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6

fightingBB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哲学史期刊中中国哲学当代意义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咩丝忒酷

已采纳
中国哲学,最初是从原始宗教中逐渐分化出来的。早在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公元前2100年)就已经孕育着哲学的胚芽。原始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了解自然界,有了唯物论萌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阴阳五行的观念上。远在公元前1000余年,在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人们有了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观念,称当今为“今”,过去的日子为“昔”,旬内之某日为“翌”,次旬之某日为“来”。同时为了区分土地,进行商业交通和军事征伐,人们也有了东、西、南、北、中五方的空间观念。在生产发展基础上,人们除了时空观念外,还产生了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阴阳观念记载于《周易》。人们长期观察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和人类自身的生殖现象,于是概括出天与地、雷与风、水与火、山与泽的对立。再观察鸟兽,有牝有牡;观察草木,有雄有雌;观察人类,有男有女。所以就把阴(一一)阳(——)的对立看作宇宙间普遍的根本的对立。五行观念记载于《尚书?周书?洪范》。所谓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这些反映人们对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五种物质资料及其性能的认识,具有唯物论的因素。可以说,阴阳五行观念,是中国原始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胚芽。但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和知识的贫乏,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便产生了原始宗教观念,如对天、地、日、月、风、雨、山、水、鸟、兽等的多种崇拜和对祖先神的崇拜,有了哲学思想的萌芽。然而,哲学作为对整个宇宙认识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学说,作为一种比较完整的通过文字记载的世界观,只能产生在奴隶社会。在早期的奴隶国家——殷商(约公元前1562年),有了文字典籍《尚书》。中国史学界比较一致断定:商(殷)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奴隶制时代,《尚书?商书?盘庚》以后各篇和殷墟小屯发掘出来的甲骨文片,是中国最早的成文史料。,《诗经?商颂》说:“帝立子生商。”商代统治者自认为是上天的子孙,是代表上天来管理臣民的。周灭商时,周统治者宣称:“丕显文王,受天有(佑)大命。”(《大盂鼎》)意即文王创立了灭商事业,是受天命保佑的,周天子是上天在天上的投影。《庄子?天下篇》也指出:这时期的哲学思想是“以天为宗,以德为本”。这道出了哲学同宗教、伦理的结合。但是这时的哲学思想,只是处在萌芽状态,尚未形成哲学学派,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哲学体系,因而没有什么著名的哲学家。’ 中国现代哲学,就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以李大钊哲学思想作为中国旧哲学的结束和新哲学开始的转折点,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哲学承上启下的哲学家;鲁迅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哲学家;毛泽东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杰出代表,他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完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开展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旗手。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总结。作为中国哲学史,本书主要从春秋战国写至近代。对现代哲学家就集中介绍其代表人物毛泽东、李大钊、鲁迅和等。
339 评论

幸福的小萝卜

2002年1.感性活动之为马克思哲学主导原则的意义,独撰,《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哲学原理》2002年第8期全文转载。2.“历史学”何以可能——海德格尔的追问,独撰,《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3.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格建构,独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2003年1.走出近代主体性的困境,第二作者,《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2.马克思关于全球化存在理由的追问,独撰,《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03年第6期全文转载。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合著,本人撰写5万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4.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独著,22万字,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2004年1.现实生活过程:人的源始扎根处,独撰,《哲学研究》2004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3期全文转载。2.历史领悟与哲学革命,独撰,《哲学动态》2004年第1期。3.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独撰,《安徽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4.马克思历史之思对诠释学真理的洞察,独撰,《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4年第7期全文转载。5.历史哲学的存在论谱系,独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3),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6.人的问题究竟如何道说,独撰,《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五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2005年1.反对教条主义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第二作者,《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转载。2.内在性之为近代哲学基础的秘密,独撰,《学术界》2005年第5期。3.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存在论寓意,独撰,《浙江学刊》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4.存在论领域的革命变革,独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4),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5.人学研究的存在论追问,独撰,《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2006年1.人学研究持续发展的自性究诘,独撰,《安徽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2.卢卡奇与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第一作者,《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3期。3.论马克思实践原则的存在论意义,独撰,《学术研究》2006年第8期。4.“现实的人”与人的问题之阐释方向,第一作者,《哲学动态》2006年第8期。5.论唯物史观与史学的内在会通,独撰,《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问题域,独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5),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主办、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122 评论

糖水黄桃888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其主要观点有:  第一,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孔子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行”放在对知识的掌握(学文)之先。墨子说:“言足以复行者常(尚)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尚)”。强调言行一致者值得崇尚。荀子把“行”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指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并对“行”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深刻的理解,他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先秦以后,历代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都有关于“行先于知”的论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第二,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荀子说,“知明”则“行无过矣”。他认为有两类人:一类人知而后行,以知统行,这是“君子”;另一类人知而不行,知行脱节,这是“小人”。《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王夫之指出“知行终始不相离”,他既强调“力行而后知之真”,同时又提出“行听乎知”。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第三,以行验知,以行证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即以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荀子认为有价值的知识和言论必定是“有符验而可施行”的。韩非提出以“参验”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参验”的标准既包括事实的排列比较,经验的互相参照,也包括实践效果的验证。王充认为,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孙中山则明确提出,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仅要通过行才能得到证明,还要对实际生活产生功用。  第四,知行并进,相资为用。关于知和行的辩证关系,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其中,尤以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明确和深刻。他既反对在知先和行后之间划一条截然界限,又反对混淆知行差别、取消先后次序的“知行合一”说。至于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强调知与行不可分割这一点还是有合理之处的。如南宋的朱熹说的“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明代的王守仁提出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但他们所提出的许多深刻的见解,对于我们仍具有启发意义;认真总结这些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并可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益借鉴。

19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