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160

喵呜兔几
首页 > 论文问答 > 佛学以什么为核心思想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茜茜Julie

已采纳
佛教的中心思想引述《yuan (缘)》之铭言:> 不论怎样的思想, 终究属於意识形态, 无法通达於佛法的微妙> 唯有真实智照的生起, 这非意识形态 非思维性的作用, 才能通> 达佛法的根本> 智照的生起, 得"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不论心境界, 外境界, 於中都不贪执妄想, 於福德乃至佛法也都不受,> 此为"无所住"; 当这样做时, 还不够, 真实的智照作用仍不依定会生起;> 必得无念无为, 不造作纯熟, 智照方自然生起; 此为" 生其心 "思想与意识形态不同(这个问题我在大二的时候问过社会学老师)。他说,思想,是一种开放的、可以修正的、可以容许不断质疑和否证的东东;至於意识型态,则属於铁板一块的东东(大陆翻成意底牢结),因此,不容许被挑战和更改。所以,任何挂上「主义」的,都是意识形态。那麽,回过头来看,佛门理论到底是思想?还是意识型态?我想,很投机的答法是:都有。但姑且不论(也不想陷入二分的泥淖)是佛门的东东是思想还是意识型态,我们就用原先的命题:「佛门的中心思想为何?」来回答好了。因此,什麽是佛门中心思想,倒想起了佛门禅宗的老前辈,这麽定义: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嗯,你可以说他很化约,不过,却流传了千古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在各宗教都有,这也符合大多数人对於所谓「宗教」的看法,并推论出「万法归宗」的结论。这种「万法归宗」的看法有好有坏,好的是,对於各种宗教都很宽容,不会有宗教战争,所以,中土从古至今以来都没有过宗教战争,只有政权争夺战;坏的是,我们无法辨别佛门正法,导致附佛外道很多,佛法灭 绝。至於「自净其意」这一点与其他宗教或思想不同,这才是所谓的不共;也因此,才有所谓「应无住而生其心」,只是要到「应无住而生其心」的阶段或境界,恐怕现在谈还太早了一点。另就实行面而言,则须从最基本的五戒十善做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进而读经,所谓「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完成启蒙并进而有所觉),才能有所悟与证。这「自净其意」是佛门非常重要的一环,比如欲望重,就用白 骨观,并用戒律约束自己行为,使自己不犯。因此,自净其意是净什麽?净(身、口)意之贪、嗔、痴、慢、疑等五毒。因为,身、口属行为层次,非常明显;不若意之幽微,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一点。所以,学佛必须有次第,也就是戒、定、慧,这样的修行次第。台大狮子吼一直不断提倡读经,而且是世尊开悟後第一次转法 轮的经典:阿含经系列。因此,这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进入佛门并提供自身反照的基石。但在这五浊恶世与佛法逐渐消亡的过程中,众生刚强难化,也有种种生活上的困顿导致自身无法按次第修行,因此,这两年,蔡老大陆续讲演了药师法门与业报迷纵系列并结集成书,并在台大狮子吼与众多发心的志友们推广下,已在全台各地医院、图书馆皆能取得,同时,台大狮子吼也设置各种祈愿坛,希望大家能满愿(所谓佛说,人生有八大苦,其中求不得,也是一苦)并在这五浊恶世中身心安顿之馀能够进而亲近佛门,进而能於深入经藏,使大家早日解脱,同证涅盘。其实,佛门中心思想为何?这个题目很难回答,有多难回答?套句公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著名的台词: 我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   但我的一生并没有那个□工夫,所以,就必须请您自个儿依序修行并自行体悟罗。共勉之。建议先读佛陀传,这会对修行有帮助。我对佛陀传中释迦牟尼面对天魔波旬的种种挑战的过程中有著深厚的好奇和感动。也许,你也能从佛陀的一生领悟到些什麽,这也对什麽是佛门中心思想的理解有帮助。--佛光注照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曜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人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南无大行普贤王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149 评论

冰冷的火夫

佛教的精髓就是众生平等。关于爱因斯坦称赞佛教一事,有可能人觉得非常荒谬,因为就当时而言科学和宗教是一组非常尖锐的矛盾。如果一名科学家去赞扬或信奉某种宗教信仰的话是要受到全社会的讽刺的。但是爱因斯坦这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确对佛教有着高度的赞扬,并且表示如果可以的话自己愿意成为一名佛教徒。这就能很充分的体现出佛学的魅力。一、佛教最主张众生平等在佛教里面所说的众生指的是六道和十法界中,所有的一切大家都是平等的。虽然在现实生活中人和人之间无论财富还是地位亦或是思想境界都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佛教面前他们都是平等的。首先从人格和思想上是平等的,然后只要你付出了像他一样的努力你也可以拥有他所拥有的一切。也就是说只要你肯付出与他对等的努力那么你所得到的回报比如收入和社会地位等也会与他一样平等。二、佛教主张因果轮回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做了下了什么事情,便意味着种下了什么样的因果,会得到与之高度相似的回报。这种回报可能在时间空间上会有所差异但是一定会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科学和正能量的思想,正是在这种想法激励之下,衍生出了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的中华传统美德。既不侵略也不害怕被侵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佛家思想讲究六道轮回,随着生前多做善事,积累阴德便可享受好的转世。总的来说,佛教思想的精髓核心可以指导人们做个好人,我们常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以及多行恶便会自食其果堕入轮回之中不能自拔就是教导人们多做善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弘扬正能量。

200 评论

正在缓冲1234

主要思想主张是: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

196 评论

大猪头.

我认为是从尘幻中觉悟,认识我们的本来,我们是什么,周围的花花草草石头瓦块是什么,和我们什么关系,简言之,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理,真明白了,就同佛知见,就觉悟了,不迷了,就是佛了。再进一步细说,这个世界、这所有一切、万法是否实有?就要讲到空和有的关系,空和有与我们又是什么关系?这就是根本,我认为这就是核心,把这个搞明白,就是佛的意图。

314 评论

橘子哈哈111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总结一下就是四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29 评论

君临天下之嚻

佛教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鸟巢禅师把这三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成十六个字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基本教义为四谛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四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把社会人生的一切判定为苦,集谛是讲造成痛苦的原因,灭谛就是要人们消灭造成痛苦的原因,道谛是向佛教徒指明解脱的途径,可概括为八正道。扩展资料:佛教的基本教义:1、关于善恶因果与修行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2、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分割开来的。3、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是:缘起、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因果业报、三界六道、三十七道品、涅盘,以及自成一体的密宗法义等。

133 评论

大财891088

佛家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戒欲;生灵平等。 望采纳!原创 能解决 伍分!谢谢!

330 评论

荔枝爱苹果

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心三藏,一心三藏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的真理,即法华经和楞严经所揭示的这个宇宙的真相——天地万法唯一人一念之所变现

82 评论

zhuyutong215

佛法中心思想即四圣谛:苦、集、灭、道。佛教的一切莫不依此展开。佛教释迦牟尼发现人生诸受是苦,为达到灭苦的境界(涅磐寂静)而经探索发现苦皆因无明、贪、嗔痴而生,彻悟了诸法真相(缘起性空、无我、无常)。缘起性空是佛法四圣谛的哲学支持,也即佛法核心。释迦牟尼说法皆不离此。

220 评论

爷很忙2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楞严经》里的“一心三藏”,“万法唯心所现”,是《法华经》的一大事因缘,十个如是,是《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法不一,义理相同,都是圆教一乘的法义。

295 评论

相关问答

  • 佛学以什么为核心思想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楞严经》里的“一心三藏”,“万法唯心所现”,是《法华经》的一大事因缘,十个如是,是《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法不一,义理相同,都是圆教

    不想吃成胖嘟嘟 9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科学以什么为核心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

    胖哥high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佛学以什么为核心

    佛教核心就是见佛性,佛性为通俗易懂现多称本我,佛教是了却生老病死,见佛性就是了却生死,不生不灭,不再轮回。见佛性别名很多,《金刚经》称“如来”。见佛性再达无上正

    芳宝女郎 8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思想路线以什么为核心

    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就是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所概括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油墩子2016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科学以什么为核心思想是

    以人为本

    西西里的蘑菇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