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311

耗子爱熊猫
首页 > 论文问答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卷卷小白菜

已采纳
最好的独立学院。毕业证全国通用呗。
263 评论

0921缘分

烟台大学现在有2个校区,分别为烟台大学东校区和烟台大学西校区。烟台大学校区地址及简介1、烟台大学南校区烟台大学南校区位于烟台港城东大街100号,为烟台大学附属校区。2004年为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所建。主要住宿人群为大一、部分大二的女生及大一大二的男生。校对面即为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交通便利。地址:烟台港城东大街100号2、烟台大学北校区烟台大学北校区即烟台大学文经学院(Wenjing College,Yantai University),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烟台,是全日制本科层次综合类高等学校,成立于2003年,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批确认的高水平独立学院。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100号烟台大学院系设置烟台大学简介烟台大学创建于1984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14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图书馆总面积38万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底,馆藏印刷型图书158万余册、报刊合订本24万余册,每年订阅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200余种。引进电子图书174余万种,电子期刊1万种,中外文数据库近百个。校园内建有骨干万兆以太网。

255 评论

戊己庚辛

我是烟大的 有事您说话!

161 评论

小也安安

博文约礼 经世致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办学、育人的理念和实践 仅用七年时间在校生便突破万人规模;近年来学子在全国全省各类竞赛评比中荣获国家级奖89项、省级奖80项;近三年学院考取研究生539人、专升本考试录取率连年保持在20%以上;就业率每年持续在80%以上…… 作为一所成立于2003年的年轻院校,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一次次创造着骄人的成绩。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着该学院取得快速发展的呢?记者近日走访了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学院院长于光辉博士介绍道:“文经学院自创办以来,秉持‘以生为本、以师兴校、以改革促发展、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理念,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全院核心工作,以学生成长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能够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生为本:搭建个性培养平台,促进人人成人成才 坚持“育人”核心 “正是有了学生,大学才成为大学,文经学院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院的职责和使命也在于此。”于光辉院长说,“学生是学院的主人翁,文经学院的全部工作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核心任务来开展。” “全面培养”和“个性培养” 文经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求,树立“全面培养,有教无类”的观念,尊重每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文经学院里拥有茁壮成长的土壤,都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都拥有展翅高飞的蓝天。” 同时,学院深度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他们的个性差异与发展潜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力求“个性培养”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成人”又“成才” 于院长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大学的教育应该是多类型、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教育,应该摒弃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应试教育观念,要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成人成才规律,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重视学生的心灵塑造、人格构建和人生观引导,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成人”,其次再在专业知识、就业技能上有所精进提高,进而“成才”。 于院长说:“‘博文约礼’、‘经世致用’是我们对‘文经’的诠释,也是学院育人的理念和特色所在。前者要求我们重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较高的基本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为人处世风格;后者要求我们注重与社会结合,强调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习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师兴校: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学院突出“以师兴校”发展理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大学里不仅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师资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拥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70%的师资来自烟台大学,他们是学院教育教学的核心力量。目前现有教职工872人,其中专任教师593人。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占8%,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约占85%。”于院长告诉记者。 学院充分依托烟台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烟台大学资深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各系系主任和核心教学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充分发挥烟大优秀教师在学院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聘请社会名流、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课。另外,学院还拥有一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的青年专职教师力量。 助推教师专业水平提高 烟台大学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不仅在学院里担任课程,还担任学院青年教师的督导老师。青年教师同他们结对子,拜师学艺,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通过老教师、老教授的“传、帮、带”使青年教师逐步成为教学骨干能手。近日,由学院青年教师殷晓彦、王燕指导的两支学生代表队在2011年“金蝶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山东赛区的比赛中,喜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并将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大赛。 学院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和做法,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其具有教师培养、教学评价、教学研究三大职能,改变以往“重评价轻发展、重管理轻培养”的观念,巩固教师的主体地位,实现从“鉴定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学院还将积极筹建“微格教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7项、省部级课题12项,出版教材、专著18部,在各大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76篇,其中被SCI检索22篇,《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也成为教师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以改革促发展:探索人才培养成功之路 “保障人才培养高质量,就需要不断地推进改革,全力满足学生成人成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于院长说。为此,近年来学院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种创新举措推动人才培养。 优化学科专业 在现有22个本科专业和13个专科专业的基础上,学院根据自身特定环境、社会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革,树立“瞄准市场找定位、突出特色求发展”的理念,全力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时补充时代新课题、社会新变化、市场新机遇所带来的新知识、新经验、新角度,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学院新增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黄金经济方向”等适应胶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专业(方向)。 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教学。学院加大力度对有考研和专升本计划的学生进行培养,经常组织多种考研、专升本的交流会和辅导班,并且还设置了专门的考研自习室、专升本自习室,让同学们受益匪浅。近三年,文经学院共有539名同学先后考取了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在专升本考试方面,学院连年升本率保持在20%左右。 学院始终强化学生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不间断学习,提高同学们的理论素质和运用能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张晓彤同学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D类特等奖;去年学院全省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统一考试通过率为6%,许多班级还高达100%。 “有的同学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并且想在这方面继续加强,我们就选聘他们作为学生助理,有的担任院长助理,有的担任各职能部门助理,有的是班主任助理。这一举措很受同学们欢迎。”于院长介绍道。建校以来,学院有近百名同学在激烈的角逐中一举夺魁,考上了各地区的国家公务员,其中有不少曾经担任过学院的学生助理。 学院为了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素质修养,广泛开展各种文艺、学术、体育等活动,积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文经讲堂”、综合素质大赛、歌手大赛、辩论赛等各层次、各类别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着学生的课余生活。学院先后派出5批80名学生赴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留学。其中,2007级赴韩交换生刘津言和吕曦两位同学还分别被评为中国留学生联合总会外联部部长和韩国语形象大使。 强化“一体两翼”实践教学 为了培养出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学院强化教学的实践性,推动教育与就业的良好结合,探索出了“一体两翼”实践教学改革新举措。2010年5月,学院申报的《独立学院“一体两翼”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项目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一体两翼”中“一体”为实践教学主体(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培训内容),“两翼”为创新实践翼、创业实践翼。学院大力推进校企结合,与4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创建实习基地,聘请双师型师资,联合培养社会紧缺的人才。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于院长认为:“教育是公益事业,因此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来关注社会发展,介入社会发展,服务甚至推动社会发展,这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更应该直接参与、研究和解决社会新课题。”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文经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大办学投入,营造健康良好的育人环境,积极打造绿色校园、低碳校园、和谐校园。倡导公益行为,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敢担当的大学生。2009年,在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基础上,文经慈善义工管理中心被评为“烟台市慈善义工组织”,并有五名学生义工获得“百名全市优秀义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0年,学院07级市场营销专业张鲁嘉同学,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事迹感人,成为2010年烟台市重大宣传典型。 教育先行勇担责任 在全社会就业难的背景下,学院主动尝试解决社会难题,以“替国家分忧、为社会减压、帮家庭解愁、助学生就业”为己任,创新性地建设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试验园。由于试验园切实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的平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后来学院被团省委和烟台市授予“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又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学院率先提出建设“低碳校园”的方案,并从科研、教学、文化活动、生活服务、意识培养等多个方面推进此项建设的实施开展。为了深化对低碳经济的科研成果,文经学院组织教师编写了国内高校首部低碳经济教材《低碳经济概论》,现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国内此项教学研究的空白,得到知名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教育科研服务地方 在我国高校黄金学科空白和黄金人才匮乏的背景下,学院瞄准黄金经济发展趋势,依托烟台地区黄金产业的优势,以培养黄金经济的紧缺人才和新型人才为己任,积极申请黄金经济相关专业,成立了“烟台大学文经学院中国黄金产业与市场研究所”、“黄金专业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建立了黄金文献的数据库,创办了黄金经济专业方向班并培养出广受欢迎的第一届毕业生。 近日,在烟台市高新区与驻烟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暨校院所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于光辉院长与高新区领导签订了战略合作项目协议,学院今后与高新区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方面将紧密合作,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充沛的智力资源。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在仅仅八年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积极改革,总结出了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育人特色。牢牢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实施紧贴地方经济发展态势的前瞻性人才培养战略,坚持走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道路,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将促进教师发展作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举措,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勇担服务社会的责任,培养社会需求的栋梁。 我们相信,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出台,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有了新的要求,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将会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推动办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请采纳

121 评论

碎碎便便

我想你应该很关心录取分数吧,省内的学生,要在一本线左右,祝你好运,烟台大学是一所不错的学校

109 评论

华蓥山5

当然文经!绝对文经!必须文经!文经可是省内前三的三本学校啊,口碑也很好。我是那里的学生,在那呆了一年觉得校园虽然小却很温馨,学习氛围也很好。如果能去文经就去文经吧!

93 评论

好好在一起吧

两个学院不同,所以各有各的特色专业,没有可比性。就比如北大的经管和清华的工科

277 评论

相关问答

  •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学报

    两个学院不同,所以各有各的特色专业,没有可比性。就比如北大的经管和清华的工科

    豪廷布艺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烟台大学学报

    仅仅《烟台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是中文核心期刊。另外还有《烟台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 ,但并不是中文核心期刊。两个期刊是分开的,是各自独立的

    独酌邀明月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烟台大学学报投稿经验

    中英文对照标题、中英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码)、作者姓名、有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

    想想冬至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8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鲁东大学应该是一所三本类院校,成立时间比较晚。

    yidiandian100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0
  •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共有教职工1120人,其中专任教师847人,教授59人,副教授299人,具有硕、博士学历学位的310人;拥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优

    ~逛吃逛吃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