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61

霍爾因斯基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医治疗脾胃病论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缌喵喵喵

已采纳
脾胃不好一个中医小妙方调理脾胃
84 评论

龙龙爱龙眼

姚宝森,男,教授、主任医师80岁名老中医,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现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从事中医胃肠、结节、血液等疾病的临床用药研究和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中医药的传承,古籍的整理与挖掘上有着融会贯通,创新转化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擅于对慢性胃炎尤其慢性萎缩性胃炎特别是合并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上皮样内瘤变(异型增生)、消化性溃疡、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慢性胰腺炎、胃食管反流病等病中医治疗疗效确切;另外对肺结节、淋巴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以及血液病等的中医治疗有独到之处;尤其跟精神因素有关的胃肠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等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同时配合心理调适疗效甚佳。善于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方式治疗各类胃肠,结节和血液类疾病;其在理论上倡导脾胃在脏腑学说中的主导地位,病机上强调升降失司是脾胃病发病的特点,治疗则上强调治胃贵在通,健脾贵在运,提出了,温、清、消、补、和、疏、润、升、降、通。治疗脾胃病的十法。形成了以权衡升降、润燥通补为特色的治疗脾胃病的和中理论,为脾胃病的临床诊疗开辟了新思路、新方法。始终遵循医德为先,病人至上的从医准则,从事临床56载,坚持应用中医药、针灸等综合治疗手段诊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在中医脾胃病的诊疗上富有成效并有独特建树,虽然已年过8旬,仍坚持每周出诊,能严守行医规范,对待每一位病人热情、耐心、周到、一视同仁,深受广大患者爱戴。

102 评论

豆豆侠3

根在脾胃,你说对了。可见你多少了解一点中医知识。有长期反复性口腔溃疡的人,一般体质偏弱,35岁以上有贫血少气,容易累,精神状态也不好。30岁以下一般是轻度贫血,如在上学期间学习时容易困,有轻微鼻炎或者额窦炎,近视等等现象。根据在脾胃,脾胃怎么了?可能你回答不了,而中医或者百度里能找到的也是胃寒,胃热,胃不降脾不升等等这样的论文。这些论文有没有用,当然没用,打听一下身边的老人,你就明白有多少胃病患者长年出入各大医院,最后胃病没治好,心肝脾肺肾也坏死了。治疗脾胃病的根本在于增加脾胃的供血,从而让脾胃可以正常吸收食物营养,一步一步,让身体恢复到气血充盈的状态。这需要一个过程,它的快慢取决于你现在的身体素质。但是治疗手段都差不多。艾炙中脘穴即可。手法(以感觉到刺痛又可以忍受为度)常规的艾炙手法用途不大。

355 评论

奋斗的小俊俊

病情分析:您好:慢性胃炎病史多年,都是需要常规胃镜检查的,有必要的做胃粘膜病理,排除恶变的可能。指导意见:你的情况可能是肝胆的火盛,脾胃湿热,可能是老年人还伴有肾阴亏虚的情况。个人觉得是这样的!如果辨证准确的话,服用附子理中丸是不对症的!可以用祛湿清热,降火疏理肝胆气机的!同时可以配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个人建议,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不管我说的对不对,麻烦你病情好转的时候给我回个信,我也学习学习祝你早日康复!

80 评论

王小旭zx

可以试试这款健脾养胃茶。用猴头菇,大麦,茯苓,沙棘,陈皮,加水煮开代茶饮,每天一杯,健脾和胃,让你脾胃好,百病消。(因人而异,如特殊问题要询问医师后再使用)

262 评论

爱延续泉泉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甚至面目皮肤发黄如橘子色,舌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为主。  脾胃湿热证在门诊诊疗中几乎每天均可见到,它涉及消化、肿瘤、泌尿等多个系统的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更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石症、胆囊息肉等。在肝癌手术、食管或胃或肠癌手术后,其  各自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能出现,而慢性胃炎占了首位。  引起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为上述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病变反复活动与发展的结果。其次,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如纵食口腹嗜食肥甘油腻,嗜食辛辣,吸烟嗜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由此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做到饮食有节,勿吸烟,勿饮酒等。  脾胃生理特点在于升与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于升与降。脾主运化,布化精微而升清;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而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运,则清气不升;胃不和降,则浊气不降,反升为逆。脾为阴脏,胃为阳腑,互为表里,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不但主持着水谷的腐熟,精微的布化,而且关乎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之升降,所以为人体升降之枢纽。脾胃之升降,又互为因果,胃失和降,则脾气不升;脾升失常,则胃亦不降,正如喻嘉言所说:“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脾清阳上升,胃浊阴下降,则气血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运不升则生化无端,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疾。  二、脾胃病证突出表现为湿与滞  脾胃病证虽多,然湿留气滞是病机中共同之处。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无物不受,邪气易袭而盘居其中,脾胃因之升降失常,气机壅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阻、食积、痰结、气滞、血瘀、火郁亦即相因而生。邪正交杂,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此乃属实滞。若脾胃亏虚,运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湿、滞又可从中而生,所谓因虚致实,虚中挟滞。正如《素问·调经论》所云:“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由于湿、滞为病机之要,故在治疗脾胃病时,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行其滞,利其湿,复其升降为其总旨。  三、脾胃病重在调理,兼以宣通肺气  脾胃病变多湿多滞,其中脾病多湿,易被湿困;胃病多热,易为热壅,总为气机升降失宜所致,故脾胃病变不宜大补大泄,而贵在调理,探本求源,明气机失调之因,审因论治,复脾胃升降之常,使湿滞消,升降和,诸症可除。  在调理脾胃时,还应兼以宣通肺气。因脾主运化水谷,化谷如沤,肺主布散精微输布如雾,脾需肺之协助,才能完成水谷精微的布散,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云:“脾主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主宣发肃降,脾胃主升清降浊,同司气机升降。由此,治脾莫忘理肺,治肺必究其脾,临床用药应于健脾和胃之品中,酌加宣肺解郁之品,如杏仁、栝楼、麻黄等。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用杏仁宣肺解郁,使湿阻得运,启宣肺利水健脾之先河。  脾胃湿热:脾胃湿热见症多端,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不欲饮,饥而不欲食,小便色黄,大便不畅是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对此症的治疗应本着清热不碍利湿,利湿不助热的原则,应用三仁汤加减,常加冬瓜皮、茵陈,使湿祛热清,脾胃安和。湿热下痢多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若出现黄疸之症,可用茵陈五苓散加减。  ----------------------------------  王惠兰温胆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  脾胃湿热证在北方并不多见,但近年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增多趋势。在跟王惠兰老师学习中发现每遇脾胃湿热证,常用温胆汤加减治疗而获良效。现将老师对脾胃湿热证的认识和常用治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脾胃虚弱为本中医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灵枢·百病始生》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脾胃湿热证的形成,虽然病因病机有多种,但脾胃功能状态是决定因素。临床所见有的患者每因外感或某餐“多吃了一口”,即引起胃脘胀满,泛泛欲呕,不思饮食,或大便失常,舌苔即变得黄腻。寻根问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所致,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本。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很易引发虚弱之脾胃功能失调而生湿热。  1 感受外邪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性,湿邪和燥邪易侵犯脾胃。脾为湿土,为“受湿之区”,湿邪最易伤脾;胃为燥土,喜润恶燥易患燥病,燥为阳热之邪,燥甚则热,胃热脾湿结合即为湿热。六淫的其他外邪如外感风热,在脾虚失运内有蕴湿的情况下,外感风热与内蕴之湿,结合亦成湿热。正如薛生白所云:“太阳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致,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同时外邪犯肺,胸闷咳嗽,气机升降失常,又可伤及虚弱之脾胃,致湿从内生,郁而化热,形成湿热。  2 饮食不节 无节制的饮食是伤害脾胃的最多最常见的病因。“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不洁的饮食,无规律的饮食均易伤及脾胃,引起食滞、湿阻、气滞等,而食滞、湿阻、气滞日久均可化热。酒性本身即“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是水湿停聚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成极具生湿助热的特性,可见诸多饮食不节因素均可成为脾胃湿热证形成的病因,胃虽喜润恶燥,但脾胃湿热的形成与胃也有直接的关系。食物先由胃纳,临床常先见胃纳失常的症状如胃脘痞满、纳呆、恶心等。脾与胃共为中土,生理上协调合作,共同完成纳化功能,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湿热证与胃的关系密不可分,故称脾胃湿热证。  3 情志因素 “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张景岳曾说:“但苦思难释则伤脾”。过度思虑,情志不畅,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的正常疏泄是脾升胃降协调脾气健运的重要条件,即“土得木而达”。肝失疏泄无以调畅气机,脾升胃降失调,脾失健运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乃成。  当然,上述病因在不同的个体会引起不同的脾胃病证,这是由个体的体质素质不同,脾胃功能性状不同,对病因作用反应的形式不同所决定的。  2 主方温胆,审证灵活加减  慢性脾胃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本虚标实,湿热是标实的表现之一。“急则治标”,当湿热上升为主要矛盾时就要以清化湿热为主,健脾助运为辅。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组成为陈皮、半夏、茯苓、枳实、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枣。原“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又治惊悸”。其药性的温凉全在组成药味量的大小。该方组方简,性质平和,通过灵活加减,虚实寒热表里证均可应用,临床应用远远超出了原记载的证治范围。老师常用其方加减治疗脾胃湿热证。方中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结,陈皮理气和胃,气行则湿化,茯苓健脾渗湿,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中,生姜、大枣健脾和胃,使土健以胜湿,枳实下气导滞消积,祛痞助湿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热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湿清热,理气导滞之功效。虽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滞,化湿而不助热。清热而不助湿,治疗脾胃热证颇为对症。  由于湿热证的缠绵难愈,临证需审证求因,辨别湿与热孰轻孰重,灵活加减。脾胃湿热证多见脘腹胀满,痞闷不舒,恶心纳呆,口干不思饮或饮而不多,口中粘腻,大便粘滞不爽或秘结,舌质淡红或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或缓。湿重于热加苍术、藿香、苡仁、蔻仁、菖蒲;湿热并重去生姜、大枣,加黄芩或黄连、茵陈;热重于湿较少见,亦不能过用寒凉,在湿热并重方中加芦根以清热生津利小便,加莱菔子、焦槟榔,使热从大便而去。伤食加焦三仙、莱菔子;肝郁气滞加柴胡、苏梗、厚朴;脾虚明显加苍术、白术。外感引发的脾胃湿热,在辨证施治方中合入温胆肠,表里同治。脾胃湿 热证患者,胃镜检查往往发现胃中潴留液较多,粘性较大,此时重用苍术,以芳香疏化水湿,醒脾助运。  需要注意的是,热属阳,湿属阴,清热用凉药,凉则助湿,治湿用温药,温则助热,加之治湿药多香燥,易耗伤津液,故临证需仔细辨别,用药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虚弱是生湿之源,往往先有湿而后化热,临床亦不多见湿重于热,即是湿热并重,治疗也多以化湿理气为主,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理气有助祛湿,祛湿最常见藿香、佩兰、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渗平和之品,待湿去热孤再适当加入清热药。  3 验案举例  患者,女,68岁。因感冒愈后上腹胀满,痞闷不舒,纳呆恶心,矢气时作,大便溏而不爽,口干不思饮,身困乏力月余就诊。查见面色萎黄,舌质略红,苔淡黄厚腻,脉细滑,下肢微肿。并述多年来每逢感冒或平时饮食稍有不慎即发上症。辨证:脾胃虚弱、湿热蕴中、湿重于热。治法:理气健脾,化湿清热。温胆汤加减。处方:陈皮10g,制半夏15g,茯苓30g,竹茹10g,藿香10g,苍术15g,厚朴12g,菖蒲12g,苡仁20g,黄芩10g,甘草6g。服药4剂,上腹胀满痞闷减轻,厚腻苔变薄,前方去藿香、竹茹,加焦楂、神曲各15g,改苍术为白术15g,继服1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进食觉香,食量仍少,大便软而量少,舌中心仍有薄白微腻苔,改服香砂六君子丸和保和丸以巩固疗效。

238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医治疗脾胃病论文

    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 ,病证名。亦称中焦湿热。多由感湿邪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症见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

    大庆张总 5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中医治疗胃病的论文

    1、从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码一天三顿要定时定量,最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遵守。这同时会对睡眠时间产生影响,因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块吃的,这种习

    柠檬心的颜色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8
  • 中医脾胃病杂志

    《不生病的智慧》全系列包括《不生病的智慧1》从根子上修复中国人的后天之本:《不生病的智慧2》《不生病的智慧3》-易经养生说明书

    黑糖丸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4-26
  • 中医脾胃论文

    我们的题目是老师给的啊??

    广州文仔 6人参与回答 2024-04-27
  • 中医脾胃病杂志投稿

    根据您的大致情况,针灸治疗可以调理脾胃为主,选取脾经、胃经的穴位进行针刺,结合艾灸温补脾阳,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您的描述过于简单,无法进行详细的辩证,建议您到中

    小珠珠123999 4人参与回答 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