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9

运动的毛毛
首页 > 论文问答 > 对外汉语教学论文选题方向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爱的giraffe

已采纳
学术堂整理二十个好写的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  1、以《墨子》为例分析古代汉语中的"所"字结构  2、《马氏文通》中韵律影响句法现象研究  3、"道"的文化阐释  4、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类型及规律--以《论语》为例  5、关于古代汉语绪论的几个问题  6、主观化与古代汉语"N所V"结构的双重身份  7、从拉丁语到古汉语--汉译《几何原本》卷一"界说"的翻译分析  8、诗语、框架与海外经验--张斯桂《使东诗录》浅论  9、评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的编排  10、当代文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11、《世说新语》中程度补语的句法和词性研究  12、浅析第三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发展  13、成语、俗语--学习文言文的新途径  14、浅析《马氏文通》对"先置"现象的研究  15、浅谈汉语言文学的全球化发展  16、如何培养我校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17、古代汉语"远+N"和"N+远"构式的语义与句法历时对比研究  18、《论语》同义词辨析  19、古诗文吟诵的历史传统与规则要领  20、古代汉语字间关系考察--以"薄"与"迫""箔""簿"三字关系为例
118 评论

奶油不够变球

《趋向述补短语的自由和粘着问题》,《语文研究》,1988年4期。《重音与语义》,《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动词+趋向动词(双音节)的宾语初探》,《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1年33期。《表示概数的“多”和“来”的全方位考察》,《汉语学习》,1993年3期。《分班、入系的标准和原则问题刍议》,《世界汉语教学》1993年3期。《北京大学留学生HSK入学考试分班入系分析》,《首届汉语考试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现代出版社,1995年。《量词前数词“一”的隐现问题》,《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年。《试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注音和拼写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第1期。《试论“把”字句中状语的位置》,《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日本),1996年26 号。并收入1998年日本国《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38号第二分册《文学·语学》。《试论对外汉语教材的规范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汉语表达重点的突出方式》,《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日本),1997年28号。《短期读本教材编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北大海外教育》,1997年第2辑。《说“呢”》,《对外汉语教学探讨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口语中述语与补语之间的易位现象》,《中国语研究》(日本),1998年第40号。《副词的篇章功能》,《汉外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也说“时间”和“时候”》,《中国语研究》(日本),1999年第41号。《副词修饰动词形成的结构的功能》,《汉语学习》,1999年第1期。《副词修饰形容词形成的结构的功能》,《广州华苑》,1999年第2期。《试论汉语中的“男尊女卑”观念》,《中州学刊》,2000年第2期。《副词的功能分类》,《北大海外教育》,2000年第3辑。《方位词“里边”和“里”》,《中国语研究》(日本),2000年第42号。《带“得”字的半截话格式》,《华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初级汉语教材语法点的确定、编排存在的问题》,《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2期。《中、日90年代汉语教材之比较》,《对日汉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动+趋+了”和“动+了+趋”补议》,《中国语文》,2001第4期。《也论易位句的特点》,《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5期。《试论修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修辞学习》,2001年第6期。《用于将来的“动+了+趋”初探》,《语言研究》,2002年第1期。《也说数量重叠式“一A一A”和“一AA”》,《对外汉语论丛》第二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半截话格式的修辞作用》,《修辞学习》,2002年第4期。《试论副词作状语带“地”问题》,《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连动句、兼语句的否定初探》,《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英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的习得顺序》,《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2期。《留学生以“象”代“像”偏误分析》,《云南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版》,2003年第4期。《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又收入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20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汉语教材》,《语言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动趋式研究述评》,《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2期。《日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过来”和“过去”的对称与不对称》,《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2004年第42号。《朝鲜语母语学习者趋向补语习得情况分析》,《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试论“没有中国人不知道的”及其相关句式》,《北京地区第三届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副词的语气功能》,《中国文史论丛》(日本),2005年创刊号。《“时间顺序原则”与“动词+复合趋向动词”带宾语形成的句式》,《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3期。《也说“A就A”格式》,《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8期。《语气副词用于短语中初探》,《汉语学习》,2005年4期。《“进”和“出”的对称与不对称》,《汉语研究与应用》,2005年第3期。《VC1C2带宾语的位置及形成的句式》,《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创刊号,2005年。《趋向补语“来”和“去”的对称与不对称》,《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2005年44号。《也论副词作状语的易位现象》,《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时间副词作状语的位置》,《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副词与句类初探》,《汉语研究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副词+谓词性成分”带“的”情况考察》,《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4期。

132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