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6

玉子狗尾草
首页 > 论文问答 >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imyforever

已采纳
德育论文——浅谈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 小学教育学当中说:小学阶段形成的思想品德对儿童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因为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尤其是人的许多行为习惯,都是在儿童时期养起来的。在小学阶段养成儿童具有良好的品德的行为习惯,就为他们今后的思想品德进一步健康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相反,如果在这个时期放松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或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形成了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则将影响他今后一生的发展。 由上可知,在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那么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我认为锻炼学生的德育意志,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可以说有许多学生不乏道德认识,知道要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但往往禁不住某些事情的诱惑而人为地犯错误,或情绪被激化时而犯错误,如明明知道打人骂人不对,但当与同学发生冲突时便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些同学所缺乏的就是道德意志力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学当中对道德意志的解释是: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确定的目的,自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通过这个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意志它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这种能力的小学生,可以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德认识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道德情感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转化为自身的素质。可以说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形成的催化剂。而对道德行为的解释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人的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完善程度的主要标志。上面的话里也已经说过,由于学生道德意志的薄弱,即使有正确的道德认识、良好的道德情感,但行为上确是另一回事。由此,又可见教师在德育中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锻炼好学生的道德意志,培养好学生的道德行为呢?“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既如此,“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说“压”有些不太合适,要说严格要求更为妥当。人都有自觉能动性,但人的自觉能动性往往具有一定的范围,并不是每一项纪律都能自觉的遵守,每一项任务都能自觉的履行,每一件事情都能自觉的完成,也就是说人还有一些不自觉性。对小学生而言由其如此,表现在道德品质上,自觉能动性越强的学生道德品质九越高,反之亦反之。对于“反之”的同学,就需要我们的严格要求,使之养成习惯,形成为自觉能动性。当然,严格要求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的。 其次,反复实践道德行为。人们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加深道德认识、巩固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也只有在反复的道德行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觉性,完善和稳定道德品质,以便在以后指导其行为。拿一件小事来说,教师如果常常带领学生做一些“帮一帮”、“扶一扶”、“扫一扫”的好人好事,久而久之,等学生养成习惯了,即使是没有教师的带领,他们见到这些事情也会自觉的去做。因此,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反复的实践。 再次,还要注意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同样,不良的行为习惯受到良好环境的影响也是可以改变的。影响学生品质的德育环境的范围很广,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在社会,网吧、游戏厅、公共场所、人际关系、社会风气;在家庭,父母的言行、家中的一些书刊及物品;在学校,教师的举止、同学间的交往、校园文化、学校风气,着一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良好的班集体、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周边环境、良好的校风都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施加着道德教育。有利于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行为。所以,德育环境的建设不容忽视。
190 评论

映雪堂明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法规概论》 劳凯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李春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中共中央宣传部编毛 泽 东 邓 小 平 江 泽 民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北京:学习出版社,2001   3郭声健艺术教育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王均平大学师德建设的现状及改革对策高等教育研究,1997(3)

317 评论

怀疑本身

积极参加学校等组织的教学评比活动。重视比赛过程,找到自己的短处就找到了成长点。自觉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样能把教师从一个台阶带向新的台阶。教学前反思前瞻性如何?教学中反思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调控,教学后反思是批判性地去发现和研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克服被动和盲目,提升教学水平。 123

88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德育论文参考文献

    积极参加学校等组织的教学评比活动。重视比赛过程,找到自己的短处就找到了成长点。自觉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样能把教师从一个台阶带向新的台阶。教学前反

    立志做渔婆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小学德育参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

    陳詞濫雕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小学德育教育的论文带参考文献

    提到德育教育,人们普遍认为“德育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的教学中进行的,或是在班会课,少先队队课中进行的。而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跟德

    yinyuyinyusuzezz 1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德育渗透参考文献

    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法制观念,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使

    善美梅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道德教育参考文献

    想撰写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渗透的论文,我觉得很好,支持你

    肥航哒哒哒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