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5

snowberry911
首页 > 论文问答 >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五期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胖爱旅游

已采纳
法学期刊,肯定要提它的影响因子,这是sci最重要的部分,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期刊越强。刊名 影响因子 1 中国法学【CLSCI来源期刊】 911 2 法学研究【CLSCI来源期刊】 086 3 中外法学【CLSCI来源期刊】 491 4 清华法学【CLSCI来源期刊】 875 5 法商研究【CLSCI来源期刊】 357 6 法学家【CLSCI来源期刊】 248 7 法学【CLSCI来源期刊】 068 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CLSCI来源期刊】 915 9 当代法学 873 10 政法论坛【CLSCI来源期刊】 755
211 评论

六月之程

历经多次申博,几多坎坷。1997年是香港回归的一年,也是西北政法大学第一次申博的那年,他们没有成功。此后,几乎每隔两年,西北政法大学的师生就会经历一次“失望”。2006年华东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申博成功,西北政法大学再一次失败。2009年希望能够在这一年成功“抱”回博士点。那一年,西北政法大学作为陕西8所院校之一,参加申博投票,最终败给了西安工业大学和西安外国语大学,他们又一次折戟沉沙。2017年,学校再次申博失败,甚至没有被列入陕西省法学博士点拟授权名单。换句话说,连初赛都没过,更别说决赛了。也在这一年,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位列五院四系的最后一名。横向对比陕西本省的大学,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拥有了自己的法学硕士点;2020年,西北政法大学无缘博士点,西北大学却获得了成功。西北政法大学是法学界的贵族——五院四系五院四系(五所大学和四所大学的法律系)代表着中国法学界的最高层次,在法学这个如此讲究“血脉”和“传承”的学科里,这九所大学的毕业生算得上是“师出名门”。五院,分别是位于北京的,1983年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的北京政法学院;位于上海的,2007年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的华东政法学院;位于武汉的,2000年与中南财经大学合并更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中南政法学院;位于重庆的,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的西南政法学院;位于西安的,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的西北政法学院。

155 评论

沫沫晓七

1、《规范责任论视野下的违法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独著,载《清华法学》(CSSCI)2009年第2期,刊号:ISSN 1673-9280;CN 11-5594/D。2、《我国宅基地法律制度评析》,第二作者,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3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3、《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外在冲突与内在协调》,独著,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本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4、《如何认定故意中断拯救行为的性质》,独著,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3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5、《强迫交易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独著,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7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6、《法律适用中的价值诉求问题探讨》,独著,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刊号:ISSN 1009-9794;CN 50-1138/C。7、《刑法思维之变革:从概念思维到类型思维——以刑法的适用为视角》,独著,载《法商研究》(CSSCI)2007年第6期,刊号:ISSN 1672-0393;CN 42-1664/D。本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获得2009年度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三等奖。8、《刑法语言的向度》,独著,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6年第1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9、《不作为形式窝藏罪的司法认定》,独著,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10、《金融机构对单位贷款的认定与救济思路》,独著,载《南方金融》2006年第7期,刊号:ISSN 1007-9041;CN 44-1479/F。11、《司法能动主义:司法实践超越法律形式主义》,独著,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刊号:ISSN 1008-4533;CN 44-1447/D。12、《现行刑法体系下遗弃罪内涵的重新建构》,独著,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9期,刊号:ISSN 1002-3933;CN 13-1023/D。13、《类比法律推理的性质与难题》,独著,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6年第4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14、《影响刑法解释的“法外”因素探析》,独著,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刊号:ISSN 1004-4175;CN 14-1079/C。15、《贿赂对象的立法比较及借鉴意义》,独著,载《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刊号:ISSN 1007-6883;CN 44-1423/G4。16、《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与例外》,独著,载《法学杂志》(CSSCI)2006年第6期,刊号:ISSN 1001-618X;CN 11-1648/D。17、《法律人:怎样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独著,载《晟典律师评论》2006年第00期。18、《论我国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独著,载《当代法学》(CSSCI)2005年第2期,刊号:ISSN 1003-4781;CN 22-1051/D。19、《徇私枉法罪的基本问题研究》,独著,载《政治与法律》(CSSCI)2005年第2期,刊号:ISSN 1005-9512;CN 31-1106/D。20、《退休医师无证行医致人死亡如何定性》,独著,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20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21、《抢劫罪中“暴力”内涵的司法认定》,独著,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0期,刊号:ISSN 1671-0924;CN 50-1053/T。22、《金融的刑法防范与调控》,独著,载《南方金融》2005年第10期,刊号:ISSN 1007-9041;CN 44-1479/F。23、《论挪用公款罪在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难题》,独著,载《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刊号:ISSN 1672-9048;CN 32-1821/C。24、《遗弃罪研究的新视角》,独著,载《 晟典律师评论》2005年第1期。25、《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注意规定与法定拟制》,独著,载《法商研究》(CSSCI)2004年5期,刊号:ISSN 1672-0393;CN 42-1664/D。26、《论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完善》,独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刊号:ISSN 1004-9428;CN 11-3194/D。27、《论行贿罪与受贿罪的非对向关系》,独著,载《 中国检察官》2000年第6期,刊号:ISSN 1008-6676;CN 11-5462/D。28、《浅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独著,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CSSCI)1998年第6期,刊号:ISSN 1671-6914;CN 61-1470/D。29、《论量刑制度中的“从重处罚”》,独著,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刊号:ISSN 1004-4027;CN 11-2991/D。30、《析侵占罪行为客体的几个问题》,独著,载《律师世界》1998年第6期,刊号:ISSN 1004-0064;CN 42-1154/D。31、《试析侵占罪行为客体的几个问题》,独著,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刊号:ISSN 1008-6951;CN 41-1291/D。32、《贪污受贿犯罪数额起点辨析》,独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1998年第3期,刊号:ISSN 1007-9017;CN 11-3891/D。(二)著作1、《刑法适用方法的基本准则——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8年4月出版,书号:978-7-81139-073--5/D068。2、《刑法新思潮——张明楷教授学术观点探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书号:978-7-301-14049-9/D2092。(三)科研项目1、《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委托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4月,在研。2、《刑法在中国社会道德变迁中的作用》(09SFB5012),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下达时间:2009年12月,在研。3、《规模扩张下广东高校法学教育的出路》(2009tjk036),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1月,在研。4、《现代社会与不作为犯罪研究》(X0603),深圳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下达时间:2006年7月,结题。5、《社会转型与刑法总论问题的再教育》,深圳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下达时间:2009年7月,在研。6、《“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培训合作》,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局执法培训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3月,在研。7、《“国家赔偿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归责为视角”》,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国家赔偿法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6月,在研。

104 评论

无敌沈阳人

代表性论文:1、《《刑法修正案(八)》器官犯罪规定之解析》,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3期。2、《论刑法中的扒窃——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分析与解读》,载《法律科学》,2011年第4期。3、《犯罪论体系之演变》,刑法论丛,2009年第3卷。4、《为我国现行不能犯理论辩护》,法律科学,2008年第4期。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1、《日本死刑替代刑罚研究评价与借鉴》,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2、《析我国刑法的基本立场》,载《现代法学 》2008年第3期。3、《为我国现行不能犯理论辩护》,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4、《小野清一郎刑法思想的再认识》,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年第3期。5、《论我国刑法学中的几对基础性概念》,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6、《防卫行为与第三者法益侵害》,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7、《不作为的共同正犯问题研究》,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8、《德国的不能犯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刑事法评论》2007年第1期。9、《构成要件的概念与构成要件的理论》西原春夫,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0、《论刑法中的危险概念》,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年第2期。11、《中日刑法中的商业贿赂犯罪之比较》,载《政法论丛》2006年第6期。12、《结果加重犯的共同正犯浅论》,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12期。13、《日本刑法中的商业贿赂犯罪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4、《析共同正犯的几个问题》,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5、《试论正犯的两个问题》,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2期。16、《正犯体系与正犯概念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1期。17、《继承的共同正犯研究》,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期。18、《“片面的共同正犯”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19、《刑法第17条第2款的真义》,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20、《盗窃、侮辱尸体罪若干问题研究》,载《当代法学》2003年第10期。21、《也论原因自由行为——与齐文远、刘代华先生商榷》,载《法学家》2000年第6期 。22、《不能犯新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251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五期

    代表性论文:1、《《刑法修正案(八)》器官犯罪规定之解析》,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3期。2、《论刑法中的扒窃——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分析与解读》,载《

    晴天203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五期目录

    代表性论文:1、《《刑法修正案(八)》器官犯罪规定之解析》,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3期。2、《论刑法中的扒窃——对《刑法修正案(八)》的分析与解读》,载《

    镜SHOW公主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西北政法大学2020年法硕非法学报名人数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非法学) 政治和英语招生分数线是 42 专业课的是 63 ,每年相差不会太多,只要能达到这个分数基本就没什么问题的,当然多几分会更好的

    无敌小雷神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1.《略论我国行政法的法源》,载于《 北京政法学院学报》(现《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2.《行政法学理论基础问题探讨》,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

    MidnightAngel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西北政法大学报录比2020

    西北政法的初试线就是国家线。西北政法大学不是自主划定分数线的学校,它的初试线就是国家线。如果你能考到320分以上的话,应该可以去参加复试。复试表现好,就可以被录

    EatDrinkWorld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