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51

詹姆斯尐雪
首页 > 论文问答 > 司马迁《史记》评析论文题目是什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给知道我是谁

已采纳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司马迁,字子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此书记事始于传说中的黄帝,下限到汉武帝时期,前后跨越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按司马迁所说,编写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是探秋天道和人事的关系,作者批判了原来的“神意天命论”,提出了“帝王中心论”。“通古今之变”,即探究历史的发展实况及其规律。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他还亲自采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 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内容、史事、材料、作者编撰水平上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可以说,《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也很高。 司马迁去世之后,《史记》并没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视。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经过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注释方面,南朝宋的裴 著有《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旧注本,唐朝司马贞撰写《史记索隐》,有很多新见地,唐朝的张守节用毕生精力写成《史记正义》,成就较高。 该书现存早期的版本之一南宋黄善夫家塾刻本,被公认为善本,经商务印书馆影印收入百衲本《二十四史》明朝的《二十一史》本、清朝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参考价值都很高。 我只知道这些
98 评论

江河装饰

班固在《汉书· 司马迁传》的赞语中指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班氏对《史记》的这三点批评,一直引起后世学者的重视,他们在研究《史》、《汉》学术思想时,一般都立足此三个方面,或是或否,反复辩驳。乾嘉学者对《史》、《汉》两书思想进行比较时,同样非常注意班固对《史记》思想的这一评价,并由此对司马迁、班固的学术思想进行了比较。 班固批评司马迁“先黄老而后六经”,实际上是混淆了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的思想,司马谈重道,而司马迁尊儒,二者不能相混。而司马迁重儒轻道与班固以儒为宗没有什么两样。对于班固讥评司马迁“退处士而进奸雄”、“崇势利而羞贱贫”,乾嘉学者也进行了批驳。如梁玉绳认为司马迁写《游侠传》,“盖见汉初公卿以武力致贵,儒术未重,举世往侠干禁,叹时政之缺失”,决非“退处士而进奸雄”。班固之评,全然不了解司马迁写史的真实用意,是“失事理之平而不得太史公之用心者也”学者在讨论马班思想异同时,从尊儒绌道、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出发,极力抹杀马班二者之间思想的差异,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马、班之间思想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刚登上舞台,百家争鸣之余韵犹存,其思想的包容性很大。而班固生活在儒学神学化的东汉时期,受社会意识环境所决定,班固受正宗思想的影响非常明显。学者对马班异同论有如下几个特点:探讨问题的角度已趋向多样化;自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将司马迁、班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来,围绕《史》、《汉》二书所讨论的史学问题愈来愈多,内容愈来愈丰富。提出了具有理论意义的史学评论原则;在中国史学史上,比较马班异同,一直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要么扬马抑班,要么抑马扬班。学者已能较客观、公允地评价二者的异同优劣,得出较全面、公正的论断,他们所提出的排除私意、平心论事的史学批评原则,也必定成为史学史上一笔重要的财富。开始探讨《史》、《汉》两书相异的深层原因,将马班异同之论引向深入;他们认识到,《史》、《汉》之不同,一是与时势变化有关;二是与迁、固二人做史旨趣不同有关。不能简单地评价《史》、《汉》优劣,应考虑到其成书的背景、作者的旨趣及著述的目的等各方面的因素,历史地、辨证地进行评论。 司马迁说:“作史者能多求根据于此等目睹之事物,史之最上乘也可以说,司马迁自觉地表明自己对事迹的态度,使善恶更加鲜明,即从记录史事中表达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体现了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史观

339 评论

鬼鬼Jacky

到百度里查,或者是在搜狐里查!

109 评论

加菲慢半拍oO

司马迁是中国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逆境中奋发,终于完成了《史记》,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司马迁38岁那年,继承了父亲的太史令官职,开始大量阅读各种史书,整理历史资料,经多年苦心准备,正式开始《史记》的编写工作。不幸,灾祸突然降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同情降将李陵,被汉武帝处以残酷的宫刑。这使司马迁在身体和精神上遭到极大的痛苦,在人格上遭到极大侮辱。对此奇耻大辱,司马迁痛不欲生,几次想要自 杀。但古人逆境奋发的事迹激励着他。他想到:周文王被关禁,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放逐后,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还写《国语》;孙膑的膝盖骨被剜掉,写了一部《兵法》。在前人发愤成功的精神鼓舞下,司马迁忍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痛苦,将个人屈辱置之度外,继续投入《史记》的编写工作。经过前后几十年的努力,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开创了我国传记史和传记文学的先例。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把逆境变为前进的动力。逆境往往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助人成熟,催人进取。能够正视逆境,与逆境抗争的人,一定能锻炼出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勇气,这正是成才必不可少的个性品质。

260 评论

相关问答

  • 司马迁《史记》评析论文题目是什么

    司马迁是中国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逆境中奋发,终于完成了《史记》,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司马迁38岁那年,继承了父亲的太史令官职,开始大量

    冰雨茗香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司马迁《史记》评析论文题目及答案

    1、利用书中语句简介一下《史记》。《史记》一书,作者司马迁,字数52万,耗时整整18年,内容历史的记载。评价辉煌巨著、前无古人、用生命写成。2读了短文,你想用什

    爱漱口的袜子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题目是什么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龙门人(今陕西韩城南),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

    悠游肚肚熊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司马迁与史记的论文题目是什么

    1司马迁其人2史记如何诞生3司马迁的历史学地位4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历史价值5司马迁与史记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依锦风韵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司马迁与史记论文选题题目是什么

    国关的吧?顺便求剩下的呗,谈谈中国传统价值观(儒教为主)与普世价值观(与西方文明融合)。谈谈司马迁撰写《史记》的主旨。佛教的基本理论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

    陈家小鱼儿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