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2

renee的天空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下载安装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樱桃小胖妞儿

已采纳
广东不可能地震的,只会被别的地方影响。轻微抖动不超过三分钟。
263 评论

终于改了名字

这是因为没有正确卸载CAJViewer而导致的,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进入CAJViewer官网下载并点击安装 选择 修复 选项CAJViewer便会自动将以前的残留文件读取识别并重新覆盖caj文件格式是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一种文件格式,其实caj文件有专用的阅读CAJViewer,它支持中国期刊网的CAJ、NH、KDH和PDF格式文件。它可以在线阅读中国期刊网的原文,也可以阅读下载到本地硬盘的中国期刊网全文。它的打印效果可以达到与原版显示一致的程度。下载专属按照系统的阅读软件即可用手机阅读CAJ文件。其中caj阅读器官方安卓手机版是CAJViewer官网专门为android手机用户开发的一款安卓手机阅读工具,它只是手机阅读TEB、CAJ、NH、KDN和PDF灯格式文件。caj阅读器官方安卓手机版充分吸取了当前市场上各种同类主流产品和自身上一版本 CAJViewer 0 的优点,经过长时间市场调查和系统设计而成,兼容 CAJ 和 PDF 等文件。这是因为没有正确卸载CAJViewer而导致的,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进入CAJViewer官网下载并点击安装;选择 修复 选项CAJViewer便会自动将以前的残留文件读取识别并重新覆盖使用最新版的CAJ软件,安装好以后进行如下操作:打开控制面板——时钟和语言——更改时间、日期或数字格式——格式里选择中文(简体,中国)——位置选“中国”——确定!!CAJ2可以正常使用了。

81 评论

燕若雪0211

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总队和物化探研究所(1984)在1∶100万布格异常图上共选择了180个可解释的异常,通过计算和统计分析,结合地震资料,研究了华南地区莫霍面、康拉德面和下地壳厚度变化特征,同时,应用求磁场矩谱确定磁性体下面界的方法计算了华南磁性层下界面深度。一、莫霍面莫霍面深度范围为28~41km(图1-7),过武陵山后从34km急剧增加到41km,为华南区地壳最厚地区,其余地区变化较平缓,为32~36km。有两个莫霍面陡变带,即沿海和武陵山。大的莫霍面坳陷有:浙西的云和-寿宁(34km)、闽西南的永定-龙岩(34~36km)、大别山(34km)、幕阜山-九岭山(34km)、武功山-万洋山(34~36km)、越城岭-海样山(36km)、大东山(34km)、鄂西神农架(40km)。这些坳陷都对应着地形增高区,海拔900~1900m。莫霍面隆起有:金华-江山(30km)、建瓯(32km),鄱阳湖(32km)、吉安-泰和(29~32km)、长沙-衡阳(31~32km)、江汉-洞庭湖(32km)。这些隆起与中新生盆地相对应。长江中下游地区莫霍面深度<32km。多条深地震和DSS剖面揭示(熊小松等,2009),华南地区莫霍面起伏变化的总趋势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抬升。钟南昌(1988)根据南岭及邻区莫霍面起伏和形态特征,把研究区的深层构造单元分为线状和面状两类。线状深层构造有:东南沿海幔坡带、上饶-崇仁幔坡带、德安-永新幔坡带、武陵山幔坡带、桂林-惠州地幔变异带等;面状构造单元有:浦城-永安幔坳、波阳-赣州幔隆、修水-桂东幔坳、洞庭-衡阳幔隆、芷江-沅陵幔隆、雪峰山幔坳和南岭东西向复杂地幔构造区。图1-7 华南莫霍面等深图(据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总队和物化探研究所,1984)二、康拉德面康拉德面深度在华南可以大致代表上地壳厚度,变化范围为13~24km。总的趋势是东部较深(20~23km),西部较浅(16~24km)。东部变化较平缓,西部变化较复杂。几个大的康拉德面坳陷是:①古田-华安坳陷(22km),是中生代火山岩及燕山晚期花岗岩分布区;②广昌-会昌坳陷(22km),是武夷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③韶山-壶天坳陷(22km),是沩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④郴县-新田坳陷(20~22km),是诸广山、骑田岭花岗岩分布区;⑤武山-资源坳陷(22~24km),是越城岭、苗儿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⑥玉林-藤县坳陷(22km),是大容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⑦通城坳陷(20km),是幕阜山、九岭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⑧大别山坳陷(20km),地表出露前震旦纪地层,深部有大花岗岩基分布;⑨宜昌-秭归坳陷(22km),地表为黄陵背斜和神农架古元古界隆起。康拉德面隆起有:①吉安隆起(18km);②萍乡-衡阳隆起(16~18km);③韶关隆起(18km);④张八岭隆起(16km)。这些隆起均与中新生代盆地相对应。三、下地壳下地壳厚度变化范围8~20km,普遍比上地壳厚度薄,大致和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武陵山以西和东南沿海一带,地壳厚度与下地壳厚度呈正相关,表明这一带的地壳增厚主要依赖于下地壳的增厚,这与深部物质的变化过程有关。沿海一带下地壳较薄,为8~12km,武陵山以西厚度迅速增大,为14~20km,中部地区厚度变化平缓,为12~16km。下地壳厚度减薄的地区有:福州-泉州沿海地区(8km)、上海以东沿海地区(8km)、南京地区(10km)、鄱阳湖地区(10km)、常德-益阳地区(12km)、罗定-信宜地区(8km)。厚度增大的地区有:萍乡-宜丰上古生代坳陷区(16km)、桂东北的灌阳-富川地区(16km)、桑植-秭归地区(20km)。四、磁性层华南磁性层下界面相对起伏变化范围为12~19km,深度和厚度较大的地区有:(1)大别山地区,以桐柏山、大别山为主体,北至霍丘—寿县,东至郯庐断裂,南至黄石—安庆一线,出露太古宇、古元古界各类变质岩、混合岩,大别山群具有较强磁性。磁性层呈北西向展布,下界面深度16~19km,厚度12~18km。(2)宁芜地区,位于郯庐断裂与下扬子破碎带之间,北东向构造发育,磁性层加厚与中生代火山岩有关,磁性层呈北东向展布,下界面深度16~19km,厚度12~18km。(3)上饶-抚州地区,北部以万载-景德镇断裂为界,南至广丰—资溪—南丰一线,东到金衢盆地,主要出露古元古界板溪群,较广泛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与磁性层加厚有关。磁性层下界深度17km,厚度12~14km。(4)清江-兴国地区,地表主要出露震旦系和花岗岩,磁性层与震旦纪地层有关,磁性层下界深度16km,厚12km。(5)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丽水-大埔断裂以东,与北东向重力梯度带相叠合,燕山期花岗岩、白垩纪火山岩广泛分布,并有新生代基性岩浆活动,磁性层下界深度16~18km,厚度12km左右。华南其余地区磁性层变化较平缓,其中有5个相对隆起区,它们是:武当山地区(磁性层下界深12~14km,厚5~8km)、苏北地区(深14km,厚约8km),金衢盆地(深<14km,厚6~8km)、波阳-萍乡坳陷(深15km,厚约10km)、湘中南-桂东地区(深14km,厚8km)。总之,华南磁性层下界面起伏及厚度变化均不大,大致的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厚,磁性层主要分布在地壳上部,没有超过康拉德界面,磁性层厚度与岩石物质成分关系密切,与莫霍面、居里等温面的起伏变化关系不大。

216 评论

可可京99

在中国有些比较好的杂志是直接EI或者SCI送检的,只要是被此杂志录用的文章,最终会被EI、SCI数据库收录。这只个数据库不是发表文章的地,发表的就去* 品 优 刊。

121 评论

快乐的森蝶

当然会地震啦。广东省的河源市,堪称是广东省的“地震之乡”,几乎每年都会有地震。至于大地震的话,广东省的粤东地区(潮州、汕头),在历史上就发生过7级以上的地震。

191 评论

佐鉺三鉺洞

不会有地震!首先,0级以上地震大多发生在板块的边缘地区,而广东位于亚欧板块内部,并不处在两大板块交界之处,因此缺乏发生大地震的构造条件。其次,从地壳运动速度来说,广东虽受到西北方向印度板块和东南方向菲律宾板块的挤压,但运动速度仅为2mm/年,运动水平较低,近年也未发现运动速度加快、可能引发地震的迹象。第三,通常在大地震发生前的较长一段时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地震前兆异常。而从目前地震观测资料和专家分析判断来看,广东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正常,未出现发生巨大地震的地震前兆信息。因此,排除广东发生巨大地震的任何可能性

225 评论

秉诚装饰

本区位于我国东南部,包括淮阳山地和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广大区域,属湿热季风气候,年降水量普遍大于1000mm。地表物质组成以古生代砂岩、页岩和石灰岩占优势,其次为花岗岩和流纹岩及第三纪红层、红土;大部分地区海拔低于1000m,比高小于50m。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分布区,主要地貌类型包括侵蚀剥蚀低山、花岗岩丘陵、红岩丘陵、湖积冲积平原、喀斯特低山与丘陵、喀斯特剥蚀平原。本区内除台湾断裂系活动强烈外,其他断裂活动平均位移速率每年小于1mm。地震活动也是如此,台湾地区强震频度非常高,其他地区总体上是少震、弱震区。本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闽浙丘陵地区、鄱阳湖水系区、洞庭湖水系区、珠江韩江水系区、西江流域区东部、雷琼地区、台湾地区等水文地质单元,长江中下游地区地下水资源模数为77万~86万m3/Km2,鄱阳湖水系和洞庭湖水系区为41万~94万m3/Km2,珠江韩江流域为27万m3/Km2。地下水资源量占本区水资源总量的12%~50%。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地质灾害较发育。湘西、黔西中山属于滑坡崩塌高易发区,皖、浙、闽、粤中低山属滑坡崩塌低易发区。湘西、桂北低山丘陵属于泥石流高易发区,湘、赣、粤、桂低山丘陵和浙江中低山属于泥石流低易发区。长江三角洲属于地面沉降高易发区。(一)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质环境亚区本亚区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长江三角洲。地势自西向东由海拔40m渐变至2m。以第四纪河、湖、海相淤泥质粘性土沉积为主,软土的累计厚度为3~6m。气候湿润、温暖。(二)湘桂低山丘陵地质环境亚区本亚区范围为罗霄山、珠江三角洲以西,雪峰山以东,是我国亚热带岩溶发育区,以巨厚、质纯和相对单一结构的碳酸盐类岩层为其特色,发育有峰丛、峰林景观。娄底-英德地段、桂林-贺县地段、柳州-来宾地段易于发生岩溶塌陷。湘中、赣南、广东等局部地区紫色砂页岩土壤侵蚀严重,年侵蚀模数近1000t/Km2。(三)淮阳山地-东南丘陵山地地质环境亚区本亚区包括南阳盆地、襄樊谷地、大洪山、桐柏山、大别山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的地区。区内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其间分布着规模不等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本亚区属华南褶皱系,以变质岩、碎屑岩和岩浆岩为主。东南沿海发育有挽近活动断裂。(四)海南台地山地地质环境亚区海南岛地处热带、亚热带,自然条件优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为1500~2000mm。岛上西北部为玄武岩台地和海相沉积,地势平坦,中部为海拔600~1000m以上的山地,以花岗岩为主。中部山区的地区灾害主要有滑坡、泥石流。(五)台湾平原山地地质环境亚区台湾为我国最大的岛屿,以山地为主,森林密布,森林覆盖率超过50%。地表物质组成以碎屑岩为主,西部海岸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矿藏丰富,东部有金、铜等金属矿,西部有煤和石油,北部大屯火山群为天然硫黄和地热资源分布区。本亚区发育有台湾断裂带,平均滑动速率为8mm/a,地震活动十分强烈,频率高,强度较大,是我国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震带。台湾中央山脉地区泥石流比较发育,常呈较大范围的群发。

113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