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4

Khloekloklo
首页 > 论文问答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录用时间怎么查看不了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猫爷爱大王

已采纳
上一次评估结束后 结果是评定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的研究型学校 就是说他的研究方面很强 而且资环学院一个院的研究经费就比其他学校一年的还要多很多 理工类专业的实力很强 但是文史类的学院很一般 选大学还是要看专业的
121 评论

shiyeyouyou

首先好不好你得去看看分数线!!济大绝对是中上的学校。但是究竟哪个程度,综合所有因素来看,你就去看看近五年的分数线,来评判一下这个阶段社会对其的综合评价。如果比较再与其他高校比较。反正我希望考生能够通过官网数据来评判一个学校的实力,而不是看百度上一些人的泛泛而论,好或者不好。济大的优点是esi前百分之三个(前一段时间四个,后来有一个掉出来了,现在是三个,官网可查!!!可以别信我说的或者其它任何个人说的!!),在省属高校和青大并列第一。还有优点是属于省部共建。省内和教育部共建的还有山师。其他没有与教育部共建的。山东交通学院 山财 等等不是和教育部共建,可查。山大海大石油属于教育部直属。以上两点在山东省属高校属于明显优点。说了两个优点,我也说两个小的缺点。缺点是没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含金量还是相当高的),可以在官网上查绝对没有介绍说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只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青科山科山师等高校拥有一个国家级重点专业,青大两个(都在医学院)第二个缺点是山东省内名校建设工程中入选了应用型特色名校(共十所)这个是低于应用型基础名校的(共5所),至于这个是干啥的,不懂的人完全可以百度看清楚。我不多说。至于城市,这个完全看个人喜好了,我不便评价济南城市好还是不好。有条件的人可以填志愿的时候去这个城市一下自己感受,看看这个大学在城市的方位,是市中心还是偏远地区,当然也可以借鉴网上众多人对济南最近状况的反应来参考一下。看这个城市是不是适合你自己。毕竟要待四年,以后工作留本城市的也不少。看这个城市钱多少你就去查查gdp 城建如何你就去查查城建 交通怎么样 你就看看地铁高铁公交堵不堵 怕热怕冷就查查天气,历史积淀就查查这个城市的历史,这个城市现在地位如何,那就查查在全国的看法,知名度。暂时就想到这些。2015年山东省属!注意是省属高校,总经费情况5亿左右济大次于青大5亿左右排第二。(其实这俩高校经费多都是占了综合性大学的光)以上,可以别信我说的,自己好好去查查。2016年的补充。下面是之前的回答。希望大家能客观看待,我也不想张嘴就说啊,这个大学好,啊,这个大学渣。那样有啥意思吗,好也得看是哪里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不好,哪里不好或者你自己觉着不太合心,而不是一句脏话带过去。无论从排名,还是近五年或者三年为一个阶段的录取分数,济大都是山东省内中等偏上的大学了。但是能排到啥程度不是我说了算的,也不是一堆水军没啥技术含量的回答能说了算的。我来用各种数据好好客观对比下吧首先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的对比,济南大学目前还没有国重,青岛有两个分别是眼科和生理其次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对比 济南大学四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青岛大学七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再之 硕士点的比较 济南大学专业性硕士点加学术性硕士点,一共140多。青大专硕加学硕硕士点240多,青大学硕170多,济大学硕官网没写,只写了一共的。博士点,专业加学术济南大学26青岛大学53 ,青大学术博士点35个 济大官网没有列。esi前百分之一学科 两个学校目前都有三个,济大材料接近前百分之一 青大化学 物理 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 生物学接近前百分之一。博士后点 济大三个 青大七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济大因为并了社科院,社科基金增长多,11 12年的时候是省属社科基金最多的,但是这两年不是青大的自然科学基金在省属高校是第一位,拿了74项,很接近石油大80多和海大90多,毕竟是综合性大学。上面的可以百度搜索2014山东高校自然科学基金排名或者社科基金排名。高考录取分数 这个可以自己查高考报考指南 青大分数一直是省属几个高校最高的,理科大约在全省三万二 济大这几年因为并了社科选还有医科院顺势拿下很多博士点,发展很快,一跃成为一本,完全把之前收分差不多的烟大抛到后面,但是录取分数和青大有些差距。未来的发展两个学校应该都很好,青大入选了山东仅有的五个应用基础性特色名校,这五个学校是山东未来最重点发展的五个学校,而且本来就是省和青岛市共建,这是青岛市唯一一个,山科青科青理都不是省市共建,只是省建。未来资金很充足。济南大学很遗憾没有入选应用基础性名校,但是以总分第一进入了低一档的应用特色名校,比较遗憾,不过12 13年的时候济大成为了省部共建学校,和山师 山东交通学院一样,应该能得到一些好处。这几年济南大学博士点从无到有,在13年开始也在一本招生,发展还是很好的。青大是一直都在一本招生,只有中外合作是二本,还有师范学院只招收青岛本地考生所以在二本招生,其他十几年都是一本招生。其实两个学校都很好,可以对比深圳大学宁波大学的硕士点博士点,国重国特。青大优势还是挺大的,济大论实力也不差。当然地理和深圳差距有点大。论位置青岛和济南看你喜欢哪个单看gdp和风景青岛还是好不少的,毕竟是有名的旅游城市,山大也在往青岛建校区,石大前几年搬了过来。同为副省级城市。青大中心校区在青岛市中心 是青岛地价最高的地方了,位置比其他青岛学校要好了不少1济南大学的位置也非常不错。这两个大学未来发展都会很好,最近济南大学前校长范跃近调到了青岛大学,范校长从山东理工 到济南大学 到青大 他在山东理工和济南大学都有很突出的贡献 让这两个学校发展不少 现在青大状态很好 希望也能带领青大实现跨越发展。总而言之 这两个学校可以说是山东未来几年十几年最能发展的学校了。以上数据学校官网可查之前很多人总对这俩学校有所偏见。只认为青大文科和医学纺织好,但是请看青大的很多博士后点博士点都是理科的 而且工程学进入esi前百分之一 有几个理科学科是国家级特色专业 招收的学生名次也明显比较靠前,代表理工科的自然科学基金很多年是省属高校第一 比青科青理山科多了不少,相反,社会科学基金本该是青大长处的却不是第一位,当然这只是一方面 并不能完全说明。这些比一些理工类学校也只好不差,不是说青大理科工科已经很厉害了 但是绝对不能说烂,肯定有些学科不如山科青科青理之类的学校,不过一些理工学科已经赶上来了 甚至某些国家级特色学科和博士后点是别的理工科学校没有的,理工科总体还是不错的。济南大学最近并了社科院之后文科实力挺大增强。

126 评论

越狱兔不越狱

我觉得还可以,工科实力绝对很强。比同在青岛的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那是好得多,在山东省内,比山科大好的学校也就那几个国家重点大学:山大,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其他学校都不怎么样。你可以查一下,除了国家重点大学,还有哪个学校有这么多的两院院士。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另有特聘两院院士1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4名。 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山东科技大学简介 ----------------------------------------------------------------------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9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51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858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32000余人。有教职工2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4名。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80个。2001年至2007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900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57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8年连续五年科研经费过亿元,2008年科研经费18187万元。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7个国家的77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近50项,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 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 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 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165 评论

cc江南小水龟

你在化工引擎网站免费注册,然后从它的词典查询中查找阻聚剂,阻聚剂的型号和简介就出来了,跟着就会出来一大堆的供应商信息。顺便说一下,这个网站很好用的,向大家推荐一下吧

358 评论

吹吹再吹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社会科学版都是正规期刊,至少是省级期刊。一般说来,由国家一级学会(协会)主办的期刊可称为“国家级期刊”,由地方院校主办的期刊均可认定为省级期刊。

167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