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4

呀哟哇啦
首页 > 论文问答 > 太平洋杂志1934方君壁中国画改良观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燕园小西

已采纳
周思聪 何香凝 潘玉良 方君璧 单应桂
161 评论

yuxinchen008

1909年 入广东南强公学。 1912年 在圣公会,金陵中学读书。1917年 随兄东渡日本,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师从画家藤岛武二,转入“太平洋画会”师从中村不折先生学习素描和油画,尤喜爱西方的凡·高和高更的绘画风格。1923年 毕业于东京太平洋美术学院。归国后,任教于上海神州女学。1924年 在上海宁波同乡会举办画展,声名鹊起,被郭沫若、郁达夫等激进作家组成的著名文学团体“创造社”聘为美术编辑,同时为郭沫若主编的《创造》杂志画插图和封面设计。相继担任上海师范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1925年,“东方艺术研究会”改组为上海艺术大学,任教于该校。1926年赴广州任教于广州美术学校、中山大学附中。1926年 参加北伐战争,担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艺术股股长。在上海美专任教之余常欣赏京剧艺术,偏爱画戏剧人物,并拜师学戏,增加戏剧人物画创作的生活积累。1937年到昆明任教于国立艺专。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辞去公职,长途跋涉去西北诸地考察石窟艺术,沿途卖画为生。1942年在四川成都举办个人画展,引起美术界很大反响,郭沫若观赏关良的戏曲人物画后,认为是古今奇作,并撰文《关良艺术论》向社会介绍和赞扬他的绘画艺术。茅盾等为之题词称赞。后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回到杭州。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上海分会副1956年文化部在北京举办“关良个人画展”,数天之中观者如潮。1957年与李可染一起赴德意民主共和国友好访问,在东柏林举办个人画展。,莱比锡“伊姆茵采尔”出版公司为他出版画册。“文化大革命”以后,大地回春,在上海举办《关良回顾展》。出版有《关良艺事随谈》、《关良回忆录》,画集有《关良京剧人物水墨画》、《关良戏剧人物水墨画册》、《关良油画集》等。

227 评论

小小锅盖子

写《潘玉良传》的作家石楠也曾经表示过,在《潘玉良传》出来之前,刘海粟从来没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任何人和在任何一篇文章里,提到过他跟潘玉良有什么交情。反倒是小说出来之后,刘海粟主动去找的她。石楠也明确表示过:“他(指刘海粟)跟潘玉良这段事情是我创造的,因为我写的是小说,小说是允许创造的。我写《潘玉良传》只是创作一部文学作品,从来没有闪过念头,要用它去巴结刘海粟!” 潘玉良几经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乃至刘海粟的修饰,真实面目已经模糊不清,好在,她留下了几幅堪称精品的《自画像》,从中我们还可以还原出一个真实的潘玉良。 真实的潘玉良是一个具有男子气质的女人,做事、说话直来直去,这在旅法画家的回忆中都能看得出来。60多岁的旅法画家贺慕群曾经说过:“侨居巴黎后我和潘玉良常有来往,在艺术上和生活上都曾得到她的指导和帮助。潘玉良生活并不富裕,但是生性豪爽,乐于助人。她常留短发,喜喝酒,不拘细节,说话时声音很大,气势不让须眉,颇有男子气度。晚年时住在蒙巴拿斯附近的一条小街,她住在顶楼,住房兼画室,生活清苦,但是勤于作画,有时候一天到晚在家作画,一天都不出来。1954年,法国曾拍过一部记录片《蒙巴拿斯人》,介绍这个地区文化名人,其中就有潘玉良,她是片中唯一的一个东方人。” 潘玉良善于唱京戏,课堂休息的时候同学们叫她唱一段,她就毫不胆怯地大声唱起来。据说,在法国读书的时候,潘玉良常常唱戏,以解思乡之苦,著名作家冼星海曾经给她伴奏过。 著名画家刘苇即倪贻德夫人,是潘玉良的同班同学,在刘苇的眼中,潘玉良性情豪爽,不拘小节。有一次她们在杭州山上写生,潘玉良到雷峰塔墙圈里小便,这时一伙男同学过来了,刘苇喊潘玉良快出来。潘玉良蹲在里面说:“谁怕他们!他们管得着我撒尿吗?”后来潘玉良在上海美专任教时,有人出言不逊,性格刚烈的潘玉良当即赏了对方一个耳光。 具有“另类才女”之称的作家苏雪林在留法期间,和潘玉良经常来往,她记述了潘玉良的一段往事:她的新作刊出后,送了一本自己的着作给方君璧,没有给潘玉良送,潘玉良知道了就找她质问:“你是不是把我给忘了?” 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潘玉良是一个性格大方、朴实率真的人。留学法国学成归来后,潘玉良先后在上海美专和北平国立艺专授课,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美术教育上。她在授课之余,勤于绘画,举办过几次画展,在30年代的中国画坛也属于风云人物。 1935年,潘玉良的第五次画展开幕,徐悲鸿特地撰写了《参观玉良夫人个展感言》一文,发表在《中央日报》报纸上,在文中,徐悲鸿对潘玉良的画作给与了很高评价: 玉良夫人游踪所至,在西方远穷欧洲大陆,在中国则泰岱岳黄山九华……夫穷奇履险,以探询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来作画之士大夫所决不能者也……真艺没落,吾道式微,乃欲求其人而振之,士大夫无得,而得于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 徐悲鸿盛赞了潘玉良的人物创作: 其少作也,则精到之人物。平日所写,有城市之生活,于雅逸之静物,于质于量,均足远企古人,媲美西彦,不若鄙人之多好无成,对之增愧也。 由此可见,徐悲鸿对潘玉良的评价之高。但也是在那次画展上,潘玉良所展出的一幅优秀人体习作《人力壮士》,某一天被人贴了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妓女对嫖客的颂歌。”这让潘玉良很受打击。虽然已经走出烟花巷十几年,但在封建思想浓重的中国依然常有流言蜚语萦绕耳畔。 1937年,潘玉良再次挥别故土,来到法国。刚到巴黎不久,就听到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的消息,潘玉良怀着一股悲愤之情,以李清照为原型,连夜做了雕塑草坯《中国女诗人》,表达自己对国土沦丧的愤慨之情。 后来的潘玉良,几次想回国均未成行。在吴冠中的自传《我负丹青》一书中说,远在巴黎的潘玉良对徐悲鸿所领导的写实主义绘画深感不满,坚决地表示,如果中国美术教育还是徐悲鸿领导,那么她就坚决不回来。但是至于为什么两人关系交恶,原因不详。后来,徐悲鸿去世后,潘玉良也想过回国任教,但其后爆发的“文化大革命”又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晚年的潘玉良境遇凄凉,终日在阁楼内作画,1977年病逝于巴黎,安葬在艺术家公墓中,在她的墓碑上,用中文镌刻着: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 1984年,潘玉良的七大箱遗作远涉重洋,被运回上海。之后这批遗作在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收藏入库,总数达到4000多件,其中包括油画、彩墨、国画、素描、速写、雕塑、版画、雕版。因为潘玉良一生出售的画作寥寥无几,所以她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在其中。 后来,潘玉良的一小部分私人藏品流于市场拍卖。80年代,伴随着刘海粟的名声日隆,“潘玉良”热开始迅速升温,这也使得潘玉良画作拍卖价格节节攀升。除了那幅《自画像》拍出高价外,在西泠印社2006春拍会中,潘玉良的一幅《非洲裸女》也以902万的高价摘得此次拍卖会的标王。 潘玉良与刘海粟,两个原本生活很少有交际的人,却在一部《潘玉良传》之后被绑架在了一起。潘玉良的经历与故事被过度阐释,刘海粟在潘玉良的成功道路中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两个人主动或者被动地制造着画坛的泡沫。 关于刘海粟与潘玉良,故事还在继续,争议继续存在。大浪淘沙,历史的浮尘会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冲刷,唯有他们的画作,静静地留存于世间,任人评说。

281 评论

winnie222626

方于,1903—2002,著名文学翻译家、音乐教育家、云南艺术学院顾问,江苏武进人。方于是1921年中国首批公派赴法留学的才女,与其同船远行的女性,还有日后成为台湾著名作家的苏梅和定居法国的画家潘玉良。起初她在里昂中法大学进修法文和音乐,两年后进入著名的里昂大学文学系。留法七载,方于珍惜着每一寸光阴。她不但孜孜不倦地钻研文学,还另辟第二、第三课堂。她投奔罗马金奖获得者、著名音乐家玛黛依斯夫人学习声乐;她和同宿舍的潘玉良 几载朝夕相处,与潘玉良一起学习素描、油画、中国画和雕塑。即使在寒暑假,方于也要到各地的艺术宫殿探珍觅宝。1924年,方于的挚友、女画家方君璧为她绘了一幅肖像油画,画面上窈窕淑女,眉清目秀,手握一支古朴的箫管,正在凝神吹奏。这幅流溢着东方女性美和青春魅力的油画,题名为《吹箫女》,被选入“艺术家沙龙”展出后,即刻倾倒了巴黎广大观众,方于的艺术形象在法国美术界传为佳话。1927年夏,方于学成归国,被上海音乐院聘为法文教师。冼星海当时在法文班就读,方于对这个勤奋的穷学生可谓慧眼识珠,鼎力培植。有一次,冼星海对学校师资不足、课程空缺等教学问题表示不满,带领一些学生与校方交涉。方于仗义执言,为冼星海等辩护,支持学生们的正当要求,致使当局恼羞成怒。结果冼星海等“闹事者”被开除学籍,方于也横遭解聘。1929年方于与李丹先生结为伉俪,同年,李丹、方于合译的雨果的《悲惨世界》第一、二卷(原书名为《可怜的人》)问世,收入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第一集。继而,他们在屡遭失业、经济拮据的困境中又译出了9册。不料,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那几十万言的书稿从此杳无消息。1954年,文化部特邀李丹、方于赴北京出席全国翻译工作会议,决定请李丹重译《悲惨世界》。1959年《悲惨世界》新译本第一、二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7年李丹先生抱憾去世,1980年,由方于协助译校的《悲惨世界》第三、四卷得以出版。李丹仙逝才3个月,方于即含悲忍痛,秉承先夫遗志,着手翻译最后一卷。1984年第五卷正式出版。至此,这部世界名著终以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中国读者面前。此外,方于还翻译出版了罗斯丹的多幕剧《西哈诺》(作家出版社)及《诗人海涅的爱》、《毋宁死》、《克里斯丁》等法国剧本。方于教授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她终生热爱的艺术教学和研究工作。她孜孜不倦地从事西洋声乐民族化的课题研究,探索将西方美声唱法和中国传统戏曲演唱结合起来。她曾为惠瑶屏、蒋丽华、夏韵秋等滇剧、花灯、京剧老演员传授西洋发声方法,使她们改善和提高了嗓音,恢复了艺术青春,并将民族化的美声唱法运用于舞台实践。1986年7月,云南省文化厅、云南艺术学院、省文联等单位共同举办了《方于教授声乐民族化教学汇报音乐会》,20多位专业歌唱家和不同剧种的戏曲演员登台演出。是时方于已年逾83岁。鉴于方于教授在耄耋之年的突出表现和卓越成绩,她荣获了云南省“老有所为”奖章。 回忆我的藏传佛教启蒙老师 —— 方于方于,1903年生,江苏武进人。1921年到法国留学,和她同船去的有潘玉良和后来的台湾女作家苏梅。我曾问过她在法国是否认识中共的那些早期领导人?她说认识。我又问她为什么不加入中共?她笑笑,拍拍我,给我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1927年她学成回国,任教于南京国立音专,冼星海是其学生。当冼星海奔赴延安时,是她送上的车。后来我又问过她,为什么不去延安?她依然是笑笑,又拍拍我,又给我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方老师有幸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亲近到了诺那活佛和贡嘎活佛,并且成其为得法弟子。所以她最喜欢谈论两位活佛。有时侯听她讲两位活佛的故事,完全像是听天方夜谭,不可思议。抗战时期,方老师和丈夫——著名的小提琴家李丹先生,一起辗转到达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每每说起当时在云南的文化名人,她总是如数家珍,别有一番情趣。抗战胜利,很多文化名人都先后离开了云南,只有方老师和先生等少数人留了下来。文化名人离开云南时,集资建了一个莲花精社,交给了方老师。方老师和先生合作翻译了世界文学名著《悲惨世界》前三卷。1955年,他们应邀到北京开会,其译著被称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翻译。以此同时,有关人士希望他们留在北京,但他们最后还是依然回到了昆明。文革,莲花精社被毁,方老师被打成“法国特务”,历经磨难。七十年代末,李丹先生去世以后,她忍着巨大的悲痛,以七十多岁的高龄,独立完成了翻译《悲惨世界》的后两卷工作,终于使这部文学名著完整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八十年代,方老师替很多倒了嗓的歌唱家和戏剧演员恢复了嗓音。方老师早年在法国曾师从汤玛逊夫人学习声乐,她学的是面罩唱法,后进里昂大学研习法国文学。九十年代,方老师为莲花精社的恢复倾其所有。方老师曾对我讲过,如果她能活到一百岁,那么诺那活佛和贡嘎活佛所传给她的法即是真的。方老师活到了实岁九九,虚岁一百。我最服方老师的是,她是一个真正淡泊名利、远离权利的人。第二坚定的宗教信仰,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从来没有动摇和放弃过。第三她不仅在世法上获得成功,而且在佛法上也取得成就。至少,她印证了长寿身。

171 评论

相关问答

  • 太平洋杂志1934方君壁中国画改良观

    方于,1903—2002,著名文学翻译家、音乐教育家、云南艺术学院顾问,江苏武进人。方于是1921年中国首批公派赴法留学的才女,与其同船远行的女性,还有日后成为

    人在驴途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太平洋杂志1934方君壁

    1898年 1岁十一月十二日(农历九月二八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01年 4岁父仰荀公去世。1904年 7岁启蒙入胡子普书墪。1908年 11岁就读于意养轩,

    梦想成真罗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太平洋杂志1934

    傅国涌说,历史容易人,而且欺的不止是一个人,是一群人,也不止是一代人,而是数代人。  “五四”的几种误区:单一化,全盘反传统;政治化,导致马列主义传播,“五四”

    jewelleryz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太平洋杂志社

    太平洋建设集团始建于1995年,总部设在南京,是以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具备国家公路、市政、水利等总承包一级资质及若干专业一级资质。现有员

    最美遇见微风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1
  • 中国老年杂志社王平君

    金牛座(Taurus)4月21日-5月21日金牛座是很保守的星座,喜欢稳定,不爱变动。在性格上则比较慢热,对工作、生活、环境都需要比较长的适应期。金牛座又往往是

    猫咪灰灰 2人参与回答 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