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49

仙呢榕儿
首页 > 论文问答 > 文选研究文献辑刊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赵西法119

已采纳
论著:◎单行本  《义疏学衰亡史论》2013年台湾万卷楼出版社(博士论文修订版)  《北京读经说记》2013年台湾万卷楼出版社(收录论文、杂文17篇)    ◎论文:(标☆者收录于《义疏学衰亡史论》,标★者收录于《北京读经说记》中)  《日本古代『论语』学资料及其研究》1995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原学』第二辑(第353-380页)  (重录)201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从钞本到刻本:中日『论语』文献研究》(第309至336页)  《评江苏版点校本『仪礼正义』》1998年台湾《经学研究论丛》第五辑(第155-157页)  《「礼是郑学」说》1999年台湾《经学研究论丛》第六辑(第113-118页)  《『仪礼疏』探原试例》1999年 台湾《经学研究论丛》第七辑(第187-197页)  《评刘文淇『左传旧疏考正』》2000年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十卷第一期(第161-170页)  《『仪礼』单疏版本说》☆2000年《文史》第50辑(第39-56页)  《书『魏书?李业兴传』后》☆2000年 台湾《经学研究论丛》第八辑(第203-208页)  《书『孝经述议复原研究』后》 2000年台湾《经学研究论丛》第八辑(第307-314页)  《左还右还后说图录》☆ 2001年 台湾《经学研究论丛》第九辑(第145-162页)  《略谈历代学者对左还右还的理解》2002年 《文史》第59辑(第215-228页)  《关于古籍整理中的存真标准问题》★2004年 北京图书馆演讲稿  《版本的缺环或历史概念的形成》★ 2005年《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4期(第16-24页)  《『礼记』版本杂识》★2006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3卷第5期(第103-109页)  《『周礼正义』的非经学性质》★2007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孙诒让研究论文集》(第75-81页)  《论郑王礼说异同》★2008年 《北大史学》第13辑(第1-17页)  (重录)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第五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289―299页)  《关于『文选』的注释、版刻与流传——以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为中心》(与宋红合撰)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8年第12期(第6―13页)  (重录)《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1卷第2期(第73―76页)  (重录)『复印报刊资料』  《基于文献学的经学史研究》2009年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一辑(第163―176页)  《郑何注论语的比较分析》2009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6卷第2期(第86―92页)  《经疏与律疏》★2009年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隋唐五代经学研讨会论文集》(第161―171页)  《古籍整理的理论与实践》★2009年 《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一辑(第5―34页)  《『旧京书影』『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出版说明》2009年 《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一辑(第307―318页)  《『旧京书影』『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编后记》2010年  台湾圣环图书出版《第一届中国古典文献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20页)  《书评:汪少华『中国古车与名物考辨』》★2011年《中国学术》第28辑(第389―397页)  《『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影印前言》(与李霖合撰)★2011年 《国际汉学通讯》第四辑(第217―235页)  《嘉定南康军刊本『仪礼经传通解』之补修情况》★ 2013年 《中国典籍与文化》第二期(第63―70页)  《聂崇义『三礼图』版本印象——纪念多一种蒙古时期山西刻本的发现》(与叶纯芳合撰)  2014年《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五辑  《学『抚本礼记考异』记》 2014年《中正汉学研究》第23期  「郑学第一原理」★ 『古典学』第一辑(待刊)  「如何理解晋代庙制争议」★香港『能仁学报』(待刊)  「郑何注『论语?异趣」★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魏晋南北朝经学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待刊)◎杂文  《初刻初印本『日知録』的发现》 1996年 新加坡《联合早报》9月20日茶馆版  《点校本『仪礼通论』读后》1999年《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9年第4期(第24-27页)  《经学文献学的课题》 2001年台湾《孔学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62-472页) 《利用图书馆杂感》2010年 台湾《国文天地》第二十五卷第九期(第13―16页)  《王文锦老师的生平与学术》2010年台湾《经学研究论丛》第十八辑(第269-274页)  《傅增湘逝世六十周年纪念展东京会场纪事》2010年 《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二辑(第48―66页)  《礼学第一要籍 孤本天下求偶》2012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9卷第1期(封三)  《版本目録学的思考》2012年 《版本目录学研究》第三辑(第491―493页)  《图书馆古籍的永恒与瞬间》★2012年 《北京大学校报》第1298期(11月4日)第三版  《文献学的具体与概念》★2013年 《版本目录学研究》第四辑(第545―548页)◎编辑、点校等:  《日本研究经学论著目录》(合编)1993年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出版(878页)  《续修四库全书(经部)》(协助编集)199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策划收录宋版《毛诗要义》、抄本《论语义疏参订》,撰后者校记前言。  《日本收藏稀见中国戏曲文献丛刊第一辑》(合编)2006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礼书通故》2007年中华书局覆校,撰巻末附录《覆校记》(第2727-2756页)  《选刊汉书艺文志索隐稿(序、六艺)上下》(誊录校点整理)2007、08年  《中国经学》第二辑(第1―13页)?第三辑(第1―11页)  《日本足利学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选》(策划、编辑)200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4页+921页)  《版本目録学研究》第一辑(编集、校对)2009年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旧京书影?(一九三三年)北平图书馆善本书目》(策划、编集)201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987页)  《杨复再修仪礼经传通解续卷祭礼》(策划,与叶纯芳合编)2011年 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1075页)  《中国古籍总目(经部)》2012年中华书局 审订「礼类」初稿  《南宋刊单疏本毛诗正义》(策划、编辑)201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521页)  《宋刊元明递修本仪礼经传通解正续编》(策划、编辑)201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639页)  《南宋越刊八行本礼记正义》(策划、编辑)2014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礼正义》(校点、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儒藏》(待刊)  《礼书通故》(校点、编辑)北京大学出版社《儒藏》(待刊)◎翻译:   户川芳郎《人偶——偶谈之余终篇》2005年 《中国经学》第一期(第51―65页)  高桥智《论惠栋校本『春秋公羊注疏』》(与刁小龙合译)2008年《中国经学》第三辑(第216―230页)  古桥纪宏《魏晋礼制与经学》(编译)2010年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二辑(第254―295页)  阿部吉雄《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经部礼类善本解题稿》(与刁小龙合译)2010年  《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二十卷第二期(第229―253页)  福岛吉彦《唐五经正义撰定考》并野间文史《跋》(与刁小龙合译)2011年《中国经学》第八辑(第87―104页)  平冈武夫《村本文库藏王校本『白氏长庆集』―——走向宋刊本》(与叶纯芳合译)2013年《版本目録学研究》第四辑(第297―324页)  尾崎康《正史宋元版研究》(编译)中华书局(待刊)
232 评论

肖肖肖肖肖雪*

可以,这两者之间是不影响的。sci的收录标准有以下几点:出版时限是ISI最重要的选刊标准每种期刊均应在其标注的时间出版 ISI编辑至少连看3期经常超过出版时限的期刊不在ISI的选刊范围内。国际编辑规范:是否遵循了国际编辑规范也是ISI一条重要的选刊标准规范化能使每篇文献的检索最优化刊名信息、论文标题与文摘的完整叙述、所有参考文献的完整的文献学信息、每一作者的详细地址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审稿过程信息为选刊指标它代表期刊研究的学术质量。代表学术水平的另一标准为是否接受基金资助。编辑内容:学术研究的专业化趋势是重要的选刊标准科学文献的核心一般只占杂志内容相对较少的一部分随着科技发展学科研究深入细致新的研究领域与交叉学科能丰富ISI数据库也被作为期刊源选用。期刊的国际化程度:作者与编辑部地域距离的国际性显示了期刊作为国际期刊的基本条件。 ISI较多选择一些投稿作者跨地区、跨国界、国际合作的有代表性的期刊。多国籍的作者群的学术论文高度代表了现今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所在所以选刊时有较高的命中率。

316 评论

胖纸没烦恼

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唐代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四部类书  中国古代四大类书:《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全唐文》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奉敕撰--东京:中文,(R51/547 V1-4)  太平御览系太平兴国二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李昉等14人编纂,至八年完成,原名太平类编,旋因赵光义欲每天阅读此部书,故易名为太平御览全书分为天、时序、地、皇王、偏霸、皇亲、卅郡、居处、封建等55部,部下分目  每个子目下之资料,系辑录自北齐《修文殿御览》、唐《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类书,此些类书今仅艺文类聚尚存后人可利用太平御览所引经史,以订正今本之谬误故「存古订伪」为御览之最大功用本书之索引有:(1)太平御览引得/哈佛燕京学社编(R91/8558 V23)  册府元龟/(明)李嗣京等重订--台北:中华,民(R52/6452)  为宋代王钦若、杨亿等奉敕撰,历时八年完成所谓「册府」,即古代帝王藏书册之府,「元龟」即「龟鉴」之义,故册府元龟系从历代帝王藏书册之府中,撷取精义,分门别类,使历代帝王将相、士大夫之嘉言懿行,可供君臣治国行事之典范,故初名《历代君臣事迹》,后赐名册府元龟此书取材严谨,仅及经传子史,不录野史、小说、杂书、家传此书优点为保存了丰富的史料,尤其所引正史多为北宋以前古本,可以校补现存史书之不足与缺乏但此书编纂人手众多,故亦出现徵引资料错误、遗漏或互相矛盾之处,且所引书籍未注出处,不便寻检原文,是为其缺点  文苑英华:大型诗文总集宋太宗时李□、宋白、徐铉等编 1000卷选材时限与《文选》相衔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作者近2200人作品近 2万篇,唐人作品占十分之九分赋、诗等38类,各类中又分为若干门目,比《文选》分目更繁琐此书选录有滥、缺之病,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曾指出它所收的唐赋“陈陈相因”,但所辑文献相当丰富宋初文集的印本很少,此书所收唐人作品,有的全卷收入,有的原集后来失传,给后人的赏鉴、辑佚、校勘、考订等工作提供了资料  《文苑英华》于南宋孝宗时周必大、胡柯、彭叔夏 校订后刊行,今存者即此校定本宋宁宗、明世宗时曾重刻

212 评论

小小暖和

类书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之资料,按照一定方法编排,以便于寻检、徵引的工具书,兼具“百科全书”和“资料 编”双重性质,故《四库全书总目》曰:“类事之书,兼收四部,而非经非史、非子非集。” 中国古代类书的编纂源远流长,一般认为,魏文帝曹丕时编纂的《皇览》及中国类书之祖。自《皇览》以下,中国历代王朝均有述作,惜六朝以前者皆已亡佚,今传世者以成书于隋末唐初及唐中期的《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贴》为最古。这四部类书,保存了大量的唐以前的遗文秘笈,而这些典籍十之八九今已不传,所以在校勘古籍、辑录佚文及查找唐以前诗文典故和文献资料等方面,其作用十分巨大且无以替代。四部类书现能行版本中,有的改动底本而未出校记,有的缩印本字体过小,不便翻览,有的则许久未见整理影印,不易寻觅。有鉴于此,我们将此四书 为一编,以《唐代四大类书》之名,依大开本影印出版,并附索引(将单独出版)以便于研究中国学术与文化的学者使用。我们约请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董治安教授主其事,由王承略教授襄助之,二人甄别版本、修补脱漏,费时近两载,始竣此事。对两位先生所付出的辛劳,在此表示谢意。《唐代四大类书》所用版本如左:《北堂书钞》,一百卷,清光绪十四年南海孔广陶三十有三万卷堂校注重刻陶宗义传达室钞宋本;《艺文类聚》,一百卷,一九五九年中化书局影印南宋绍兴刻本(绍兴刻本原缺卷页,中华书局影印时用明胡 宗刻本配补。绍兴本断版 重,残缺漫漶之处触目皆是,难以卒读;配补用的胡本亦间因断版而缺字。此次整理,依掳胡刻本、汪绍楹句读本,并履核所徵引的原始文献,对残缺字、模糊字加以修补,书的附《艺文类聚修字补字表》);《初学记》,三十卷,清光绪九年南海孔广陶刻本(即《古香齐袖珍十种》本);《白氏六贴》,三十卷,一九三三年吴兴张芹伯影印南宋绍兴间明州刻本。

114 评论

相关问答

  • 文选研究文献辑刊

    类书是辑录各门类或某一门类之资料,按照一定方法编排,以便于寻检、徵引的工具书,兼具“百科全书”和“资料 编”双重性质,故《四库全书总目》曰:“类事之书,兼收四部

    木鱼19921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9
  • 汉书研究文献辑刊

    宋初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  唐代四大类书《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白氏六帖》四部类书  中国古代四大类

    TTTTTTTT醬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史记研究文献辑刊

    历史上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有三部,合称“史记三家注”:1、《史记集解》,南朝刘宋裴骃攥,八十卷。以徐广《史记音义》为本,兼

    清晨依恋静雪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9
  • 古典文献研究辑刊

    如果你是初学,以下是入门必看的经典,除了第二本其他都很薄,就是入门的,但绝对经典!皮锡瑞《经学历史》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韵书史讳举例--国学入门古书

    猪咩小宝er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0
  • 文献研究论文选题

    学术论文是对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者创新的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是对一个学术课题的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的、或者是对引用到实际取得新进展的已知原理的科学总结。如何撰

    joannekaka 8人参与回答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