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51

果冻爱之梦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际癌症研究和分子机制杂志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每天只睡4小时

已采纳
杂志名称全称 IF(2009)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925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A 926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05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 902PHYSIOLOGICAL REVIEWS 726CHEMICAL REVIEWS 957NATURE 48NATURE GENETICS 284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45
176 评论

夏天的风kiki

1985年至今一直从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食管和贲门癌变机制和防治研究,在食管和贲门癌变早期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系统阐明p53-Rb系统在河南食管癌和贲门癌变多阶段演进过程中的变化特征和规律。他研究发现:高发区人群存在O6-烷基鸟嘌呤-DNA烷基转移酶多态变体;提出:p53-Rb系统变化和AGT多态改变是食管癌变和高易感性的重要分子机制;创立了IHSS技术,建立了食管癌前病变细胞增生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建立了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的血清学指标和方法。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食管癌变早期的分子基础,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在学术论文上,已发表中、英文论文和文摘429篇,4部医学专著,其中SCI收录57篇。发表在18种SCI源国际肿瘤相关核心杂志上,其中在“Cancer Research” (IF=69)杂志上发表3篇,在“Clin Cancer Res”(IF=62)杂志上发表3篇,在“Carcinogenesis”(IF=37)杂志上发表8篇。据SCI统计(2000-2004),主要论文被“Science” “Cancer Research”等65种国际学术刊物引用900次,单篇论文被引用最高次数为113次(Wang LD, et al, Cancer Research,1993),主要论文还被美国“Surgical Pathology”等5部医学专著所引用,其中一部为美国医学教科书。被国际消化病年鉴(1997)收录全文一篇,该年度消化病年鉴共收录食管癌研究相关文献6篇。18次被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以及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香港、台湾等地知名大学特邀作有关食管/贲门癌变机制研究专题报告。被美国Evidence-based Oncology杂志特邀撰写专家评论文章(Evidence-based Oncology,2002,4)。在获得的奖项方面,一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和新泽西癌症研究协会等学术性奖励,一项卫生部三等奖,以及河南省教育厅和卫生厅等14项成果奖;获得香港Croucher Foundation基金访问奖。他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973等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人事部重点项目、美国NCI项目、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河南省医药卫生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1995年至今已培养研究生68名(博士23名,硕士45名)。担任《临床实验病理杂志》,《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6部医学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被邀请为“Int J Cancer”“Cancer”“Carcinogenesis”“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等四部杂志评审论文。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政府津贴),被国家人事部选入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序列,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省管专家”,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留学归国人员成就奖”。2010年8月23日凌晨1点,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他的新发现:在人类的第10号和第20号染色体上首次发现了这两个易感基因,即PLCE1(磷脂酶Ce1)和C20orf54(核黄素转运基因),由此形成的科研成果为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和个体化防治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这一发现成为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标志着我国食管癌易感基因研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也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一项空白。

175 评论

雾都下的吃货

回答 《Science》《Nature》《Cell》《Developmental Biology》《Molecular Cell》《Genes & Development》 《国际生物学期刊》 Nature (自然)是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最新最重要的研究发现。Nature 刊登过许多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比如1953年那篇被誉为“生物学的一个标志,开创了新的时代”的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Nature 与Cell和Science并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其2018年的影响因子为57,高于Cell 的4和Science的05,排名在顶级期刊前列,表明Nature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关注和引用。 更多1条 

221 评论

吃货迷思

自然杂志近年来发展的很快,出版集团还出版了其它专业杂志如《自然医学》,《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神经科学》、《自然生物学技术》、《自然方法学》、《自然临床实践》、《自然结构和分子生物学》、《自然评论》,《自然化学》,《自然物理学》,《自然纳米技术》,《自然材料学》和《自然综述系列》,总共37个子系列杂志,另外还有其他语言版的《自然中国》,,《自然印度》等系列。应该说自然是乞今为止世界上最权威,最有影响力,学科最齐全,相对来说最为公正的科学杂志!其中的《自然医学》, 《自然免疫学》,《自然遗传学》三份的影响因子已和《自然》《科学》一样高,在专业领域里威望很高。《自然》杂志不光关注生命科学,还积极跟踪新兴科学像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个人的感觉是自然杂志以其亲民扑实的作风,敏锐的目光和分析和最其全的学科复盖面,大有一统科学文献江山的气概和实力。《科学》(Science) 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出版的一份学术杂志 。1880年,纽约新闻记者约翰·麦克尔创立了《科学》杂志,这份杂志先后得到了托马斯·爱迪生以及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的资助。此后,由于财政困难《科学》于1882年3月停刊。一年后,昆虫学家Samuel H Scudder使其复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到了1894年,《科学》重新陷入财政危机,随后被以500美元的价格转让给心理学家James McKeen Cattell。1900年,Cattell与美国科学促进会秘书Leland O Howard达成协议,《科学》成为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1944年Cattell去世后,AAAS成为《科学》新主人。这本杂志主要刊登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同时,《科学》也刊登关于科学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科学》刊登各个学科的原创论文。目前,《科学》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出版的《自然》杂志。像自然一样,《科学》杂志也是周刊,稿件学术水准和质量和自然比肩的,所不同的是科学没有子刊系列,也没有像《自然》那样的定期发表综述的刊物。因为这一点,《科学》杂志的影响力是不及《自然》的。在生命科学领域,《细胞》(Cell)杂志为另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实验生物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是一分深受关注并具有较高学术声誉的期刊,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一样,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单从其影响因子来看,它一直高于《自然》和《科学》两杂志,表明它所刊登的文章广受引用。《细胞》是由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细胞》杂志主要以美东学术重镇波士顿为基地,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生命科学家为后盾。《细胞》杂志前主编Benjamin Lewin不光主导这份生物学中最有份量的杂志,而且亲自主编教课书《Gene》,该书出版后广受好评,被殴美大学列为生物遗传学的第一首选教课书。 Lewin先生的知识也更新的很快,该书差不多每两年再版一次,现在已出版到第8版了。DNA双螺旋的发现者沃森教授也写了一本《Molecular Biology of Gene》不过,没有Lewin先生的书流行。《细胞》杂志也有许多子刊系列像《Cancer Cell》,《Stem Cell》,《Immunity》,《Neuron》和《Molecular Cell》等都是生命科学中的重量级刊物。再加上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拥有的大量其他刊物,爱尔塞维亚(Elsevier)出版公司也是在生命科学文献界能够呼风唤雨的出版公司。个人对这三份杂志的感觉是,全世界的科学家对《自然》要略微青睐一些,自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稿都比较友好,编辑会对来自英语国家的稿件进行英语修改和完善。编辑部的原则是科学第一,语言第二。《自然》杂志幅盖面很广,应该是龙头老大的地位。《科学》杂志也许一直会保留其风格,即在学术水平上跟《自然》争风斗艳,但是刊物还没有要扩张的迹象。《科学》即是《自然》的对手,又和《自然》一起协手并肩统领报道人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的进程,比如当人类历史上耗资最大的人类基因测序工作完成后,《自然》发表了由Landers博士领导的学术界的人类基因测许结果;而《科学》则发表了由Venter博士领导的工业界完成的人类基因测序结果,可谓比翼双飞,也显示了英语在世界科学的领导地位。《细胞》杂志在生命科学界则是独树一旗,跟《自然》和《科学》的以短篇报道方式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进展不同之处是《细胞》的每篇文章都要求是长篇大论,文章必须要叙述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每期《细胞》的文章总数一般不超过15 篇。此外《细胞》跟其名一样,文章的角度也多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手段和方法展开,相对来说,较少从分子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化学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这三份DJ学术期刊不仅是各大学和研究所的必定刊物,而且欧美大学许多教授,科研人员都自己定阅这些刊物,其中《科学》个人定阅价是140美元,《自然》是 199美元一年。像其他许多杂志一样,欧美杂志的做法是定阅者交的费用只是像证性的,杂志主要靠名气和发行量后面所带来的广告费挣钱维持生计,杂志越有名,发行量越大,越容易生存。但是像爱尔塞维亚(Elsevier) 这样拥有众多杂志的出版公司也往往表现出很强的拢断行为,曾几何时,以波士顿地区哈佛麻省理工为代表的新英格兰派系的《细胞》杂志的学校、研究所定阅费(往往是图书馆的定阅杂志,全校师生可以下载文章)昂贵的连美国的公立大学都感到难以承受,以加州大学,密西根大学为首的几十所公立大学曾经罢投《细胞》杂志的稿件,以表达他们的不满,双方的挣执曾使牛气十足的《细胞》杂志降下身段接受发展中国家科学家的稿件,中国也有了事隔二十几年得以重返《细胞》杂志的大事记!这几份牛气的DJ学术的垄断行为和昂贵的订阅费也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烦感,终于有一些人站了出来,他们决心创办一份真正免费的生命科技杂志,Plos(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就是这样诞生的产物,它是完全开方的,免费阅读, 免费打印!只有发表是收费的,多完美的主意!记得几年前我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做博后时,有一天所里来了一个讲座,就是关于Plos杂志,题目就是介绍一份全新的杂志Plos-公共科学杂志,当时听讲的人并不多,比起一般的学术讲座真可谓廖廖无几,主持人开场白介绍-讲演者也是一位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她在博士博后期间有7篇论文发表,文章包括《Nature》,《Gene Development》《JBC》,《Molecular Cell》等,后来她加入了《自然》杂志的编辑行业。她讲到在她做编辑的时候才感觉到,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的财力无力订阅全《自然》家族的杂志,因为稿费昂贵的原因,一些优秀的稿件也不能送到《自然》这样的DJ刊物,这种情况被诺贝尔奖获得者NIH前院长Harold E Varmus,博士也知道了,他和斯坦福大学的生化教授,基因芯片技术的殿基人之一Patrick O Brown,博士,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遗传学教授Michael B Eisen博士共同发起创办了一份属于大众的科学杂志,真正意义上的免费杂志!这样2000年10月Plos终于诞生了。如果你能细看一看Plos杂志的核心原则,就就会明白它是一份百分之百的大众的科学学书杂志!对于发展中国家,Plos给予了最无私的优惠政策:可喜的是Plos杂志今天已成为了仅次于《Nature》,《Science》和《Cell》的有极大影响力的刊物,并且成为了拥有Plos-one和Plos生物,医学,遗传学,计算生物,病原学,热带医学7个成员的大家庭, 虽然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少数几份杂志也是免费的,但都没有Plos这样有高的引用率和影响力。《Plos》杂志的成功和贡献再一次告诉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一定要有一套体系,从科研基金的建立和管理,到建立世界顶尖大学及研究所,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发表科学技术成果的平台和媒体-科技杂志,每一样都极其重要!中国以人数众多的科技人才,庞大的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海外人才库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为后盾,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大国和强国的现实只是时间问题,要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走弯路,早日实现这一目标。创办一份成功的类似于《自然》或《Plos》这样的科技杂志是比不可少的,也是绝对需要的。

165 评论

kobe紫米

因为有很多权威的癌症全球统计数据呀···搞癌症研究的哪个不得引用这个数据···所以影响因子这么高也不夸张,另:2021年已经508了,刷新认知有没有

357 评论

小S妈是顾大厨

期刊名中带有生物经济的期刊

228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际癌症研究和分子机制杂志

    期刊名中带有生物经济的期刊

    翻滚的小鱼人 6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国际癌症研究和分子机制杂志官网

    癌症基因组研究对临床癌症防治的影响摘要自二十世纪以来, 癌症已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较高的癌症发病率。据世界卫生组

    卡布奇诺有点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国际癌症研究和分子机制杂志哪个好

    首先要确定好核心期刊的定义,要清楚你说的是那种核心期刊。楼上回答比较偏面,单独说期刊名字也不够具体。医学类的核心期刊要分科技核心还是中文核心,或是CSCD。如果

    是淡淡的忧伤啊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6
  • 国际癌症研究和分子机制杂志的区别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

    玛雅家具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5
  • 分子癌症杂志

    一般三类,五年一评。

    夏萱萱大人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