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03

坠落的梦天使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华南地震是啥级别期刊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小锅盖子

已采纳
当然会地震啦。广东省的河源市,堪称是广东省的“地震之乡”,几乎每年都会有地震。至于大地震的话,广东省的粤东地区(潮州、汕头),在历史上就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
103 评论

Simena1943

重庆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是黔江小南海地震。黔江小南海地震:清咸丰六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发生在黔江交界之大路坝、后坝一带。北至四川巫山,东南达湖南吉首,西南抵四川南川,最大半径230公里,有感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在历史上,重庆市周围中小地震频繁。据记载,1854年11月24日,距重庆65km的南川县南坪发生5级地震,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间发生小地震27次,最大震级为4级,近期地震频繁,1989年9月9日重庆江北区发生2~3级地震,同年11月20日江北区统景镇发生2~4级地震,重庆主城区有强烈震感。从地质构造来看,重庆位于华南板块较稳定。专家表示,重庆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南板块的西部,在中国大陆,华南板块属于相对稳定的地块,其地震频度和强度都比其他地区要低一些。重庆境内有5条断裂带,分别为华蓥山断裂带、长寿-遵义断裂带、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带、方斗山断裂带和彭水断裂带。历史上有记载的重庆5次5级以上地震就发生在这些断裂带上及其附近。这5条断裂带形成于10万年前,活动年代也比较早,有记载的活动在1854年,目前已不属活跃期,带来的强震威胁并不太大。

155 评论

毛毛爱囡囡

这个可能性很小,广东亚欧板块内部,地震一般发生在边缘地带,不过轻微点的地震确实发生过,没什么大不了。放心吧,哈

311 评论

lichao7980

土木工程期刊目录全专业包括:1、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现代结构理论学科2、岩土工程学科3、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期刊名称—————种类—————专业东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清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湖南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华南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天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同济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土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A——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B——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C——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D——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中国科学E——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科学通报——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自然科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全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全专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核心期刊——全专业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东北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西北工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CSCD——全专业浙江大学学报理科版——CSCD——全专业北方交通大学学报——CSCD——全专业中国科学基金——CSCD——全专业大连理工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建筑科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混凝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土木建管爆炸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振动与冲击——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地震学报——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噪声与振动控制——CSCD——结构、防灾、岩土、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和力学——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建筑结构学报——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进展——CSCD、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计算结构力学——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力学与实践——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固体力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实验力学——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应用数学学报——CSCD——结构、防灾、道桥、现代结构工程勘察——核心期刊——结构、防灾、道桥、岩土工业建筑——核心期刊——结构、防灾、现代结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CSCD——防灾自然灾害学报——CSCD——防灾灾害学——CSCD——防灾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中国公路学报——CSCD、核心期刊——道桥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桥梁建设——核心期刊——道桥公路交通科技——核心期刊——道桥现代隧道技术——核心期刊——道桥国外桥梁(改名为:世界桥梁)——核心期刊——道桥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核心期刊——道桥中外公路——核心期刊——道桥河海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水利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岩土岩土力学——CSCD、核心期刊——岩土中国港湾建设——核心期刊——岩土港工技术——核心期刊——岩土长江科学院院报——核心期刊——岩土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期刊——岩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核心期刊——岩土岩石学报——CSCD——岩土地质力学学报——CSCD——岩土工程地质学报——CSCD——岩土西南交通大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交通铁道工程学报——核心期刊——交通路基工程——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汇刊——核心期刊——交通城市规划——核心期刊——交通中国铁道科学——CSCD——交通管理工程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科学学报——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世界——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中国工业经济——CSCD、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开发——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管理现代化——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工业技术经济——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营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与管理研究——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经济管理——核心期刊——土木建管施工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建筑技术——核心期刊——土木建管系统仿真学报——CSCD——土木建管系统工程学报——CSCD——土木建管中国管理科学——CSCD——土木建管具体发表期刊要求,可以咨询我。

106 评论

winnie222626

土木类的专业期刊我们有很多,省级,国家级,核心也都有,请问你是需要核心的呢?还是仅仅是有刊号的正规期刊就可以呢?期刊的等级不同,价格也就不同,如果你需要发表论文的话,跟我们联系吧,或者你给我发私信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九品文化的编辑会根据你情况给你推荐期刊。(最便宜的期刊,200多就可以发表一篇论文)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哦~

207 评论

五月的史努比

李华(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一、引言馆藏地震资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地震系统所收藏的地震资料所类比,但它是我国地震资料的一部分。馆藏地震资料的技术参考价值,受当时调查的手段、方法,专业等方面的限制,其参考价值越来越低,但它史料价值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降低。笔者从史料角度出发,对我国著名地质、地震专家编著的地震资料进行介绍,目的是为今后编史修志,提供佐证。二、我国著名地质专家、学者编著的地震资料馆藏有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地质工作创始人翁文灏等老一辈地质专家编著的地震资料,新中国成立后被评为院士/学部位员,共8名院士编著的地震资料(表1)。表1 我国著名地质专家、学者编著的地震资料续表三、资料介绍翁文灏馆藏翁文灏先生编著的地震资料共4档。《调查民国六一月至三月地震说明》该资料记载:民国六年一月至三月地震,综合各省依时刻、烈度和方向三项内容资料可知,除霍山等处地震时间超过1个月外,一般可分三次:一月二十四日上午为第一次;二月二十二日为第二次;三月一日为第三次。第一次和第二次地震震源大致相同,皆在皖鄂豫三省之交境处,同震线形状相近;第三次报告资料不多,从无制图。三次地震以第一次地震最烈,影响最广。前两次地震震源所在地大抵在霍山、商城、麻城和罗田之间。此区由太古宇片麻岩和结晶片岩构成。正是其间的断裂活动造成了这样的地震。从地震史料上看,霍山一带千余年来一直有地震,而且每次历时很久。《调查甘肃地震大略报告》对1920年12月甘肃大地震造成的损失,地震成因进行了探讨。甘肃大地震震灾范围在兰山、泾原、渭川和宁夏四道,尤以泾原道之海原固原隆德静宁诸县灾情最严重;震中由海原东南、固原西北、复向南经静宁之西达道渭之西部成一带状;震中地恰好处在东侧中生界与西侧太古宇、元古宇接触薄弱地带,当属构造地震。此次大地震发生于12月16日晚八时左右,随后小震不断,至25日又有大震发生。甘肃全省地震死亡人数达24万人,牲畜损失无数。同时造成道路和河流堵塞。世界地震死亡人数少有超过10万人。甘肃此次惨重地震灾害盖因于建在黄土中和黄土上的土窑土屋,发育垂直节理的黄土。它们一旦受断裂错动,极易坍塌。《甘肃地震考节要》1920年12月甘肃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20万人、山崩川塞,尤为世界罕见,遂引起学者研究之热心。然于甘肃地震遗漏颇多,其结论颇嫌渺茫。兹以宣统年修之甘肃新通志为本,参考研究可知:13世纪前记载,每十年必有一次地震,14世纪以来记载较详,至少每四年必有一次地震;若把倒房毁城伤人称为破坏性地震,那么从公元前8世纪至今,计有68次。平均每100年3次;若从14世纪以来起算,则每100年有7次。明清两朝,甘肃省破坏性地震共有20次。地震迁移往复周年为30年。大震后余震烈度较弱,其间有烈度突高者,但其震中已经迁移,不在原处。甘肃省大地震的原因并非火山,而与地质构造有关。《调查甘肃地震意见》提出了防治计划:甘肃地震比他省多,平均每4年有地震一次,每15年有伤人毁屋的大震一次。鉴于甘肃灾情之重,预防地震要改变人民居住方式、避免地震火灾,减少损失,还要造林固土,防止山崩;山崩堵塞的河流须急开通,以免上游涨溢为患。据地震史料,中国各省平均每年有地震一次。地震灾害常见。故政府应拨款派员调查研究。首先设置地震计、次设地震机构和培养专门人材。日本有关地震研究诸多方面可以参考。邓起东(地质学家,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馆藏邓起东独著或合著的地质资料共2种。1)《安阳、邯郸、沙河地区地震地质条件及地震活动趋势的初步分析》:①华北平原地震活动与相对隆起背景上最新活动的断陷构造有直接关系;②华北平原地震发育区为北东向隆起与东西向坳陷、北东向坳陷与东西向隆起复合区。因此,安阳、邯郸、沙河渡口地区地震活动趋势:安阳地区位于汤阴地堑之上,为一隆起背景上断陷,近期活动明显,为地震活动危险区;邯郸地区位于太行山与临清坳陷交界处,有近代活动性地带,但为北东向坳陷与东西向坳陷复合区,危险程度次于安阳;沙河渡口地区位于普遍上升的太行山基岩出露区,无大规模深大断裂活动,地震活动性较小。2)《中国地震构造的主要特征》:中国不仅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而且地震广泛分布于全国大多数省区,除浙江、贵州两省外,均有6级以上地震记载。它们与我国现代地震构造及其活动性有密切联系。本文介绍了中国地震活动分区和板内断块构造以及活动断裂、断陷盆地与地震的关系。研究表明,6级以上强震活动与各断块区及次断块间的活动深大断裂和新断陷盆地带有密切的关系,而6级以下地震则比较分散,震区无明显的构造标志。我国板内应力场,一方面来源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联合作用,另一方面是由各地区地质构造发展特征及地壳厚度变化、深部物质的重力均衡作用产生地区性的垂直附加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在华北断块区表现较突出,新疆断块区也有所表现,华南则相对较弱。由于水平和垂直作用力的叠加和联合作用正是我国构造活动复杂化的根本原因。丁国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馆藏丁国瑜独著或合著的地质资料共2种,以地震地质研究资料为主。《富蕴地震断裂带》本资料以丰富的实际资料和图片对富蕴地震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方面的特征作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发震的二台断裂的新活动以及阿尔泰地区的区域构造环境、区域构造应力场、现代地壳运动和动力来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富蕴地震断裂带的研究阐述了研究地震断层的方法和途径。《中国地震断层研究》论文集选编的论文,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多年来进行地震断层考察、实验及理论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涉及的内容,包括地震断层的几何形态、运动状况、动力学过程等方面,资料比较丰富,并附有大量插图和照片。对从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震工程等领域研究的科技人员,以及有关院校师生有一定参考价值。马瑾(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馆藏马瑾编著的地震资料1档《唐山地震与地震危险区》唐山地震区行政区划属唐山市管辖。经过地质调查,了解到唐山地区有多组断层,构造复杂,存在多个应力集中点。其中以唐山、滦县(卢龙)、宁河(黄庄洼)应力集中程较高。它们之间密切关联,所以地震展布面大。唐山本身的发震模式主要是由于北东向断层与东西向断层交而不会。唐山附近高应力区域大,最大剪应力值高,而且平均应力也很高,造成了酝酿高能量地震的条件,也不易产生前震。唐山地震发生本身是由于北东向沧东断裂与东西向怀来、兴隆断裂活动的结果。而宁河、滦县地震则是由于唐山地震发生,促使其应力进一步提高而发展。在特定的区域应力条件下有些点虽具备了发震的构造条件,但不具备发震的应力条件(应力不高),这就可以从“危险区”中把它们排除。陈庆宣[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地质力学家]馆藏陈庆宣先生编著的地震资料1档《甘肃山丹地震调查报告》1954年2月11日山丹地震,发生在山丹城北龙首山之破拉马顶一带。龙首山绵亘于山丹县城以北,西起弱水,东止永昌以上,长约170km。龙首山主要由南山系石英岩,石英岩质砂岩,千枚岩,结晶石灰岩所组成,不整合于上石炭纪太原系之下。祁连山龙首山当祁吕系山字型构造之西翼。龙首山及祁连山南山系岩层和片理走向大约在北60°西左右,红色花岗岩也大体沿着这个方向侵入。民乐南祁连山玉带沟中南山系灰色薄层细砂岩中有北50°西冲断层,断层面倾向南西,倾角40°,同时发生许多彼此平行的北55°西的小正断层,断面向北东倾斜25°,自下而上依次向北东错动,断距自10cm至20余cm。王竹泉[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区域地质学家、煤田地质学家]馆藏王竹泉先生编著的地震资料2档《京东地震》京东地震自1934年9月23日大震之后,仍不时发生小震,偶亦有较巨之震。发生地震的原因为:渤海地带原为地壳下沉之区域,愈向渤海中心下沉之速度愈大,反之愈近山地其下沉速度愈小,至进入山地则变为上升。在渤海与山地之衔接处,地下易发生不平衡之潜势。当此种潜势逾过一定限度则爆发为断层,而巨震起矣。滦县附近为渤海与山地之衔接地带,故为震中所在地,而生剧震。《平东地震调查报告》资料以1945年9月23日滦县地震为引言,记述了北京东部滦县唐山等地历史地震频率、震级、地震灾害程度等。并对不同震级造成不同灾害进行了描述。此资料对今后地震预报、防灾减灾等有一定参考价值。谢家荣[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教育家]谢家荣院士编著的地震资料1档《1920年12月甘肃地震报告》1920年12月16日甘肃特大地震发生时刻最早为晚6时35分至47分,大多在7~8时。17日刮大风,黄沙飞天。大震呜声最高,余震呜声较低。大震前没有小震,大震后小震多至几十、几百次。此次甘肃大地震共死亡234177人,这是世界上也未曾有过的重大损失。究其原因与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穴居黄土、以黄土做围墙以及震发季节和时刻都有关系。此次大地震发生山崩、河道堵塞的地面裂缝甚多。而建筑物倒塌主要与东北西南的地震动力方向有密切关系。甘肃海原、固原、静宁、通渭、隆德、会宁和靖远七县地震烈度达到十级。重灾面积达2万多km2。从上述NE—SW向带状震中分布来看,此次大地震为断裂活动所致。四、结语馆藏地震资料,仅是全国地质资料馆珍藏地质资料的“一小部分”。它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地质学家,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力量,调查了甘肃等大地震的起因、造成的损失,提出了防治规划。这些资料虽然在现今地震地质调查,制定防灾、减灾规划中技术参考价值越来越小,但今后的编史修志中的史料价值将会得到体现。

262 评论

1322183606ww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187 评论

相关问答

  • 华南地震是啥级别期刊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

    阿雯雯777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华南地震期刊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电磁学专业委员会主 任: 宋胜合地 址: 北京市

    寒风夜雨119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5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

    EI工程索引期刊列表,期刊影响因子  1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 403 10348  2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优先出版期刊  北京科技大学 550 15

    applealing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华北地震科学期刊有哪些级别

    当年,李四光预言了中国的4个有可能随时发生的地震带: 1、唐山——邢台(已震) 2、新疆 (已震) 3、云南丽水 (已震) 4、山东郯城——日照或是连云港(未震

    Dianayaoyao 5人参与回答 2024-06-16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

    是的,当地是地震的高发区, 广东52年来发生近60000次地震,集中在2级至3级的低震级地震。

    飘飘飞雪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