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6

ling爱吃
首页 > 论文问答 >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在线阅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aohao开心

已采纳
水星的英文名字Mercury来自罗马神墨丘利。符号是上面一个圆形下面一个交叉的短垂线和一个半圆形(Unicode: ☿) 是墨丘利所拿魔杖的形状。在第5世纪,水星实际上被认为成二个不同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时常交替地出现在太阳的两侧。当它出现在傍晚时,它被叫做墨丘利;但是当它出现在早晨时,为了纪念太阳神阿波罗,它被称为阿波罗。毕达哥拉斯后来指出他们实际上是相同的一颗行星。中国古代则称水星为“辰星”。 中国古人称金星为“太白”或“太白金星”,也称“启明”或“长庚”。古希腊人称为阿佛洛狄特,是希腊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而在罗马神话中爱与美的女神是维纳斯,因此金星也称做“维纳斯”。金星的天文符号用维纳斯的梳妆镜来表示。 金星的位相变化金星同月球一样,也具有周期性的圆缺变化(位相变化),但是由于金星距离地球太远,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关于金星的位相变化,曾经被伽利略作为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地球是太阳系中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它是太阳系类地行星中最大的一颗,也是现代科学目前确证目前惟一存在生命的行星。行星年龄估计大约有45亿年(5×109)。在行星形成后不久,即捕获其惟一的天然卫星-月球。地球上惟一的智慧生物是人类。 因为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是血红色的,所以在西方,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玛尔斯(或希腊神话对应的阿瑞斯)命名它。在古代中国,因为它荧荧如火,故称“荧惑”。火星有两颗小型天然卫星:火卫一Phobos和火卫二Deimos(阿瑞斯儿子们的名字)。两颗卫星都很小而且形状奇特,可能是被引力捕获的小行星。英文里前缀areo-指的就是火星。 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五颗。它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自转最快的行星。中国古代用它来纪年,因而称为岁星。 在西方称它为朱庇特,是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土星是一个巨型气体行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星的第二大行星。土星的英文名字Saturn(以及其他绝大部分欧洲语言中的土星名称)是以罗马神的农神萨杜恩命名的。中国古代称之为镇星或填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之一,排列在土星外侧、海王星内侧而名列第七,颜色为灰蓝色,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Gas Giant)。以直径计算,天王星是太阳系第三大行星;但若以质量计算,则比海王星轻而排行第四。天王星的命名,是取自希腊神话的天神乌拉诺斯。 海王星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的第八个,是一个巨行星。海王星是第一个通过天体力学计算后被发现的行星。因为天王星的轨道与计算的不同,1845年约翰·可夫·亚当斯和埃班·勤维叶推算了在天王星外的一个未知行星可能的位置。1846年9月23日柏林天文台台长约翰·格弗里恩·盖尔真的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 目前海王星是太阳系内离太阳第二远的行星。 海王星的名字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Neptune)
300 评论

密云汉子

电子报经过报社领导的热心指点,在多次形象改进后,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中国石化报特色的版式风格。  大家通过点击中国石化新闻网电子媒体导航条中的“中国石化报”LOGO,或者直接在IE地址栏中键入“”,由于我们还开通了中文域名(下面我们还会提到,要求IE0以上,或者下载插件),所以,在地址栏中键入“中国石化报中国”、“中国石化报公司”“中国石化报网络”“中国石化报”“中国石化报”,通过这些途径,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电子报页面。  电子报页面大致分三个区域。最正中,是中国石化报版式效果图,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天中国石化报版样,默认为一版。边上的数字表示当天版数,点击数字可进入某一版版式。点击版面上某一文章,文章会自动放大,便于阅览。版式下方有“上一期”、“下一期”的快捷键,点击可以顺延着看上一期,或者下一期的报纸。  电子报页面左侧最上方是按日期检索框,点击小日历图标,会出现日期表,读者通过点击日历,可以选择想看的那一天报纸。目前我们的电子报只能看2007年的报纸,报社员工想要查询今年以前的报纸,可以点击办公平台的“中国石化报历史资料”。为了保证资料安全,目前,历史资料查询暂时不对外网公开。  左侧中部是用户登录平台。目前,这一项是否有操作,不影响电子报阅览,但将来,我们可能通过用户管理,推出一些会员服务。  左侧下部有四个功能键,第一个“在线浏览”,可以以电子杂志的形式阅读石化报。第二个“离线下载”,可以将某期或者某几期报纸,以电子杂志的形式下载,方便读者离线阅读,比如在交通工具上,通过手提电脑阅读。第三个“客户端下载”,这是一个阅读杂志形式电子报的插件。没有下载安装这个插件之前,无法正常阅读电子杂志形式电子报。第四个“使用帮助”,介绍电子报纸的阅览方式。  电子报页面右侧最上方是内容检索框,本年度出版的中国石化报图片和文字内容,都可以检索到。右侧中部是中国石化新闻网的重要新闻,点击可以进到中国石化新闻网。下侧是报社其他媒体电子版的导航,点击相关LOGO就可以访问。

285 评论

莹火虫妹妹

"天体的物质构成,运行轨道,一些常规的物理化学属性以及对地球的影响。黑洞研究,关于登陆火星的研究,霍金的宇宙起源和膨胀理论,以及关于空间维度和暗物质暗能量的专题,UFO和宜居星球的探索。"从这几句话就可以看出,楼主最多是本科低年级的学生,至少是没有系统的接触过学术研究。这些研究“点”都实在太大,每一个点出几百篇博士论文都不是问题。不管哪方面,比较好的学术文章都有一个特点,精致,相比之下楼主的描述也显得非常粗糙了。这类研究成果早已成熟,除非有特别吸引人的因素(例如首次发现某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位于宜居带),绝对上不了一流期刊的版面。最后呢,提出楼主几点硬伤,Nature是英国的杂志,其二,它是全国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绝不是什么科普杂志。科普杂志例如《天文爱好者》,高中生能理解其中的大半,如果是学术期刊,即便只是国内的《天文学报》,说来惭愧,80%的文章,作为一名理学硕士兼天文爱好者,照样看不懂。“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半个多世纪过去,这句话仍旧可以原封不动的送给楼主。站在山脚,却幻想着一览众山小,难免会闹出笑话。应该承认,相比于上世纪处物理学界跨越性的发展,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彻底改写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教科书,当前理论物理学界的进展的确不那么瞩目。最重要的原因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观察和实验,观察手段跟不上,发现原有理论的几朵乌云,自然不会孕育产生相应的更高层次的科学理论。如果相对论是在18世纪提出,照样会被尘封几十年,知道人类有能力去监测其效应,证明他是否准确。同样道理,大一统理论、膜理论、弦理论……这些理论模型是否完善合理,归根结底还是需要实验数据来说明。最后呢,要说最近物理学界万马齐喑,那非常荒谬,最近有一个课题组通过在南极安设的望远镜发现了类似引力波的痕迹,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和激烈讨论,这一点发现如果被证实,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另外目前在星系形成理论,也有着很大的进展,随着盖亚空间望远镜的投入工作,这方面也可以期待在未来的几年内得到极大的飞跃。

234 评论

天天考古

太阳系八大行星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会议中心,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对行星定义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而位居太阳系9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 从此以后,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起被称为“矮行星”。两次投票开除冥王星草案将行星定义范围限制在太阳系之内。由于定义复杂,措辞微妙,该草案分为两部分,分别需要单独投票表决。第一部分:冥王星是不是“矮行星”?“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结论:YES!冥王星是“矮行星”。第二部分:“矮行星”是不是行星?在第一部分的“行星”前面加上“经典”这个词。而太阳系行星数量究竟有几颗,就取决于第二部分是否能够通过。如果第二部分没有通过,那么根据第一部分的规定,太阳系的行星只限于1900年之前发现的那8颗行星。“矮行星”不是行星,冥王星将与行星地位无缘。如果第二部分得以通过,那么1900年前发现的8颗行星就被称为“经典行星”,冥王星、谷神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一颗暂时编号为“2003UB313”的天体就被称为“矮行星”。“矮行星”也是行星。结论:NO!“矮行星”不是行星。因此,冥王星与行星地位无缘了。月亮几十亿年后可能升格为行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格雷戈里·劳克林告诉记者,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交的行星定义草案,围绕恒星旋转的球形天体只要达到一定体积和质量都有可能成为行星。对于一颗行星和它的卫星,例如地球和月亮,如果两者的引力中心即共同质心有朝一日不再处于行星内部,而是转移到外部空间,那么这颗卫星就成为了行星。劳克林表示,虽然听起来非常不可思议,但在理论上月亮的确有可能成为行星。月亮诞生于40亿年前的一次天体冲撞,原本距离地球很近,但它远离地球的趋势十分明显。由于两者之间潮汐力的作用,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每年增加约75厘米。劳克林说:“如果地球和月亮还能继续存在几十亿年,地球和月亮的共同质心将会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之外。到那时,月亮就可能成为行星了。”太阳系大行星之争 新闻价值大于科学价值 事情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7年前热起来的对冥王星行星地位的质疑,而今年8月15日IAU的草案使之达到了戏剧性的高潮。现在,草案通过了,人们得到了一个令占星术士有事可做的新太阳系。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主任徐伟彪说:“长期以来,天文学对行星一直没有明确和科学的定义,这就造成了目前行星分类上的混乱局面。”实际上,冥王星成为大行星这件事,在现在看来也是历史上的一个错误。1930年,当24岁的天文爱好者汤博在洛韦尔天文台发现冥王星,并对台长说“我找到了你想要的X行星”时,天文学家们并不知道这颗行星有多大。在当时的理解下,冥王星顺理成章成为了第9颗大行星。但随后的观测把冥王星的体积不断缩小,它在今天的认识中已经比太阳系中的7颗卫星都要小了,包括我们的月球。一个多星期以来,争执不下的天文学家们在会上会下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在IAU的会议争论、在IAU日报上撰文、向媒体记者表达、在个人网站上评论,甚至还有人就此向《天文学报》提交了一篇论文……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行星科学家大卫·史蒂文森对一周以来这些疯狂的行为表示反感。他说:“科学的本质不在于命名和分类,而在于理解事物是怎么运转的。天体如何形成?它们怎样演化?它们由什么物质构成?而新的定义对我们做科学研究的影响微不足道。”徐伟彪也有相似的看法,他说:“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对社会产生的新闻效应比科学意义更强烈……新定义的通过将不会改变现有的天文学理论,所有的理论和观测结果仍然有效。”但他同时也看到了整件事情在社会科学中的意义。“决议的通过对天文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它可以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使人们对行星有一个明确和统一的认识。”他说,“它将会对历史和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中小学的教材,从今以后就要重新修改———太阳系不再是9大行星系统。”(昨晚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上,来自各国天文界权威代表投票通过联合会决议,今后原来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将不再位于“行星”之列,而属于矮行星。 太阳系天体分三类 昨晚与会代表、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通过电话介绍,超过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后草案,就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达成共识。 最终决议把行星和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定义为三类,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阳系小天体”。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个行星依然被称为“行星”;在20世纪之后陆续发现的冥王星、谷神星、齐娜星被称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几十年来天文学界一直存有争论,由于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阳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转轨道为不规则的鸭蛋形“过山车”状,和其余八大行星近似圆轨道不一样,更多专家倾向于认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样。 这次决议把彗星等不满足行星、矮行星定义的天体,暂时被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包括绝大多数的太阳系小行星、绝大多数的海外天体其他小天体。 12行星草案未获通过 按照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即便前两个条件满足,但还没有清空自身轨道附近区域的天体就不叫行星,而起新名字为“矮行星”;矮行星定义特别指出,矮行星也不是一颗卫星,故此前专家推测的冥王星卫星———卡戎星没有列进矮行星行列。 朱进介绍,在分决议草案中,还建议在八颗行星前面加上“经典”二字,以区别其他行星,该建议未获通过。 昨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等专家介绍,在决议最终通过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曾提出过将太阳系行星由9个升级为12个的草案,将谷神星、齐娜星和卡戎星也包括在行星行列,该草案同意率仅1/4,专家们辩论后又由联合会提出修改后的草案,以绝大多数票最终通过。 对话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谈决议影响 天文教材将相应改变 新京报:是不是可以说通过这次决议,冥王星的级别就降低了? 朱进:应该是说把冥王星从行星的范畴拿出来了,不再属于行星的范畴。 新京报:在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发现冥王星后,九大行星的定义一直被众人接受,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会不会影响到大家的投票? 朱进:应该说会有一定因素,但大多数人还是从全面、理性的角度去考虑;去思考一个新的定义,便于百姓接受,也便于我们总结不断向人类涌来的新天文发现。 新京报:通过这次决议后,我们的教材等会不会改? 朱进:这次决议后,国际通行的说法、文本肯定会改,我们的教材、书籍等也会相应作改变。 太阳系天体最新分类 “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 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如冥王星。 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反应 科学战胜历史和文化 大多数天文学家表示欢迎,不少民众深感失望 与会的许多天文学家在24日投票结果出来后鼓掌表示欢迎。发现齐娜的美国天文学家麦克尔·布朗认为,将冥王星降级可能不会受到公众的欢迎,但是在科学上是正确的决定。布朗认为,行星新定义不应该将太阳系行星扩编,而是应该将冥王星降级。 北爱尔兰学者、中子星研究专家乔斯林·伯内尔也表示,希望那些对投票结果表示失望的人朝着好的方面看。 但正如麦克尔·布朗所言,不少民众都对冥王星被“驱逐”感到失望,他们已经习惯了有冥王星的太阳系,这已经成为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宇航局今年1月发射了“新地平线”号探测器,预计将在2015年到达冥王星附近。目前还不清楚冥王星的“降级”是否会对美国宇航局的探测计划带来影响。新浪科技讯 据参加第26届IAU大会的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透露,今天早上,IAU大会给与会的天文学家提供关于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并将在当地时间下午14:00点(北京时间晚上20:00)举行的在IAU大会第二阶段全体会议上进行表决。 据悉,这份决议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包含4个部分即5A号决议,5B号决议,以及6A号决议,6B号决议。对决议5A和决议5B的投票将分开来依次进行。同样,对于决议6A和 6B的投票也将分开进行。决议5A是IAU关于“行星”和相关名词的主要定义。决议5B对由水星到海王星这8颗行星组成的集体称呼前面加上了“classical”。决议6A以冥王星为原型为IAU创建了一个新的天体类别。决议6B为这类天体引入了“plutonian objects”这个称呼。 以下是由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崔辰州博士翻译的太阳系行星定义的决议最终稿中文版: IAU决议:太阳系内一颗行星的定义 当代的观测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行星系统的认识,我们对天体的命名反映我们目前的认识是很重要的。这一点特别适用于行星这个名词。名词“行星”源自描画“漫游者”,那时只知道它们是天空中移动的光点。近来的发现导致我们需要利用现有的科学信息创建一个新的定义。 决议5A IAU决定我们太阳系内的行星和其他天体按照下列方式划分为3个明确的类别: (1)一颗行星1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同时(c)所在轨道范围的邻里关系清楚。 (2)一颗矮行星是一个天体,它满足(a)围绕太阳运转,(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近于圆球)形状2 ,(c)所在轨道范围的邻里关系不清楚,同时(d)不是一颗卫星。 (3)其他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3 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决议5B 在决议5A第一节和脚注1的“行星”前面插入“经典”。即: (1)一颗经典行星4是一个天体…… IAU决议:冥王星 决议6A IAU进一步决定: 按照上面的定义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并作为海外天体中一个新类别的原型。 决议6B 下面的语句加入到决议6A中: 这类天体称为“plutonian objects”。 ------------------------------- 1 八颗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2 IAU将启动相应程序来界定天体属于矮行星还是其他类别。 3 目前这些包括大多数的太阳系小行星,大多数的海外天体(TNOs),彗星,和其他小天体。 4 八颗经典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新华网北京8月24日电(记者杨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许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从儿时起就一直熟知的太阳系“九大行星”概念如今要被重新定义,而冥王星又因何被“降级”? “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 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 不过,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 布朗等人的发现使传统行星定义遭遇巨大挑战。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通过的新行星定义,意在弥合传统的行星概念与新发现的差距。 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 冥王星和一些类似的星体将被重新归类为“矮行星”,类似于此前的称谓“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定义了第三类围绕太阳运转的小星体,名称为“太阳系小天体”(small solar system bodies),主要包括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其它自然形成的卫星。目前还不清楚冥王星被“降级”是否会影响美国宇航局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的任务,该探测器今年初成功发射,预计将最早于2015年中期到达冥王星。 来自75个国家的2500名天文学家参加了本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此之前,由天文学家提议重新确认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并将它的最大卫星“卡戎”和另外两个天体加入行星行列。这一提议引发了天文学家的激烈争论,但最终并未获得广泛的支持。目前,小行星谷神星和最近发现的编号为“2003 UB313”、昵称“齐娜”的天体均被划为“矮行星”一类,而“卡戎”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 “2003 UB313”的发现者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对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决议表示欢迎,他一向认为冥王星和类似天体不具有行星资格。他说:“UB313是最大的矮行星,这非常酷。”(奥托)参考资料:-08-25/shtml

231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国天文学报电子版在线阅读

    太阳系八大行星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会议中心,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对行星定义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确

    拿一杯铁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中国天文学报电子版在线阅读

    回答 稍等一下 《空间科学学报》或者《天文学报》。这两个都可以的亲。 《天文学报》创刊于1953年,由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

    我是小鱼儿呀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国天文学报电子版在线阅读全文

    《飞碟探索》

    天龙过江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4
  • 中国天文学报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

    《飞碟探索》

    阿布kingnine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3
  • 中国天文学报官网电子版在线阅读

    《中国国家天文》《天文普及年历》《中国天文年历》《中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天体物理学杂志》〈天空与望远镜〉〈中国空间科学技术〉〈星空〉

    黄紫完美搭配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