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11

贝贝塔11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李白的文献有哪些问题呢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狐狸不会飞

已采纳
想象奇特,豪迈飘逸,是浪漫主义的风格
289 评论

yyh心随我动

作为研究生,文献回顾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知识。那么如何做文献回顾?目的是什么呢? 先梳理一下书上的主要内容给大家。文献回顾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查找相关文献。在查找相关文献时,来源一般通过相关著作、相关论文、统计资料和档案材料,目前来说,大部分都说来自于相关论文,也就是文献资料。 第二、对文献进行选择。根据文献的相似性、发表的时间(时间要在一个比较新的范围内)、一些学术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加上一些判断和需求。 第三、实际阅读和分析文献。这里要注意分析文献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研究的结果、自己对该研究的评价。最后自己要总结,先前别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得出了哪些结论?有哪些薄弱环节?自己要有一定的见解。 以上是书上文献回顾的官方内容。 胡小端老师在清明假期前给我们布置了任务:每个人去做一个文献回顾,找到一个你最感兴趣的,也可以是你最熟悉的主题。这次上课他又提到说,别看这两无关,而事实上,你最感兴趣的必然花的时间也最多。这次课上有几位同学包括我在内都展示了我们的主题和PPT,但是都存在严重的问题:过于宽泛。胡老师说,文献回顾其实说明白了就是两个问题: 第一、寻找到一个研究问题。抱着这个问题去研究文献,找出一个具体的、详细的问题。而且在总结分析别人的文献发现问题时候,一定要有论据。 第二、你的研究问题一定要有一个创新点。每一篇论文都要有不同于别人之处,不然就是重复劳动,毫无意义。 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要找到这两个关键需要仔细去分析推敲文献。 其实对于文献回顾我依然存在很多疑惑,希望大家关于此能多多探讨。

134 评论

红豆呱呱

凡是一个人反抗一种东西,一定是先有一种东西占据著他才行,在李白也正是 的,这就是他的道家思想。...他是有一种异国的情调主宰著他的精神,使 (4)游侠 从「儒生不及游侠人」一句话看起来,知道李白喜欢游侠。在他的作品中,赞 美游侠的,是太多了。(举侠客行、疾袜子、结客少年场行、白马篇、君马黄 、少年行为例)(页一○) 李白和杜甫的交情,大家都知道是很深的。但是我们倘若仔细去观察的话,则 浙交情并不来回相等。具体地说,就是杜甫很了解李白,很担心李白;虽不能 如李白那样作法,但是很能同情李白,欣赏李白,又能深深地跳入李白的世界 之中,而吟味李白,观照李白;反之,李白对杜甫并不能这样。李白看著杜甫 很泛泛,他不甘於作杜甫,也不热心杜甫那样的性格和生活。我们由后来人的 眼光看,自然是杜甫的精神可以包容李白,而李白不能包容杜甫了。就当时论 ,却实在可以说杜甫很瞧得起李白,而李白却并不同样看杜甫。这关系在什麼 地方呢?就在李白有他的游侠思想,对於「儒冠多误身」的人物很有点唾弃之 故。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断言李白比杜甫浅薄,这因为他们的精神形式实在不 同故。在杜甫,深而广,所以能包容一切;在李白,浓而烈,所以能超越所有 ,他们都达於极致了,同是文艺的极峰,同是人类的光辉!(页一四) 很显然的,在游侠思想裏,有一种犯罪的心理成分。...就恰恰是那令人犯 罪的同一生命力,乃是令人到达圣洁上去的。这种道理在西洋人是很懂得的, 至少歌德、托尔斯泰很懂得,因为前者有浮士得,后者有复活。一般中国人却 不很了然,尤其受了中国的传统深的人更不容易了然。李白当然也不知其所以 然,不过他能发挥其当然。他直接地说要钱,要酒,要女人,要功名富贵,要 破坏,要杀,所以我说李白在诗裏所表现的,就是为生活而奋斗,为生命而战 的,--其中有一种强烈的欲求在,这首先表现於他的游侠思想上!(页一四 至一五) (5)所谓豪气 豪气是什麼呢?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用一句成语说,就是以大观小,李 白是颇有的。(页一五) 他的诗裏常有「忽然」的字样(举山人劝酒、玉壶吟、赠何七判官昌浩、冬夜 醉宿龙门觉起言志等诗为例)...「忽然」的情调,正是代表他精神上潜藏 力量之大。...李白「忽然」的情调特多,换言之,也就是他写诗的材料- -灵感--的临莅也最频繁。...大家只知道李白的诗那麼自然,冲口而出 ,真似乎妙手天成,却不知道这有一种根本的关系在,这就是他那充溢的生命 力使然了。他这充溢的生命力是时时要抓住什麼东西的,所以具体地表现而为 游侠,抽象地表现而为豪气。当它能够得到十麼东一当然好多了,否则便思破 坏一切。所以同是一种生命力者,有时表现而为极端的现实主义,攫取目前的 一切,但也有时表现而为极端的反现实主义,想对目前的一切施以报复。他要 槌碎黄鹤楼,倒却鹦鹉州,正是这种表现。不特如此,即李白的挥金如土,也 是同一个消息。(页一八)二、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李白从小接受著道家的薰陶。...大概在他十五岁左右吧,他就和一个所谓 「逸人」东岩子的隐於岷山。...他有许多求仙学道的朋友,...东岩子 不用说,其刺是元丹(就是丹丘生)、元演、紫阳先失、盖寰、高尊师、参寥 子。以地方论,和李白学道上有关的地方是四处,也按著时候先后排列,岷山 是第一处,其次便是河南的嵩山,再次是湖北的随州(就是江汉一带),更次 乃是齐(山东)。(页二○) 李白在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是政治的生活上最得意的时候,当了供奉翰 林,这时他四十二岁了。(页二四) 他之遇盖寰,我想是在天宝三载(公元七四四)以后。他们相见的地方是安陵 。安陵在唐时属德州平原郡,是在山东。(页二五) 李白又曾於天宝元年(公元七四二)四月游泰山。(页二六) 山东对李白的关系非常之大(参看本书第六章专条),他的剑术吧,是在山东 得著进益,...他和杜甫的来往,也是在山东尤其得在友情上酣畅淋漓, ...而他的学道,却也以在山东的居住为最重要。...山东是第四个关系 李白学道的地方,而且其重要,恐怕远在岷山、嵩山和随州之上,就中尤有关 系的,则是他在山东从高尊师(昌案:名「如贵」)受了道籙的事。(页二 五至二七) 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重要的地方:岷山、嵩山、随州、齐;重要的人物 :东岩子、元丹丘、元演、紫阳先生、盖寰、高尊师、参寥子。时候则差不多 包括李白自小至老。(页二九)三、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考道教之始,只有老庄的无为自然思想,和稷下学派的神仙方术思想,联而为 一的则是淮南。后来在理论上出了两个大人物,一是后汉作参同契的魏伯阳, 一是晋朝作抱朴子的葛洪。这两个大人物既出,道教的面目才正式成立了。( 页三一) 道教始终是一个能吸收的杂货摊,在汉时已有「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太史公自序)的办法,后来便与神仙方士合,与天师道合,与佛教合,甚而与 摩尼教合,与基督教合(到了清朝)。所以在开始时似乎是冲突者...然而 都无碍其终於调和吸收,结果都兼容并包於道家之内。(页三二) 因为在他(李白)的时代,道教不但到了完成期,而且到了隆盛期,所以他所 接受的乃是道教所兼容并包很多的阶段了。就刘勰的三品说(昌案:刘勰灭惑 论:「按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李白可 说全都沾染。因为李白有老庄的自然无为的宇宙观,但也有神仙派的炼养服食 的实践,同时并服从天师道的符籙。道教的色彩之杂,李白尤其有,先前是有 假托太公的阴谋派了,鬼谷子、苏秦、张仪,都可以说是道家的一支,而李白 便也时时以苏张自况,也常常想贡献奇计;后来道家是搀入佛的成分的了,李 白更时常谈禅,并同许多和尚打交道。(页三二至三三) 道教的第一个根本概念当然是「道」,「道」是宇宙的一种主宰,是一种超现 象界的本体,有时叫「造化」(淮南子原道训),有时叫「太乙」(吕氏春秋 大乐篇)。李白也有这种信念(举草创大还赠柳官迪、长歌行为例)。(页三 三至三四) 道教的第二个根本概念是这种作为宇宙的主宰的「道」,其性质乃是动的,即 所谓「运」是。...李白的宇宙观即是动的,李白心目中的宇宙是有精神力 量在内的,这和陶潜便很不同了,陶潜的宇宙观却是静的,陶潜心目中的宇宙 只是物质。不过李白对於生死却并不一定超然。因为李白的宇宙观是动的,所 以他常说「观化」。(举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赠僧崖公为例)因为李白心目中 的宇宙是有精神力量在内的,所以李白对於自然的看法,也便都赋予一种人格 化。(举题情深树寄象公、月下独酌、待酒不至、独酌、对酒为例)...这 样一来,什麼白云啦、迷月啦、山花啦、流莺啦、东风、春风啦,天地万物, 遂无不亲切了。在李白看,白云明月固然像自己一样是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了 ,但是他自己也何尝不像天地间的一朵白云一样,一轮明月一样?所以他是自 己宇宙化,宇宙又自己化了。由前者,我们感到他的旷达,由后者,我们感到 他的情深。...他在人间所得的寂寞的哀感,正是因为有大自然裏的亲切的 对象给加以补偿了。宇宙「人化」,人「宇宙化」,这也正是道教的理论使然 ;原来人和宇宙都是由同一的基础而生的。...在道教的范围以内,或者叫 我们看了觉得太玄,或者叫我们看了觉得近乎迷信,但是一入於李白的手,表 现在文艺中的,我们却只有觉得活泼洒脱,清丽飘逸了。(页三四至三六) 道教的第三个根本概念是「自然」。...自然是怎麼样呢?就是按著「生而 不有,为而不恃」的大原则而进行的现象而已。李白观察自然,便也是这种看 法。(举日出入行、赠僧崖公为例)(页三六至三七) 从「自然」的概念出发,便又生出几种思想,一是发现了世界之物质的方面, 就是人类也不过是物质世界的一种组合,所以李白说「腾转风火来,假合做容 貌」(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二是又由这物质的认识再出发,便有一种同 归於尽的感觉,不过物质的世界虽然同归於尽,「道」的原理却不跟著消灭, 李白所谓「已矣哉桂华满兮明月辉,扶桑晓兮白日飞,玉颜灭兮蝼蚁聚,碧台 空兮歌舞飞,与天道兮共尽,莫不委骨而同归」(拟恨赋),其中「与」字实 在是按照的意思,天道却并不会消灭的。三是由於观察自然之「生而不有,为 而不恃」的原理,观察自然中春夏秋冬之代谢的消息,推到人事上便是「功成 身退」的态度了。老子屡言「功成而弗居」(二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九章),李白也时时有这种思想,他说「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行路难),「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留别王司马嵩),都是这种表现 。四是因为主张自然,反对人为,反对强制,於是喜欢真,喜欢淳朴。在庄子 的渔父中有「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发天贵真,不拘於 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恒於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於俗。」在李白便 也同样有致慨於「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央逝」(酬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的宣言。凡此四端:物质的,同归於尽的,功成而退的,贵真的,都是由「 自然」一概念而来的。(页三七至三八) 道教的第四个根本概念是「贵生爱身」,即宝贵生命,爱惜身体,李白承袭了 这种思想,所以也常说藏身的道理(举沐浴子、拟古为例)...从「贵生爱 身」的立场看,就觉得「名」很不必要,一则名是身外之物,根本不相干,二 则有时名反为生与身之累。在老子中已经要提醒人「名与身孰亲」(四十四章 )了,后来的道家根本不要名,所以才作隐士。以眼前的酒与身后的名相比, 李白也是宁要酒不要名的。(举行路难、笑歌行为例)...我们於此要注意 的是道教之很深的现世的功利的色彩,这种精神却合乎人间味极浓厚的李白。 (页三八至三九) 道教的第五个根本概念便是「神仙」。这是与第四个概念有关连的,从「贵生 爱身」便希望长生。...儒家以为性命翅固定的,是没以人力可以作用的余 地的,道家却以为不然,他们认为性命可以改移,所以主张性命双修。到了葛 洪,关於成仙的理论和方法便都完成了。...神仙的有无吧,不用说李白是 肯定的,而且时时在羡慕著(举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为例)...从「贵生」而 「长生」,而「神仙」的过程,李白也正是一个好例证。(举古风--黄娥走 东溟为例)...在实践上,所谓「吸景驻光彩」就是呼吸吐纳之一了,他说 「相煎成苦老,消燥凝津液」「草创大还赠柳官迪),就是说鍊丹的火候的。 至於他说「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正 是黄庭内景经所谓「三叠琴心化胎仙」,这是说血脉和平之极,圣胎结出,便 可以夺造化之功而成仙的光景,所谓「内丹」是。李白又讲「鍊丹费火石,采 药穷山川」(留别广陵诸公),则是「外丹」。余如「访道」和「受籙」,李 白也都孜孜不倦。(页三九至四二) 我们试看道教演进的趋势,则可以见出是由抽象的而为具体的,由比喻的而 为实事的,由玄学的而为科学的,由天上的而为人间的。...道教的兴起, 无疑的是有一种「本位文化」的意味在内,所以它处处和佛教对抗。我觉得它 之最合乎中国人的口味者,乃在其肯定生活。道教非常现世,非常功利。有浓 厚的人间味,有浓厚的原始味。我说李白的本质是生命和生活,所以他之接受 道教思想是当然的了。生活上的满足是功名富贵,因此李白走入游侠,生命上 的满足只有长生不老,因此李白走入神仙。(页四三)六、李白:寂寞的超人 (1)李白的感情生活 李白是结了四次婚的。...明月奴就是伯禽,那个女孩就是平阳,还有一个 男孩则是天然,加上颇黎,李白一共是四个小孩,最年长的乃是平阳,明月奴 次之。李白很爱这些小孩们。(页七四) 李白抒情的作品,特别是写儿女之情的,往往不太出色,即像「玉阶生白露, 夜久生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那样的作品也很少很少。 他所写的往往是很露骨的一类(举三五七言、寄远、越女词、对酒为例) 总之,李白对於爱情是很感官的,是很物质的,用广泛的说法,就是宁是肉的 ,而不是灵的。往根本去看,这又是和他的道教思想有关。...不过,李白 有一个好处,就是真。(页七四至七五) 可是乡反的,李白却不善於写常情,他的许多寄内诗都不佳。李白对於色情的 观念,有时镜是卑视的。(页七五) 很奇怪的是,以李白那样漂泊而没有定性的人,一会从政了,学鲁仲连,一会 隐退了,学神仙,但是他之父子的感情却很浓。(举万愤词、赠武十七谔、送 杨燕之东鲁、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寄鲁东二稚子为例)(页七六 ) (2)李白的友谊 他的交游,除了游侠与「神仙交」之外,在士大夫中而有真切的友情的却只是 寥寥可数,他和杜甫的来往,我说过,是杜甫关切於李白者多,李白关切於杜 甫者少,此外,恐怕只有孟浩然和贺知章了。...至於一般士大夫,我觉得 远不如村夫俗子可以唤起他的感情。(页七七) (3)了解李白之杜甫 别人以李白的佯狂为不近人情,别人以李白的佯狂为可以取笑,镀甫却感触到 那是很深的悲哀;在一群愚妄者无不觉得必得李白而后甘心时,知道爱惜这一 位天才诗人的恐怕也就只有杜甫。(页八○) (4)李白之身后(摘要整理) 李白於宝应元年(公元七六二)十一月乙酉病死当涂族叔李阳冰所。 李白子女四人,女平阳出嫁后死,天然、颇黎二人事迹无闻,伯禽二女,一嫁 陈云、一嫁刘劝,俱为农人。 元和十二年(公元八一七)正月二十三日宣歙观察使范传正徇李白孙女之请, 改葬之於旧坟六里以西之地,其北即青山,乃当年谢朓幽居所在,亦名谢公山 ,在当涂县东南。 (5)李白和山东(摘要整理) 李白一生可分三期: 第一期:七○一至七四一年 蜀:儿居之所。 安陆:结婚、游说之所。 齐鲁:求仙学剑之所。 第二期:七四二至七五五年 长安:官宦、纵饮之所。 梁:快游之所。 金陵:凭今吊古之所。 第三期:七五六至七六二年 浔阳:下狱之所。 江夏:流亡遇赦盘桓之所。 当涂:埋骨之所。 (6)李白的风度和勤学 (7)李白与一般诗人之共同点 (8)李白之痛苦 就根本处说,李白不能算矛盾,他有丰盛的生命力,他要执著於一切。但是就 表现上说,就不能不算矛盾了,因为他要求得急切,便幻灭得迅速,结果我们 看见他非常热中,却又非常冷淡了。(页八八) 李白的精神是现世的,但他的痛苦即在爱此现世而得不到此现世上,亦即在想 像保留此现世,而此现世终归於无常上。(页八八) 像李白这样人物的求仙学道,是因为太爱现世而然的,所以他们在离去人间之 际,并不能忘了人间,也不能忘了不得志於人间的寂寞的。(页八九) 李白对於现世,是抱有极其热心的要参加,然而又有不得参加的痛苦的。他那 寂寞的哀感实在太深了,尤其在他求仙学道时更表现出来。(页八八至八九) 李白是深感到天才被压迫的痛苦的。...他颇痛苦於没有真正同情者,没有 真正合作者。...李白的痛苦是一种超人的痛苦,因为要特别,要优待,结 果便没有群,没有人,只有寂寞的哀感而已了;李白的痛苦也是一种永久的痛 苦,因为他要求的是现世,而现世绝不会让人牢牢的把握,这种痛苦是任何时 代所不能脱却的,这种痛苦乃至是应当先李白而存在,后李白而不灭的... 他不能像陶潜一样,否定一切。倘若否定一切,便可以归到「达观」了。他也 不能像屈原的幻灭只是现世裏理想的幻灭,但屈原却仍有一个理想没有幻灭, 这就是他的理想人物彭咸,而且他也果如所愿的追求到了。李白却不然,他没 有理想。名,他看透了,不要,他调要的只有富贵,可是富贵很容易证明不可 靠。那麼,他要神仙,便是神仙也还是恍惚,那麼,怎麼办呢?没法办,在这 一点上,他之需要酒,较陶潜尤为急切,那麼就只有酒了,也就是只有拘销一 切了。...总之,他是太人间了,他的痛苦也便是人间的永久的痛苦!这痛 苦是根深於生密力之中,为任何人所不能放过的。不过常人没有李白痛苦那样 深,又因为李白也时时在和这种痛苦相抵抗之故(自然,李白是失败了的牺牲 者),所以那常人的痛苦没到李白那样深的,却可以从李白某些抵抗的阶段中 得到一点一滴的慰藉了!这就是一般人之喜欢李白处,虽然不一定意识到

334 评论

太白小君

《唐诗三百首》应该有要找到的东西

251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