遇恶劣天气,一般而言火箭自身是能够全天候发射的。可是一旦火箭前面多了“运载”二字,就重担在肩身不由己了,运载火箭就像一位司机,车何时开、如何开、往哪开,主要由航天器这位乘客说了算。受载荷类型、目标任务、气象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对于不同类型的航天器,运载火箭对发射时间的选择是不同的。发射台上的“联盟号”火箭(来源:欧空局官网)一般来说,航天器飞得越远,发射窗口就越宽。譬如,在发射近地轨道的卫星、飞船和空间站时,发射时机几乎每天都有,因而选择日计窗口;发射行星和月球探测器时,每个月中只有几天满足最佳发射条件,所以选择月计窗口;而发射行星际探测器时则需要年计窗口,这是由于对于大范围飞行的探测器,其有利的探测位置往往几年甚至几十上百年才能遇到一次。不管航天器最初选择何种发射窗口,一旦确定发射,最终都要回归到日计窗口上来,那具体应该在什么时刻发射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发射时间的限制条件繁多,包括光照条件、姿态控制、回收时间、交会对接等等。科学家们通过建立每个限制条件和发射时间之间的计算公式,分别算出相应的发射窗口,然后取其共同部分便是航天器最终的发射时间。欧空局于2003年发射的“火星快车”探测器,其发射窗口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来源:欧空局官网)任务约束最关键航天器能否准确入轨并顺利执行预定任务是衡量发射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决定发射时间最关键的因素便是航天器的任务约束。蝌蚪的小伙伴在看新闻时一定注意到了“天舟一号”的发射窗口是比较奇葩的“零窗口”,这是个什么鬼呢?所谓零窗口是指发射窗口非常窄,发射时间的调整余地很小,该技术的操作和流程颇为复杂。之所以会选择零窗口,是由于“天舟一号”需要完成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的任务,只有当“天舟一号”的发射点包含在“天宫二号”的轨道面内的时段内才可发射,这样才能保证两个航天器共面,顺利完成“送快递”的使命。科研人员在考虑共面等因素后,经过精心计算将发射时间确定为4月20日19时41分28秒,发射时不允许有一秒的偏差。“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组合体在轨补加推进剂试验动画演示(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网)除了交会对接的飞船,对于执行特定任务的卫星,其发射时间也需要根据任务类型来反推。气象卫星、海洋卫星等遥感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对地监测,当它们对目标区域进行观测时,需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然而,我们知道由于地球自转和火箭发射角度的影响,火箭在发射后,其飞行轨迹并不是直上直下的,这就导致卫星入轨位置与发射场的位置存在偏差,发射的时候是白天,但入轨的位置却可能在地球的阴影区中。因此,为了保证入轨位置和时间满足观测需求,很多卫星只好在晚上发射。气象光照要考虑航天器对恶劣天气十分厌恶,他们最喜欢在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8米/秒、发射前后场区附近无雷电活动的气象条件下上天。我国的酒泉、西昌、太原三个发射场在选址时便充分考虑了当地干燥少雨的特点,之所以要避开降雨而尽量选择晴朗的天气,一方面是由于雨滴在撞向高速飞行的火箭时会摧毁其外壳隔热瓦,另一方面是由于雨水会削弱无线电波,不利于航天器的遥控监测。然而,“天舟一号”飞船既要实现零窗口发射,却又偏偏选择了多雨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怎么办呢?为此,科研人员特地给“长征七号”增加了防雨防水的新技能,让它成为了我国第一款防水火箭,这样即使天气状况不佳,也能实现零窗口发射。“长征七号”发射瞬间(来源:CCTV军事)除了降雨,大气层内外的其他气象条件也对航天发射有很大影响。比如,在大气层内,雷击和乌云很可能导致火箭和航天器上的电子设备损毁;而在大气层外,太阳黑子活动、电磁暴等空间天气环境也可能使发射任务失败。这其中对发射影响最严重的便是海拔8至15千米的高空风,如果风速很大或上下层的风速和风向不同,会大大影响火箭的飞行姿态和结构,因此便要求航天器在发射时其所经过的空域最大风速不能超过70米/秒。正是在考虑了以上诸多气象条件后,我国的载人飞船大多都选在了秋冬二季进行发射。前面提到过对某些执行特殊任务的卫星,光照是确定发射时间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对于其他一些航天器,也需要考虑光照条件。我国的“神州一号”是在1999年11月20日凌晨6点30分发射的,虽然发射时天还没亮,但飞船入轨后却正好处于光照区,如此一来,太阳电池翼就能产生足够的电能,让飞船上的仪器可以正常工作。“神州一号”飞船(来源:)当然,对于神州系列返回式飞船及其他返回式卫星而言,仅仅保证发射入轨时的光照条件是不够的。为了使它们在返回地面后易于寻找,应当让它们在白天返回,而为了让降落伞能顺利打开,还要避开大风等恶劣天气。因此,在选择发射时间时就要充分考虑返回时的气象和光照条件。运载能力有要求自人类发明现代飞行器以来,一直都在飞行器的重量上锱铢必较。据报道,尽管“天舟一号”的外部壁板仅为3毫米左右,但科研人员还是充分发挥了“夺泥燕口,削铁针头”的“抠门儿”精神,通过控制加工温度及切削速度等参数,愣是让“天舟一号”成功瘦身30千克。同样,为了能多装货物和节约燃料,人们在发射时间的选择上也是绞尽脑汁。由于天体存在自转和公转,若想让卫星精确抵达预定位置,就要完成入轨、变轨等多个环节,为了节省珍贵的燃料,从发射起的每个环节都要在时间把握上十分精准,这样可供发射的窗口便会很窄甚至是零窗口。这里不妨以我国第一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为例。实际上,“天舟一号”采用的零窗口发射并非什么新鲜事,早在10年前就出现在了国人的视野中。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嫦娥一号”卫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次采用零窗口发射航天器。由于采用零窗口发射,“嫦娥一号”得以沿着捷径到达目的地,从而节约了近120千克燃料(燃料总共仅1200千克)。后来的“嫦娥二号”、“神州八号”、“神舟九号”等等也都是零窗口发射,航天器的运载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改善。“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轨道示意图(来源:新华社)观测设备需兼顾这儿所说的观测设备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地面对火箭和航天器的跟踪观测设备,其二是航天器携带的姿态测量设备。当航天器和天空之间的亮度差异较大时,地面的测控设备很容易捕捉到航天器的行踪,早期的卫星多选择晚上或黎明前发射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按照NASA的规定,日落15分钟后的发射即是夜间发射,选择这一时段发射是因为此时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当火箭飞到一定高度后便会形成强烈的反光,而此时发射场和火箭行经区域天色较暗,和火箭形成很大反差。典型案例有我国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虽然发射时伸手不见五指,但入轨后的卫星却由于受到阳光照射,使人们在地面上用肉眼就能看到。当航天器入轨后,为了便于调节姿态以达到稳定飞行,需要采用自身携带的红外地球敏感器、太阳敏感器等多种姿态测量设备进行飞行姿态监测。然而,姿态测量设备却极易受到光照的干扰而发生故障,这就要求航天器、地球与太阳必须处于较好的相对位置,以使姿态测量设备避开阳光辐射。我国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星,该卫星由于遭遇强烈的太阳活动,姿态失控,仅工作了39天(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网)以上所说的是选择发射窗口时需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另外还需考虑温度、防撞等因素,这些因素经常相互矛盾,科研人员会将由各个条件计算得到的发射窗口进行优劣排序,综合平衡安全性和经济性后,选择最适宜的发射时间。总之,航天器的发射时间可谓千差万别,究竟何时发射,要根据航天器的任务、天体运行规律、气象光照等条件具体分析。----------------------------------参考文献:[1] GB/T 29078-2012 航天器发射窗口设计指南[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 黄文德,郗晓宁,王威 从近地轨道入轨的载人登月发射窗口分析与设计[J] 天文学进展, 2010,28(3):310-[3] 李海阳,彭祺擘,周英,等 航天器交会对接发射窗口分析[J] 宇航学报,2009,30(5):1861- [4] [5] [6] [7] [8]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嫦娥五号参考文献

    4月20日19时41分,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细心的小伙伴掐指一算发现,“实践13号”卫星是在4月12日19时04分发射的,而“胖五”是在去年

    好吃鬼玲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嫦娥五号论文

    嫦娥五号将带回2公斤月壤,我觉得这对我国对月球的研究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进步,同时也并不能证明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

    情流感920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9
  • 嫦娥五号论文英文

    回答 1、嫦娥五号(Change 5),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将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

    哆哆的卷妈妈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嫦娥五号论文题目

    肯定有利于我们对月球的了解,带回来样品就可以研究,研究月球的奥秘以及进化史,只要研究出来,月球对于我们来说就不再神秘了。

    海螺拍客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嫦娥五号论文1500字

    首先它并不是地球产物,月球土有利于我们增强对月球的研究,而且代表着我国航天实力的进一步上升。

    东宫洗马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