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9

怀疑本身
首页 > 论文问答 > 古籍文献整理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孙家员外

已采纳
我国古籍目录数量多、种类多,内容极其丰富。如果从目录编制的体例看,大致可分如下三种:第一种,部类前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有解题。解题又叫叙录或提要。它的作用是叙述作者生平,概括全书大旨,品题得失,考辨讹谬。这种既有序又有解题的目录,不仅剖析学术流别,而且提要钩玄、举其大旨、“故虽书有亡失,而后之学者览其目录,犹可想见全书之本末”(朱彝尊《曝书亭全集》卷四十四),因此在学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历来被学者们所推重。流传至今的有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清代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这种解题目录始于刘向的《别录》和刘歆的《七略》,到宋代时已趋于成熟,《郡斋读书志》与《直斋书录解题》就是标志;而清代所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更加完善,成为解题目录的集大成者。第二种,部类前后有小序,书名之下无解题。这种目录,价值在于小序。小序条辨流别,申明大道,叙列九流百家之学,使人得以由委溯源,考辨学术源流。流传至今者,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第三种,只记书名,无小序、解题。如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清代张之洞《书目答问》,唐以下各史《经籍志》、《艺文志》,以及一些私人藏书目。郑樵《通志·艺文略》的宗旨是:“类例分,则百家九流各有条理,虽亡而不能亡也。”“类例既分,学术自明,以其先后本末具在”(郑樵《通志.校雠略》)。郑樵反对每书之下必有解题,认为这是“泛释无义”、“文繁无用”,主张从目录的分类来体现学术源流的本末先后。他排斥目录中的解题,未免失之偏颇,但他所编《艺文略》,分类之间剖析流别,秩然有序,确实体现了“类例既分,学术自明”这一原则。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令其门径秩然”(《书目答问》略例),其编排之法与郑樵的原则相吻合。因而在只记书名的目录当中,《通志·艺文略》和《书目答问》为人们所重视,具有一定的价值。由此可见,考辨学术源流是我国目录学的正宗及优良传统。此外,从目录的形成及目录的体制看,又可分为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人藏书目录等三种。第一种官修目录,这种目录是在国家藏书的基础上编制成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在政权趋于巩固、国家安定的情况下,往往着手整理文化典籍,当然也为了对人民实行思想统治。从汉代至清代,历代王朝大都搜集天下遗书、编制全国性的综合目录。这种目录由于是政府组织编修,因而无论人员的配备,还是书籍资料的搜集,都雄厚而充实,特点是书籍著录完备,包罗宏富。如《群书四部录》(唐开元初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但由于成于众手,往往失于疏漏,这是一个缺点。第二种史志目录,这种目录是历代史官在修史时,根据同时期的国家藏书修成的。目的是记一代藏书之盛,把一个时代的学术文化情况作为历史的一个方面记录下来,和正史一同流传。自从班固首创《汉书·艺文志》,开了正史中记载目录的先例,历代修史者相沿不绝。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等。从汉代到清代,史志目录一直是我国目录学发展史中一支重要的流派。可据以考见一代学术源流及典籍的存亡,在历代官修目录大部分佚失的情况下,同史书一同流传下来的历代史志目录就更显得珍贵了。第三种私人藏书目录,这种书目是以私人藏书为基础编制的。限于各方面的力量,它不如官修目录的完备、宏富,但它可以补官修目录及史志目录之阙,特别是私人所著的解题目录,在补阙这一点上尤其重要,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这两部目录著录的书籍,后来大多佚失;但由于这两部目录都有解题,因而“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考核异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成为“考证之所必资”的重要目录。我国古代目录的种类,如果从它的性质上看,也可以分为三种,即综合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第一种综合目录最为常见,一般都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历代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人藏书目录、通常都属于综合目录。第二种专科目录是伴随着科学文化的逐步发展,适应人们对某一学科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的要求而产生的专业性目录。我国最早的专科目录是汉武帝时杨仆的《兵录》。后来,与历代学术的兴盛相适应,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专科目录。汉魏以来,文学开始繁荣。晋初产生了荀勗的《杂撰文章家集叙》、挚虞的《文章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盛行,由于我国有儒家独尊的传统,佛教仍被视为异端,佛经在目录中没有地位,这反而促使佛经目录向专门化发展。晋代释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齐梁间释僧祐的《出三藏记集》,都有一定的价值。史籍目录兴起于唐代,金石学目录源于宋代,时代愈晚,专科目录愈多,也愈加专精。如清代朱彝尊的《经义考》、谢启昆《小学考》,都是质量较高的好目录。第三种特种目录是性质特别而又不限于一科的目录。如丛书目录,目前最完善而使用又方便的是上海图书馆一九五九年出版的《中国丛书综录》。禁书目录,有陈乃乾所编《索引式的禁书总录》。版本目录,有清代钱曾《读书敏求记》、邵懿辰《(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等。敦煌写本目录,有商务印书馆编的《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是目前最好的敦煌遗书目录。另外还有地方志目录、善本目录、词曲目录、辨伪目录等等。如果我们熟悉并且掌握各种目录的不同性质及其特点,在学习、研究、整理古代典籍的过程中,将会心中有数,目标明确,驰骋自如。
333 评论

lifeierwawa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唐代文史中国人民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文、史、哲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科技史料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小说资料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法律文献北京财贸学院古籍整理小组天津天津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内蒙古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蒙古学古籍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河北河北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元曲、 诗经、 历史古籍河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古国文献研究室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小说史辽宁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吉林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东北文献等、东北亚史、韩国历史文化延边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江苏苏州大学文献研究室,研究方向为文献学理论与方法、文学史料学、古籍整理徐州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唐宋诗词、《全唐五代诗》、唐代禅文化、地方史志南京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史学、语言文字学、文献目录学扬州师范学院历史文献研究室,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经学文献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无锡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安徽安徽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徽州文献安徽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安庆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徽州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室山东聊城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中国经学、明清文学山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山东地方文献山东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医学文献江西南昌大学赣文化及古籍研究所江西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江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小组福建厦门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闽台地方文献、中国经济文献、唐五代文史资料福建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易学研究所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湘潭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益阳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小组河南河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代汉语、唐诗、先秦两汉、宋代文化安阳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典籍信阳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词学、佛学等广东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 研究方向为岭南地方文献雷州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室韶关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室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献学广西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古今图书集成索引广西民族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广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四川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云南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地方文献研究所陕西西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周秦汉文献、陕西地方古籍、西北地理、科技史青海青海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青藏地区古文献新疆新疆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中亚资料海南海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海南古代文化典籍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黑龙江地方古籍等、诗经哈尔滨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浙江杭州师范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唐宋史学宁波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台州师范专科学校古籍整理研究组湖北湖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宁夏宁夏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方向为回族古籍、宁夏地方文献、伊斯兰教汉籍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古籍整理研究室上海教育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上海中医学院中医文献研究所

163 评论

珍珍zero

经过孔子几十年的工作,他亲手完成了六种古籍的整理和编纂。(一)《诗》:后称《诗经》,包括“颂”(周、鲁、宋的宗庙祭祀乐歌)、“雅”(贵族创作的歌诗)、“风”(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歌诗),编集了距今两千五百年至三千年之间的歌诗共305篇。这是中国由口头文学转化为书写文学的第一部诗集,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与希腊史诗、莎士比亚戏剧并称世界古代三大文学名著。孔子不但对这本诗集的歌诗进行收集、整理、校勘,还进行正乐(校正音律)和语言规范化的处理。《论语》中有他教学生读《诗》以及他用《诗》和讲《诗》的记录。(二)《书》:即《尚书》,又称《书经》,是夏、商、周三代历史档案文献。《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上起尧舜,止至东周,是中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录了距今四千年到两千六百年间的若干政事活动,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法律、地理、历法等诸多领域,是研究古史不可缺少的历史文献资料。据《纬书》说,《尚书》原有3240篇,经孔子辑佚整理,得120篇;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时还有100篇,经魏晋南北朝又有散佚,现仅传58篇,包括《虞书》5篇、《夏书》4篇、《商书》17篇、《周书》32篇。(三)《易》:即《周易》。原本是卜筮用书,但它含有丰富的哲学思想,也有许多社会史料和文学资料。孔子不迷信鬼神,也从不占卜。他五十岁时钻研《周易》,发现了它的哲学价值。《论语述而》第十七章记录:“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他读《易》曾“韦编三绝”。据说,他为讲解《易》,写了《周易大传》,发掘《易》的哲学内涵,孔子是第一位把《易》作为哲学来读、来讲的学者,从而确定了这部文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四)《礼》:又称《礼经》,实际指《仪礼》17篇。(后来“十三经”中的三《礼》,指《仪礼》、《周礼》、《礼记》。《周礼》是战国人编的,《礼记》是汉代人编的礼学论文集。)这17篇,全是周代礼仪的详细记录,记录婚、冠、丧、祭等礼节仪式的过程及其具体安排,其中保留了我们民族原始礼仪的若干成分。《仪礼》是孔门弟子从事司礼活动的依据,其中若干成分一直沿袭到现代的礼俗活动之中。(五)《乐》:又称《乐经》。孔子特别爱好音乐,也精通音律。他认为音乐的功用是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的情感。如何运用音乐,既关系人的意志,也影响社会风气和国运兴衰,所以他推重一些乐曲,也坚决反对一些乐曲。《乐经》是他推崇的乐曲的曲谱,也有一部分理论说明文字。到汉代时,《乐经》已经失传。(六)《春秋》:《春秋》本来是鲁国历代史官逐年逐月大事记的名称,孔子依据鲁国的史记,参考其他国的史册,以鲁国纪年及十二公年次为序,进行整理修纂,记载了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共242年间各国史事1800多条。因为孔子编著的这本书,中国历史分期便把这个时期称为春秋时期。孔子将其作为教学用书,就是当时的近代史教材。它用的鲁国纪元,记的是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的各国之事,书中记的都是原始记录,经后人考证,所记的天象一一符合现代的科学推算,再验证出土文物和他国史书,记事可作为可信的历史资料。孔子编修《春秋》,并非只是抄集各国的史官记事,也非单纯记述史事,而是“以述代作”,在记述中表现出他的政治主张。司马迁《史记》说:孔子“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后人把书中表现的政治思想,称为“春秋大义”;把他一字不苟、字寓褒贬的严谨笔法,称为“春秋笔法”;《春秋》的义理和笔法,都对后世影响深远。《春秋》文字简约,最长的一条记事,也只有23字,读《春秋》必须有“传”、“记”作解释和补充,才能够明了。通行的传记有《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后世将经和传合编,《春秋》三传均列入“十三经”。学者孔丘整理编修以上六种古籍,为中华民族保存了珍贵的上古文献,而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成绩巨大的古文献整理专家。教师孔丘用这种教材教授学生,用《诗》作文学和语言教材,用《书》作政治教材,用《易》作哲学教材,用《礼》作礼仪教材,用《乐》作音乐教材,用《春秋》作近代史教材。

172 评论

dongdongth

顾名思义 自己i想 这个专业可以报考公务员 就业就。。。。不好说

282 评论

相关问答

  • 古籍文献整理

    历史教学

    dianpingyao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3
  • 古籍文献整理方式

    辑佚学是中国古文献学的分支学科,是中国古代史学研究的辅助学科,与校勘学、注释(传注、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等属同位类、同性质的学科。古籍辑佚历史悠久,

    末日女友CCCccC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2
  • 古籍文献整理难点

    您好,我是历史文献学专业的硕士,学的是秦汉简牍。不好就业,主要都当老师考公务员,考博士了。学科也很枯燥,需要下大工夫。学了这个专业 要做好思想准备

    你跑这么慢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古籍文献整理软件

    清华大学图书馆 访问入口:《中国基本古籍库》(全文网络版) (校内服务器,无需登录出校)(自己百度,给你地址是跳出的,会被贴吧

    Me馍馍27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古籍文献整理心得

    (1)首先,学习古典文献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整理古籍,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最起码的一点是,灿烂的

    有多久没见你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