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51

三生皆缘
首页 > 论文问答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下载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prileatapple

已采纳
1、《李贺集版本校勘琐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第1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0年第6期转载。2、《浅谈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北京经济瞭望》2000年增刊。3、《胡商·胡马·胡香—唐文学中的外来文明和唐人精神品格》,《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4、《李密生卒年可定谳》,《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5、《飘泊病魂—黄碧云小说创作散论》,《殷都学刊》2001年第4期。6、《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刍议》,《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7、《二十世纪李贺研究述论》,《文学遗产》2002年第6期。8、《李贺和他的诗》(译文),《中国文学研究》第6辑(2002年)。9、《文学史中的李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10、《现存清江三孔集版本源流略考》,《文献》2003年第4期。11、《李贺和比喻》(译文),《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12、《晁冲之词风论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13、《求实与尊古——晁说之的学术》,《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第3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5年第1期转载。14、《晁说之年谱》,《淮阴师院学报》2004年第5期。15、《晁冲之年谱》,《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16、《晁补之研究述论》,《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7、《论晁说之的诗歌及诗学观》,《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18、《〈晁氏世谱序〉的发现及其价值》,《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9、《晁公遡诗文简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20、《晁补之的五古——兼论苏门诗人的诗体选择》,《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21、《苏门的变相——晁补之散文论》,《文史哲》2005年第5期。22、《晁迥及其文化意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23、《论晁冲之的诗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24、《评唐代文史论丛及其它》(与陶文鹏先生合作),《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25、《斜阳红一点——沈祖棻》(译文,与易爱华合作),《南京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26、《宋代晁氏著述考》,《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27、《乾隆版〈晁氏家乘〉及其意义》,《文献》2006年第1期。28、《宋代晁氏家族文化及其时代特征》,《烟台师院学报》2006年第1期。29、《宋代的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与吕肖奂合作),《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1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11期转载;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研究前沿》英文版第2卷第1期。30、《影山词三题》,《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31、《宗泽佚札考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32、《莫友芝〈解连环〉》,《文史知识》2006年第8期。33、《〈甲辰家规〉及其意义》(与白雪华合作),《文献》2006年第4期。34、《李贺的表现——以代词和形容词为中心》(译文),《新文学》第六辑,大象出版社2006年出版。35、《珍本影山草堂学吟稿考述》,《文献》2007年第1期。36、《家族与地域风习之关系》,《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37、《家谱中的文献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38、《两宋文学家族风貌及其成因》(与吕肖奂合作),《文学遗产》2007年第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转载。39、《〈韵学源流〉作者考实》(与白雪华合作),《文献》2007年第3期。41、《宝文堂书目作者晁瑮晁东吴行年考》(与王义印合作),《文史》2007年第3期。42、《郘亭书画经眼录的发现及其价值》,《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43、《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探疑》,《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4期。44、《两宋地域文化与家族文学》(与吕肖奂合作),《江海学刊》2007年第5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8年第4期转载。45、《弥寿日记作者考》,《文献》2007年第4期。46、《郘亭诗钞》版本小识,《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47、《略谈〈汪道昆墓志铭〉》,《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48、《方志视野下的文化考察——以明清〈义乌县志〉为例》,《合肥师院学报》2008年第1期。49、《莫友芝关于持静斋藏书手札六通考释》,《文献》2008年第3期。50、《大陆所藏莫友芝稿、钞本考述》,《文史》2008年第2期。51、《两宋科举与家族文学》(与吕肖奂合作),《西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1期转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08年第12期转载。52、《郑珍佚词〈贺新郎〉解析》,《文史知识》2008年第8期。53、《莫友芝佚诗考》,《长江学刊》2008年第3期(与王兆鹏合作)。54、《晚清藏书家莫棠、莫绳孙生卒年考》,《文学遗产》2008年第4期。55、《浅论吴世昌先生对现代化问题的若干思考》(与陶文鹏合作),《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56、《影山词考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57、《两宋党争与家族文学》(与吕肖奂合作),《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4期。58、《上虞刘氏宗谱及其价值》,《文献》2009年第1期。59、《〈国家图书馆善本书志初稿·独山莫氏遗稿〉辨误》,《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60、《刘书年和他的读书诗》,《古典文学知识》2009年第4期。61、《宋代王銍及其家族事迹考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刊》第2辑。62、《李正民及其家族事迹考辨》,《国学学刊》2009年第2期。63、《绘制文学家族的文化地图》,《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日。64、《南宋名臣刘汉弼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65、《刘履著述考》,《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66、《〈瘦碧轩词〉考录》,《词学》第二十二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7、《宋代名臣诗人张守及其家族事迹考辨》,《中国诗歌研究》第6辑(中华书局2010年版)68、《从〈桂岩吟馆存稿〉到〈兰馨堂诗存〉——家族文化层累性的个案分析》,《文献》2010年第2期。69、《从家族和地域视角看〈宋登科记考〉的文化价值》,《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70、《宋代以降家族文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文献问题》,《文学评论》2010年第4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8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1期转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0年第11期转载。71、《诒砚与承砚——从常熟杨氏的“砚”看中国家族文化精神的承传》,《文史知识》2010年第7期。72、《诗艺与家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73、《欧阳澈考略》,《北京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74、《杨沂孙先生事迹征略》,《国学学刊》2010年第4期。75、《宋才子传校笺·北宋后期卷》出版,《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总第476期(2010年第10期)。76、《评宋代文学编年史》,《文学评论》2011年第1期。77、《翁同龢的几首佚诗》,《文献》2011年第2期。78、《翁心存日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79、《朱翌及其家族事迹考辨》,《汉语言文学》2011年第2期。80、《家族文学研究的分层与守界原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81、《翁心存日记中的名人佚闻》,《文史知识》2011年第5期。82、《道光十七年杨掌生顺天科场案发覆》,《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83、《〈艺苑词钞〉考录》,《词学》第二十五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84、《道咸宋诗派的解构性考察》,《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4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2012年第4期全文转载。85、《祁寯藻诗歌管窥》,《齐鲁学刊》2012年第1期。86、《〈画话〉〈井蛙鸣〉及作为文艺家族的翁氏》,《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87、《困窘与出路: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学转向的背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88.《廉正传四海——论翁心存的廉政克己及其对翁同龢兄弟的教育与影响》,《江南文化研究-首届江南文化论坛专辑第6辑》,学苑出版社2012年12月版。89.《范浚香溪集版本源流考》,《文献》2013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3年第5期全文转载。90、《范浚的理学思想及其时代意义》,《中国哲学史》201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哲学卷)》2013年第8期全文转载。91、《〈全宋诗〉所收王十朋诗歌的两个问题》,《王十朋诞辰九百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线装书局2012年版。92、《〈庐山历代诗词全集〉宋代卷补遗》,《匡山诗海映千秋:〈庐山历代诗词全集〉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93、《范浚与秦桧、朱熹关系考论》,《中华文史论丛》2013年第4期。94、《 范浚、范端臣行年考》,《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95、《宋代兰溪范氏家族史料的若干问题》,《上饶师专学报》2013年第5期。96、《范浚诗歌的多元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1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14年第4期全文转载。97、《新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走向与问题》,《文学遗产》2014年第2期。另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中华读书报》等发表学术评论数十篇。
243 评论

婕哥大王

挺好发的。但前提是你的文章不是很水的。《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7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理工大学主办的学术刊物 。据2019年6月《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显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共有中国国内委员70人,国际委员17人,理事单位共有20家,合作单位共有3家 。据2019年6月15日中国知网显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出版文献共8263篇,总被下载1533515次、总被引41968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917、(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582 。据2019年6月15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量为7090篇、基金论文量为3720篇,被引量为31587次、下载量为220935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57

192 评论

杜小样丶

几类期刊是单位自己认定的,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在期刊认定上一般流行两种说法:一是核心与普刊。核心期刊又有不同的分类体系,如文科的有北大图书馆定制的北大核心和南大定制的CSSCI,理科的有科技源核心和国外定制的SCI、EI。在这些核心体系名录里的就是核心,其他是非核心。高校、研究机构比较认同这种分类。还有一种是国家级和省级。这个一般按主办单位算,主办单位是国家某个机构的就算国家级,其他算省级,这个分类有的中小学认同。在这两个大的说法下,可能单位会对期刊进行跟进一步的确认。什么a类核心b类核心的。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是大学学报,不是核心,算省刊。但学报出的不多,所以口碑上要比一般刊物强点儿。

294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