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58

安静的芋米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临床医学专集是啥意思啊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nkaixinlang

已采纳
贾惜春 入画、彩屏、彩儿
313 评论

小璇璇APPLE

姓名:周小鸽 性别:男 职称:主任医师 职务:科主任 招生院所:附属友谊医院 招生类型:专业学位(硕) 招生专业:临床病理学(硕) 研究方向名称: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电子信箱: 社会任职 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3- 中国病理学工作者委员会免疫组化质控研究中心主任 2003- 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 2005-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5-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专家 2005-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4- 中华医学会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7- 个人简历 1982-1987:北京医院病理科 住院医生 1987-1993:北京医院病理科 主治医生 1994-1995:北京医院病理科 副主任医生 1995-2001:丹麦奥胡斯大学病理所 研究及临床助理和博士生 2001-2008: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 主任医生 重要学术论文 周小鸽提高对急性淋巴结T区增生性病变的认识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7,36(2):73-无 周小鸽全国性免疫组织化学质量控制活动介绍及总结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7,23(4):510-无 张淑红,周小鸽*,郑媛媛等全T细胞相关抗原在非特殊类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7,14(2):98-无 张彦宁,周小鸽*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7,36(8):529-无 周小鸽提高对急性淋巴结T区增生性病变的认识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7,36(2):73-无 张淑红,周小鸽*,张彦宁等淋巴组织细胞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7,14(4):271-无 张淑红,周小鸽*皮肤原发性组织细胞肉瘤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35(1):56-无 王超,周小鸽*,余小蒙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在针吸细胞学中应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6,22(1):96-无 张彦宁,周小鸽*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35(4):209-212。无 周小鸽淋巴瘤临床病理学进展 中国医刊 2006,41(7):20-无 王翠芝,周小鸽*阳性对照组织芯片在乳腺癌C-erbB-2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6,13(4):316-无 周小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干扰因素及其处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6,22(4):389-无 王翠芝,周小鸽*混合型p504s/34BE12/p63抗体在前列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6,22(3):325-无 周小鸽EB病毒小RNA检测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35(6):321-无 王超,周小鸽*探讨CDX2在胃肠道腺癌诊断中的病理学价值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35(4):228-无 杨凡,周小鸽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35(4):179-无 王翠芝,周小鸽*,黄受方,张淑红组织芯片在免疫组化质控中的应用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6,13(1):34-无 粱英杰,周小鸽我国病理学技术五十年的发展和现状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34(8):485-无 周小鸽全国免疫组化质量控制活动介绍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34(10):691-无 王红梅,周小鸽*TTF-1在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5,12(6):441-无 郑媛媛,周小鸽*,张长淮,黄受方,韦萍淋巴组织的免疫结构及其病理诊断意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5,21(1):107-无 张彦宁,周小鸽,张淑红,张长淮,黄受方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369例病理形态观察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34(4):193-无 周小鸽淋巴瘤诊断病理学进展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34(6):322-无 主编或副主编的著作/译著 《世界卫生组织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分类》,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06 重要奖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三等奖,第一|

187 评论

水云间秋忆

一、医学伦理问题及知情同意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时,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二、基金项目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271269 );“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2003AA205005 )。”作为脚注的第一项,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三、题名  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主题。中文题名一般以 20 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英文题名不宜超过 10 个实词。  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四、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最好注明通信作者的 Email 地址。作者应是:( 1 )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 2 )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 3 )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 3 条须同时具备。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为作者。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 1 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讯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 Email 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 1 位,由投稿者确定。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五、摘要  科研论文或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的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 Objective )”、“方法( Methods )”、“结果( Results )”和“结论( Conclusions )”小标题的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22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