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6

夏内内爱吃饭
首页 > 论文问答 > 百年中国看上海历史论文心得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淡淡默默淡淡

已采纳
上海的历程,是近现代中国浮沉嬗变的缩影。上海是一个“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85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09万人。地形地貌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平均高度为海拔19米左右。海拔最高点是位于金山区杭州湾的大金山岛,海拔为70米。西部有天马山、薛山、凤凰山等残丘,天马山为上海陆上最高点,海拔高度8米,立有石碑“佘山之巅”。海域上有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乌龟山)、佘山岛、小洋山岛等岩岛。
191 评论

小兔斯基801110

成立于1956年10月,当时属中国科学院;1959年9月,划归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是研究上海历史的重要中心,主要任务是根据上海地区的特点,开展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以上海史为重点的各项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现设有古代史室、近代史室、现代史室、上海史室、社会史室、思想文化史室六个研究室。 经四十年的积累和几代研究 者的不懈努力,在这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9年则出版了十五卷本、近六百万字的《上海通史》。 被评为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成果一等奖,又获得国家图书奖。历史所还相继编写出版了《近代上海大事记》、《现代上海大事记》、《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东南沿海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上海道契》、《上海近代经济史》、《上海地名小志》、《百年上海滩》、《上海旧影》、《百年上海城》等有关上海研究的成果和资料汇编。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史林》(双月刊),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历史学专业期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深受国内外学术界同行的好评。 历史研究所的目标,一方面是继续发挥近代史、上海史研究的优势,另一方面则积极扶持江南史、社会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扩大与国内、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和交流,为本国和世界的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机构设置:办公室、资料室、上海史室、古代史室、近代史室、现代史室、思想文化室、社会史室。

236 评论

梦中天空

与中国的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有一定的关联。在政治,经济,社会,等等领域中严重制约了其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政治上国家的主体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挟制,本国的封建势力固执保守没有拯救国家民族的信心和勇气。在经济上由于鸦片战争国力已经大大削弱,之后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本已经遭受战争的创伤不算,还要拿出金钱和土地赔偿别国损失。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大,封建朝廷的摇摇欲坠,北洋军阀内部四分五裂,内战不断,给普通的人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深重的痛苦。种种政治经济环境造成科技的迟滞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主要的原因是不稳定的国家形式和社会制度。

356 评论

长安三太子

《百年中国》观后感  《百年中国》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演绎了一出中华民族知耻而后勇、死地而后生的演义。二十世纪伊始, 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奄奄一息,濒临灭亡的边缘。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救亡"成为千千万万有爱国心的中国人所焦虑关注的问题;而这个世纪快 要结束时,中华民族已经站立起来,并迈开大步不断前进。如今,中国已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个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尊敬的国家。占世界人口将近四分之一的中国人,在一百年时间里,经历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确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回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奋起的历程,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而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遭列强凌辱的时候,有些傲慢的西方人把中华民族看成劣等民族,而当中国崛起之后,这个民族又让整个西方世界觉得不可思议。同样是中国人,表现为何如此大相径庭?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列子说符》中的一则故事“歧路亡羊”。说是杨朱家的邻居走失了一只山羊,请杨朱派他的家僮门人去帮忙。杨朱奇怪地问道:“只走失了一只羊,何须动员这么多的人去追呢?”邻居答道:“岔路太多。”过了半天,去追羊的人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杨朱问:“羊找到了吗?”邻居答:“找不到,这条大路有岔路,岔路上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羊跑到了哪条岔路,人再多也无济于事。”  想想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想救国,就像门人都想找到那只羊。然而遗憾的是,救国之路就如那许多的岔路,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没有统一的领袖,你奉行三民主义,我信仰共产主义,他还想复辟帝制,大家一盘散沙,即便人再多也找不到羊,救不了国。直到共产主义思想逐步扎根于广大劳动人民,有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全国人民英勇作战,奋力拼搏,才建立新中国,建设现代化中国。  于国家如此,于村舍如此,于企业也不例外。企业面临复杂的市场经济竞争,犹如面对无数的岔路,怎样才能生存与发展,避免歧路亡羊?一定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上下齐心,才能驰骋在康庄大道上。  说来说去,都是“人”的问题,历史是人创造的,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历史使命。有了杰出的领袖,奉行统一的原则固然重要,但是,历史更是人民创造的,能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受到人民的拥护才是最重要的。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里面有一则“国有三不详”的故事很有启发。从前,齐国人把老虎和蟒蛇视为不祥之物。一次,齐景公去野外打猎,不巧撞见了猛虎和蟒蛇,他惊魂未定,急忙把晏子叫来问:“今天寡人上山见虎,下沟见蟒,这怕是我们齐国的不祥之兆吧?”晏子回答:“我也听说一个国家确实会有不祥之兆,而且有三不祥:一是有了贤明的人才而君主不去选拔,不想知道;二是知道了也不愿录用;三是虽然录用了却不肯信任。所谓不祥在于此。至于上山见虎,是因为山是虎的巢居;下沟见蛇,是因为沟是蛇的洞穴,这与国家有什么关系呢?怎能说是齐国的不祥之兆呢?”  在百年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叱诧风云的英雄人物可谓不少,但是因为当政者昏庸无道,亲佞人,远贤臣而未受任用的更不少;被录用了却不受信任,受猜疑、迫害的更悲哀。看看曾国藩,受清廷猜忌自动削军自保,最终虽颐养天年,却没能为国家贡献应有的力量;文化大革命一个个开国元勋被“四人帮”迫害致死,惨不忍睹,国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国有三不祥,会导致国家败落、混乱,使外族有入侵的机会;企业有三不祥,会出现管理混乱、生产瘫痪,被竞争对手吞并,两者后果一样严重。  我们庆幸的是,五凌公司在以李瑞师董事长为核心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沿着既定的发展道路,大步朝前走;公司将人才视为头等资源,大力开展管理研究,确立了以岗位为轴心的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公司上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史为鉴,相信广大员工在公司“贤而知,知而用,用而任”的大好环境下,定能实现个人梦想,共创五凌辉煌。

255 评论

相关问答

  • 百年中国看上海历史论文心得

    《百年中国》观后感  《百年中国》再现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演绎了一出中华民族知耻而后勇、死地而后生的演义。二十世纪伊始, 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

    克利玛碴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百年中国看上海历史论文

    上海的历程,是近现代中国浮沉嬗变的缩影。上海是一个“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

    倍笨儿9999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百年中国看上海历史小论文

    上海历史简介  上海历史悠久,系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二批38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陆。市区成陆约在10世纪前叶才全部形成。  公元

    wisteria爱发呆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百年中国看上海历史论文感悟

    清朝末年后,便是中国最灰暗的记忆——八国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鸦片战争、辛丑条约、甲午海战、日军侵华……  光绪皇帝成为慈禧太后的傀儡,慈禧太后在朝政中一手遮天

    小小爱人小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
  • 百年中国看上海历史论文感想

    上海的历程,是近现代中国浮沉嬗变的缩影。上海是一个“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上海,简称“沪”或“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

    dp73239085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