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60

寄居小妖妖
首页 > 论文问答 > 美育杂志是谁创办的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李飞刀xy

已采纳
丰子恺(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字仁,号子恺。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中文名: 丰子恺 别名: 丰润、丰仁、婴行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 出生日期: 一八九八年  逝世日期: 一九七五年 职业: 散文家,教育家,漫画家 毕业院校: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主要成就: 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开端 代表作品: 《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  目录人物简介生平事件小传主要作品著作书目翻译书目音乐论著自序《给我的孩子们》全文苦学经验(节选)入选教材丰子恺老先生人物简介生平事件小传主要作品 著作书目 翻译书目 音乐论著自序《给我的孩子们》全文苦学经验(节选)入选教材丰子恺老先生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丰子恺  丰子恺,原名丰润,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丰子恺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丰子恺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启蒙者之一,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十年动乱期间,遭受迫害,积郁成病,于1975年不治而逝,享年七十八岁。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为“爸爸”,夏丏尊为“妈妈”,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曾写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丰子恺 儿童漫画(20张)    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供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栊,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我的儿子》。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少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6部)等。《白鹅》、《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手指》被编为初中课程。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编辑本段生平事件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1975年9月15日逝世。编辑本段小传  注:此传由其子丰华瞻所做。   《丰子恺》  父亲于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九日生于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市石门镇)。祖上在石门镇开一家小染坊。祖父名丰璜(字斛泉),长于诗文,于一九零二年乡试时中「举人」。父亲是祖父的第七个孩子,是长子;父亲的姐弟大多夭折早亡。父亲八岁时,祖父就患肺病去世。父亲九岁时进私塾读书,十二岁入石门湾西溪小学。一九一四年他十六岁时,到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浙江第一师范的教师李叔同先生(后出家,法号「弘一法师」)教他图画、音乐,发现他的才能,鼓励他向绘画方面发展。李先生不但精于图画、音乐,也擅长戏剧、文学、书法,对父亲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一九一九年父亲毕业于浙江第一师范后,在上海专科师范任教。一九二一年初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参加洋画研究会与音乐研究会。年底由日本返国。   一九二二年,父亲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这时开始作漫画。有几幅画发表于《我们》杂志上。一九二四年父亲辞去春晖中学职到上海创办立达学园。一九二五年父亲的漫画在郑振铎主编的《文学周报》上连续发表,称为〖子恺漫画〗。一九二五年十二月由文学周报社出版《子恺漫画》,内收画六十幅,这是父亲的第一本画集,也是中国的第一本漫画集。   从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七年间陆续出版的画集有《子恺画集》《护生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都会之音》《云霓》《人间相》等。其中除描写诗词意境、儿童生活与学生生活的画外,有大量的画揭露旧社会的黑暗与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同一时期中父亲出版了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等,又出版了大量的音乐书与艺术理论书,如《音乐入书》《中文名歌五十曲》《近世十大音乐家》《西洋画派十二讲》《艺术趣味》《艺术漫谈》等。  《子恺画集》作品选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十一月,父亲率全家逃难。从故乡出发,经江西,到达湖南长沙。后迁广西桂林。一九三九年春,父亲受浙江大学之聘,到广西宜山浙大任教。后随浙大迁往贵州遵义。一九四二年秋,父亲到达四川重庆,任教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一年后辞职,在家著述为生。   抗战期间父亲在西南各省出版的画集有《漫画阿Q正传》《大树画册》《客窗漫画》《画中有诗》等。一九四一年在遵义绘成《子凯漫画全集》,至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由开明书店在上海出版。《全集》共分六册,收画四百二十四幅。一九四五年抗战结束,次年父亲回到杭州。一九四六至四八年住在杭州期间出版的画集有《又生画集》与彩色版《子恺漫画选》等。   建国后父亲一直住在上海。任上海市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又任全国政协委员。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一九六零年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大部分时间在家著述。   建国以后父亲主要从事翻译俄文与日文的文学作品。译有《猎人笔记》《夏目漱石选集》《源氏物语》等。画集方面出版的有《绘画鲁迅小说》《子恺漫画选》(一九五五年)《丰子恺儿童漫选》英文本与印尼文本(一九五六年)、彩色的《丰子恺画集》(一九六三年)。   父亲一生著作丰富,共有一百五十多种。他在绘画、文学、音乐、书法、艺术理论与翻译等各方面都作出了贡献。他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   丰子恺红叶女郎樵 立轴  十年浩劫期间,父亲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一九七零年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病愈后,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但由于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一九七五年九月十五日,父亲在阴霾蔽日的情况下含恨长逝。   一九七九年六月二十八日,在上海龙华公墓大厅举行隆重的骨灰安放仪式。上海市领导同志在骨灰安放仪式悼词中指出:父亲痛恨旧社会的反动统治,用美术创作来表示他的正义感和斗争精神;建国后他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忘我地进行劳动,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宣读了中共上海市委为父亲彻底平反的决定。   丰子恺传丰子恺 行书(10张)  丰子恺者,本名丰润,字子恺,浙江崇德石门湾人也。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有六姊,倍受珍宠,乳名慈玉,幼常有悲天悯人之意。父璜为举人,既废科举,遂无所用。幼入私塾,好誊摹人像。业师见之,以为其自画也,遂命画孔子像。急无所出,终以九宫玻璃格制之,师嘉之,悬于学庠。同学乡邻乃多来求画,九宫格已不足为,遂学画,闻于远近。稍长,入高小,以应民主选举故,易名丰仁。继之,考入省立第一师范,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毕业,与刘质平、吴梦非、刘海粟、姜丹书创中华美育会,办《美育》杂志。又与质平等创办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西洋美术。民国十年(1921),卖祖宅,赴东京学美术,偶见竹久梦二作品,甚爱其简炼洗净,醒世劝诫,遂引为榜样。居十月,回浙任教于上虞之春晖中学,朱自清、朱光潜、匡互生、刘薰宇、刘淑琴与俱焉。尝作画《一钩新月天如水》,时郑振铎主持《文学周报》,见而异之。遂约见,爱其温文尔雅,以为与叶圣陶相亚。久之,所约画稿成集,振铎为赐名曰《子恺漫画》,世间始有漫画一词也。十五年(1926),与叶圣陶等发起开明书店。次年,弘一法师云游至沪,下榻子恺处,为其漫画题诗合璧,名曰《护生画》,为戒杀生爱生命之意。先此,子恺为寓所求名,弘一曰可拈字抓阄也。凡两次皆得缘字,遂名之曰缘缘堂也。是年九月,从弘一皈依佛门,为居士,法名婴行。然贵适意,不戒酒肉。  丰子恺浣纱溪边民国二十二年(1933),缘缘堂落成于石门湾,坚固坦白,深沉朴素,正子恺所素追求也。弘一法师、马一浮为题词,藏书两万余卷,兽香不断,童趣盎然,诚无尚之乐也。故传世文集,多冠缘缘堂之名焉。二十二年(1935)。出版《人间世》画集,序曰:“吾画既非装饰,又非赞美,更不可为娱乐;而皆人间之不调和相,不欢喜相,与不可爱相。”此所谓乱世之相也。且转为刻图章一枚,曰“速朽之作”。又有音乐著作三部、散文五部、艺术论著八部,俱作于斯堂之下耳。   未几,以避战事,辗转于桐庐、衢州、上饶、南昌、萍乡、湘潭、长沙、桂林、宜山、遵义、重庆。于萍乡闻缘缘堂遭轰炸夷平,愤不能消,乃作《还我缘缘堂》。又作反日漫画,曰《漫画日本侵华史》,以避时难,沉于江底,遂不得面世。三十一年(1942),定居重庆,住城郊沙坪小屋,卖字画为生,种瓜豆,养鹅鸽,饮渝酒,怡然自得。时有名流来访,辄意兴飙举,语各如泉,酒亦屡增。是年,闻弘一法师圆寂,怅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艺术家之最高境界,实与宗教相近。艺术之情景交融,与宗教之诸相非相,实止差一步耳。故所谓格律诗、山水画之属,绝非雕虫之技,为其有宗教精神在焉。吾脚力甚小,故不能随法师更上层楼,惟斤斤于小技,但可攀其栏杆作一窥视,深自惭愧云耳。”乃赴乐山访马一浮,倩其为弘一作传。   民国三十五年(1946),携眷回石门湾,寻缘缘堂,已成飞灰矣。乃痛饮千杯,不顾而去。居杭州。三十八年(1949)后,居上海陕西路,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居室曰日月楼,潜心翻译,历译俄文之《猎人笔记》、日文有《源氏物语》等。所译《源氏物语》者,国内译此书之始也。文革间,定性为“反动的学术权威”。先此,曾编童书名曰《教我唱歌难上难》,有句曰:“东方出了个绿太阳”,意在纠错也。遂为罪证,造反派以十万人批斗之,羞辱倍至。回家则日饮斗升,惟爱白乐天“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一句而已。未几,闻老舍投湖,淡然曰:“死则死矣。”又闻马一浮罹难,竟曰:“何不早死一年。”人皆以其冷漠,实乃佛性也。一九七零年,患中毒性肺炎,得居家养病。复作漫画,以难见天日故,总其名曰《敝帚自珍》。知者多来求之,则回以《种瓜得瓜》、《东风浩荡》两幅。有求字者,则回以鲁迅诗句。又译日人汤次子荣之《大乘起信论》,交广洽法师携至新加坡出版,然不敢署名。时文狱之森然可见矣。此外,略有散文,集曰《缘缘堂续笔》。一九七二年,平反,抄没诸物发还。睹物思情,遂起还乡之意。一九七五年,回乡竞志。是年初秋,卒于肺癌,年七十有七。临去犹日饮黄酒一斤,抽烟一巴。有《护生画》六集传世,亦广洽法师与复梓焉。一九八五年,乡人为重建缘缘堂,今尚存焉。   现代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早年曾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丰子恺故居丰子恺出生时,他的母亲已生了六个女儿,他是家里第一个儿子。因为父亲也只有一个妹妹,他便是丰家烟火得继的希望,备受珍惜。父亲为他取乳名为"慈玉",他确实是家人眼中的宝玉,祖母溺爱他,父母、姑姑疼爱他,姐姐们怜爱他,连家里染坊中的伙计们也喜欢他。丰子恺自小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俞平伯评丰子恺编辑本段主要作品著作书目  著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丰子恺儿童漫画选》《护生画集》等。     《子恺漫画》1926,开明。   《子恺画集》1927,开明。   《西洋美术史》1928,开明。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子恺小品集》1933,上海开华书局。   《随笔二十篇》1934,天马。   《艺术趣味》(散文集)1934,开明。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中华。   《车厢社会》(散文集)1935,良友。   春到草庐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良友。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1936,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1937,开明。   《漫画阿Q正传》1939,开明。   《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图书馆。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桂林文光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重庆崇德书店。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1944.1,桂林民友书店。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1945,开明。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l945,开明。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1945,开明。   庆祝国庆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1945,开明。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1945,开明。   《战时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六)1945,开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1947,上海万叶书店。   《子恺漫画选》1955.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子恺漫画全集》1962.11,香港岭南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明川编,1979,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1982,上海文艺。   《缘缘堂随笔集》1983,浙江文艺。   《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全10册)9,海豚出版社。   《手指》(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下册)   《竹影》 (鲁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翻译书目  《苦闷的象征》(理论集)日本厨川白村著,1925,商务。   《艺术概论》日本黑田鹏信著,1928,开明。   《初恋》(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1,开明。   《自杀俱乐部》(长篇小说)英国史蒂文生著,1932,开明。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日本紫式部著,1987,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书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同《唐诗》《红楼梦》等书列为亚洲十大值得收藏的书目。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紫式部也被评为全球五大伟人之一。   《不如归》日本德富芦花著,2010,上海译文出版社音乐论著  《音乐的常识》   《音乐入门》   《近世十大音乐家》   《孩子们的音乐》
200 评论

下一个路岔

《读者》的创始人是胡亚权和郑元绪。38年前,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的胡亚权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的郑元绪两个理工男,在种种机缘下一起创办了《读者文摘》杂志(1993年更名为《读者》)。两个人当初就想办一本属于甘肃人自己的杂志,挤在一间不到8平米的简陋办公室里抄抄写写,不会排版就依葫芦画瓢,没有美编就自己上,不懂封面设计就去请教印刷师傅。谁能想到,就这样造就了“读者现象”,让《读者》成为中国杂志的奇迹。

238 评论

痴货哟i

简介我倒是有 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回答者:酷少11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3-10 10:57丰子恺(1898—1975年)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回国后在浙江上虞春晖中学和上海立达学园任教。1925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28年任开明书店编辑。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以漫画著名艺坛。并写作了以中小学生和一般音乐爱好者为对象的音乐读物32种。文笔浅显生动,起了普及西洋音乐知识的启蒙作用。50年代还从事介绍苏联的音乐教育、音乐情况及翻译歌曲。抗战爆发后,举家内迁,在任教的同时积极从事抗日文化活动。抗战后返沪杭,居家从事创作和翻译。新中国成立后定居上海,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等职。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主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续笔》等。漫画有《子恺画全集》。译著有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俄国屠格涅夫的《初恋》和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等。出版有《丰子恺文集》(7卷)。 漫画作品# 散文 丰子恺:《口中剿匪记》 口中剿匪,就是把牙齿拔光。为什么要这样说法呢?因为 我口中所剩十七颗牙齿,不但毫无用处,而且常常作祟,使我 受苦不浅,现在索性把它们拔光,犹如把盘踞要害的群匪剿尽, 肃清,从此可以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这比喻非常确切,所以 我要这样说。 把我的十七颗牙齿,比方一群匪,再像没有了。不过这匪 不是普通所谓“匪”,而是官匪,即贪官污吏。何以言之?因 为普通所谓“匪”,是当局明令通缉的,或地方合力严防的, 直称为“匪”。而我的牙齿则不然:它们虽然向我作祟,而我 非但不通缉它们,严防它们,反而袒护它们。我天天洗刷它们; 我留心保养它们;吃食物的时候我让它们先尝;说话的时候我 委屈地迁就它们;我决心不敢冒犯它们。我如此爱护它们,所 以我口中这群匪,不是普通所谓“匪”。 怎见得像官匪,即贪官污吏呢?官是政府任命的,人民推 戴的。但他们竟不尽责任,而贪赃枉法,作恶为非,以危害国 家,蹂躏人民。我的十七颗牙齿,正同这批人物一样。它们原 是我亲生的,从小在我口中长大起来的。它们是我身体的一部 分,与我痛痒相关的。它们是我吸取营养的第一道关口。它们 替我研磨食物,送到我的胃里去营养我全身。它们站在我的言 论机关的要路上,帮助我发表意见。它们真是我的忠仆,我的 护卫。讵料它们居心不良,渐渐变坏。起初,有时还替我服务, 为我造福,而有时对我虐害,使我苦痛。到后来它们作恶太多, 个个变坏,歪斜偏侧,吊儿郎当,根本没有替我服务、为我造 福的能力,而一味对我贼害,使我奇痒,使我大痛,使我不能 吸烟,使我不得喝酒,使我不能作画,使我不能作文,使我不 得说话,使我不得安眠。这种苦头是谁给我吃的?便是我亲生 的,本当替我服务、为我造福的牙齿!因此,我忍气吞声,敢 怒而不敢言。在这班贪官污吏的苛政之下,我茹苦含辛;已经 隐忍了近十年了!不但隐忍,还要不断地买黑人牙膏、消治龙 牙膏来孝敬它们呢! 我以前反对拔牙,一则怕痛,二则我认为此事违背天命, 不近人情。现在回想,我那时真有文王之至德,宁可让商纣方 命虐民,而不肯加以诛戮,直到最近,我受了易昭雪牙医师的 一次劝告,文王忽然变了武王,毅然决然地兴兵伐纣,代天行 道了。而且这一次革命,顺利进行,—迅速成功。武王伐纣要 “血流标杵”,而我的口中剿匪,不见血光,不觉苦痛,比武 王高明得多呢。 饮水思源,我得感谢许钦文先生。秋初有一天,他来看我, 他满口金牙,欣然地对我说:“我认识一位牙医生,就是易昭 雪。我劝你也去请教一下。”那时我还有文王之德,不忍诛暴, 便反问他:“装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他说:“夫妻从此不 讨相骂了。”我不胜赞叹。并非羡慕夫妻不相骂,却是佩服许 先生说话的幽默。幽默的功用真伟大,后来有一天,我居然自 动地走进易医师的诊所里去,躺在他的椅子上了。经过他的检 查和忠告之后,我恍然大悟,原来我口中的国土内,养了一大 批官匪,若不把这批人物杀光,国家永远不得太平,民生永远 不得幸福。我就下决心,马上任命易医师为口中剿匪总司令, 次日立即向口中进攻。攻了十一天,连根拔起,满门抄斩,全 部贪官,从此肃清。我方不伤一兵一卒,全无苦痛,顺利成功。 于是我再托易医师另行物色一批人才来。要个个方正,个个干 练,个个为国效劳,为民服务。我口中的国土,从此可以天下 太平了。 1947年冬于杭州

87 评论

阳光小暖哈

丰子恺(9-15),曾用名丰润、丰仁、婴行,号子恺,字仁。汉族,浙江崇德(今桐乡)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他的儿子丰华瞻为父亲作传《丰子恺小传》。丰子恺给孩子们写了一封信《给我的孩子们》,书籍《我的苦学经验》深受读者喜欢。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这种温情后来跟随了他一生,浸透在他的性格里,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仁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丏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皋,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1927年11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法名婴行。   1933年,故乡新居"缘缘堂"落成,自此专心译著。   1975年9月15日逝世。著有:《缘缘堂随笔》、《丰子恺书法》、《丰子恺儿童漫画选》《护生画集》等。 著作书目    [1]  《子恺漫画》1926,开明。   《子恺画集》1927,开明。   《西洋美术史》1928,开明。   《缘缘堂随笔》(散文集)1931,开明;增订本,1957,人文。   《子恺小品集》1933,上海开华书局。   《随笔二十篇》1934,天马。   《艺术趣味》(散文集)1934,开明。   《绘画与文学》(论文集)1934,开明。   《近代艺术纲要》(论文)1934,中华。   《车厢社会》(散文集)1935,良友。    《艺术丛话》(论文集)1935,良友。   《丰子恺创作选》(散文集)1936,上海仿古书店。   《艺术漫谈》1936,上海人间书屋。   《缘缘堂再笔》(散文集)1937,开明。   《漫画阿Q正传》1939,开明。   《子恺近作散文集》1941,成都普益图书馆。   《艺术修养基础》(论文集)1941,桂林文化供应社。   《画中有诗》(诗配画)1943,桂林文光书店。   《教师日记》(日记体散文集)1944,重庆崇德书店。   《艺术与人生》(论文集)1944.1,桂林民友书店。   《古诗新画》(子恺漫画全集之一)1945,开明。   《儿童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二)l945,开明。   《学生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三)1945,开明。 《民间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四)1945,开明。   《都市相》(子恺漫画全集之五)1945,开明。   《战时相》(子恺漫画全集之六)1945,开明。   《率真集》(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小钞票历险记》(童话)1947,上海万叶书店。   《子恺漫画选》1955.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子恺漫画全集》1962.11,香港岭南出版社。   《缘缘堂集外遗文》明川编,1979,香港问学社。   《丰子恺散文选集》1982,上海文艺。   《缘缘堂随笔集》1983,浙江文艺。   《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全10册)9,海豚出版社。   《手指》(人教版语文书六年级下册) 翻译书目   《苦闷的象征》(理论集)日本厨川白村著,1925,商务。   《艺术概论》日本黑田鹏信著,1928,开明。   《初恋》(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31,开明。   《自杀俱乐部》(长篇小说)英国史蒂文生著,1932,开明。   《猎人笔记》俄国屠格涅夫著,1953,文生。   《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日本紫式部著,1987,人民文学出版社。其书对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同《唐诗》《红楼梦》等书列为亚洲十大值得收藏的书目。世界上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紫式部也被评为全球五大伟人之一。   《不如归》日本福德芦花著,2010,上海译文出版社 音乐论著   《音乐的常识》   《音乐入门》   《近世十大音乐家》   《孩子们的音乐》

266 评论

伊泽瑞言

我们的十二月 都要过的足够好 ˙Ⱉ˙ฅ

164 评论

我就叫小猪

丰陈宝丰子恺长女,丰一吟,1929年生,是丰子恺的小女儿 是丰陈宝和丰一吟 丰陈宝和丰一吟 丰陈宝丰子恺长女,丰一吟

154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育杂志是谁创办的

    丰陈宝丰子恺长女,丰一吟,1929年生,是丰子恺的小女儿 是丰陈宝和丰一吟 丰陈宝和丰一吟 丰陈宝丰子恺长女,丰一吟

    缌喵喵喵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美育刊物是谁创办的杂志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清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

    fairyzhangyanti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美育刊物是谁创办的

    李善兰(1810-1882),海宁人,数学家。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 张宗祥(1882—1965

    shirleyxtt00 7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美术杂志是谁创办的

    刘海粟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画家、美术史论家、教育家。今年是他诞辰110周年。他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并任校长,组织了第一个民间美术团体——天马会

    玉蝶之梦 4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美术杂志谁创办的

    美术杂志封面的提示,作者具体是谁我也不。

    铭钔釺唫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