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6

赵西法119
首页 > 论文问答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查询初试成绩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好吃的深海鱼

已采纳
摘 要: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理论教学与实践督导相脱节、专业价值观与技巧方法割裂、从业人员实际数量与客观需求相差悬殊、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实际社会工作者存在衔接障碍、本土建设与借鉴域外经验存在冲突、地区和专业领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尚未给予足够支持。应当采取如下思路应对挑战:加强实习督导、解决政策瓶颈问题、教育与培训相结合、注重价值观内化、重视本土建设、消除发展不平衡、争取社会认可与支持。关键词:社会工作;挑战;应对思路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在当下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起源西方、发展己逾百年的社会工作,由于其在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与构建社会和谐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从2006年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社会工作在政策①教育②和实务③方面发展迅速。然而,从社会工作发展的整体状况以及社会工作的实际效果来看,还不能认为社会工作发展的"春天"己在全国成为现实。事实上,当代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在教育、政策、行业乃至整体发展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一、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挑战社会工作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督导没有形成一体化体系作为一门实务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的港台地区的社会工作教育,除接受过系统理论教育外,还必须具有相关时长的有专业督导的实务学习。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自从1980年代开始起步,进入90年代后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其间,专业师资十分缺乏,大批教师来自非社会工作专业。专业教育出现过于重视理论而忽视实务督导的倾向,其结果导致专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工作教育规律。多数教师由于缺少社会工作一线的督导与实务经验,无法很好地对学生实习进行有效督导。⑴因为实习督导是社会工作教育最为重要的环节,此环节一旦缺失或者效果不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就难以内化,专业技巧与方法也会仅停留在书本上。学生在这样的督导下,常常感到茫然与困惑。服务对象和普通民众难以看到专业社会工作在解决社会问题上的实效,从而对其产生一定的质疑、怀疑乃至否定。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的数量及规模与客观需求相差悬殊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起步于1980年代后期,经过二十余年发展,专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为高职高专、本科、专业硕士(MSW)等不同层次的教育,近年毕业人数2万,包括2008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通过者以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工作的毕业生人数,不足30万人。⑵根据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人才与普通大众的比例测算,我国需要的社会工作人才要达到300万人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一政策计划将在2020年实现。⑶单从规模而言,当下中国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缺口巨大。不仅如此,在这当中能够有效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功能、符合当下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者又少之又少。基于此,国家在政策上对专业社会工作者调整为2020年达到145万人,⑷这意味着从现在算起,我国年均要培养不少于10万人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然而,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符合教育规律,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如何既保持专业教育的质量,又快速提升专业人才的数量,是一个摆在本土社会工作建设面前的难题。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实际社会工作者之间存在衔接障碍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特征常被简称为"教育先行”,也就是说,专业教育推动了政策和行业实践发展。二十余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培养了十几万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但是,在2006年之前,这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毕业之际由于全社会没有社会工作专门岗位工作而无法专业对口就业。虽然,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实则覆盖整个社会福利与社会事业的各个领域,然而,直至今日,从全国范围内看,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仍然缺失。这些领域的实际从业人员,大多数人并非专业社会工作者出身。这些人员在职业生涯中,拥有丰富的经验,为服务对象提供着实际服务,实际发挥了专业社会工作者应当起到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是实际的社会工作者。但问题是,这些传统或者实际的社会工作者,在工作理念、方法与技巧上,与专业社会工作者都有很大差别。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是推进中国当下社会工作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技巧及方法存在相互割裂倾向社会工作是专业价值观及技巧、方法高度统一的专业,相互支撑,不可割裂。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方法与技巧的不统一会导致过于重视技巧而忽视价值观内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工专业的核心与灵魂。在当前社会工作教育以及实务当中,常常对专业技巧与方法强调得多,而对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内化于心并未达到应有的重视程度。实际上,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如果没有强烈的专业价值观的支撑,从业者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面对服务对象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是难以坚持下来的。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专业发展相对内地成熟一些,但也开始反思过于注重专业技巧而忽视社会的问题。除教育外,在政策与行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介入前后对服务对象的改变一般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因为这一改变常常难以用一套客观的量化标准测量,所以这一直是各国政府购买社会工作项目验收的难题。目前各地很多政府的一般做法是要求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项目汇报时需要明确提出个案、小组和社区社会工作的数量。殊不知,这样做会导致一线社会工作者为在完成规定时间内的项目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运用社会具体工作方法的工作量上。造成的结果是,社会工作者难以将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在价值观指导下,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有效帮助受助者。这种割裂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和方法技巧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刚刚起步的本土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社会工作本土化与借鉴域外经验之间关系未调适作为舶来品,专业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工业化时期,如何在中国生根发芽,苗壮成长,避免水土不服、生搬硬套,是构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绕不开的问题。当下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内容基本与世界上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相同,追溯社会工作专业起源,可以发现其专业性与职业化是逐步发展起来。最早开始时就是一些爱心人士在社区做慈善,之后逐步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助人技巧与方法,专业逐渐成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港台地区,社会工作的发展都是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长期在各方面的积累才真正成熟起来。例如,社会工作在香港今日己被公认为是一个尊荣的职业,但在香港学习期间,一位香港资深社工专业的老师告诉笔者:在三十年前,社会工作还是一个大多数人不愿从事且社会非常不理解的专业。因此,今日我们在推行社会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要把今日他固和地区的社会工作现状作为原因去看,实际上今天的情况正是其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地区和专业领域的发展不平衡随着国家对社会工作在政策层面的推动越来越大,社会工作行业领域发展呈现出个别地区发展迅猛和绝大多数地区发展迟缓的情况。社会工作整体发展形势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和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与北京等地区。这些地区不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多,且有一定数量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政府也相应成立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机构,如北京的社会工作委员会(社会建设办公室)、广东省的社会工作委员会等。与"北上广"地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地区的社会工作发展形势多数处于初创阶段,表现有三:一是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资源稀少导致社会工作人才数量缺口大;二是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几乎没有或者成立很少;三是政府专门负责社会工作的机构和人员远不如"北上广"地区多。这些因素导致社会工作在绝大多数地区的支持力量不足。这种社会工作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是未来一个时期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此外,社会工作在某些领域推进速度较快,如社区、医院等,但在诸多领域如司法、教育等却推进缓慢。如何在有需要的领域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也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问题。社会尚未给予足够认识与支持当下中国社会在客观上非常需要社会工作介入,然而,事实却是社会对社会工作高度不知晓、不了解。一旦社会了解社会工作,情况将大不一样。例如,2010年,"富士康十三跳"事件,当让外界感觉己经一发不可收的时候,深圳市紧急启动应对危机,派驻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最后恢复常态。⑸如果社会可以给社会工作者提供施展专业的机会与平台,假以时日,一定可以显现出与其他方式应对危机、解决问题截然不同的独特成效来。然而,当下社会大众还未认识到专业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与其独特功能,导致在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无法发挥专业社会工作的润滑剂、缓冲器与安全阔的作用。二、应对思路上述挑战显示当代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面临的诸多矛盾、冲突与悖论,但也恰恰反映了社会工作在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的上升期。针对这些挑战,可从以下思路进行应对。在现有教育体系下,社会工作教育要更加重视实践教育,加强实习督导体系建设社会学和心理学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学科支撑,与这些相对成熟的学科相比,社会工作常常被误认为理论系统性不足,专业独立性不够。但如果深入探究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性,似乎不全在理论方面,而在其解决社会问题方面拥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有效性和不可替代的价值。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功能发挥,最主要是做好实践教学,尤其是实习督导。一是区分不同层次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面临的具体问题,如高职高专存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完善实习督导的模式,本科教育首先要破解学生实习时间太少的教育政策难题,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主要是尽快形成不同于本、专科专业教学模式。二是对于专业教育者,一方面要尽快提升来自外专业的教师专业教育水平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是要建立专业教师必须积累实践教学经验的制度,让教师在督导学生之前,自己先拥有实务能力。三是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从其入学开始,就要系统培养其从事公益事业的习惯、能力与旨趣,教育单位要尽快形成学生从志愿服务到专业服务以及形成认知、见习与定岗循序渐进的实习模式。在政策制度层面,尽快解决近年来一些制约社会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自从2010年以来,仅在中央层面,就颁布了多个社会工作的政策。关于如何发展中国本土社会工作,这些政策不可谓不全面周密。然而,如何保证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不随政府工作关注重点转移而成为明日黄花,根本解决之道是推动上述政策的核心变为国家立法内容。从目前的情况看,社会工作立法应当先从国务院行政法规试行,制定《社会工作管理条例》,俟条件成熟后,再由全国人大制定《社会工作法》。此外,要在《国家职业大典》修订过程中落实社会工作者从工人技术岗位到专业技术岗位的定位转换,真正解决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准入与保障问题。最后,进一步发挥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和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在新时期的行业推动作用,厘清目前在一定程序上存在的交叉职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教育、行业发展方面的不同功能。⑹坚持培训和教育并行,加速推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坚持社会工作自身专业的基础上,要兼顾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平衡好两支队伍的关系,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社会工作发展。在未来相当一个时期,中国社会客观上需要的社会工作者人数和规模宏大。由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养教育需要一个过程,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发展,所以如何通过培训等方式让实际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掌握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在当下,要清醒看到,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最高目标应致力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和谐"应当是社会工作专业追求的最高目标。因此,凡是有助于社会和谐,并且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可发挥独特作用的力量都应当成为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积极力量。社会问题的解决与人的需求满足是当代中国社会工作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专业社会工作和实际从事社会工作者,完全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形成发展社会工作的合力。更加注重专业价值观内化教育,纠正片面强调技巧、方法的倾向虽然忽视社会工作价值观似乎己经成为世界社会工作发展不容忽视的现象,[7]但当下中国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严重。尽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己达300多家,每年培养逾万名的毕业生却只有少量从事社会工作专业。在最需要专业人才的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往往难觅著名高校的社工专业毕业生,虽然这些学生受到良好的专业教育,也非常认同这个专业,但职业选择往往是当前社会认可度高的非专业岗位。这一现象实则折射出当下社工教育对专业价值观教育并未深入,一定意义上,毕业生不能躬身深入社工一线的社工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今后,社工教育要更加重视学生专业价值观内化教育,可以开设专门的价值观课程,同时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育人全程均时刻强调价值观教育。在一线实务机构选择社工时,不仅考查应聘者的专业知识与方法,还要注意其是否真正将价值观内化。在遵循社会工作各国普遍发展规律的同时,探寻本土社会工作专业建设道路正因为西方和我国港台地区的专业社会工作己经从实际证明了其在化解人际纠纷、预防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国才在新的历史阶段,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以期实现社会和谐。如果仅仅看到别国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今日在其社会由于职业化和专业化而获得的尊荣,便理所当然地认为,我国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己经实现,这种逻辑思维实则是倒果为因的。在中国当下,我们必须付出艰辛努力,在扎实工作的同时要充满创新意识,才有可能探寻到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之路。这就需要:一是要从中国的大传统、小传统和现实中寻找可供借鉴的本土经验与方法。二是在社会工作实际发展中去一点点地累积经验,不断校验外来的理论并使其本土化,避免水土不服。三是在遵循世界社会工作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高度重视我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这三地的社会工作发展经验,同时参考韩国等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国家的经验。当然,最终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之路必然是要走自己的道路,发展出适合当下国情的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体系与实践原则。采取分步骤、逐步推进的模式,解决目前社会工作地区和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国情复杂,地域辽阔,各地情况差异大,因此,开展专业社会工作的具体模式不宜整齐划一,而应当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合各自情况的方式。如在当前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尚未完全解体的情况下,社会工作推动应当先从城市开始逐步到乡村,而推动时应当从大城市逐步过渡到中小城市,农村从迫切且容易开展的领域做起。要采取多种手段,争取专业社会工作获得社会的认可、理解和接纳其他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离不开社会的理解与大力支持。这主要体现在社会给予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只有社会的公益慈善氛围形成,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从事公益事业的局面方能实现,也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事情社会办。此外,虽然可以说"社会工作诉诸很强的人道主义和精神层面的元素,它坚持不受世俗的舒适、荣耀、金钱的诱惑,”⑻但是这不意味着这一职业的从业者不需要体面生活,获得社会尊荣。目前个别地区出现的"社工荒",根本原因还是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待遇普遍不高,在自己都无法满足基本吃穿住行基本生存情况下,社工如何能安心助人?可以肯定地说,社会对社会工作支持力度决定了社会工作发展的速度和方向。因此,在目前社会普遍对社会工作尚不知晓和认知的情况下,专业社会工作的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行业从业者要积极向社会普及与宣传,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其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独特作用。只有社会工作专业共同体一起争取社会给予的专业发展的空间与平台,社会工作专业在解决人的需求问题方面的天然优势才有机会向社会呈现出来。当然,上述应对社会工作发展挑战的思路,关键在于落实。正如挑战并非相互独立一样,应对思路也必须综融起来,符合当下中国时空条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全面安排,合理布局,逐步推进,相信克服这些挑战之际,亦是中国社会工作道路形成之时。(作者: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社会工作教育,民政理论与实务。)注释:①200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先后颁布了多部有关专业社会工作的法规,详见王杰秀、邹文开主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2011-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第2-8页。②根据2013年8月最新一届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年会上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成员单位已经达320多家,而1994年社工教育协会成立时会员单位仅有20余家。③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多地出现了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北京、上海和广东为多。参考文献:[1]朱静君-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纵深[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9-10[2]崔静: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已达30万人[EB/OL] [2013-08一13 J [3]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MJ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2[4]中组部、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19部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EB/OL] [2013-08 -28J[5]刘丽波2010年度十大社工事件揭晓[N]公益时报,2011-01 -19[6]徐道稳-社会工作就业准入制度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4) :58---65[7]张英阵,许雅惠-译者序:什么是社会工作[ M ] //BRENDA DUBOIS, KARLA KROGSURDMILEY社会工作概论张英阵,译台北:双叶书廊有限公司,2012:2-3[8J弗莱克斯纳-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吗[M] //王思斌-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辑)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13 :211
285 评论

“『承诺』”

回答 考研怎么查排名 如何查询考研分数 第一步:百度搜索自己报考院校的招生信息网,例如“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然后点击进入相应的官网,打开招生信息网里面的成绩查询说明,会看到初试查询及复试公告等信息。 第二步:进入分数查询系统,输入考号和密码。用户名为招生年度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号(共13位),初始密码为证件号码后六位(字母X须以大写输入),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密码,并牢记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 第三步:输入后就会看到自己的分数咯,显示的为考生卷面成绩,如果考生对其中的某一门或几门的考试成绩有异议 考研排名查询途径 1、网上成绩查询。很多学校在公布考研成绩时,自己除了可以查到相应成绩外还会有一个个人的排名(别人的成绩与排名都不会公示的) 2、通过邮件的复试名单查询。由于在考研期间均会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在初试成绩通过后报考学校一般都会以邮件的方式群发复试相关信息,而群发名单是按照成绩从高到低排序的。 3、向每一位报考生打听。不过这个方法基本不现实,主要是因为考生遍布各地很难统计。 提问 东北大学研究生少干计划满300分的专业有几个 回答 院系所 专业 研究方向 学习方式 考试科目 001文法学院 030100法学 01法学理论 (1)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13宪法学④805诉讼法学(刑诉与民诉) 02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1)全日制 03国际法学 (1)全日制 120400公共管理 01行政管理 (1)全日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17管理学基础④811公共经济学 02社会保障 (1)全日制 03土地资源管理 (1)全日制 04公共政策 (1)全日制 125200公共管理 01政府管理 (2)非全日制 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无④--无 02社会组织管理 (2)非全日制 002理学院 025200应用统计 01工业统计应用 (1)全日制 太多了 要不给你个链接 提问 嗯 回答 你登录查看 提问 全日制的 回答 对 提问 我家孩子报的东北大学少干计划了,排名前十,给学校打电话查一下,她说初试直满分300分中排名前十,不过我不知道,满分300分的少干计划有多少专业里的排名,我想知道 在吗? 更多51条 

240 评论

落叶无声2015

《苦旅何以得纾解——高考改革困境与突破》(郑若玲等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年。 《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刘海峰等著,51万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郑若玲为副主编并撰写11万字。《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刘海峰主编,郑若玲副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科举、高考与社会之关系研究》(独著)36万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考试发展史》(与刘海峰、田建荣、张亚群合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参写12万字。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研究》(刘海峰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参写10万字。《自学考试学分制研究》(康乃美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参写6万字。 1995年—2000年目前我国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地区师专社会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西北高等教育,1995年第3期。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措施之一----改革命题形式,中外教育,1995年第3期。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试方法及对我国的启示,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4期。 试论自然科学方法向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社会科学(上海),1995年第6期;社会科学总论(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3期和自然辩证法(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8期转载。黎巴嫩高等教育(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5年第3期。 实行绩点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教育评论,1996年第1期。对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几点思考,江西高教研究,1996年第1期。关于高教自学考试学分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福建自学考试,1997年第1期。 高教自学考试学分制与普通高校学分制的异同,第五届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自学考试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与问题,高教自学考试,1997年第7期。两岸大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1期。中国高校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8年第2期。 独具特色的美国高等教育,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8年第4期。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书评),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及厦门大学高教所建立20周年纪念会综述,教育评论,1998年第5期。高教自考与普通高校的学分制比较,自考世界,1999年第2期。 科举启示录----考试与教育的关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第9期转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后大众化(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年第2期。 自学考试与普通高校学业考试的比较,自考·职教·成教,1999年第5期。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0年第1期转载。自学考试:高等教育走向大众的重要途径,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23日(与刘海峰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自学考试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5期(与刘海峰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自学考试中的教考分离问题,浙江自学考试,2000年第1期。自学考试与终身教育,自考·职教·成教,2000年第9、10期合刊。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刊),2000年。 科举学:考试历史的现实观照,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文理皆同,各有侧重,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9日。科举与自考: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论自学考试的长远生命力,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第5期。 2001年—2005年科举与自考:从比较到借鉴,青岛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成人教育学刊(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转载。 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高考录取中的两难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1年第12期。高考改革应循序渐进,粤海风,2001年第6期;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6月号。 理论来源并服务于实践--回眸20世纪的世界高等教育,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5期转载。试析高考指挥棒作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4期转载。坚持考试 改革考试--潘懋元教授访谈录,湖北招生考试,2002年第2期。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法规建设述评--兼谈考试立法的必要性,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高考指挥棒的双向作用,粤海风,2002年第5期;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2期转载。保送生制度:异化与革新,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2年第8期转载。新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成就--历史与国际的视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高考改革: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杨旭东为第二作者);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5期转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侧重分析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之互动,现代大学教育,2003年第2期。小论教师个体的教育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3期(与杨旭东合作,本人为第二作者)。 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7期转载台湾地区的高考制度改革,新闻周刊,2004年第23期。考试:发展英语教育必须的“罪恶”,考试研究,2004年第3辑(姜传松为第二作者)高考改革与公平,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10月号;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年第12期转载。“名学交易”:另一种学术腐败,厦门日报,2004年11月3日。 论高考的教育功能,教育导刊,2005年第1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3期转载;收入2005年第9期新华文摘 ,篇目辑览。废科举的教育影响,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第5期转载 科举考试的功能与科举社会的形成,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论点摘编高考改革必须凸现公平,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7期全文转载;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5年7期全文转载。自主招生如何不拘一格降人才(访谈),光明日报,2005年6月22日。科举的“数量之累”,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8月号。 2006年—2010年考试经济与社会发展——以科举、高考为例,湖北招生考试,2006年4月号;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考试与平等——基于罗尔斯正义论的分析, 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收入2007年第3期新华文摘,篇目辑览。高考录取制度与社会公平关系的研究(咨询报告,李立峰为第二作者),教育部学生司采纳,2007年1月15日。 “举国大考”何去何从,招生考试研究,2007年第1期;人大复印《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累人”的科举》,载刘海峰主编:《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科举时期考试的演进与贡献,《教育与考试》2007年2月。 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教育研究,2007年第3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转载《美国大学招考制度的启示》,《光明日报》2007年5月9日。 《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 《高考的社会功能》,《现代大学教育》2007年第3期。《多元招生考核体系是否可行》,《湖北招生考试》2007年4月号。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时机尚不成熟(第二作者),《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7期。《“举国大考”的合理性》,《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厦门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高考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关系新论,《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7、8期合刊(A),《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11期全文转载; 理性分析 快速选择(第二作者),《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9期。公平——考试变革的主旋律,《江苏高教》2007年第5期。《公平:考试的永恒诉求》(樊本富为第二作者),《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11期全文转载。以平常心看待“高考状元女多于男”,《科学时报》2007年11月16日(A4)。宾州之行,《厦门大学报》2007年11月5日。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Review of discussions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reforms,《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V3, N1, 2008年 大学管理的“幼稚病”,《软件工程师》2008年第1期。科举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考试社会的域外视角,《考试研究》2008年第1期。 试析独立学院的创业教育,《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年第4期(陈为峰为第二作者)。高考改革的科举史观照,《科举学论丛》2007年第2辑。高考改革:守望理想,更应立足现实,《科学时报》2008年4月23日。 “考试社会”解析,《中国考试》2008年5月。法国高校招考制度及其启示,《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3月。废科举的政治影响与启思,《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3月。 “自学考试”与“业余学习”——浅议自学考试制度职能之变迁(陈为峰,郑若玲),《教育与考试》2008年2月。如何提高教学评估的效度与信度(郑若玲,陈为峰),《学习月刊》2008年6月。高等教育效益最大化:“各安其位,各谋其道” (郑若玲,陈为峰),《社会科学报》2008年7月25日。高考的存在价值与改革走向,《粤海风》2008年4月。 破格特招将方舟合理吗,《解放日报》2008年8月25日。现实之需:高考的存在与改革,《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8月。 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与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13-14期。中国传统文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郑若玲 陈为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年9月。选科制理念与大学生管理,《教育与考试》,2008年4月。 机会公平:美国高等学校招生改革焦点,《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29日。自考是农村学生获得高等教育最主要的机会(访谈,记者邹雅婷),《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3日。考研冲刺阶段如何复习更见效(郑若玲 陈为峰),《中国教育报》,2008年11月26日。考研,要用发展的眼光选择专业(郑若玲,陈为峰),《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17日。以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郑若玲,陈为峰),《福建教育》2009年1月。 以平常心看待女生高分者,《中国教育报》,2009年2月18日。 高考“替人受过”:现象及其本质,《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2月。浅议高考改革新方案的综合素质评价(郑若玲,陈为峰),《湖北招生考试》2002009年4月。Chines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roblem and Reform,《Social Sciences》(Socialinial Mokslai),2008年4月。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选拔需循序渐进(访谈,记者宋晓梦),《光明日报》,2009年5月19日。高考高分成绩与试题答案无关(访谈,记者梁冰),《北方周末》,2009年6月4日。 选择海外留学要慎重(访谈,记者宋晓梦),《光明日报》,2009年6月18日。综合素质评价到底应该怎么评,《中国教育报》,2009年9月16日。 理性反思“史上最牛高三班”,《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8日。校长推荐在美国也不是主流,《中国教育报》,2009年11月19日。大学自主招生之忧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12日。 大规模考试录取公平诉求的历史考察与启思,《教育与考试》2009年6月。自主招生会取代高考吗,《解放日报》,2010年2月21日。自主招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时报》,2010年3月4日。要防止自主招生变成另一种应试,《中国教育报》,2010年2月24日。社会维权系统分担高校招生公平责任:美国的启示(郑若玲、陈为峰),《教育发展研究》5。自主招生改革不能忽视公平,解放日报,2010年5月17日第14版。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8期转摘;《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自学考试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平台,教育与考试,2010年2月。 高考录取公平: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考试研究(郑若玲、陈为峰),2010年3月。 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4月;《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5期学术卡片。警惕自主招生逐渐偏离改革初衷,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25日。高考改革应首重公平,厦门大学报,2010年9月19日。重新审视城市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中国教育报,2010年10月13日。 科举至公之道及其现实启思,厦门大学学报,2010年5月;《教育学》(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美国名校本科招生方式及其启示(郑若玲、陈为峰),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10月。《清代朱卷集成》的社会学研究价值——以社会流动的考察为例,科举学论丛,2010年2月。社会转型拷问高教公平,厦门日报,2010年9月28日,圆桌嘉宾。 On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Analysis of Its Social Foundations, Functions,and Influences,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2010年4月。高校“结盟”:减负还是掐尖?光明日报(专访,记者丰捷),2010年11月29日,第5版。自主招生公平问题探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0年6月。2011年—2012年守护公平:高考改革的永恒依归,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年1月。 “减负”应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光明日报,2011年1月31日,第16版。博导招生话语权亟待扩大,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16日,第8版。高考改革首重公平,科学时报,2011年3月23日,第1版。危机化契机 高等教育的出路——对话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专访),光明日报,2011年6月21日; 自主招生联考:是耶?非耶?大学教育科学,2011年3月;对南科大改革应持平常心,科学时报,2011年6月24日;自主招生联考是是非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6月23日; 多管齐下治理高校生源竞争“混战”,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29日;“云海工程”:从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郑若玲,万圆),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24日;恶性竞争:招生失序的危险信号,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31日; 新时期海峡两岸高校开放招生问题探讨(郑若玲,王晓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9月;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建议(郑若玲,王晓勇),集美大学学报,2011年4月; 民国高校学业竞试的实施及启示(郑若玲,吕建强),教育与考试,2011年6月;学业水平考试:从考试到评价的新起点,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11日;创特色明定位选拔多样化人才(郑若玲 朱贺玲),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10日。

195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