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51

君和家人
首页 > 论文问答 > 楚辞文献丛刊目录是怎么排的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mile筱123

已采纳
《周礼》 《周髀算经》 《竹书纪年》 《楚辞》 《庄子》 《春秋》三传 《尔雅》 《韩非子》 《鹖冠子》 《孝经》 《荀子》 《黄帝内经》 《易经》 《逸周书》 《仪礼》 《管子》 《公孙龙子》 《孔子家语》 《国语》 《老子》 《礼记》 《列子》 《论语》 《吕氏春秋》 《孟子》 《墨子》 《穆天子传》 《山海经》 《商君书》 《尚书》 《申鉴》 《申子》 《慎子》 《诗经》 《孙子兵法》 考古发掘的 孙膑兵法《大戴礼记》 《晏子春秋》 楼上说的好多都是两汉时期的
105 评论

耀眼的小日

《楚辞》的版本系统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其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中国社会的独特地位,使其从辑录之前到流传过程,几乎每一个环节、细节都产生或曾经产生不同的歧说——在“五四”前后疑古思潮泛滥情况下,甚至连屈原的存在与否,也曾引起争议,亦有全盘否认《楚辞》有先秦作品的。 刘向《楚辞》的原貌早已不见,但约100多年后成书的王逸《楚辞章句》,一直公认是首部完整注疏《楚辞》的版本,也是最完整的注本,因为刘安的《离骚传》,刘向、扬雄作的《天问》注解,东汉的班固、贾逵作的《离骚章句》,都只是“楚辞”或《楚辞》的某一篇作品而已。因此,后人几乎仅能凭借王逸《楚辞章句》为主,了解刘向的《楚辞》。 王逸《楚辞章句》上承刘向《楚辞》,但它原版早亡,现存主要版本有:1518年(明正德十三年戊寅刊本),北京图书馆藏;明嘉靖中复宋本十七卷,上海图书馆藏;1571年(明隆庆五年辛未)豫章王孙用晦夫容馆复宋本十七卷,前附《楚辞疑字直音补》一卷,上海图书馆藏;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丙戌)冯绍祖校勘本;等。此外,继承王逸《楚辞章句》最受重视的版本是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然而,按王逸《楚辞章句》“自序”,刘向的《楚辞》应为十六卷,而现见版本的《楚辞章句》,却是十七卷,多出了一篇王逸自作自注的《九思》,因此一直令人起疑,甚至有怀疑其作真伪者。王兴祖《楚辞补注》则认为只是后人加入,“逸不应自为注解,恐其子延寿之徒为之尔”。 洪兴祖的《楚辞补注》的,本旨是补王逸《楚辞章句》之未备,故取名“补注”,是公认较为全面保留《楚辞章句》、乃至上接刘向《楚辞》的著作。在《楚辞》早佚,《楚辞章句》原貌不见得情况下,《楚辞补注》遂成为最主要的追溯《楚辞》的版本。该书同样十七卷,在承袭《楚辞章句》内容上,作进一步《楚辞》的补注及阐发等,客观上也留住了已经失传的隋唐以前及洪氏同时代的遗说。 《楚辞补注》版本较多,主要有:明复刻宋本,浙江图书馆藏;明崇祯中汲古阁重刊宋本,北京图书馆藏;清素位堂刊本,北京图书馆藏;清文津阁、文澜阁《四库全书》本;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丙午)《惜阴轩丛书》仿汲古阁本,等。 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楚辞》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殿堂中的一门显赫之学。如果打算从一般的角度,对现存的楚辞作品进行阅读的话,可以参考如下一批由现代学者撰写的读本、文献资料。 《楚辞入门》,梅桐生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该书对楚辞研究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均有所述,深入浅出,体系完整。《楚辞全译》,黄寿祺、梅桐生合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收录了王逸《楚辞章句》和朱熹《楚辞集注》中的全部作品,是于今最全的楚辞注释本;该书每篇均有详细的题解,通俗性、学术性兼备。《楚辞今注》,汤炳正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为“中国古典文学丛书”的一种,每篇均有题解,注释简明。《楚辞今绎讲录》,姜亮夫著,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姜被誉为现代楚辞学大师,是现代楚辞学研究专家中著述最丰者。此书共分12讲,观点明确,篇幅不大,简明扼要。《楚辞书目五种》,姜亮夫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重印;全书分为5部分,即楚辞书目提要、楚辞图谱提要、绍骚隅录、楚辞札记目录、楚辞论文目录,是一部反映自汉以来各代学者研究考订楚辞成就的目录学著作。《楚辞书目五种续编》,崔富章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崔为姜亮夫的学生,是前书的续编。《屈原赋校注》,姜亮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1987年修订本;该书对屈原的全部作品进行了校注,共计25篇,是当代《楚辞》注本中的权威性读本。《屈原赋今译》,郭沫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特点是由当代著名诗人来翻译古代名作,是现代影响最为广泛的译文。《屈原赋今译》,姜亮夫著,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该书依照《屈原赋校注》的篇目,译文采用了元曲的形式,译法十分独特。《屈原集校注》,金开诚等著,中华书局1996年版;该书为“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的一种,吸收了大量现有成果,考证精当。 1979年,楚辞学泰斗姜亮夫接受国家教育部的指示,为挑选出来的全国重点大学讲师(副教授)以上教工人员进行专门的楚辞学开班培训。姜亮夫特为进修班开出必备的14部楚辞文献。 这14部专业文献分别是:王逸的《楚辞章句》(夹附在洪兴祖《楚辞补注》里);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王夫之《楚辞通释》;黄文焕的《楚辞听直》;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戴震的《屈原赋注》;王闿运的《楚辞释》;陈本礼的《屈辞精义》;朱骏声的《离骚补注》;龚景瀚的《离骚笺》;刘梦鹏的《屈子章句》;胡文英的《屈骚指掌》;马其昶的《屈赋微》。 此外,还有姜亮夫自己的著述:《楚辞书目五种》。他特别指出,这14部是一些派别、方法的代表,“不一定是第一流货色”,“而第一流的货色奇缺”。 (注:必备文献目及简介,见下图“姜亮夫推荐文献1-3”,百科编辑者制图参考自 )

291 评论

樱桃啃丸子:)

离骚九歌:东皇太一 东君 云中君 湘君 湘夫人 大司命 少司命 河伯 山鬼 国殇 礼魂天问九章: 惜诵 涉江 哀郢 抽思 怀沙 思美人 惜往日 橘颂 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 初放 沈江 怨世 怨思 自悲 哀命 谬谏哀时命九怀: 匡机 通路 危俊 昭世 尊嘉 蓄英 思忠 陶壅 株昭九叹: 逢纷 离世 怨思 远逝 惜贤 忧苦 愍命 思古 远游九思: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王+真),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翻译】  选定吉日啊,行祀良辰!恭敬祭祀啊,愉我上皇。  身佩长剑啊,抚彼玉珥;盛装玉饰啊,脆鸣叮当。  坛铺瑶席啊,玉镇平展;更要奉上啊,名花溢香。  蕙煮祭肉啊,兰花为衬;桂酒奠祭啊,佐以椒浆。  扬起鼓槌啊,敲响祭鼓;节拍徐缓啊,歌唱勿慌。  竽瑟齐列啊,作乐铿锵。  翩跹巫女啊,服饰艳丽;芳香飘溢啊,馥郁满堂。  五音纷呈啊,悦耳交响;上皇欢欣啊,愉快安康。【赏析】原诗的构成除两句五言外,都是六言。五言第三字和六言第四字例用“兮”字。最特出的是,基本上隔句用韵,且押阳韵一韵到底,这在《九歌》十一篇中是独一无二的。面对这样一篇韵律严整的诗歌,译文也采取相应的严整结构。即以九字两句译原文的六字或五字一句,第一句结尾以“啊”代“兮”,第四句末都押阳韵。问题是原文“陈竽瑟兮浩倡”的“倡”字,《辞海》释为“作乐”,不是唱歌;可读“chàng”,又可读“cháng”,考虑全篇用韵,以后者为是。其他如 “玉珥”、“瑶席”、“椒浆”等特殊用语均在注释中有说明,在译文中可不译出。

335 评论

大哈哈a呦呦

刘向辑录的《楚辞》只有16卷,16篇;但传世通行本《楚辞》多是17卷,17篇,这是据《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而来,后者加上一篇自己的作品《九思》。刘向《楚辞》、王逸《楚辞章句》原书早已毋见,至宋洪兴祖的《楚辞补注》篇章内容上承《楚辞章句》,通常被认为较保持原貌,因此,现通行的版本的篇目结构,基本依以《楚辞章句》为祖的《楚辞补注》等为据。 通行本《楚辞》篇章结构编目数量 详细题目 作者 作品著作归属之歧说备注(仅列部分观点) 离骚(1篇) 离骚 屈原 胡适《读楚辞》认为屈原为传说 ,何天行《楚辞作于汉代考》、朱东润《离骚以外的“屈赋”》等,几全否定屈原存在或其著作权 九歌(11篇) 东皇太一 屈原 游国恩《屈原》认为“九歌”(全文)民间口头创作,屈原改写;许笃仁《楚辞识疑》“九歌(全文),系司马相如等作品”。 云中君 屈原   湘君 屈原 陈子展《楚辞直解》认为《湘君》与《湘夫人》应合一 湘夫人 屈原   大司命 屈原 陈子展《楚辞直解》认为《大司命》与《少司命》应合为一 少司命 屈原   东君 屈原   河伯 屈原   山鬼 屈原   国殇 屈原   礼魂 屈原 梁启超《屈原研究》认为“礼魂”伪作,应是《九歌》之乱辞 天问(1篇) 天问 屈原   九章(9篇) 惜诵 屈原 陆侃如、冯沅君合著《中国诗史》认为“伪作嫌疑” 涉江 屈原   哀郢 屈原   抽思 屈原   怀沙 屈原   思美人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中国诗史》疑伪作 惜往日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中国诗史》认为“伪作嫌疑”, 吴汝纶疑为伪作,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断伪作 橘颂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闻一多《论九章》,认为伪作 悲回风 屈原 洪兴祖断伪作 《中国诗史》认为是“伪作嫌疑” 远游(1篇) 远游 屈原 陆侃如、游国恩、茅盾和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卜居(1篇) 卜居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学史》、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认为伪作 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渔父(1篇) 渔父 屈原 蔡靖泉《楚文学史》、茅盾《楚辞与中国神话》认为伪作 郭沫若《屈原研究》认为非屈原作 九辩(1篇) 九辩 宋玉   招魂(1篇) 招魂 一说宋玉 王逸注作者宋玉,明焦竑后一说屈原 ,现代各袭说法 大招(1篇) 大招 一说景差王逸注“或曰景差” ,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景差,葛立方《韵语阳秋》认为屈原 ,胡应麟《诗薮》认为唐勒 ,梁启超认为伪作惜誓(1篇) 惜誓 一说贾谊王逸注作者“疑,不能明”;一说贾谊 招隐士(1篇) 招隐士 淮南小山 王逸注作者淮南小山,《文选》认为屈原 七谏(7篇) 初放 一说东方朔 王逸注《七谏》作者东方朔。沈江 一说东方朔   怨世 一说东方朔   怨思 一说东方朔   自悲 一说东方朔   哀命 一说东方朔   谬谏 一说东方朔   哀时命(1篇) 哀时命 严忌即庄忌,本姓庄,东汉时因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 九怀(9篇) 匡机 一说王褒   通路 一说王褒   危俊 一说王褒   昭世 一说王褒   尊嘉 一说王褒   蓄英 一说王褒   思忠 一说王褒   陶壅 一说王褒   株昭 一说王褒   九叹(9篇) 逢纷 刘向   离世 刘向   怨思 刘向   远逝 刘向   惜贤 刘向   忧苦 刘向   愍命 刘向   思古 刘向   远游 刘向   九思(1篇) 九思 王逸 洪兴祖《楚辞补注》“恐其(王逸)子延寿之徒为之尔” 注1:本表据《辞海》 及《楚辞章句疏证》 国学网 ,一些参考附文注。 注2:几乎每篇作品归属权都曾有歧说,表中仅列部分有代表性观点。

107 评论

相关问答

  • 楚辞文献丛刊目录是怎么排的

    刘向辑录的《楚辞》只有16卷,16篇;但传世通行本《楚辞》多是17卷,17篇,这是据《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而来,后者加上一篇自己的作品《九思》

    蛋蛋徐要发疯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楚辞文献丛刊目录

    国学分为经,史,子,集。还有一些启蒙的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子部——: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 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

    kisscat0317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楚辞文献丛刊目录查询

    刘向辑录的《楚辞》只有16卷,16篇;但传世通行本《楚辞》多是17卷,17篇,这是据《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王逸的《楚辞章句》而来,后者加上一篇自己的作品《九思》

    越狱找食吃 4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楚辞文献丛刊怎么样

    广陵书社一直秉承保护传统工艺、繁荣学术出版、弘扬地方文化的宗旨,坚持专业特色,努力开拓市场,逐渐形成了雕版线装、文献影印、古籍整理、学术著作、地方文化、民国期刊

    爱笑的眼乌珠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楚辞文献丛刊

    1、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广东省丰顺县人。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

    龙龙爱龙眼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