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44

风荷丽景
首页 > 论文问答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蚊蚊mandy

已采纳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化遗产让人感到生命的有限和情感的无限。无论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强大到什么程度,时间和自然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抗拒的。与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之极。因此,看着那些遗址和废墟,很多人会失落、空虚、惆怅。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遗产则是使人类延续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人类要延续下去,必须保护文化遗产。正如我们保护环境和濒危生物是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一样,保护文化遗产,表达的也是对自然的敬畏。只不过,环保所牵涉的自然是空间维度的自然,而文保所牵涉到的自然,是时间维度的自然,是能够击退历史的,更宏大的自然力量。扩展资料:如何保护文化遗产1、加强保护理念,不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2、不随便攀爬文物古迹。3、自觉遵守文物保护单位的规章制度。4、不盲目寻宝盗宝。5、自觉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与文物保护知识。6、主动对所见到的有损文物古迹的行为进行‘力所能及’的劝阻或者举报。7、不误导他人进行文物买卖和破坏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遗产保护
180 评论

A.灰~白~黑~

世界遗产》杂志 由外交部主管,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共同主办,2007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中心支持下创刊,是中国唯一一本图文并茂对全球世界遗产事务进行全方位深度报道的专业性科技期刊。杂志以全球视野解读世界遗产价值及文明体系,深层次介绍全球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对遗产现象及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示分析,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对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展望。杂志配合中国申遗工作,为在申请世界遗产地的项目与世界遗产评审团搭建沟通的桥梁。同时,关注并宣传国内具有重要遗产价值的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等内容。

230 评论

疯中之子

“纪念日”的确定,无疑是推进一项事业开展、弘扬一种伟大精神的重要文化符号。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意味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进入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视野。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被大家所忽视的。多年来,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市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造成了对历史古城的摧残。上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许多大中城市旧城区内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而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更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旧文化的混淆,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在一些人看来,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让更多高楼大厦和旅游发展吞噬了很多历史建筑,毁坏了不少历史名城的风貌。这不但使文化遗存和原来的地方风情、城市风貌一扫而光,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带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是承载于千年文化遗产,例如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古遗址、古建筑等之上的。以建筑为例,现代建筑以钢筋水泥为材料,它的抗震性能较差,而中国古代多以木质建筑为主,它的建造结构使它具有更强的抗震作用。这一建筑风格背后,蕴含的是中国“以柔克刚”的传统文化理念。例如,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再如,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上海市虹口区霍山路的老屋和街区,就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这个地方得到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在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时,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  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理解文化遗产,应该理解遗产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这种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东西。  保护与发展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却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继承和发展、历史传统和现代化要求都是人们的需求。财富理应包括文化财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270 评论

Z黑暗中獨舞

以双月刊周期发行的《文化遗产》杂志在刊发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文章,可以检索一下名称了解一下基本介绍。有一些文化类的期刊同样可以刊发,可以到平台进行线上沟通,看看能投稿的是不是也符合你的要求。

87 评论

一天五吨饭

有关你非遗的资讯和动态可以访问非遗文化网

189 评论

轻清净静的美好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代替的财富,是全球公认的具有突出系列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1972年联合国提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精华中的精华,黄金有价,而是戒毒,又是玩儿的,一旦被破坏了永远无法恢复原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

    虽然早在18和19世纪时,就有一些语言学者、民俗学家及其他人曾试图记载世界上的口头文化传统,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词汇,其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

    Ares填词人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7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

    f

    雪莉小姐的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公告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6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9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xuexue1535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官网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化遗产让人感到生命的有限

    青柠果茶 8人参与回答 2024-05-28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官网网址

    知音,凤姐推荐

    董小小小姐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