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87

镜SHOW公主
首页 > 论文问答 > 教师论文写作的困惑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叽叽咕咕喳喳

已采纳
1、文章的主题与期刊相符,2、中英文论题,摘要,关键词都必须要有,3、找资料参考,像汉斯出社的官网,4、找合适的期刊投稿
208 评论

lucherking18

困惑一:文体我们教什么文体?我们考什么文体?如何理解教、考与课标的公然背离?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无论是在阅读教学领域还是写作教学领域,总有一个挥之不去回避不了的、为广大一线教师头痛不已的、似乎是“无解”的问题,即“文体之惑”。阅读方面,我们教的教材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有“小说”、“诗歌”、“剧本”、“散文”,还有“寓言”、“童话”、“书信”、“演讲稿”等等;我们的教参、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考试,也是将以上“文体”一锅煮。可我们的写作呢,情况似乎就有点不一样了,面对学生们的作文,老师们经常困惑的是:到底什么样的文章叫“记叙文”,什么样的文章是“规范的议论文”?如何区别“记叙文”和“散文”、“记叙文”和“小说”?每年高考、中考后为什么总有那么多对作文文体的质疑和问难?再看一看我们的高考、中考试题。各省市高考卷,除文言文外,阅读分别为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细加比较,不难发现,这三类文本也根本无法与议论文、记叙文和说明文这传统的三大文体一一对应。再看各地市中考卷,有的考三道大阅读题(文言文除外),有的只考两道大阅读题。考三道大阅读的,一道是说明文,一道是议论文,还有一道呢,是记叙文吗?几乎不是,要么是散文,要么是小小说。考两道大阅读的,一道要么是说明文要么是议论文,另一道呢,是记叙文吗?也不是,还是散文或者小小说。至于写作,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文体更是饱受诟病,十年来一直主持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卷工作的陈果安教授曾说:“湖南省2004年38万考生,2005年42万考生,我在评卷中竟没有发现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或记叙文。”①于是,便出现了令人费解的现象:我们教学生阅读记叙文,可是考试又不考记叙文阅读,而是考“文学作品”(小说、散文)阅读;我们教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考试也要求学生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可是在实际考试中,又有大量的学生不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或者不会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而去写“文学作品”,写所谓的“议论性散文”甚至“四不像”。更令人困惑的是,2004年普通高中进入课程实验,高中语文新课标一下子就把传统的、经典的、权威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三个概念“踢”进了历史垃圾堆,而改称为“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可是,没过几年,大家突然发现,高中毕业生写出来的文章居然“文体”大都不规范,于是,一些省市比如福建、江西等又“冒课标之大不韪”,明确在高考作文中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课程标准”被称为语文课程的“宪法”,可我们的高考命题者们居然无视“宪法”,甚至“知法犯法”,还堂而皇之地要求考生把“宪法”废除的文体(记叙文、议论文)写得“规范”,写得“中规中矩”,岂不荒谬?如今,2011年版义务教育新课标似乎也在步高中新课标之后尘,以“记叙性文章”、“议论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取代此前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在“文体”上的不对等和种种疑问继续蔓延,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而影响。困惑二:阅读教学的指向为读而读?为写而读?为语文素养而读?众所周知,阅读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作为中学语文教学中耗时最多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的目标究竟是什么,是“为读而读”,还是“为写而读”,抑或是“为素养而读”,广大一线教师都心知肚明吗?就现代语文传统而言,阅读教学的指向恐怕更多是“为读而读”。叶圣陶曾撰文指出:“咱们不妨凭实际的经验想一想,关于写作固然是咱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可是阅读仅仅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吗?关于阅读不也是学习语文的目的吗?”在此基础上.经由张志公、吕叔湘等人的继承和发展,最终导致现代语文教学中“阅读本位”思想的确立。于是,阅读教学被简单地等同于“精读”教学,其要求,一是“讲透”,一是“多练”。叶圣陶为此还说过:“精读的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最终,讲读教学一统天下,阅读课堂成为一个又一个废话垃圾场,也就造成了吕叔湘所批评的2700多课时劳而无功的状况。在此背景下,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似乎有了“新动作”。2011年版课标将旧课标“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校定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虽然是一处看似细微的修改,但这一修改一方面延续并体现了新课标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另一方面重新定义了阅读教学的手段、方式、方法、任务、目标,即:语言文字运用。新课标明确地在“课程性质”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从而一举确立了语文课程的核心,即“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阅读教学无疑将为“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语文课程核心作出应有的贡献。从新课标的这一改动,我们是不是可以敏锐地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即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应当由此前的“为读而读”的教学转变为以写作为指向的阅读教学。换句话说,就是要从重阅读转变为重写作,努力做到潘新和教授所言“为写而读、为写择读、以写促读、由读悟写、读以致写”。另外,只要稍微翻阅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基本理念无处不在,作为主要教学任务的阅读教学,当然不能缺席。但令人遗憾的是,“语文素养”这一概念的确过于笼统,其外延与内涵都过于“丰富”:既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还包括“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和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甚至包括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等等,面对如此“语文素养”,广大教师显得无所适从;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语文素养”于不知不觉间成为空中楼阁,几近虚无。困惑三:作文文风要华丽还是要朴实?教、考与课标为何错位?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对学生作文文风的批评及争论从未停止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深深地迷失在“华丽”还是“质朴”的困惑中。首先,考纲与课标要求产生莫名其妙的错位。义务教育语文2001年版课标对写作教学的总目标要求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2011年版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新旧课标对写作教学始终坚持的基本要求是“具体明确、文从字顺”。这一点,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的要求显然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初高中语文课标才希望“表达力求有创意”、“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与课标要求相对应的“考纲”,情形却是另一番模样。无论中考考试说明还是高考考试说明,抑或依照考试说明制订的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不但具有浓郁的应试味道,而且多与课标“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写作要求相抵牾。中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虽然大体上都采取“基础等级”(“内容”、“表达”)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法,却在“内容”与“表达”中附加了诸多要求:比如立意(审题)、情感、中心,比如文体、结构、字迹,等等。其结果就是,评价角度过于“多维”,“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的写作核心要求往往被其他评价角度遮蔽。而“发展等级”对“有文采”的“诱导”更是导致作文文风趋向华丽的“温床”。其次,教师教学行为不可选择地发生异化和错位。如上所述,尽管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历历在目”,可是,由于“考纲”的“有法不依”,对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讲美文”(或日欣赏美文)、“写美文”自然成为教学常态。更加之我们现有的教材选文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全曰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以,教师的目光,自然会更多地流连于教材中随处可见的“文美”之上;至于那数量少得可怜的“朴实”且“质美”的文章,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往往不是分析、揣摩、习得朴实的语言,而是立足“质美”大讲特讲情感态度价值观,或“顾左右而言他”。写作教学的情形似乎更糟,试问有多少写作课堂回旋着作文语言要“质朴”要“平实”的倡导之声?质朴或是华丽,或许本身就不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地机械分割,或许二者就是有机的整体。时至今日,中学生作文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作文,我们感到的除了困惑,可能还是困惑。

282 评论

小丸子新

是否符合语言规律是否符合语境是否符合逻辑

286 评论

DaisyYaoYao

[摘要]天下为文,立意为要。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教师论文的灵魂,唯物的观点,辨证的方法,辛勤的劳动,细心的观察,精心的整理,耐心的写作,反复的推敲,是写教师论文的必备条件。写中学,学了写,写了查,查了改,如此反复多次,才拿出来,讨论修改,这是写教师论文应有的过程。目的是要“千锤百炼”,尽量提高论文水平。

306 评论

宝哥哥艺涵

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论文的文献引用的过多,而查重的时候查重率过高

249 评论

一脚踢飞你

老师在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于所探讨的论点证据不足,要在日常生活中在课堂教学中多积累。

125 评论

相关问答

  • 教师论文写作的困惑

    老师在论文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对于所探讨的论点证据不足,要在日常生活中在课堂教学中多积累。

    岁月静好-静静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教师撰写论文的困惑

    学术堂认为,一线教师撰写论文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论文选题要贴近自己的一线教学  论文就是要论述问题一线教师要更多地关注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考的、遇

    shally9073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论文写作困惑

    1、难以选择的论文标题许多学生在刚开始进行论文选题时都会感到非常被动。由于自身的写作水平有限,并且他们也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于是往往无法决定去选择什么样的课题来

    光头强32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青年教师写论文的困惑

    1、难以选择的论文标题许多学生在刚开始进行论文选题时都会感到非常被动。由于自身的写作水平有限,并且他们也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于是往往无法决定去选择什么样的课题来

    别做慈善家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4
  • 老师写论文的困惑

    写论文的困惑有很多,论文的格式,论文的内容,论文的深度

    爱家酒店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