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5

青岛崂山逗号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多少页数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veless0122

已采纳
出版地:江苏省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511XCN: 32-1517/C邮发代号: 28-269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99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办于1999年,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作为百年名校东南大学的文科学术窗口,《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继承20世纪初国立东南大学《学衡》杂志的优良传统,倡导求实和严谨的治学风气,关注传统学科和基础理论研究,同时注重新兴学科、特色学科及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主要栏目有“艺术学研究”、“伦理学与科技哲学”、“经济决策与企业管理”、“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 “社会与法制”、 “文学与中国文化”、“高等教育学”等。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关注传统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注重应用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学术史以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研究,以推进学术研究与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艺术学研究”栏目自学报1999年创办至今一直没有中断(2001年第1期开始正式出现栏目名称),主编多次参与主办相关学术会议,在学报暨“艺术学研究”专栏创办十周年之际,主持编撰该栏目十周年文章精选《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一书,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正因为栏目与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本刊这些年在全国和地方期刊评比中不断取得良好成绩,已刊出论文300余篇,年平均近30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高校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相关专题收录的将近三分之一。影响因子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统计,本刊艺术学研究方面综合值都在03以上,处于各学科和专业的前列。2006年和2008年先后被遴选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行列,与该栏目的设置和形成特色分不开。在2006年第三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获评“优秀栏目奖”,2009年又获评“江苏省期刊明珠奖·特色栏目奖”。 编辑委员会主 任: 胡凌云副主任: 左 惟 徐子方委 员(按姓氏笔划为序):王廷信 左 惟 田海平 乔光辉仲伟俊 刘克华 吕乃基 江德兴达庆利 余珊萍 张宗庆 张祥浩李霄翔 邱 斌 陈 薇 陈良华周佑勇 周武忠 郑家茂 胡汉辉胡凌云 凌继尧 徐子方 徐康宁袁久红 陶思炎 顾建新 樊和平 200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和“全国优秀主编”2003年:“第三届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期刊”2002—2004年:“第一、二届“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江苏省一级期刊”2005年:“全国理工农医院校社会科学学报优秀主编”2006年:“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全国优秀主编”2009年:“江苏省期刊明珠奖·特色栏目奖”2010年:“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 中英文对照标题、中英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码)、作者姓名、有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电子版文件请使用Word-2000编辑,文中图、表格和公式请用Office软件编辑。 基金项目及第一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 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7714-200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即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不要使用作者年制标注参考文献,以避免造成标注混乱。 徐子方同志,男,1955年生,江苏灌云人,文学博士,中共党员、民盟盟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并任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所长,全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汉卿研究所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民盟江苏省委委员兼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等职。代表作有《关汉卿研究》、《元代文人心态史》、《明杂剧史》、《艺术定义与艺术史新论》等。
210 评论

小花花cat

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主办:河南大学周期:双月主 编:乔家君编辑部主任:程遂营 副主编:张敬来 编辑出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出版地:河南省开封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3-4978CN:41-1100/N邮发代号:36-27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34《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河南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她源自1934年创刊的《河南大学学报》,历经沧桑之变,停刊复创,几易刊名,始终以活跃学术思想为宗旨,立足河大,面向社会,报道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弘扬科学精神、展现学者风范,推动科学技术研究,为社会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服务。193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反映学校最新科研成果,河南大学创办了综合性学术刊物——《河南大学学报》。同年,《河南大学学报》在出版3期后因战乱等故停刊。解放后,河南大学复校,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大学学报》获得新生。1956年11月,复刊更名为《开封师院学报》;1971年增出自然科学专辑;1975年文理分刊,《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出版。1979年8月,因学校易名,《开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名为《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并发展成为公开发行的季刊;1984年5月,随校名恢复更名为《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设有“数学”、“现代物理学与材料科学”、“化学化工”、“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建筑结构与环境”和“自然资源学”等栏目,面向科技界、教育界刊载专业学术论文、综述报告和科研成果报道,是河南大学对外交流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干福熹院士,山 仑院士,李吉均院士,孙九林院士,邹广田院士,陆启铿院士,侯 洵院士,郭柏灵院士,薛群基院士主任:宋纯鹏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圣彦,马建华,万师强,孔云峰,孔德志,王天泽,王 华, 王超杰,刘先省,乔家君,陈咏梅,杜祖亮,李起升,李 捷,李登峰,李锁平,宋纯鹏,张伟风,张治军,尚富德,武相军,郑逢斌,赵建军,郭立俊,顾玉宗,秦耀辰,鲍 鹏,薛冬峰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德国数学文摘(ZMATH)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河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34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ISSN 1003—4978/CN41—1100/ N。双月刊,逢单月16号出版。本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主要刊登有关数学、现代物理与材料科学、化学与化工、地理环境与资源开发、生命科学、自动化基础理论与信息技术、建筑环境与结构、科学技术研究等学科的有创新性内容,数据翔实,表述规范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的学术论文。其来稿要求如下 : 文稿务求主题鲜明、数据可靠、评价客观;内容不涉及国家机密、无产权争议;作者的署名及顺序由作者自定,所有署名作者需对文稿署名认可。 文稿书写格式按照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撰写。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工作单位、地址(城市名、邮编) 、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英文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 、英文工作单位和地址、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投稿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收稿日期、论文资助基金项目、基金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 ) 、性别、籍贯、民族(汉族可略) 、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具体格式请参照近期学报。 题名 应以简明、确切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偏正结构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征性内容,一般不超过20 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并应在题名中避免使用非公知的缩写词、字符、代号。 摘要 应完整准确的浓缩论文的内容,包含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素,并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序号。一般200~300 字。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 正文 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例如1 , 1, 1, 1,一般不超过4级,均左顶格编排。 图和表 应精选和科学设计,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重复表述。图大小要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反差适宜,剪裁得当。表设计格式采用3线表,表目明确。图、表内容要与正文一致。图(表)要求英文图(表)题。 量和单位 使用法定计量单位,量名称及单位名称、符号、数字等应符合国家标准,书写规范化,并注明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 参考文献 应为公开发表的文章(未公开发表的重要资料必要时可列在当页地脚),并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并在正文中引用的相应位置右上角,用[ ]加序号标出。在文末著录格式为:期刊:[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J ].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M].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论文集:[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C].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名.文献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出版年. 文稿著作权除《著作权法》的规定外,属于作者,本刊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可对文稿进行修改。 本刊已加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付给。 在投稿时注明联系电话、电子信箱、详细通讯地址及邮编。 凡投本刊的稿件,请勿一稿多投。经本刊通知作者修改的稿件,一般已被录用,将按本刊编排计划刊出。

114 评论

anne贝多芬

《计算机应用研究》 目前是北大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CD核心)-E,审稿非常严格。投稿时需要带上基金项目,至少是省级的科技类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好,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610XXXXX),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2015ABXXX),江苏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201609XX),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NBA4XXXXX),否则很难录用正刊,增刊倒是挺容易的。正常情况下,审稿周期是2~3个月,如果运气好,恰好遇到个审稿速度快的外审专家,1个多月也能返回结果(通常外审专家都是到最后期限才返回,摆架子,显得自己很牛掰),如果遇到多次返回修改,则需要3~6个月不等,顺利录用还好,如果不录用,只能白白耽误3~6个月的宝贵时间,版面费一般在2500~4000之间,杂志社会提供发票和纸质用稿通知书,录用后需要1年多见刊。这个期刊主编主要收大学单位作者的文章,如果是二本或者高职院校投稿录用难度很大。建议您不要投这个期刊,可以试试《计算机仿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等期刊。以上讲的都是硬投稿情况,如果是走内部渠道操作就不一样了,像《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工程》《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学报》《自动化学报》《机器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控制工程》《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电子器件》《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仪表技术与传感器》《传感技术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电子技术》学海湾都有主编一手内部渠道,100%录用,快的话投稿后1周就能在投稿系统里查到录用,3个月左右见刊,可以节省您大量的时间。 希望能对楼主有帮助,您也可以去张老师的博客看一下。()里面有更详细的介绍。我也是从他那里了解到的这些信息。

280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