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36

chensilong812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鱼qt1988

已采纳
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一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周礼》设定 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 时,“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顺应天时”的特点如“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之类二是用于经济封建时代主要是农业经济,那时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所以事事处处必须“顺应天时”中国长期通用“农历”(阴历),现在已不通用;但“农业”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仍为农业生产者所重视早在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段名言:“不 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 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在全世界是最早提出来的孟子的本意只是强调农业生产(也包括渔业和林业)要“顺应天时”,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生态 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可见“天人和谐”的思想的确与环境学说有逻辑的联系三是表现于民俗各种民俗都与“天时”有关系例如春节庆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季婚嫁(因春为生发季节),清明扫墓(利于植树、除草;也利于上坟的人踏青春游,感受春意)在民俗中,历来受到中国人重视的是传统 节日活动这些活动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例如春节,以旧历而言正值旧年过去,新年到来,所以特重除旧布新之意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 新”,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名句,都突出了这层意思新年到来,对个体和社会群体而言,有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带 来新的机遇,萌发新的希望,从而满怀信心展望未来这种与“天时”相应的除旧布新的心态,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而言极为重要正因为年年都有除旧布新 的感觉与心态,所以中华民族虽历经五千年之久,却仍然毫无暮气,充满活力,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美好前景除此以外,春节还有凝聚家族、 念祖追远、敦亲睦邻、和谐人际关系等作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团结进取,争取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又如端午节,主要意义在于消毒、驱邪、 健体因为此时天气热了,细菌滋生,容易得病所以端午要喝雄黄酒,熏艾条,挂菖蒲,都为了杀菌消毒小孩额上写王字,戴虎头帽,穿虎头鞋,那是为了借老 虎的威风压邪去病端午还要赛龙舟,船旁有健儿游泳,桥上有健儿跳水这都有益于强身健体,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又如中秋节,此时月亮最亮最圆,举办夜宴象征“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而团圆正是中华民族最重视和向往的另外各大节日都重视吃食,要尽量花样翻 新吃好一点现代青年看不起这一点,那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穷困,全靠节日补充营养,以迎接农忙如春节以后是春耕大忙,端午以后是夏 季“双抢”,中秋以后是秋收大忙所以必须吃好一点,以增强体力同时节日聚餐也是为了家庭凝聚,增强团结以利战斗四是用于人体保健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变 化在人体上有反应,所以节令交替要特别注意保健过去老年人都重视“两至两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认为这是大节气,对人体有大影响医生治病 用药也要考虑天时节令,力求因时制宜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问题这种节律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现在人类生活 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都在很短时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难以立即适应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调剂,使人不致因环境变化而影 响健康第三个重要思想是“中和中庸”“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 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 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 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 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中和中庸”思想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许多方正有序的建筑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其实根本不是这样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 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 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假如中庸之“中” 固定为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 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 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 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很难,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有度”总比“无度”更能促成整体的平衡与和谐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与冲突,更必须具有“度”的意识,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处处都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一味任性妄为,那无论对人对己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中庸应是人类的明智抉择,对解决世界上各种矛盾冲突都是很有用的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双赢”虽好,但有时实在做不到;为了避免冲突的恶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就只能单方面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无论“双赢”或单方面让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让忍让的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赞扬我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六尺巷的故 事”: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家在桐城的老宅 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 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 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另一个是“日本白隐禅师的故事”:有一 对夫妇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开了一家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但女儿没结婚就怀孕了震怒的父母逼问女儿那个男人是谁,女孩指了指寺庙说:“是白隐的”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白隐名誉虽已扫地,但却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后来那家的女儿不忍心 欺瞒下去,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另一个青年她的父母将她带到白隐那里道歉,白隐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就是这样吗?”这些事例都表明忍让的结果很好!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见要做到适度与和谐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第四个重要思想是修身克己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现在人们不谈修身,却侈谈“实现自身价值”,但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自身价值,更不知道自身价值的可变性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老子说:“自胜者强”“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又是《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则为“五经”之一),《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直到解放前,小学中还有修身课可见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195 评论

小Journey

近年国学讲坛高论如云,话题多不胜计,但是可惜就差这么一句未作热议。这不能说不是个大问题,而且是开宗明义的重大问题。既然此题阙如,我们何妨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各家经典,无论儒、释、道,坊间都有个说法:“传经千万言,真话一两句”。我的观点和思路是:讲国学最好不要从“国”字说起,从国字讲就是从外延、从范围说起。国学领域太大了,现在还出了国门,三言两语说不明白。我们从“学”字讲,就是从国学的内涵讲起;抓住学科内在本质,国学领域就一目了然了。因为从实质看,国学不过也是一门学问,一种治学方法;科学地说,是一门学科。 按照学科的观点讲国学,最主要的是明确学科范畴,就是哲人讲的事物基本矛盾和矛盾的特殊性,是划分学科的依据。今天还可以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核心价值体系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看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学术方法。如果把学科价值和范畴结合而论,那么国学的主流价值体系就是儒家思想,核心内容就是儒家经典或经学;国学的核心学术方法,就是汉学或称文献考据学。讲国学只要抓住这两个要领可矣。一、国学的核心内容即儒家经典——经学(十三经) 先交代一个总思路。国学核心内容说到底就是十三本经书,早在上古时代有几本就在流传;到春秋时孔子用来教导学生并加以修订成为儒家经籍;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从而作为治国的经典;后来历朝遵循为国家经典形成制度;到唐宋两朝把经书增加到十三本,成为国学核心经典十三经。简言之,先秦经书—儒家经典—国家经典—国学核心十三经。下面分阶段说明。 1、先秦经书 先秦就是从上古直到秦朝,这时就流传着几本重要的典籍,称之为经书或经;其文化价值非常形象,就像织布机上的经线,看不到头,也见不到尾。所谓源远流长,一以贯之,经常而不变。 经书在先秦时代种类不少,社会地位最崇高的有五六部,称为五经或六经:易经、书经、诗经、礼经、乐经,或者再加春秋(凡文中书籍一律未加书名号—注)。经书篇幅不大,而且残缺不全,但却是距今三五千年的文字,历史价值无与伦比,六经皆史,所以能取得经典地位。 2、春秋战国儒家经典 儒家人所皆知,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时代由孔子创立的学派。儒学的宗旨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就是说儒家完全传承了上古帝王治国保民传统,遵循西周倡行的礼乐制度,是一个以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为特色的学术流派,其立学的文献依据自然离不开先秦六经。 孔子招授生徒施行教化,主讲内容正是六经,为儒家的教科书。史书记载孔子亲手删定六经之事,也绝非无根妄说;大凡做教师的都知道,六经这样的上古文献资料,不经过删定修改怎么能作讲义使用呢?儒家主讲六经,当然也把自己的思想和创新认识渗透到经典之中。这样一来,先秦五经、六经到春秋战国就成为儒家经典了。 3、汉代国学经典地位确立 再说儒家经典怎么变成国家大典。秦建立统一王朝,汉承秦制,要巩固发展封建制度,最初用道家黄老之治。但是用老子无为而治,只能安民,怎么能长期治国,古今哪个国家政权能尽搞无为而治。汉武帝雄才大略,确实是古代帝王中最伟大的战略家,有文略有武略。武略不说了,谥号就叫武帝。文略,或者说政纲政略,最大的一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言,用儒家大一统的思想和礼乐宗法制度,作为治国的政治思想和治世的哲学思想。从此之后,六经和儒学就有了国家意志,用作封建王朝统治的思想工具,成为国家学术经典了。 汉代六经研究和教育特设博士学官,博士不光是最高的学位,也是显赫的官位,一国就立几个或十几个博士。六经的学术研究也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特别是古今文经的学术之争持续近二百多年,经典文化深入到学界和社会各个层面,中国思想史把汉代划定为经学时代。所以说从汉代起国学核心地位就确立了,核心内容就是儒家经典。 4、历代官颁国学核心典籍—十三经 儒学经典体现国家统治意志,经书必须由封建王朝官方颁布。当然历朝政权根据时代变化和统治的需要,也在不断改变经书编排方式;同时增加经典的种类数目,以维护自己的统治。于是由西汉的六经,到东汉增加论语和孝经称七经;唐太宗李世民时在汉代五经基础上,再把礼经分为三礼,春秋分为三传,称为九经,统一校注颁行;到了唐后期又重新加进孝经和论语,直到唐文宗开成年间又增颁尔雅,以石刻形式传为定本,共十二经,称开成十二经;到了北宋太宗时,最后颁布了孟子,终成为流传至今的十三经,现过了一千多年无所增减。 这就是国学核心内容,十三经:易、书、诗、三礼、春秋三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历史上经学家都是按十三经名目称经数经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顺便说宋代朱熹按自己的体系搞了四书五经,实际就是十三经。但是四书五经这个概括确实不太清晰,不好数、又不容易记,让人难免“数典忘祖”。 十三经虽然只是几本书,有的只有一千多字,总数也就六、七十万字而已。但是历代注解、研究十三经及相关的书籍却是汗牛充栋,在中国古籍中占到四之一。古代图书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书最为神圣,即便是老子道德经、司马迁史记都不能放在经部,只能称为子部和史部经典而已。国学核心内容就讲到这里。 二、国学核心学术(治学方法)—-文献考据学 这里也先交代一下思路:国学核心经典既是两三千年上古文献,后人怎么知道这些经书的文意,怎么传继下来,从而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没有中断。奥秘就在我们的经学有独特的传承方法,今天看来就是文献考据的方法,我们也分为三个阶段来认识:第一个阶段,从汉代开始一直到隋唐,称汉学或名物训诂,就是解释古代事物名词的学问;第二个阶段,从宋代开始到明代叫宋学,或义理之学,注重讲经典道理的学问;第三个阶段,清代叫考据学,用文字、音韵、训诂(总称小学)的方法考证经典,与汉代学术原理相同,故称新汉学。又因为清代大多数学者不接受宋明义理之学的方法,那么国学核心学术方法就只有汉学和清代的新汉学,也就是一个汉学,即名物(训诂)考据和文字(训诂)考据的方法,现在一般称文献考据学。核心学问也就这么简单,不妨也分而论之。 1、汉唐传注和名物训诂 首先说先秦的传记释经。上古流传下来的经典,到了先秦随着历史事物和语言的变化,一般人已经读不懂、讲不通了。于是有些研究经典的人,通过当时还能见到的上古资料,对经典的文字、词句、事实作解释,这些解读经典的文字称为传或记,如左传、乐记等。传和记附在经书后面传习,时间久了,有些传记也取得和经书相同的经典地位,如春秋三传、礼记、易经大传十翼等等。上古经典正是通过先秦传记才保留了原生态和原始义,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前两三千年就是依据经传说起。西方古史多靠神话传承,我国也有神话传说,但是作为信史我们靠的是经传文献。 再说经典到了汉代,又遇到新的学术难题。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经典和学者损失最为惨重,经书文献大量的散失错乱;二是遗存的先秦经传因时间又过了数百年,不仅经文读不懂了,连解释性的传文有的也看不明白了;三是汉代经典除了用当时的文字书写的文本,还不断发掘出秦汉以前古文字本,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文字上有差异,经典意义就引起争议,成为我国历史上专题学术争鸣规模最大的一场激烈辩论。 正是这样复杂的学术背景下,培育出中国特有的学问和研究方法,后世称汉学,或经学、名物训诂学;同时也造就了旷代的学术人才,后世称汉儒、经师、汉学家等。西汉经师以所治经传及博士地位名世,经学大师辈出,个个如雷贯耳,令人五体投地者难计其数。 汉儒开创的经学时代,一直延续到南北朝以至于唐代。汉唐传承经典学术有两点至关重要:汉儒为经典作注,不仅注经,而且注传;后来魏晋南北朝经学家继承这个原则和模式,为汉人的注文也作出注解。到了唐代,又统一疏通魏晋所有的经、传、注、以及注的注,同时还提出一个原则—疏不破注,就是唐代人在疏理经传的注释时,必须保留汉代学者的注解,表示对汉学的高度尊崇。这样一来,上古的经—先秦的传—汉代的注—唐代的疏,真是代代相传,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经典的文字意义不走样地传承下来了。020202 还有一点值得铭记,汉儒注释经传,忠实于文献实际,流传至今的学术口号就是“实事求是”。汉代学者开始对经传涉及事物进行分类研究,从而把随文而注的经典注释,提升到名物训诂的学术范畴。在此基础上,汉代编制出了我国第一部词书,也是第一部百科全书尔雅;同时汉儒把经典文字,提升“通古今之异言”的学术深度,发展到语言学的高度,称之为训诂。而且把解释字形、字音、字义结合起来全面考释,编制出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而今我们所用的字词工具书,无论部头大小,无一不是根据汉儒传注文字,以及尔雅、说文为原始祖本编制。汉代经学名物训诂开辟的文化渊源,让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宋明的义理之学 从北宋到明朝是儒学高度理论化的时代,宋儒显然不再安于经典的传注解释和文字训诂,开始全面研究经传的主旨、理论、价值体系等宏观意义;同时也深入地探索篇章、文句、词句深层次思想含义,即所谓的义理之学。宋儒研究方法更重视主观心理感受,所谓阐释义理,兼谈性命,形成完整的唯心主义哲理和方法体系。 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史评说,宋明理学,颇有成就。但是理学过分追求儒家等级政治价值体系,把三纲五常封建伦理拔高到天命人心的高度,推行到社会道德和思想修养层面;通过国家科举和礼教手段强化封建统治,以致于理学成为泯灭民心人性的工具,世称礼教杀人。再加上义理之学的研究方法,后来完全陷入唯心主义的心学的死胡同,脱离现实又脱离经典,谈玄蹈空,随心所欲;经书一句话或一个字,动辄说解达数千成万言。理学终于走到自己的反面,为学者和世人所抛弃,只有哲学家仍然珍惜这一宝贵的思想遗产。 3、清代考据之学 明末清初国学核心学术发生以复古为革命的转变,有人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相比拟。仅从几个基本概念就知其意义了。 清代学术,自称新汉学,学术方法直接上追汉代名物训诂之学,以复兴汉学为学术使命,其精神、魄力、情势的确与欧洲文艺复兴直追古希腊古罗马相类似。 清代学术又称朴学,以朴实学风与玄虚的理学相对抗。清儒扫荡宋明理学的气派和策略是非常简捷而有力,口号就是“舍经学没理学”,即压根就不承认宋明理学的经学地位。 清代学术如今多称考据学,是梁启超倡名的,比较符合近现代科学意义。梁氏认为清儒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怀疑否定的批判精神,基本上就概括出了清代朴学的本质,即国学核心价值所在。 清代考据学的精核,即核心的核心,实在于小学,包括文字、音韵、训诂三科,属于语言文字学。其中以音韵学成就最高,尤其是上古音研究领域,可谓前无古人,同时也给后人未留下更多创新的余地。清儒把汉代依靠传注的名物训诂,提升到“因声求义”的以声音通训诂的高新水平。声音是语言文字的内核,历代通过文献文字考据的学术精核奥妙,清儒们找到了。因为考证古代文献文字最高境界,是要知道这个字出于什么时代,发什么音,从而因声求义,再结合字的形音义和文献背景作出考据结论。这就是清代学术的精核和高峰,现今研究者大约很少能摸到如此高度。 清代学术至乾隆嘉庆时期达到了全盛,所以又称乾嘉考据学。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学时代。举国学者,无论在朝在野,大凡讲学问,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研究古代文献,功德业绩尽在古籍的辨伪、校勘、注疏、辑佚、整理之中。清儒除全力精心治理经部文献之外,同时把考据学的功力还用在整理史部、子部、集部的经典性著作,甚至包括天文、舆地、算学、医书及典章制度都在考据整理之列,所谓遍注群书,无所不治。大约到了清朝后期,古代文献中有价值的著作,对后人来说已无可耕之田了。 清代考据学术流派纷呈,或以承袭汉代家法分流,或以清代师法别派,而门户最清晰者多以地域标榜流派。即从著名的乾嘉学派计起,其正统就有两大流派:皖派戴震,吴派惠栋;另有浙东派、扬州派等,皆为不可一世的门派。此外全国各地也多有特色流派,就像江河支脉细流遍布南北,而最终同汇东南江浙乾嘉学术大本营。可为赞叹的是清代学术流派,虽严守家法师法,而绝少门户之见,鲜有相互攻讦之恶行,也无著作权之争的学案。相反常有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轨”之雅量,以齐名并享研究成果为趣闻美谈。 那么最后就有一个令人不解的问题:清代国学成就空前辉煌,如日中天,为什么到晚清会一落千丈,后来的五四运动连孔圣人也打翻在地了?乾嘉学派大师辈出,灿若星光,清末民初乾嘉大师们的传人和国学后裔又到哪里去了?这是近代中国世界历史互动、人类社会形态整体转型变革的大问题,不是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了。现在看来,古老的国学在近代很难应对新兴而东渐的欧美学问,国学的徒子徒孙们不得不关注、学习、传介西方强势进步的思想和科学技术,都不同程度的吸纳了国外西学的资料和研究方法;如北京大学等高校许多老前辈,大都成为国学与西学兼容并蓄的文史名家。 近现代之交,坚守清代学术所谓乾嘉考据嫡传后殿者,当为上世纪初首开国学讲席的章太炎,颇守古文学家法,主治经学,特重文字音韵训诂。今天要认定国学性质和核心价值,看看章太炎这位正统派的国学大师主张研究什么,又怎么去研究,答案就有了。章太炎弟子解放后多分布在北师大、南大、武大、山东大学等地,似乎各有传承,略见遗绪,偶称章黄学派,其遗老遗少健在者还在传承学问。他们治国学,几乎都是以说文解字为切入点;讲授国学,也如章黄那样言必称说文,主攻核心学问的意识思路非常坚定明确。 学界公认还有清华园研究院王国维,继承考据科学的研究方法并有所特创,为学界高度评价;清华研究院主持梁启超,当然声名最高,梁以今文经学鼓呼维新变法而名垂史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华人中也兴起所谓新儒学活动,在大陆影响毕竟有限。然而国内外九十年代至今方兴未艾的国学热,值得充分关注;诸位有幸身在其中,成为新的见证人,且正在见证过程之中。 总之,国学是门什么学问,概括为两句话:国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治学的方法。所以我们最后还是回到清儒正统派最后一位大师章太炎对国学的概括上来:“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章氏这样一个排列顺序也透露出,国学的核心学术方法是小学,就是考据学;国学核心内容,就是经学;同时学科外延范围,包括经史子集全部文献。全面地说,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学术与文化。

173 评论

熊猫脸脸鸭二鸭

老子创道家,核心是道。孔子创儒家,核心是仁

353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什么

    老子创道家,核心是道。孔子创儒家,核心是仁

    鼎御装饰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4
  • 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什么和什么

    中国古代主要学术思想是儒、道、释思想

    花花only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什么思想

    儒:克己复礼,有教无类法: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道:道法自然墨:兼相爱,交相利名: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阴阳:五德终始说纵横:连横合纵农:与

    iamsongsam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中国古代学术的核心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代人的核心思想分为很多种,十分多元化,主要是这几种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 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

    螃蟹横走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汉代学术的核心是什么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释: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P9页)汉武帝时期,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政策应当“更化”的时候就必

    猫咪灰灰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