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09

QQ荔枝蜜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选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吃生鱼片的猫

已采纳
儒学的演变过程。百家争鸣。西学东渐。
255 评论

小怡子乖乖

中文系课程分五种:全校必修、全系必修、专业规定性选修、专业一般性选修和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全系必修、专业规定性选修、专业一般性选修是中文系自己开设的课程,因为中文系师资强大,可以开设的课程非常多,经常大家可以在上百门课程中选择几门学习。这里引用的是2003版课程大纲,部分课程尤其是选修类有一些变动,但是大致风格变化不是很大。总学分:141学分,其中:1.必修课程:83学分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3学分大学英语 8学分政治课 15学分体育课 4学分文科计算机 6学分全系必修课程:50学分现代汉语 6学分古代汉语 8学分中国古代文学史 12学分中国现代文学史4 学分中国当代文学 3学分文学原理 2学分原典精读(论语 汉书等)6学分中文工具书 2学分中国古代文化 2学分古代典籍概要 3学分语言学概论 3学分2.选修课程:50学分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6学分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4学分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E.语言、文学与艺术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类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规定性选修类,17学分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4学分比较文学原理 2学分民间文学概论 2学分西方文学史(1) 3学分东方文学史(2) 2学分中国文化史 2 学分西方文学理论史 2学分专业选修课,一般性选修类:至少17学分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2中国当代小说研究 2中国当代作家论 2当代文学批评 2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 2民俗学 2叙事民俗学理论 2中国神话研究 1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 2台湾文学专题 3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 2中国小说类型 2曹禺研究 2中国戏曲 2叶圣陶研究 2闻一多研究述评 3古典小说鉴赏 3中国古代短篇白话小说研究 2散曲研究 2散曲史略 2中国宗教文学史 3中国古代文体学 2中国神话与小说 2诗经研究 2汉赋研究 2《史记》《汉书》研究 2山水田园诗派研究 2唐诗分类研究 2唐诗研究概论 2唐宋散文研究 2宋诗研究 2近古文学通论 2明清小品文研究 2明清戏曲 2三国志演义研究 2聊斋志异研究 2陶渊明研究 2秦汉士阶层研究 2小说艺术论 3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 3文艺心理学 2文艺美学 2接受美学与现代西方文论 2走向后新时期的中国小说 2文艺理论专题 3苏轼、黄庭坚诗歌专题 2元代戏曲史 3文言小说艺术大观 2中国诗歌美学史 3先秦诸子百家学派及其文艺思想研究 2思维论 2现代性与中国新诗 2近代文学改良思潮 2东亚文化研究 2《聊斋志异》鉴赏与研究 2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 2中国曲艺 3中唐诗歌研究 2列维-斯特劳斯神话论 2中国现当代小说分析 2前唐诗歌理论 2明清白话小说研究 2二十世纪外国小说经典 2鲁迅周作人思想研究 2七月派研究 2诗歌写作 2台港文学研究 2中国俗文学 3乡土文学 2中国书法美学 3古典小说鉴赏 2元明散曲研究 2当代诗歌现象 2中国文学与文化批评 2新诗与民间诗歌 2经史举要 2九十年代文学研究 2明清散文研究 2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2元明杂剧研究 2现代诗歌专题研究 2庄子散文研究 2文言传奇小说史论 2汉书艺文志研究 2中国电影文学史专题 2沈从文与京派小说 2当代文学中的哲学问题 2民间长诗学 2中国当代作品经典作品重读 2宋词艺术 2中国通俗文化研究 3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与电影 2现代通俗小说 2鲁迅研究 2当代文学史问题 2西方文论经典研究 2鲁迅小说研究 2明清诗学 3老庄导读 2性灵派研究 2 现代汉语词汇专题 2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 2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3 语音学 2 汉语修辞学 2 句法分析 2 汉语言专题 2 实验语音学基础 3 现代汉字学 2 中国语言学史 3 唐诗语言研究 3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学论文选读 3 文史哲名篇比较阅读 2 《诗经》导读 2 《老子》选读 2 《庄子》选读 2 《左传》选读 2 《论语》选读 2 《孟子》选读 2 《楚辞》选读 2 《礼记》选读 2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3 美国结构语言学 2 语言与文化 2 社会语言学 2 语义学 3 语音专题研讨 2 方言专题 2 汉语词类分析 2 《淮南子》选读 3 《汉书》导读 2 《韩非子》选读 3 古汉语词汇专题 2 汉字数字化研究 3 《战国策》选读 2 VB编程与古籍整理 2 音系学研究 3 荀子 2 汉语方言语料分析 2 《说文解字》概论 2日本中国学 2《孙子兵法》 2地下出土文字资料选读 2中国古代科举与官制研究 2《诗经》 2《论语》 2孟子研究 2《楚辞》 2《左传》 2《庄子》 2《史记》讲读 2敦煌文献概要 2《荀子》 2中国现代文学名著研究 23.实践实习:必修,无学分4.学年论文:4学分5.毕业论文:4学分大致就是这些了。

248 评论

大锅饭饭饭饭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文化蕴藏了他独有的风格。其包括;文字、百家姓、婚姻、节日等。这些都具有各自的特点,都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文字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表情达意的工具。中国在皇帝时就有了文字,由于殷墟甲骨文的出现,更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证明。所以,中国文字的创造至少有了五千年的历史。之前人类用表情达意,帮助记忆的工具大致是结绳与语言,而这一切都不能代表人类思想的变化,而语言也有了时空的限制。因此才有了文字的制造!  传说中的文字神是仓颉,《淮南子 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夜鬼哭”。描写了文字具有神奇的力量,人的智能将会因为有了文字而突飞猛进。中国的文字虽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不见得。迄今为止,一直流传的最早的文字世上带的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后依序大致是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与行书。  (1)、金文,是住在同期上的铭文。更具考古证明,我国夏朝时期就已经进入青铜时代,在出土的铜器中就铸了文字,因为周朝以前将铜称为“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称为“金文”,又因这类文字在钟鼎上字数最多,所以又称其为“钟鼎文”。  (2)、大篆,专家都认为是战国晚期秦国的文字,其笔道匀称,字体整齐,是官定的标准文字。“篆”本是大、小篆合称因习惯见前者称为大篆,故后世用“篆文”指“小篆”。战国末期,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统一文字,李斯主持了这一工作,他废除了六国的文字,便形成了新的文字“小篆”。  (3)、隶书,因小篆整齐又是长方形,结构是由均匀圆滑,各组成不方便书写。所以民间很快出现隶书。其特点是将圆滑转变取得线条,写成带方折的字形。其文字在下层官吏、差役、奴隶中比较流行,所以称其为“隶书”。  (4)、草书,是一种特定的文字,是从民间隶书发端萌芽来的。到西汉晚期就出现了具有后世风格的草书。进入东汉后,就有了比较规整的,严格的形体。草书不但笔画勾连,字间勾连,而且形体高度简化,后来又出现了草书的变体,称“狂”。  (5)、楷书,也是直接脱胎于隶书,把隶书的扁形改为方形,人们又称“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楷书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才基本成熟。楷书被美化,写得更加规矩和美观,又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的宋体字变形,叫做“仿宋体”。  (6)、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文字,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写的端正点就称为“行楷  ”,如果写的奔放点就称为“行草”。  百家姓  中国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据统计现存的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体”,姓氏的形成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同源,异姓也可能处于同一宗。唐太宗时(公元627年),吏部尚书高士廉把民间姓记录下来,写成《氏族志》颁布天下作为当时推举贤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据。中国旧时流行百家姓是北宋时写的,共有单姓408个,复姓30个,发展到后来有近4000-6000个。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氏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第二十大姓氏是徐、朱、林、宋、马、高、胡、郑、郭、萧。现代欧美各国的姓氏,大多来源于中世纪,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延续。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认识母亲生的,故姓为女旁。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时期。姓氏作为区分氏族的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姓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各族姓氏互相通婚子女姓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社会人类逐渐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过度到父系,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取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姓和氏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姓氏形成的原因  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如黄浦,高,公,施等;  以兄弟次序命氏。如伯,仲。叔,季等;  以官职名称命氏。如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以职业技艺命氏;  以祖上谥号命氏;  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大融合,借用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关尔佳改为关;  因赐姓,避讳改姓氏;  因逃避改姓。  姓氏的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地的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给孩子取名时,去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合成复姓,这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成员。  姓氏神话  姓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一种符号。姓氏而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活的原始部落中。姬姓始于黄帝。据《史记》记载皇帝本姓公孙,名叫轩辕,但因长居姬水,所以改为姬姓。其周的祖先后稷是皇帝的曾孙帝喾的儿子,继承了姬姓,后人将其称为“神农氏”,赐姓姬,成为周族的先祖。  婚姻  中国古达婚姻的爱情观的特点,爱情专一,姻缘天定,夫妇之际,人道之大论也。社会制度造成的悲剧:男女授受不亲,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丑而不信。痴心女子负心汉。中国古代原始社会的婚姻礼俗(1)乱婚即杂婚;(2)血族婚;(3)亚血族婚即族外群婚。这样父亲是集体父辈,母亲是集体母辈,成为共夫或共妻(4)对偶婚(5)专偶婚,俗称一夫一妻制,是以父权制取代母权制,以及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婚姻政策是指历代政府对婚姻奉行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其对婚姻做出了一系列的条文规定。(1)导民婚配(2)嫁娶有媒(3)同姓不婚(4)可纳妻妾。婚姻在娶婚时六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为必备条件。综合起来,古代婚姻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古代尚无现代意义上的离婚;第二、“七出”的基本点是维护夫权与封建家长制,是为保障丈夫的特权制定的;第三、离婚可以以第三方的意志为转移;第四、“三不去”从人道主义出发,对离婚有所限制。  节日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的完善,满满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是一样的,是人类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是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的节气有关。后来的传统节日和节气密切相关,节气为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就以定,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的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浪漫的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所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定型。人们常说的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文化,众多的民族节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宝藏。  通过这学期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让我更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理解了我的祖国。因而也使我更加 热爱它!

10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文化史课程论文选题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文化蕴藏了他独有的风格。其包括;文字、百家姓、婚姻、节日等。这些都具有各自的特点,都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暗了个然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外国文学史课程论文选题

    古希腊人认为大自然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神主宰的,他们把自然力人格化,按照他们的想象塑造神的形象。到了公元前2世纪,希腊逐渐走向衰落,而罗马人在地中海一带取代了希腊人

    慧慧在济南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8
  • 历史课程论文选题

    1、 浅谈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 2、 浅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谓“封臣建国”。 4、 浅谈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和意义。 5、 浅

    丹儿你个丹儿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5
  • 中国文化课论文选题

    最好写清明节的,因为那样会觉得你比较怀念祖先。

    Leo不是处女座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中外教育史课程论文选题

    自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智力的结构》一书出版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多元智力理论得到了各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崇,成为了许多国

    让子弹飞888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