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3

cathyying850
首页 > 论文问答 > 昆虫记参考文献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汐汐蘑菇

已采纳
好句: 蝉"为饥饿所驱"/"为口渴所苦" 当我考察它们的储藏室时,我是用手斧来"开掘"的。这个开掘用在这里很生动 "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这个句子比喻用得很贴切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这个竭力开窍得很贴切 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表达出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这样几下抖动便去掉了舍腰蜂刚刚初具规模的窠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的蜂巢居然已经有一个橡树果子那样大了,真让人始料不及。它们可真是一些让人惊奇的小动物。"充分表现舍腰蜂的能力 "临近沟渠的时候,它当然就会注意到这件可喜的事情,于是就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取水边这一点点十分宝贵的泥土。它们不肯轻意放过这没有湿气的时节极为珍稀的发现。1\读《昆虫记》有感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著名作家巴金说:“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作者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文精神统领在自然科学的庞杂实据,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上诚属空前绝后。没有哪位昆虫家具备如此高明的文学表达才能,没有哪位作家具备如此博大精深的昆虫学造诣。若不是有为如此顽强的法布尔,我们的世界也就永远读不到一部《昆虫记》了。 说我们幸运,还有更深的道理。法布尔之所以顽强,是因为他有着某种精神。如果他放弃了,丧失了自己那种精神,这世界同样不会出现一部《昆虫记》。 《昆虫记》中对昆虫的细节描写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尔超人的观察力,如蝉和蚂蚁乞讨粮食时的狼狈形相:“蚂蚁站在门槛上,身边摆放着大袋大袋的麦粒,正调过脸去背对前来乞讨的蝉。那蝉则伸着爪子,唔,对不起,是伸着手。头戴十八世纪宽大撑边女帽,胳膊下夹着吉他琴,裙摆被凛冽寒风吹得贴在腿肚子上,这就是蝉的形象。”这段乞讨的描写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赞叹的是,法布尔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令人赞叹。试问一下,那个人没看到过苍蝇倒挂的姿势,但又有谁去注意它呢?但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对上千种昆虫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也正是法布尔的成功之处。 然而,法布尔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偏见”,二是“贫穷”。法布尔勤奋刻苦,锐意进取,从农民后代变成一位中学教师:中学教书二十余年他兢兢业业,同时业余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发表过出色的论文。尽管如此,他想“登上大学讲堂”的梦想始终没有实现,开辟独立的昆虫实验室的愿望始终得不到支持。教育,科学界权威们,骨子里看不起他的自学学历,看不贯他的研究方向。这种漠视与某些人的虚伪,庸俗,妒嫉心里合拍,长期构成对法布尔的偏见。法布尔生在穷苦人家,靠自己打工,读完了小学,中学;成年后只靠中学教师的工资,要后七口之家的生活,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然而,发布而没有向“偏见”和“贫困”屈服。他依然勤于自修,扩充知识储蓄,坚持不懈地观察试验,不断获得新成果,一次又一次回击“偏见”。他挤出一枚枚钱,购买坛,罐,箱,笼,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极了研究资料,化教书匠之“贫困”为昆虫学之富有。 他为了完成《昆虫记》几乎是牺牲了一切。他没有抓住一生中出现的许多机遇去巧取功利,过上幻想中的“好日子”却安于清苦,坐了一辈子冷板凳,甚至不惜把一家老小也捆在自己这张“板凳上”。 法布尔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只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为何吃苦的问题,他已经用自己的九十二个春秋做出了回答:迎着“偏见”,伴着“贫穷”,不怕“牺牲”,“冒犯”和“忘却”,这一切,就是为了那个“真”字。追求真理,探索真相,可谓“求真”。求真,这就是“法布尔的精神”。 在这本《昆虫记》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昆虫的大千世界,更应该领略到的是法布尔“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 2\<<昆虫记》又使我受到了无限的启发: 蝉,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虽然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唱出美妙的歌声,可人们似乎并不喜十分欢它。可是法布尔却开始了他对蝉的研究。很快,他便发现蝉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反之,被人们授予勤劳的蚂蚁却是是凶悍的劫掠者,它们将蝉辛辛苦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这使我懂得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细心去发现,大胆的钻研。 《昆虫记》这部书,读起来像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可当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会发现,世间万物如此神奇,如此奇妙。便觉的法布尔不仅是一位昆虫学家,还是一位作家!法布尔把许多昆虫写的活灵活现、栩栩入神,而且把昆虫归结在一起。他为了了解昆虫的特征,并轻身去做,轻身去体验。就算我们不能从《昆虫记》里学到什么,至少我们能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他那种精神! 《昆虫记》我从你那学了不少知识,你让我受到无限的启发!你让我沉迷于其中,你让我体会到你那优美的文字,你那神奇的奥妙! 3\法布尔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夫,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我们看了小说戏剧中所描写的同类的运命,受得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的这些悲喜剧,仿佛是听说远亲--的确是很远的远亲--的消息,正是一样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 4\在法国十八九世纪,热衷于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写成文学式著作的生物学家,多到不可胜数,何止法布尔一人。可是只有法布尔的《昆虫记》流传最久最广,这绝非偶然。原因就在于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 微不足道的昆虫。这就是《昆虫记》充满人情味的理由。《昆虫记》充满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所以使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5\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法布尔的《昆虫记》又是一般科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让文学家也拍案叫绝的形象和生动。人们常说文学需要激情,科学需要冷静,但法布尔却用自己的一生和他的《昆虫记》告诉我们,文学和科学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它们都需要激情和冷静,而在这二者之上的是需要真实和真诚。 6\《昆虫记》这部书,读起来像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可当你深入去了解它,你便会发现,世间万物如此神奇,如此奇妙。便觉的法布尔不仅是一位昆虫学家,还是一位作家!法布尔把许多昆虫写的活灵活现、栩栩入神,而且把昆虫归结在一起。他为了了解昆虫的特征,并轻身去做,轻身去体验。就算我们不能从《昆虫记》里学到什么,至少我们能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他那种精神 法国十八九世纪,热衷于把自己的科学研究成果写成文学式著作的生物学家,多到不可胜数,何止法布尔一人。可是只有法布尔的《昆虫记》流传最久最广,这绝非偶然。原因就在于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去描写�甚至歌颂 微不足道的昆虫。这就是《昆虫记》充满人情味的理由。《昆虫记》充满对昆虫的爱,对微小生命的爱,所以使广大读者深受感动。 7\ 昆虫记》读后感: 法布尔是一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科普作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法布尔所写的一部著作——《昆虫记》。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尽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同法布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万分。法布尔能在困苦的环境下研究昆虫,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来,就不想动脑筋,有时还乱发脾气。 读过《昆虫记》作者的生平和《昆虫记》,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坚持“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311 评论

yangwenmoney

228 评论

明亮宜家

目的: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结论:经过反复的实验后,认定蜜蜂真正发声器应该是双翅根部下的两个小黑点,并撰写出科学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114 评论

Incana1992

摘要:汉语成语中涉及到白蚁、蜉蝣、蜻蜓、虱、蚤、螳螂、蝼蛄、螽斯、蟋蟀、蝉、天牛、萤、蝶、蛾、蠖、蜂、蚁、蝇、蚊、虻、蠓类等昆虫类群,以涉及蜂、蚁、蝇的成语最多。成语中有些昆虫名称现已不常用或与现在的昆虫名称意思不同,如蜩、螗、螓、蚍蜉、(蝤)蛴、蛩、醯鸡等,文中进行了解释。文章还分析了成语所反映的昆虫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某些成语不符合科学的地方。 关键词:汉语成语;昆虫;形态学;生物学;解释 昆虫在地球上所有动物中所占比例最大,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这一点从汉语成语中也可看出。目前收录汉语成语较多的词典中成语总数为2~4万个,据笔者统计,其中由昆虫的行为、习性或形态而转义生成的成语约占1%,其比例远远高于涉及其他动物的成语。本文介绍对涉及昆虫的汉语成语进行搜索、统计的结果,并对成语中的特殊的昆虫名称及昆虫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进行解释。 成语涉及的昆虫类群及相关成语的比例 经过对30000多条汉语成语的搜索和归纳发现,汉语成语中可考证的昆虫类群有:等翅目(白蚁);蜉蝣目;蜻蜓目;虱目;蚤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蝼蛄类、螽斯类、蟋蟀类;同翅目的蝉类;鞘翅目的萤类、天牛类;鳞翅目的蝶类、蛾类;膜翅目的蜂类、蚁类;双翅目的蝇类、蚊类、虻类、蠓类等。涉及这些类群的成语共约255个。另外,还有涉及“虫(虫)”和“蠹”的成语共约60个。 对上述255个成语,按所涉及类群统计其比例,结果如图1。(因“虫(虫)”不一定是昆虫,即使是昆虫也无法确定所指何类群;“蠹”泛指“蛀虫”,也无法确定所指何类群。所以含“虫(虫)”或“蠹”的成语未统计在内。) 2 成语中特殊的昆虫名称解释 由于汉语成语多来自古语,其中有些昆虫名称与现在常用的名称不同,甚至很少为现代大众所知。现将有这一类成语中有代表性的列出来,并综合多种资料对其中的昆虫名称进行解释。 1 蜩螗沸羹 蜩为蝉类的别名;螗是蝉的一种,体小,背青绿色,鸣声清圆。“蜩螗沸羹” 指如蝉鸣和沸汤翻滚,表示纷扰不宁的意思。 2 猬锋螗斧 此成语中的“螗”与前一成语中不同,应为“螗螂”即“螳螂”的简称。“螗斧”即“螳斧”。“螳斧”即螳螂的前足,因常高举如人执斧之形,故名。“猬锋”指刺猬的刺。“猬锋螗斧”比喻渺小的力量。 3 螓首蛾眉 螓为蝉的一种,体小、方头广额、有花纹。“螓首蛾眉”形容女子面容之美。 4 蚍蜉撼树 蚍蜉为大蚂蚁。 5 楚腰蛴领 这里的“蛴”指“蝤蛴”即天牛幼虫。在现代“蛴”一般指蛴螬,即金龟甲之幼虫。“楚腰蛴领”形容女子体态苗条,脖子美白。 6 蝶怨蛩凄 “蛩”指蟋蟀或蝗虫。“蝶怨蛩凄”喻哀怨凄清的思家之情。在现代昆虫学名称中,“蛩”见于“蛩蠊目”,是一类在我国很少见的昆虫。 7 井蛙醯鸡 醯鸡为在酒醋或变酸的酒上活动的蠓或蚋类昆虫。“井蛙醯鸡”比喻眼界不广,见识浅薄。 8 蛾附蜂屯 此处“蛾”通“蚁”。“蛾附蜂屯” 指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形容纷纭杂乱。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汉语成语中采用昆虫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来转喻人或事,其中利用昆虫生物学特性的成语占多数。 1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形态学特点 部分汉语成语明确地应用了某些昆虫的体型、体形、体色、头型、复眼、喙、触角、翅、足等部分的形态学特征。少数涉虫成语中所用何种昆虫或何部位则不够明确。兹考证、归纳如下。 1 体型 汉语成语中的昆虫多数体型较小,2 借此表示微不3 足道的人和事,4 有的还自不5 量力。如“蚍蜉撼树”、“蝇头小利”、 “蝇名6 蜗利”、“蚊虻负山”、“鹪巢蚊睫”、“蚊虻过耳”等。 7 体形 膜翅目细腰亚目中的多数蜂类胸部和腹部连接处很狭窄,8 称“细腰”,9 成语中借喻人的体态修长或细弱。如“蜂腰削背”、“蜂腰猿背”、“蜂腰鹤膝”等。 10 体色 天牛幼虫体色洁白,11 成语中用来比喻女子的脖颈美白。 如“楚腰蛴领” 。 12 头型 蝉方头广额,13 成语中用来形容女子的面容。如“螓首蛾眉”等。 14 复15 眼 胡蜂的复16 眼较突出,17 且腹末有毒刺,18 成语中借以形容人的相貌凶恶、丑陋,19 性情凶狠。如“蜂目豺声”等。 20 喙 蝉的口器为刺吸式口器,21 下唇22 特化为喙管,23 内藏上、下颚特化而24 成的口针,25 平常喙紧贴在胸部腹面,26 象古代冠带在颔下打结后的下垂部分。成语“蝉緌蟹匡”中的“蝉緌”即为此意。“蝉緌蟹匡”比喻相互矛盾或名27 不28 副实。 29 触角 成语“螓首蛾眉” 中的“蛾眉”本指30 蛾类细长弧形的触角,31 比喻女子漂亮的眉毛。 32 翅 蝉的翅轻、薄而33 透明。成语“蝉衫麟带”中的“蝉衫”指34 薄绢制成的衣衫。“蝉衫麟带”比喻飘逸华美的服35 装;“蝉翼为重,36 千钧为轻”形容是非混淆。 37 足 螳螂的前足为捕捉足,38 看上去很厉害,39 但与强大的力量相比,40 自然是相形见绌。成语“猬锋螗斧”、“蛮睫螳轮”、“螳臂挡车”中都提到螳螂的前足,41 且都比喻自不42 量力。 43 其他 成语“鹪巢蚊睫”、“虫巢蚊睫”、“蛮睫螳轮”中都有“(蚊)睫”。“蚊睫”或“睫”又称“蚊眉”。其实蚊子并没有真正的睫毛或眉毛。“鹪巢蚊睫”只是一个传说而44 已,45 “蚊睫”或 “蚊眉”只是古人杜撰出来的,46 用于比喻一种极其狭小的处所。如果一定要说有“蚊睫”或 “蚊眉”的话,47 那只能是指48 蚊复49 眼上方的刚毛丛了。 2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汉语成语中所用到的昆虫生物学特性有变态、食性、取食方式、群集性、趋性、筑巢、做茧、发声、发光、自卫、寿命、产卵场所和方式等。 1 变态 昆虫一生中要经过若干次蜕皮、变态。成语“金蝉脱壳”借蝉若虫蜕皮变为成虫比喻用计摆脱对手的追查;“蛛游蜩化” 借蜘蛛的游网和蝉的蜕变比喻技艺熟练。 2 食性 螳螂为著名3 的捕食性昆虫,4 “螳螂捕蝉,5 黄雀在后”等成语从侧面反映这一点;有些昆虫是腐食性的,6 因此有“物腐虫生”的成语,7 现比喻祸患的产生必有其内部原因。 8 取食方式 蚕幼虫口器为咀嚼式,9 能一点一点地咬食桑叶,10 所以成语“蚕食鲸吞”中的“蚕食”形容象蚕一样逐步侵吞别人的利益;有些昆虫如蠹类能钻蛀木头等,11 成语“鼠啮蠹蚀”等反映了这一点,12 “神奸巨蠹”则形容大奸人,13 “蠹国害民”中的“蠹”则转意为祸害国家的行为;蝉的口器属吸收式,14 只能吸进液态食物,而15 不16 能大嚼树的枝叶,17 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18 必定象长时间不19 吃东西的龟那样空腹细肠,20 因此用“蝉腹龟肠”比喻忍饥挨饿的穷困处境。 21 群集性 有些昆虫尤其是社会性昆虫往往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22 成语借以比喻人的聚集,23 如“猬集蚁聚”、“蜂合蚁聚”、“蚁萃螽集”等。 24 趋性 昆虫有各种趋性,25 这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所反映,26 如“如蚁附膻”、“蚁附蝇集”、“以鱼驱蝇”、“飞蛾扑火”、“逐臭之夫”、“招蜂引蝶”等。其中有些亦与昆虫食性有关。 27 筑巢 有些昆虫尤其社会性昆虫能筑巢。土栖性白蚁营巢于土中,28 能使堤 坝中产生空洞,29 危害其安全。成语“千里之堤,30 溃于蚁穴”用来比喻不31 注意小问题就会酿成大患。 32 做茧 有些昆虫能做茧,33 如蚕会吐丝作茧,34 人类自古就懂得加以利用。成语“作茧自缚”比喻人自扰自困;“剥茧抽丝”比喻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独茧抽丝”比喻诗文条理分明,35 脉络清晰或单方思慕。 36 发声 有些昆虫能发出鸣声。成语“蝶怨蛩凄”、“噤若寒蝉”、“仗马寒蝉”、“蜩螗沸羹”、“蛙鸣蝉噪”、“蝉喘雷乾”等用昆虫不同37 的鸣声或停止鸣叫比喻人的不同38 心情和情态或环境;“聚蚊成雷”比喻众口嚣喧,39 积小成大。 40 发光 有些昆虫能发光,41 如“映雪囊萤”中的萤火虫。 42 自卫 有些昆虫有自卫本领,43 如胡蜂用产卵器变成的毒针蜇44 刺敌人。成语中多转意为狠毒,45 不46 可小视。如“狼猛蜂毒”、“蜂虿有毒”、“撩蜂吃螫”等。 47 寿命 有些昆虫看上去寿命很短,48 如古人认为蜉蝣寿命很短,49 一般只有不50 到1天,51 最长不52 过3天。汉语成语“朝生暮死”借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短命。 53 产卵场所和方式 蜻蜓在飞行过程中产卵于水面物体上。成语“蜻蜓点水”比喻做事不54 深入。 55 排便 苍蝇能一边舐食半流质食物,56 一边排出黑色的粪便,57 会污染洁白的物体。成语“青蝇染白”、“青蝇点玉(璧)” 等借此比喻小人用谗言污蔑别人。 3 汉语成语中昆虫的生态学特性 某些成语从侧面反映了一些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蝼)”、“ 噤若寒蝉”等。“户枢不蠹(蝼)” 字面上的意思是经常转动的门轴不易生蛀虫;“ 噤若寒蝉”中的“寒蝉 ”指晚秋的蝉,因天寒而不发出鸣声。 几个不符合科学的涉虫成语 由于成语多来自古语,而古人对昆虫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因而成语中对昆虫的描述有一些不符合科学的地方。现列举若干例: 4 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5 把自己包在里面,6 比喻人作事原来希7 望于自己有利,8 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9 也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其实蚕作茧并非出于自讨苦吃,而10 是用来保护不11 能爬也不12 能飞的蛹。 13 飞蛾扑火 这个成语源自《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14 岂焚身之可吝”。原是赞赏献身精神的意思。现在一般比喻自寻死路,15 自取灭亡。其实飞蛾扑火,16 并非奉献,17 也非寻死,而18 是因为蛾类多有趋光性。人们利用该习性,19 用黑光灯(其波长更适合昆虫的视觉)来引诱蛾类,20 既可用来调查害虫种类和数量,21 也可捕杀害虫或采集蛾类标22 本。 23 朝生暮死 古人认为蜉蝣“朝生暮死”,24 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蜉蝣的幼虫(稚虫)要在水中生活一到三年甚至五、六年,25 然后才变为成虫飞出水面。当然它的成虫寿命是很短的,26 最短的只有几小时,27 长的最多也就六、七天。可能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28 古人只注意到蜉蝣的成虫阶段,29 因而30 认为蜉蝣是“朝生暮死”。 31 蝉腹龟肠 用成语“蝉腹龟肠” 比喻穷困的处境,32 是因为古人认为蝉只饮露水,33 必定腹中空空。其实蝉并非靠饮露水为生,而34 是用刺吸式口器刺进树的嫩枝,35 吸食树的汁液,36 因此是树木的“吸血鬼”。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简编).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3]王涛.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 [4]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昆虫博物馆. [5]万增林.育星汉语电子字典. [6]张新主 智能成语词典 [7]?.十三经. [8]庄周.庄子. [9]刘安.淮南子. [10]方旻软件工作室.中华诗词. [11]萧春雷.画眉深浅入时无. [12]艺网.浓妆艳抹下的真相. [13]买国庆.蝶与蛾. [14]中国风网.敬畏生命·之一.

350 评论

liuwenwenlesley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品析:这段话是《昆虫记》中描写虫子的一段话,通过比喻,列举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将昆虫的样子展现在读者眼前,将它们“可以吓退天敌”的原因淋漓尽致得表现了出来,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 ok?虽然很少先用着

218 评论

慧紫愿吉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着迷, 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凌晨,蝉是怎样脱壳;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还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当成自己的儿子养,而是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人性化的虫子们翩然登场,多么奇异、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觉到放大镜、潮湿、星辰,还有虫子气味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现场一样。被我忽视太久了的昆虫的身影,及它们嚣张的鸣叫,一下子聚拢过来,我屏住呼吸,然后,凭它们穿透了我心灵的幽暗。是法布尔,让我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等许多问题上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世界,它不同于小说,它们是最基本的事实!是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是独自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与艰辛。我仰起了头,这一刻,我非常想仰起我的头,像仰望星空一样,来对待昆虫们存在的奥秘。它使我第一次进入了一个生动的昆虫世界。 于是,我接着往下看《昆虫记》。 接着往下看,《昆虫记》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然而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也会牺牲在个头儿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 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联翩。 看着看着,这些虫子们渐渐地清晰起来,我思考着: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这些虫子是不是还会在呢?现在的环境恶化,又是不是在以后还会有呢?我仔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感觉到了 “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昆虫学家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千辛万苦写出传世巨著《昆虫记》,为人间留下一座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散文宝藏。它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在作者的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小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他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把《昆虫记》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与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的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了,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越以往。我觉得 《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 我想无论是谁,只要认真地阅读一下 《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238 评论

静水居士

飞蝗泥蜂刚刚向我们表明,它在自己无意识的启发下,也就是在本能的指引下,行动是多么正确无误,技术多么卓越;现在它将向我们表明,当发生哪怕只是微微偏离习惯道路的情况时,它的办法是多么缺乏,它的智慧是多么局限,它甚至是不合逻辑。这便是本能的才干所具有的特征。这是一种奇怪的矛盾:高深的技能与同样深深的无知联系在一起。出于本能,不管困难多大,无论什么都可能办到。——第一卷 第十二章 还有一个。我也我开始所说的话作为结束。在业也指明的道路上,昆虫的本能是无所不知的;而超出这条道路,本能便什么也不会了。根据是在正常的条件下还是在偶然的条件行事,昆虫的表现或是充满杰出的本领,或是不合逻辑蠢得惊人,而这两者都是他的天赋。——第一卷 第十二章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昆虫记参考文献

    飞蝗泥蜂刚刚向我们表明,它在自己无意识的启发下,也就是在本能的指引下,行动是多么正确无误,技术多么卓越;现在它将向我们表明,当发生哪怕只是微微偏离习惯道路的情况

    墨剂先生 6人参与回答 2024-05-05
  • 昆虫记小论文范文参考

    读后感先简述原文有关内容。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

    雷恩哥哥 6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昆虫学参考文献

    云南大学2004和2005年动物学研究生的遗传学的参考书目由赵寿元、乔守怡主编,2003年版,高教出版社,《现代遗传学》。刘祖洞著《遗传学》高教出版社。

    jack99hua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5
  • 昆虫参考文献期刊

    《昆虫知识》是中国生物类和植保类中文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研究选萃、科技前沿、综述与进展、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基础知识、争鸣、学术动态、书评

    大力非水手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4
  • 昆虫学参考文献英文

    昆虫学家法布尔1823年-1915年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

    大大的好友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