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公告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公告

发布时间: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公告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6年底,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名录(含“急需保护名录”)的项目已达39个,也是目前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2001年通过的:昆曲;[10] 2003年通过的:古琴艺术;[10] 2005年通过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民歌;2009年通过的: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10] 2010年通过的:京剧、中医针灸。[10] 2011年通过的:皮影戏。[10] 2013年通过的:珠算。[10] 2016年通过的:二十四节气。[12]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的: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10] 2010年列入的:新疆的麦西热甫、福建的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以及中国活字印刷术。[10] 2011年列入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2012年列入的: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的修订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07年1月1日出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把原单独印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参考范本》合并在内,以供各地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时借鉴。新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根据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纲中,继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门类之后,加入传统医药的调查提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的修订版。修订后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将原单独印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参考范本》合并在内,以供各地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时借鉴。此外,新版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还根据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纲中继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门类之后加入了传统医药的调查提纲。通过补充修订,希望本书对正在全国普遍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起到更加有效的指导作用。第一部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Ⅰ 保护与普查概说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什么关系(五)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主要实施内容有哪些(六)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时间和阶段性任务是什么(七)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普查与保护的范围(八)采用哪些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杳(一)建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采录的简要历史(二)普查工作的目的、性质和意义(三)普查的指导原则(四)普查的步骤与方法(五)普查中应注意的事项(六)普查中的采集(七)普查成果与验收Ⅱ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一、目的二、原则与方法三、分类代码结构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代码表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码的编制规则(一)编制原则(二)编码结构(三)范例Ⅲ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提纲一、民间文学调查提纲(一)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二)民间文学调查的任务(三)全面调查与重点搜集(四)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五)调查和搜集的方法附表二、民间美术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方法(四)调查提纲附表三、民间音乐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方法与原则(四)民间音乐与民间风俗、民间信仰的关系(五)注意事项(六)调查提纲的编写附表四、民间舞蹈调查提纲(一)概述(二)调查方法(三)调查提纲(四)填表说明附表五、戏曲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方法(四)填表说明附表六、曲艺调查提纲(一)概述(二)调查内容(三)调查方法与原则(四)注意事项附表七、民间杂技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提纲(四)调查方法与注意事项附表八、民间手工技艺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提纲九、生产商贸习俗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方法(四)调查手段(五)调查报告十、消费习俗调查提纲(一)概述(二)调查方法(三)调查内容(四)调查成果十一、人生礼俗调查提纲(一)概述(二)调查方法(三)调查内容(四)调查成果十二、岁时节令调查提纲(一)概述(二)调查方法(三)调查内容(四)调查成果十三、民间信仰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方法(四)调查提纲十四、民间知识调查提纲(一)概述(二)调查方法(三)调查内容十五、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方法(四)调查提纲(五)调查成果十六、传统医药调查提纲(一)概述(二)分类(三)调查方、法(四)调查表第二部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参考范本一、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民间文学)二、武强年画艺术(民间美术)三、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民间音乐)四、泉州南音(民间音乐)五、宣纸制作技艺(民间手工技艺)六、大理白族绕三灵(文化空间)七、妙峰山庙会(文化空间)附录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附录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版后记新版后记规格:20盘DVD出版单位:九州音像出版社上市日期:2011年转自:新华管理网主要内容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形态的“有形”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种类之繁多、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也是少有的。百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全面展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著特征及其相关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题材包括民间传说、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体育竞技以及民间习俗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共100集,每集10分钟。目录1 文学梁祝传说· 1 (上虞、宁波、杭州)2 梁祝传说 · 2 (上虞、宁波、杭州)3 梁祝传说 · 3 (上虞、宁波、杭州)4 孟姜女传说 · (淄博)5白蛇传传说· 1 (杭州)6 白蛇传传说 · 2 (杭州)7西施传说· 1 (诸暨)8 西施传说 · 2 (诸暨)9 西施传说 · 3 (诸暨)10黄大仙传说 ·1 (金华)11 黄大仙传说 ·2 (金华)12董永传说(万荣)13水浒文化· 1 (阳谷)14 水浒文化 · 2 (阳谷)15 水浒文化 ·3(阳谷)音乐、舞蹈16晋南威风锣鼓· 117 晋南威风锣鼓 · 218 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19商河鼓子秧歌· 120 商河鼓子秧歌 · 221长兴百叶龙22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123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 · 224 戏曲、曲艺京剧 · 125 京剧 · 226台州乱弹· 127 台州乱弹 · 228 淄博五音戏· 129 淄博五音戏 · 230 淄博五音戏 · 331 秦腔32 临汾蒲剧33 川剧34苏州评弹35华县皮影·136 华县皮影 ·237 华县皮影 ·338海宁皮影39 岐山皮影40临淄蹴鞠竞技、民俗41 登封少林武功42吴桥杂技43武当武术44 美术无锡泥塑 · 145 无锡泥塑 · 246衡水内画· 147 衡水内画 · 248 衡水内画 · 349 衡水内画 · 450南京云锦51天津泥人张· 152 天津泥人张 · 253 天津泥人张 · 354济南面塑· 155 济南面塑 · 256 济南面塑 · 357 潍坊木版年画 · 158 潍坊木版年画 · 259 潍坊木版年画 · 360 潍坊木版年画 · 461 西藏唐卡 · 162 西藏唐卡 · 263桐乡蓝印花布64凤翔泥塑· 165 凤翔泥塑 · 266 凤翔泥塑 · 367 凤翔泥塑 · 4黑龙江桦树皮制作技艺· 168 乐清细纹刻纸· 169 宝鸡马勺脸谱· 170 宝鸡马勺脸谱· 271 宝鸡马勺脸谱· 372庆阳香包73 苏绣74朱仙镇木版年画75潍坊风筝· 176 潍坊风筝 · 277 潍坊风筝 · 378蔚县剪纸· 179 蔚县剪纸 · 280 蔚县剪纸 · 381凤翔木版年画· 182 凤翔木版年画 · 283 凤翔木版年画 · 384 凤翔木版年画 · 485 平遥推光漆· 186 平遥推光漆 · 287仙居无骨花灯· 188 仙居无骨花灯 · 289 仙居无骨花灯 · 390南通风筝91 手工技艺92 黑龙江桦树皮制作技93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94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95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96 天台干漆夹苎工艺97禹州钧瓷制作技艺 ·98 禹州钧瓷制作技艺 ·99湖州湖笔制作技艺· 1100 湖州湖笔制作技艺·2

甘肃敦煌莫高窟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北京故宫 长城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

虽然早在18和19世纪时,就有一些语言学者、民俗学家及其他人曾试图记载世界上的口头文化传统,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词汇,其概念提出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50年代,日本开始了保护国粹的计划,承认传统艺术大师精湛的技艺,而且还将“戏曲、音乐、传统工艺技术及其他无形的文化资产中,历史价值较高者”,列为 “无形文化财”,并以法律形式实行保护措施。[ 相关详细内容请参阅【无形文化遗产】 ]之后,类似的保护计划也在韩国、菲律宾、泰国、美国和法国相继展开。然而在西方,法理学家把知识产权被视为一种资产,他们把版权和专利定义为将智慧加以物化。但是,那些集体的文化创造却因没有文字记载或记录,对其价值的检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为国际认可迟缓的原因。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分开定义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但是,随着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工作的深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疏漏却渐渐暴露,进而推动了人们要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思考。专家们随即召开会议,各种建议纷纷推出,技术研讨活动连续不断,在此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重要性。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或译传统民间文化)建议书》(Recommandation sur la sauvegarde de la culture traditionnelle et populaire),建议要求各会员国充分意识到大量包含丰富的文化特性和各地民族文化渊源的口头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应当采取法律手段和一切必要措施,对那些容易受到严重威胁的遗产进行必要的鉴别、维护、传播、保护和宣传。同时,告诫遗产国政府及遗产的拥有者,重视遗产的重要价值,拟定保护措施。建议在最后的一章关于促进国际合作的条文中指出,会员国要对那些民众或社团的具有象征性精神价值的遗产给予更大的关注。不过这个建议案并没有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而是以“民间传统文化”来代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这个概念的提出,在文化遗产的概念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虽然它最早于1982年就出现在Unesco的文件中[注:在世界遗产委员会1982年的墨西哥会议(即“世界文化政策会议”)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现“非物质遗产(patrimoine immatériel)”的概念。参见Le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Babel, 26],但对它的体系性的表述,却迟至世纪之交才真正问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1月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一项关于建立一个国际鉴别的决议,这个决议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杰作” (Proclamation des chefs-d’oeuvre du patrimoine oral et immatériel de l’humanité );于2001年,首次公布了第一批共19件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杰作(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然后在前二者基础上,熔铸为一个新的公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pour la sauvegarde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并在2003年10月17日,于第32届大会闭幕前得以通过。

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意味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进入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视野。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被大家所忽视的。多年来,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市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造成了对历史古城的摧残。上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许多大中城市旧城区内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而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更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旧文化的混淆,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在一些人看来,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让更多高楼大厦和旅游发展吞噬了很多历史建筑,毁坏了不少历史名城的风貌。这不但使文化遗存和原来的地方风情、城市风貌一扫而光,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带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是承载于千年文化遗产,例如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古遗址、古建筑等之上的。以建筑为例,现代建筑以钢筋水泥为材料,它的抗震性能较差,而中国古代多以木质建筑为主,它的建造结构使它具有更强的抗震作用。这一建筑风格背后,蕴含的是中国“以柔克刚”的传统文化理念。例如,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再如,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上海市虹口区霍山路的老屋和街区,就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这个地方得到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在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时,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 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理解文化遗产,应该理解遗产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这种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东西。 保护与发展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却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继承和发展、历史传统和现代化要求都是人们的需求。财富理应包括文化财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f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化遗产让人感到生命的有限和情感的无限。无论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强大到什么程度,时间和自然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抗拒的。与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之极。因此,看着那些遗址和废墟,很多人会失落、空虚、惆怅。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遗产则是使人类延续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人类要延续下去,必须保护文化遗产。正如我们保护环境和濒危生物是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一样,保护文化遗产,表达的也是对自然的敬畏。只不过,环保所牵涉的自然是空间维度的自然,而文保所牵涉到的自然,是时间维度的自然,是能够击退历史的,更宏大的自然力量。扩展资料:如何保护文化遗产1、加强保护理念,不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2、不随便攀爬文物古迹。3、自觉遵守文物保护单位的规章制度。4、不盲目寻宝盗宝。5、自觉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与文物保护知识。6、主动对所见到的有损文物古迹的行为进行‘力所能及’的劝阻或者举报。7、不误导他人进行文物买卖和破坏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遗产保护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

f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代替的财富,是全球公认的具有突出系列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1972年联合国提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精华中的精华,黄金有价,而是戒毒,又是玩儿的,一旦被破坏了永远无法恢复原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有关你非遗的资讯和动态可以访问非遗文化网

以双月刊周期发行的《文化遗产》杂志在刊发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文章,可以检索一下名称了解一下基本介绍。有一些文化类的期刊同样可以刊发,可以到平台进行线上沟通,看看能投稿的是不是也符合你的要求。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官网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文化遗产让人感到生命的有限和情感的无限。无论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强大到什么程度,时间和自然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抗拒的。与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类不过是沧海一粟,渺小之极。因此,看着那些遗址和废墟,很多人会失落、空虚、惆怅。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遗产则是使人类延续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人类要延续下去,必须保护文化遗产。正如我们保护环境和濒危生物是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一样,保护文化遗产,表达的也是对自然的敬畏。只不过,环保所牵涉的自然是空间维度的自然,而文保所牵涉到的自然,是时间维度的自然,是能够击退历史的,更宏大的自然力量。扩展资料:如何保护文化遗产1、加强保护理念,不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2、不随便攀爬文物古迹。3、自觉遵守文物保护单位的规章制度。4、不盲目寻宝盗宝。5、自觉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宣传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与文物保护知识。6、主动对所见到的有损文物古迹的行为进行‘力所能及’的劝阻或者举报。7、不误导他人进行文物买卖和破坏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遗产保护

知音,凤姐推荐

《人民文学》、《译林》、《小说月报》等

《人民文学》,《译林》,《小说月报》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

一个喜欢整容的国家,现在又为其干瘪的历史丰胸

“纪念日”的确定,无疑是推进一项事业开展、弘扬一种伟大精神的重要文化符号。国务院最近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这意味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始进入政府和社会关注的视野。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被大家所忽视的。多年来,我国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很多文化遗产、大量古代建筑,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由于不可再生性,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上世纪50年代以后,全国许多城市开始新的建设,由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造成了对历史古城的摧残。上世纪80年代以后,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许多大中城市旧城区内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使许多传统历史地域遭到了“灭顶之灾”,许多旧城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而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更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  传统文化与落后文化、旧文化的混淆,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力。在一些人看来,要更新,就要破“旧”立“新”,就要“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而片面追求经济建设,忽视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让更多高楼大厦和旅游发展吞噬了很多历史建筑,毁坏了不少历史名城的风貌。这不但使文化遗存和原来的地方风情、城市风貌一扫而光,割断了社会的历史文脉,而且,长此以往更会带来一个民族文化的弱化。  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需要载体。悠久的文化,是承载于千年文化遗产,例如风俗、习惯、传统表演艺术、古遗址、古建筑等之上的。以建筑为例,现代建筑以钢筋水泥为材料,它的抗震性能较差,而中国古代多以木质建筑为主,它的建造结构使它具有更强的抗震作用。这一建筑风格背后,蕴含的是中国“以柔克刚”的传统文化理念。例如,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再如,上海市第12块历史风貌区——上海市虹口区霍山路的老屋和街区,就是中国人民与犹太人民友好的见证。这个地方得到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在德国法西斯残酷屠杀犹太人时,在许多国家拒绝接纳四散逃亡的犹太难民时,也在遭受日本帝国主义蹂躏的中国人民友好地接纳了3万多犹太人。相反,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  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理解文化遗产,应该理解遗产背后蕴含着的深刻历史文化含义,更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培育出新的现代文化。这种萌发于历史文化传统之上的“新”文化,才更具有根基、底蕴、特色和生命力。社会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但更新不能摈弃历史,而是在历史基础上发展,是从旧环境中滋生出新的东西。  保护与发展是一对难解的矛盾,却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继承和发展、历史传统和现代化要求都是人们的需求。财富理应包括文化财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关键是要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体味与认同它的价值,历史文化的价值同样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呵呵你自己的提问就是提纲啊自己每个问题都查查,就是一篇文章啦

请去看看拆王之王。韩国说MJ是他们国家的。可耻。棒子就是这样!

  • 索引序列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公告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2016期刊官网
  • 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杂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