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02

聪聪老头
首页 > 论文问答 > 史学概论论文历史学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莮Renissodifficult

已采纳
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也就是在新的课题研究成果、创新、见解的一种记录)其显著性的特点包括: 科学性 创造性 理论性 平易性科学性主要是指:作者必须在理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创造性主要是指: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理论性主要是指: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平易性主要是指: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学术论文的格式:标准格式:标题(20字以内) ->作者->工作单位(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电话);(详情见例文)详情 登录 华腾期刊网
342 评论

小猴小吃货

【名词解释】历史解释:即历史的主体(历史学家)通过历史的中介(主要是历史资料,如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对历史的客体(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规律等)作出相应历史观的解释。、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史学本体论:也即是对客观历史本质的反思。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则是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论思考。也有学者把史学本体论称为历史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称为历史学理论或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它与历史本体论、历史方法论或史学方法论共同构成了历史哲学。具体说来,它是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其客体的过程、特征、方法等等的理论,它主要涉及历史认识主体和历史认识客体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历史认识过程的特点、历史认识正误的原因及其检验方法,还涉及历史认识如何对实践乃至对现实发展进程的影响。严格说来,历史本体论是关于历史本体即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也即历史理论,而史学方法论则涉及手段问题,因而历史认识论成为历史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计量史学方法: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即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历史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史料分析从而得到结论的一种方法。史家四长:指的是要想做为一个史家必须具备的四种资格:即:史德、史识、史识。史德是对过去毫不偏私,善恶褒贬,务求公正。史学:是指要具备史学知识。史识是讲历史学家的观察力。史才是讲作史的技术。“五德始终”历史循环论: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主张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过程的历史理论。历史系统方法: 用系统论方法研究历史,它要求把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观念出发,认识历史运动的整体过程,并进而从历史过程发展所表现的整体与部分(历史要素)结构、层次、环境的关系中,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历史系统方法的根本特点和要求。三统三正: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历史循环论,并对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稍加变通后提出的理论,以不同正朔为标志的改制法则。“三统”是指黑统白统赤统,中国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黑、白、赤三统循环的神秘主义历史观。“三正”是指夏正商正周正,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这种改制只是为了表明新的皇帝重新受天命统治人民,其实质却没有丝毫改变,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史学概论复习资料【史学概论简答题】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运动的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可以通过人们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历史必须重视研究人的活动和人本身的价值,重视人在历史过程中的地位。 2)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存在中去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从社会存在中去寻找产生的原因和答案。 3) 社会性质、社会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存在于生产方式之中,必须用社会经济结构去说明社会的政治结构,用社会经济的变化去解释社会文化、哲学、宗教、科技、政治、军事、伦理等的变化,去说明社会历史的运动。 4)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与历史上特有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相联系。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中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和基本方法。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 5) 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最基本的生产力,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研究历史应该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同时要正确评价个别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史料鉴别的主要方法 1) 校勘: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2) 辨伪:“核之《七略》,以观其源”、“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核之文,以观其体”、“核之事,以观其时”、“核之撰者,以观其托”、“核之传者,以观其人”。 3) 考证:本证法、旁证法、理政法、人证、反证、孤证。3、 怎样理解历史认识的三极能动统一?历史认识的三极分别是历史主体、历史中介和历史客体。这三级是能动统一的。历史主体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主要是指历史学家。历史中介是指历史资料。历史客体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从历史主体与历史中介的关系来看,挖掘丰富的历史资料决定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程度;历史学家不主动、积极地利用历史资料也不可能去认识历史事实。从历史中介与历史客体来看,没有历史资料就无法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没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就没有历史资料。从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来看,历史事实要靠历史学家去发现、去认识;没有历史学家就没有历史主体的出现,也就不能发现、认识历史客体。4、 为什么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2) 史料是否充备和正确,也是确定历史学家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3) 史料可以使各种现象互相补充、相互论证,对正确描述历史事实、取得科学的结论和阐述观点有极大的帮助。如何搜集和整理史料?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利用工具书;通过平时读书,阅读报纸、刊物等积累资料;注意从考古发掘中积累新资料;通过调查和采访搜集资料,特别是口碑资料。整理史料的方法有: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5历史比较研究的类型有哪些?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出发,进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研究。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观念出发,进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宏观比较:就是指站在历史整体的角度,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贯通的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较研究,对历史系统的认识,历史本质的揭示,历史规律的发现主要靠宏观比较研究才能获得。微观比较:指不论从时间观念或是从空间观念出发,都是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各种不同的、特殊的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史学概论的内容是由哪几个板块构成?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史学概论的内容由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这三部分构成。史学本体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主要研究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观的演变、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思和运用。史学方法论是对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的规则、步骤和指导原则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所做的理论阐释。主要内容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与鉴别;重构历史过程;新史学方法。史学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反思。主要研究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历史认识的过程与思维方式的特征、历史认识的检验和历史真理的求索。简述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一) 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影响作用(二) 历史的具体功用1) 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功能2)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预见未来3) 陶冶人们的品格情操和启迪人们的智慧4) 增强参与意识,提高执政水平,积极参加社会决策8、什么是史料,怎样认识史料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史料,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重要性:史料是先辈经历留下的痕迹。史料氛围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其中实物史料分为遗址和墓葬两类,能够帮助研究者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文献史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能够为历史学家提供内容繁复、完备、连续和系统的研究证据。两种史料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历史科学的发展。9、试论述史料的搜集、整理、辨伪和校勘的主要方法。史料的搜集:1 、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2 、分类搜集法。3 、追踪搜寻法。4 、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5 、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史料。史料的整理:1 、 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2 、 按时间先后的整理 史书的辨伪:(1)当我们拿起一本古书的时候,首先应该检查在史书的目录上或私家的著述中,是否有这本书的名字。( 2 )考察著者有无其人。( 3 )考察书的著作年代是否已有文字。( 4 )从著作所记的人物来考察。( 5 )从著作所记的事实来考察。( 6 )从著作所记的人、地、物的名称来考察。( 7 )从著作的思想内容来考察。( 8 )从著作所引用的材料来考察。( 9 )从语言文字及文体上考察。史料的校勘:(1)对校法,即以同书的祖本与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 (2)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之其中谬误之处 。(3)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本书采自哪种版本就用其转载之书校之。 (4)理校法。这是根据书本的体制和遣词造句的特色,对书的内容加以校勘的方法。/10、什么是心理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心理史学的方法?西方心理史学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方法。方法:1、用唯物史观指引心理史学走向科学,即(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心理史学方法的逻辑起点;(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有助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科学的阐明历史上群体心理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3)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有助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科学的阐释历史上的人们的心理、性格形成和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11、什么是口述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口述史学的方法口述史学方法既是指史学家搜集和记录口述史料的方法,又指史学家部分或全部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著作的方法。方法:1、利用口述史学的方法纠正普通大众对于文献资料的偏见,使历史学更加全面、真是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2、利用口述史学对普通民众的研究增强民众的主体意识,促进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3、在利用口述史学的方法时,为确保口述史料与历史事实的一致性,使用“内证”与“外证”两种方法。12、什么是历史的假设的方法,了解它的意义和价值。定义:运用假设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研究的一套研究方法。意义:1、对历史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2、历史假设研究能使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更为理智的进行历史选择和历史创造;3、历史假设为我们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13、什么是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谈谈它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的历史哲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从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到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史学家将越来越多的精力从对历史本身的思考转移到对历史知识性质的分析。即一系列与史学研究实践中与主体认识能力相关的问题,这种对历史认识的主体理解能力即主体意识。影响:主体意识具有独特性和社会性。(特点)1、 史学家作用的实现有赖于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和主观能动性的深入开掘。2、 对史家个体来说,主体条件及其发挥的程度如何,使他们的认识成果显示出高低,正误之分。3、 对史学家群体来说,主体意识发挥的程度如何,关系着整个历史科学的繁荣与发展。4、 增强护体意识,可以是主体摆脱传统的直观反映论的束缚,开发新的研究领域。5、 主体意识的发挥有力于史料价值的开掘、6、 主体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发现历史现象中发现规律性,在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历史的本质,运用一系列的概念、范畴进行抽下降性研究。14、论述史学家的基本素养1、 史才、史德(章学诚)、史识、史学;2、完善的历史结构;3、深入社会,结合实践活动;4、培养正确的治史态度。15、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怎样认识精英人物与人民大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中增长的实践能力,是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终极原因和根本动力。精英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由此调动、同意了人民的意志和行动,才借以实现。16、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而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观都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上占据主导地位是有当时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活和与之相应的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决定的。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是:在西欧,农民和城市的广大劳动者通过“静悄悄的劳动”,在改编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使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突破了庄园和行会的人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的小共同体的限制,自身生存方式的改变,引起了观念的改变,产生了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史观。天命神学史观和人性理性史观之所以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是因为科学指的是揭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那些规律的是非真伪的知识体系。要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就必须找到推动和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和最终动力,而真正的规律就是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从天命神学史观和人性理性史观作为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当中无法发现终极原因和根本动力,揭示不出规律,所以它们也就无法指导历史学成为科学。17、比较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等不同史学体例的优略1、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季、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后的联系;但是编年体史书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前后的联系,也不易于写出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事迹。2、记传体:是一种史书的体裁,它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纪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从体裁的形式和结构上看,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故通称记传体。记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传体通史。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4、章节体:史书体裁发展到新阶段的代表。重视分析与权术的内在联系。记事纲目清楚,结构简明。易于检录,容纳量大。现在多采用此法编排史书。不足之处是分章群节。割裂了历史过程的整体性。历史是人的主体创造,是主观与客观的动态结合 历史知识是人类的集体记忆的物化,是主观回忆与客观存在(人类历史活动本身及其物化)的动态结合 (1) 人类的“记 忆—回忆”功能是历史意识和历史知识产生的生理机制(2) 人类集体记忆的物化积淀为历史知识 历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要受自然界的必然律支配;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创造,是不受必然律支配的。 历史学,也称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按时代顺序,运用具体的历史事实,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史学概论则是对史学自身的反思。正是通过对总个历史研究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和总结等科学认识手段,揭示出历史研究过程的规律性,用以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历史研究。一句话,正是研究史学研究自身的方法论、认识论的学科。 史学概论是对史学研究过程的理论性阐述,是对历史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和理论性总结,揭示其规律性。所以,它的研究对象必然是史学本身,即历史研究的全过程。 史学研究过程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历史研究的主客体各自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主体(历史研究主体是指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研究者,工作者,尤其指当代的史学研究者、工作者。)特点:(科学性、局限性,史学的主体性特征)客体的特征: 客体指主体认识、研究的对象,包括俩个层次:中介客体和终极客体。中介客体是指历史数据是主体赖以进行认识与研究的原料和工具,包括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献俩个方面。终极客体,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本身,是无法真实感知和把握的。它蕴涵在各个历史时代的文献与遗迹背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是历史主体要认识和研究的终极目标。主客体的关系:历史认识研究的主客体是一对矛盾。一方面,主体借助中介客体,克服主观性、局限性,不断的认识终极客体,一方面,终极客体具有不可感知性,历史变化性,但终究可以通过中介客体全部或部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历史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认识与不可认识之间的矛盾。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认识史料这一中介客体到达认识人类过程,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根本目的。人永远不能完全揭示历史真理,但可以不断地接近历史真理。 历史认识过程的特征 历史认识过程与其它学科的认识过程一样,也符合人类的普遍的认识论原则。一个单环节的认识过程也包括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俩个阶段。但历史学又与他学科不同,它所认识的对象是个周流边的的历史过程,不同于自然学科的同理重复,是活的东西,因而一个单环节的认识结果,只有经过历史实践的检验、再认识,才能不断地接近历史真理,这是历史认识过程特有的特征。感性认识阶段:搜集整理史料阶段(原料准备)理性认识阶段:分析、综合史料阶段(技术处理)编辑成文和著述阶段:即阐释历史阶段(加工成品)历史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投入“市场”) 历史研究过程(示意): 感性认识阶段——搜集整理史料 理性认识阶段——分析、综合史料 结论阐述阶段——编辑成文 通过实践检验、再认识阶段——盘旋上升史学概论的基本任务:研究历史认识过程,总结这个过程中 的矛盾解决的经验方法和理论,就成为我们这门学问的基本 任务。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区别:通俗说来,这是“怎样认识”与“认识的内容是怎样”的区别。史学理论是对历史学本身理论原则的抽象与总结,是对历史研究、历史认识过程和规律的归纳与总结;历史理论是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乃至于整个发展过程的理论性总结,是具体史学研究的目标与结果。史学概论与史学史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史学为研究对象,都是对史学研究规律的揭示与阐述,但二者不能等同。史学史是一种纵向研究,以历史的方法,按年代顺序,从史学思想、观点、流派、体裁、重要史学著作及史学家的评价等方面,分析叙述史学发展过程,探求史学发展规律,一句话,它仍然是史而不是论。史学概论是一种横向研究,以逻辑的方法,探讨历史研究过程的方法与理论,揭示历史研究的规律,并按照这些理论、方法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它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史而是抽象的论。史学概论的内容和范围,可以归纳为: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等三大部分。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包括本体论与认识论两部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根本看法有关史观的理论决定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向,是史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历史研究的基本知识:1、读史基本知识 2、史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的知识 3、史学评论的知识与技能 4、有关史学现状、流派、思潮、尤其是史学动态的知识 《史学概论》的意义:A、《史学概论》联系历史唯物主义与史学部门学科,B、《史学概论》是对史学的反思学科,c、《史学概论》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史学概论》的学习方法:A、广泛的阅读——多读书,读好书。B、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学、用、检验、升华。C、态度诚恳、虚心,兼收并蓄,持之以恒。理性主义史学强调以理性的精神探讨历史发展的因果,给历史以合乎理性的解释,这样的历史是“用实例进行教育的哲学” 。历史哲学以理性思维为手段,以逻辑为方法,从哲学高度来分析历史、叙述历史、撰写历史。历史哲学所关心的不是一般色历史事实。而是超经验的理论或规律的探讨。 “ 历史哲学”的概念是有伏尔泰首先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 维柯 康德 赫尔德 黑尔 孔德 梁启超:(1)中国史五项内容:1、智力(思想史),2、产业(经济史),3、美术(艺术史),4、宗教,5、政治。他说:“凡作诸史,于此五端,忽一不可。”(2)治史方法:强调“纯客观研究”,“反对”强史就我”,有所谓“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

204 评论

尝试新鲜

不,历史根本没有客观不客观这一说,历史是可以编造的。历史属于大众,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

224 评论

Pocky小豆丁

所谓历史的客观性,不管有没有记录,记录是否真实,历史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可以说历史的客观性不受任何事、物、人的影响。历史学家是否公正的记录,只是对历史能否真实传承方面有影响。

250 评论

唐唐sweet

你是在写作文是吧,作为一个九零后,这样完成作业也太没品了吧!

337 评论

我爱鸡爪啊

【名词解释】历史解释:即历史的主体(历史学家)通过历史的中介(主要是历史资料,如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对历史的客体(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规律等)作出相应历史观的解释。、历史学: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一般说来,它包括历史过程的记录、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预见。史学本体论:也即是对客观历史本质的反思。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则是对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对客观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论思考。也有学者把史学本体论称为历史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称为历史学理论或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它与历史本体论、历史方法论或史学方法论共同构成了历史哲学。具体说来,它是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其客体的过程、特征、方法等等的理论,它主要涉及历史认识主体和历史认识客体各自的特点,二者之间的关系,涉及历史认识过程的特点、历史认识正误的原因及其检验方法,还涉及历史认识如何对实践乃至对现实发展进程的影响。严格说来,历史本体论是关于历史本体即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也即历史理论,而史学方法论则涉及手段问题,因而历史认识论成为历史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计量史学方法:历史学的计量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即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历史资料进行数据处理,进行史料分析从而得到结论的一种方法。史家四长:指的是要想做为一个史家必须具备的四种资格:即:史德、史识、史识。史德是对过去毫不偏私,善恶褒贬,务求公正。史学:是指要具备史学知识。史识是讲历史学家的观察力。史才是讲作史的技术。“五德始终”历史循环论:一种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周而复始地经历同样阶段的理论。如中国战国末邹衍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变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循环的结果。主张人类社会的变化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过程的历史理论。历史系统方法: 用系统论方法研究历史,它要求把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观念出发,认识历史运动的整体过程,并进而从历史过程发展所表现的整体与部分(历史要素)结构、层次、环境的关系中,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历史系统方法的根本特点和要求。三统三正: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历史循环论,并对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稍加变通后提出的理论,以不同正朔为标志的改制法则。“三统”是指黑统白统赤统,中国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的黑、白、赤三统循环的神秘主义历史观。“三正”是指夏正商正周正,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这种改制只是为了表明新的皇帝重新受天命统治人民,其实质却没有丝毫改变,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史学概论复习资料【史学概论简答题】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1) 社会历史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运动的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它可以通过人们有目的的、自觉的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历史必须重视研究人的活动和人本身的价值,重视人在历史过程中的地位。 2)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因此,必须深入到人们的社会存在中去研究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从社会存在中去寻找产生的原因和答案。 3) 社会性质、社会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存在于生产方式之中,必须用社会经济结构去说明社会的政治结构,用社会经济的变化去解释社会文化、哲学、宗教、科技、政治、军事、伦理等的变化,去说明社会历史的运动。 4)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与历史上特有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相联系。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研究阶级社会中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和基本方法。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是研究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 5) 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是最基本的生产力,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研究历史应该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同时要正确评价个别历史人物,特别是伟大历史人物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史料鉴别的主要方法 1) 校勘: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2) 辨伪:“核之《七略》,以观其源”、“核之群志,以观其绪”、“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核之文,以观其体”、“核之事,以观其时”、“核之撰者,以观其托”、“核之传者,以观其人”。 3) 考证:本证法、旁证法、理政法、人证、反证、孤证。3、 怎样理解历史认识的三极能动统一?历史认识的三极分别是历史主体、历史中介和历史客体。这三级是能动统一的。历史主体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主要是指历史学家。历史中介是指历史资料。历史客体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从历史主体与历史中介的关系来看,挖掘丰富的历史资料决定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程度;历史学家不主动、积极地利用历史资料也不可能去认识历史事实。从历史中介与历史客体来看,没有历史资料就无法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没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就没有历史资料。从历史主体与历史客体来看,历史事实要靠历史学家去发现、去认识;没有历史学家就没有历史主体的出现,也就不能发现、认识历史客体。4、 为什么历史研究离不开史料?1)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和前提2) 史料是否充备和正确,也是确定历史学家选择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3) 史料可以使各种现象互相补充、相互论证,对正确描述历史事实、取得科学的结论和阐述观点有极大的帮助。如何搜集和整理史料?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利用工具书;通过平时读书,阅读报纸、刊物等积累资料;注意从考古发掘中积累新资料;通过调查和采访搜集资料,特别是口碑资料。整理史料的方法有: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按时间先后顺序整理。5历史比较研究的类型有哪些?横向比较:主要从空间角度出发,进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比较研究。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观念出发,进行不同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宏观比较:就是指站在历史整体的角度,对不同的历史现象进行贯通的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较研究,对历史系统的认识,历史本质的揭示,历史规律的发现主要靠宏观比较研究才能获得。微观比较:指不论从时间观念或是从空间观念出发,都是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各种不同的、特殊的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史学概论的内容是由哪几个板块构成?其主要内容有哪些?史学概论的内容由历史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这三部分构成。史学本体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主要研究历史学的对象、结构和功能;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史学思想的发展与历史观的演变、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成为科学的历程;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思和运用。史学方法论是对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的规则、步骤和指导原则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所做的理论阐释。主要内容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与鉴别;重构历史过程;新史学方法。史学认识论是人们对于历史学的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认识的反思。主要研究历史的可知性和历史学的科学性、历史认识的过程与思维方式的特征、历史认识的检验和历史真理的求索。简述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一) 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和影响作用(二) 历史的具体功用1) 指导人们社会实践的功能2) 认识历史发展规律、预见未来3) 陶冶人们的品格情操和启迪人们的智慧4) 增强参与意识,提高执政水平,积极参加社会决策8、什么是史料,怎样认识史料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史料,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能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重要性:史料是先辈经历留下的痕迹。史料氛围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其中实物史料分为遗址和墓葬两类,能够帮助研究者真实、生动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文献史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能够为历史学家提供内容繁复、完备、连续和系统的研究证据。两种史料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历史科学的发展。9、试论述史料的搜集、整理、辨伪和校勘的主要方法。史料的搜集:1 、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2 、分类搜集法。3 、追踪搜寻法。4 、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5 、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史料。史料的整理:1 、 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2 、 按时间先后的整理 史书的辨伪:(1)当我们拿起一本古书的时候,首先应该检查在史书的目录上或私家的著述中,是否有这本书的名字。( 2 )考察著者有无其人。( 3 )考察书的著作年代是否已有文字。( 4 )从著作所记的人物来考察。( 5 )从著作所记的事实来考察。( 6 )从著作所记的人、地、物的名称来考察。( 7 )从著作的思想内容来考察。( 8 )从著作所引用的材料来考察。( 9 )从语言文字及文体上考察。史料的校勘:(1)对校法,即以同书的祖本与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 (2)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之其中谬误之处 。(3)他校法。即以他书校本书,本书采自哪种版本就用其转载之书校之。 (4)理校法。这是根据书本的体制和遣词造句的特色,对书的内容加以校勘的方法。/10、什么是心理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心理史学的方法?西方心理史学方法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方法。方法:1、用唯物史观指引心理史学走向科学,即(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正确把握心理史学方法的逻辑起点;(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有助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科学的阐明历史上群体心理的形成、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3)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有助于从历史学的角度科学的阐释历史上的人们的心理、性格形成和演变的原因和规律,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11、什么是口述史学方法,怎样正确运用口述史学的方法口述史学方法既是指史学家搜集和记录口述史料的方法,又指史学家部分或全部依据口头史料撰写历史著作的方法。方法:1、利用口述史学的方法纠正普通大众对于文献资料的偏见,使历史学更加全面、真是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2、利用口述史学对普通民众的研究增强民众的主体意识,促进历史学的教育和启迪功能的实现。3、在利用口述史学的方法时,为确保口述史料与历史事实的一致性,使用“内证”与“外证”两种方法。12、什么是历史的假设的方法,了解它的意义和价值。定义:运用假设的方法对历史进行研究的一套研究方法。意义:1、对历史的可能性进行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2、历史假设研究能使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更为理智的进行历史选择和历史创造;3、历史假设为我们重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13、什么是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谈谈它对历史研究的影响?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的历史哲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即从思辨的历史哲学发展到分析的、批判的历史哲学。史学家将越来越多的精力从对历史本身的思考转移到对历史知识性质的分析。即一系列与史学研究实践中与主体认识能力相关的问题,这种对历史认识的主体理解能力即主体意识。影响:主体意识具有独特性和社会性。(特点)1、 史学家作用的实现有赖于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和主观能动性的深入开掘。2、 对史家个体来说,主体条件及其发挥的程度如何,使他们的认识成果显示出高低,正误之分。3、 对史学家群体来说,主体意识发挥的程度如何,关系着整个历史科学的繁荣与发展。4、 增强护体意识,可以是主体摆脱传统的直观反映论的束缚,开发新的研究领域。5、 主体意识的发挥有力于史料价值的开掘、6、 主体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发现历史现象中发现规律性,在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历史的本质,运用一系列的概念、范畴进行抽下降性研究。14、论述史学家的基本素养1、 史才、史德(章学诚)、史识、史学;2、完善的历史结构;3、深入社会,结合实践活动;4、培养正确的治史态度。15、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怎样认识精英人物与人民大众在历史创造过程中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活动和在实践中增长的实践能力,是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终极原因和根本动力。精英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由于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由此调动、同意了人民的意志和行动,才借以实现。16、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而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占据主导地位?为什么天命神学史观、人性理性史观都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天命神学史观在古代史学上占据主导地位是有当时小生产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活和与之相应的普遍的人身依附关系决定的。人性理性史观在近代史学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是:在西欧,农民和城市的广大劳动者通过“静悄悄的劳动”,在改编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的生产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扩大了自己的经济交换和社会交往活动范围,使自己的社会活动范围突破了庄园和行会的人的依附关系为特征的小共同体的限制,自身生存方式的改变,引起了观念的改变,产生了强调个人独立,平等自由的新的社会历史观。天命神学史观和人性理性史观之所以不能指引历史学成为科学是因为科学指的是揭示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因果必然性规律,并能够在实践中检验那些规律的是非真伪的知识体系。要揭示人类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就必须找到推动和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终极原因和最终动力,而真正的规律就是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从天命神学史观和人性理性史观作为唯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当中无法发现终极原因和根本动力,揭示不出规律,所以它们也就无法指导历史学成为科学。17、比较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章节体等不同史学体例的优略1、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季、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前后的联系;但是编年体史书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的前后的联系,也不易于写出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关系的人物的事迹。2、记传体:是一种史书的体裁,它最重要特点是突出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大量的人物传纪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从体裁的形式和结构上看,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不可缺少的形式,故通称记传体。记传体史书的创立者是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传体通史。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中国史书体裁。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4、章节体:史书体裁发展到新阶段的代表。重视分析与权术的内在联系。记事纲目清楚,结构简明。易于检录,容纳量大。现在多采用此法编排史书。不足之处是分章群节。割裂了历史过程的整体性。历史是人的主体创造,是主观与客观的动态结合 历史知识是人类的集体记忆的物化,是主观回忆与客观存在(人类历史活动本身及其物化)的动态结合 (1) 人类的“记 忆—回忆”功能是历史意识和历史知识产生的生理机制(2) 人类集体记忆的物化积淀为历史知识 历史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要受自然界的必然律支配;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创造,是不受必然律支配的。 历史学,也称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按时代顺序,运用具体的历史事实,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史学概论则是对史学自身的反思。正是通过对总个历史研究过程进行反思,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和总结等科学认识手段,揭示出历史研究过程的规律性,用以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的历史研究。一句话,正是研究史学研究自身的方法论、认识论的学科。 史学概论是对史学研究过程的理论性阐述,是对历史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和理论性总结,揭示其规律性。所以,它的研究对象必然是史学本身,即历史研究的全过程。 史学研究过程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历史研究的主客体各自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主体(历史研究主体是指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研究者,工作者,尤其指当代的史学研究者、工作者。)特点:(科学性、局限性,史学的主体性特征)客体的特征: 客体指主体认识、研究的对象,包括俩个层次:中介客体和终极客体。中介客体是指历史数据是主体赖以进行认识与研究的原料和工具,包括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献俩个方面。终极客体,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本身,是无法真实感知和把握的。它蕴涵在各个历史时代的文献与遗迹背后,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它是历史主体要认识和研究的终极目标。主客体的关系:历史认识研究的主客体是一对矛盾。一方面,主体借助中介客体,克服主观性、局限性,不断的认识终极客体,一方面,终极客体具有不可感知性,历史变化性,但终究可以通过中介客体全部或部分地表现出来。因此,历史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一种认识与不可认识之间的矛盾。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通过认识史料这一中介客体到达认识人类过程,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一根本目的。人永远不能完全揭示历史真理,但可以不断地接近历史真理。 历史认识过程的特征 历史认识过程与其它学科的认识过程一样,也符合人类的普遍的认识论原则。一个单环节的认识过程也包括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俩个阶段。但历史学又与他学科不同,它所认识的对象是个周流边的的历史过程,不同于自然学科的同理重复,是活的东西,因而一个单环节的认识结果,只有经过历史实践的检验、再认识,才能不断地接近历史真理,这是历史认识过程特有的特征。感性认识阶段:搜集整理史料阶段(原料准备)理性认识阶段:分析、综合史料阶段(技术处理)编辑成文和著述阶段:即阐释历史阶段(加工成品)历史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投入“市场”) 历史研究过程(示意): 感性认识阶段——搜集整理史料 理性认识阶段——分析、综合史料 结论阐述阶段——编辑成文 通过实践检验、再认识阶段——盘旋上升史学概论的基本任务:研究历史认识过程,总结这个过程中 的矛盾解决的经验方法和理论,就成为我们这门学问的基本 任务。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的区别:通俗说来,这是“怎样认识”与“认识的内容是怎样”的区别。史学理论是对历史学本身理论原则的抽象与总结,是对历史研究、历史认识过程和规律的归纳与总结;历史理论是对具体的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乃至于整个发展过程的理论性总结,是具体史学研究的目标与结果。史学概论与史学史的区别:它们都是以史学为研究对象,都是对史学研究规律的揭示与阐述,但二者不能等同。史学史是一种纵向研究,以历史的方法,按年代顺序,从史学思想、观点、流派、体裁、重要史学著作及史学家的评价等方面,分析叙述史学发展过程,探求史学发展规律,一句话,它仍然是史而不是论。史学概论是一种横向研究,以逻辑的方法,探讨历史研究过程的方法与理论,揭示历史研究的规律,并按照这些理论、方法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体系。它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史而是抽象的论。史学概论的内容和范围,可以归纳为: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等三大部分。历史研究的基础理论:(包括本体论与认识论两部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根本看法有关史观的理论决定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向,是史学研究的基础理论。历史研究的基本知识:1、读史基本知识 2、史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的知识 3、史学评论的知识与技能 4、有关史学现状、流派、思潮、尤其是史学动态的知识 《史学概论》的意义:A、《史学概论》联系历史唯物主义与史学部门学科,B、《史学概论》是对史学的反思学科,c、《史学概论》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史学概论》的学习方法:A、广泛的阅读——多读书,读好书。B、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学、用、检验、升华。C、态度诚恳、虚心,兼收并蓄,持之以恒。理性主义史学强调以理性的精神探讨历史发展的因果,给历史以合乎理性的解释,这样的历史是“用实例进行教育的哲学” 。历史哲学以理性思维为手段,以逻辑为方法,从哲学高度来分析历史、叙述历史、撰写历史。历史哲学所关心的不是一般色历史事实。而是超经验的理论或规律的探讨。 “ 历史哲学”的概念是有伏尔泰首先提出来的。其主要代表: 维柯 康德 赫尔德 黑尔 孔德 梁启超:(1)中国史五项内容:1、智力(思想史),2、产业(经济史),3、美术(艺术史),4、宗教,5、政治。他说:“凡作诸史,于此五端,忽一不可。”(2)治史方法:强调“纯客观研究”,“反对”强史就我”,有所谓“裁抑其主观,而忠实于客观

278 评论

相关问答

  • 史学概论论文历史学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名词解释】历史解释:即历史的主体(历史学家)通过历史的中介(主要是历史资料,如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对历史的客体(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过程、历史规律等)作

    yangdandan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3
  • 历史学术性论文

    论晁错的“新法家”思想体系关键词: 晁错;新法家;历史观;人性论;国家本位;Chao Cuo; New Legalism School; Conception

    潇潇若雨 8人参与回答 2024-05-04
  • 历史教学论文的规范性

    我觉得你写写清代或近代史比较好,其可考的文献的八万多卷,特别是戊戌变法那一百多天,很有写头,一种史实有两套说法,你可以参照当中的一些说法,既然你是教育硕士,那就

    阿满思密达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4
  • 历史研究性论文

    千古悠悠,长河汤汤,年华无法挽留历史匆匆前行的脚步华夏大地上,有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的足迹,有夏商西周青铜文化的盛行;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辉煌,有东临碣石

    咕噜1313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3
  • 历史学术性论文题目

    原创的,独一无二,包查重。

    04年8月6号 7人参与回答 2024-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