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9

Xzylongfeng
首页 > 论文问答 > 美国外交杂志不称霸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可憐兒

已采纳
冷战结束以来,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是美国对外政策急剧的内源性张力的产生,美国在总结冷战遗产之后,迫不及待地对自身的对外政策进行结构性、战略性、整体性调整,经过若干年的调整,美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继续保持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单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尤为重要的事,美国不仅保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而且还在生活方式和大众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丧失全球性竞争对手所引至的短暂迷茫之后,其对外战略的主体性配置业已由冷战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进而采取实质性步骤向单极世界演进。 正是基于自身在物质与精神的历史高位,美国外交政策与思想界的强势走向日趋凸现。布热津斯基在90年代所撰著的《大失控与大混乱》与《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地缘战略》之间所产生的混乱与迥异落差——从警告美国面临内战与解体之忧转为旗帜鲜明地大谈美国经济的活力、政治的生命力和文化的吸引力——正是克林顿时代对外政策思想界思考与探索的艰辛历史过程的缩影。不仅如此,美国《外交》杂志以“正确审视美国的首要地位”为题宣称“如果说美国今天的霸权地位还没有形成一个单极世界的话,那么也就没有能够形成单极世界的了 ”, 而小布什自上台以来,进一步阐释其带有明显军事化倾向性的对外政策并将其付诸实施, 9•11事件的强力冲击,更加固化了以布什为核心的美国决策当局的军事安全意识,美国的霸权倾向则更是甚嚣尘上,认为是“政治,即使是国家间政治,也是地区性的 ”,其单边主义、先发制人的霸权行径,业已对国际社会普遍的外交努力产生相当负面的影响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由此可见,对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政策特征的完整有效解析有其必要性,对于指导我国相关的外交政策的建构与调整,改善新时期我国国际生存环境,加速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特征 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以国家利益为依托,以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国际软硬环境为背景,以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基本的战略诉求,着力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 Pax American ), 建立美式帝国( American Empire )。尽管在克林顿与小布什政府时期,二者在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途径、方式与手段上存在差别,但二者在目标的选择与实现上并无实质性差异。“扩张是贯穿于美国对外政策史的最明显、最永恒的主题 ”。相对而言,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外政策侧重于对其他国家的柔性规制,而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则侧重于刚性制衡,然而,无论谁上台,其基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致力于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这既是美国国内政治权变运作的结果,也是美国不断促进其全球战略,以确保其世界霸权地位的结果与需要,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小布什政府的对外政策是克林顿政府对外政策在行为方式上的转变,行为目标上的延续。具体而言,后冷战时代美国对外政策可以表述为:第一、对外经济由服务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低级政治”上升至美国对外关系的首位,在对外政策的制定中强调自身经济利益得失、综合国力损益。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总体形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政治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成为各国的普遍共识,而传统意义的“高级政治”与“低级政治”的划分也日渐模糊化,虽然政治与军事安全利益依然重要,但是国家间的经济关系日渐构成现代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对经济利益的诉求迅速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核心考量之一。后冷战时代,美国之所以能执行强势扩张性的对外政策,无不与美国经济在世界上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密切联系,经济利益的纠合、纷争成为国家间关系的常态,“美国霸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胁迫别国执行有利于美国经济利益的政策’(亨廷顿) ”。对国家经济利益的强调也日渐成为美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点,谋求国家经济安全成为其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第二、维护本土安全,强化本土防御,打击恐怖主义,整合国家权力配置,提升国家安全体系的塑造与建构,成为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主导战略意图。 自克林顿政府时期起,频繁发生于美国驻各国使领馆遇袭事件逐渐引起华盛顿方面的警觉,对恐怖主义危害的打击力量也日渐增加,尽管当时尚未将其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然而在情报机构的信息汇总和安全部门的目标选择上,亦将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列入议事日程。9•11事件是美国自1814年英军火烧白宫以来美国本土首次遭到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在深度震撼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同时,标志着现代国家必须面对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实质性到来。面对恐怖主义袭击的现实,小布什政府不得不调整国家安全战略,改组情报部门,加强强力部门,扩大安全控制权限,整合国家权力的配置,成立国土安全部,协调各部门之间面对恐怖主义威胁的对策选择,强化本土防御意识,全面提升国家面对各种威胁的情报获取与危机应对机制,甚至为了应对国内对危机可预防性及危机前干预必要性的种种责难与质疑,不断追加军费开支,发动对外战争,以期转移国内民众的视线,缓解政府在相关敏感性问题所面对的压力,重塑美国人的安全信心,增强应对非对称性袭击的能力。第三、以新保守主义作为推行对外战略的主导理念,在实际权力的建构、配置与运行中强调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同时以极端实用主义的方式加以凸现。新保守主义作为当代美国政治思潮中最活跃最具攻击性的一支,在克林顿时代不断的积蓄力量,扩大宣传平台,至小布什政府时期其影响力达到了高峰。“与传统保守主义者更加重视国内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同,其所关注的焦点主要在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方面 ”,新保守主义者宣称:国家之间的利益具有内在的冲突性,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一种零和博弈性质的竞争,相对实力是国家的,实力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主要手段。唯有通过不断加强以军事力量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国家力量,才能切实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基于实力的均势制衡战略,才能有效的遏制新兴大国对既有国际安全与和平秩序的挑战。从维护美国绝对优势和绝对安全的角度出发,新保守主义者强调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无政府状态,认为国际关系中只存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人类的良知、国际法等都是无用的。因而,自新保守主义开始主导美国对外政策之日起,其基本的诉求就由确保基本国家安全延伸至不断增加国防开支,强化自身实力建构。9•11事件以后,新保守主义者则更加强烈地要求在对外政策领域强调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和自主性,宣扬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打击战略,认为在对外政策与国家安全领域应注重政策的实际效果,而要达到这样的实际效果,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实用成为其对外政策决策抉择的不二选择。第四、以军事威胁遏制与外交协调斡旋艺术的有效结合为基本权谋,突出对外战略中军事后盾的作用,加速全球军力的配置与优化组合,实现战略重心转换。冷战结束后,伴随着冷战两强之一的苏联的解体,美国以无可比拟的政治、军事实力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因而,美国更加倚重军事后盾的作用,“美国必须保持强大军事力量的机制威胁潜在的竞争者,使他们甚至不敢奢望发挥较大的地区性或全球性的作用 ”成为克林顿时代军事防务的指针,而“倚仗美国的军事力量优势,遏制所有竞争对手,重新塑造国际关系格局 ”成为小布什时代军事战略的核心目标。无疑,无论克林顿政府抑或是小布什政府,军事威胁遏制,以实力求和平是二者共有的默契,尽管双方达到军事目标的方式各异。在强化自身军事实力的同时,后冷战时代美国普遍注重外交协调与斡旋艺术在危机干预、突发性事件处理及言论决策负面作用的弥合,尤其在加强经济合作、提供经济支持与援助的经济外交和以首脑会晤形式就彼此相互关心的国家间棘手问题达成谅解的首脑外交。不仅如此,自克林顿时代起,美国便开始就进行全球军力重新配置的可能性问题展开讨论,探讨并酝酿全球军力优化组合的可行性,并且进行军力的试探性调配,提出驱动美国以后整个外交与军事战略转型的核心概念:国防转型。小布什政府自上台伊始,即紧跟克林顿政府的步伐,国防转型便主要由理论性概念提出向实质性战略转型演进,整合国家军力配置,逐步实现欧洲战略重心向亚太欧洲双重心的转换,同时辅之以秘密外交、结盟外交等手段与相关国家缔结外交双边或多边安全防御条约或协定,企图将欧亚大陆安全形势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以期实现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的预言:“谁统治了(欧亚大陆)中心地带,谁就控制(欧亚非大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控制世界”,维持美国在世界上作为不可挑战的帝国的地位。后冷战时代美国之所以在世界各地横行无忌,诸如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其坚强的后盾就是美国庞大的战争机器与外交协调斡旋艺术的有效结合。第五、以推进民主和促进人权改善作为美国对外战略的主导型依托手段,加强以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为基础的软权力渗透,全面架构美国的优势战略地位。“软权力概念的产生是国际关系深刻变动的结果,也是权力性质范围随着形势变化而不断拓展深化的结果 ”,后冷战时代的美国政治精英,在冷战阴云渐渐淡去之后,深深体察到,仅仅凭借美国超强的政治军事等硬实力,尚无法给自己竭力构筑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强力行动的局限性促使他们从自身历史文化遗产中找寻可资凭借的思想载体。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认为,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自己的自由市场和建立尊重人权的民主制度,是美国对外政策大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最成功的专制不是那种用武力来保证一致性的暴政,而是让人们不知道还存在着其他的可能性,不能想象别的道路也能走得通,不了解天外有天 ”,民主与人权思想的扩展,有助于提高自身行动的法理和道义的合法性,增强国内外民众对美国所推行的对外政策的道义支持,配合自身在世界舞台上思想界与传媒界的有力支持,美国的软权力将无所不至的渗透进敌对国家的思想土壤,从而打造起基于美国式民主与人权观念的道德高地,因而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民主的扩大促使霸权思想的膨胀 ”。而9•11事件则为美国进一步扩张美国式民主与人权观念提供了绝好的口实,如大中东改造战略,本身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式民主与人权思想扩张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其取得对其他国家的排他性地缘战略优势,进而实现其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实现“美国治下的和平”。(不好意思 ,网上COPY的)
259 评论

鹿脸脸舅舅

1.冷战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 第一阶段,美国全球扩张时期的“遏制”战略和“和平”战略。从战后初期到60年代末,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称霸于整个世界,其全球战略具有鲜明的扩张性、进攻性、侵略性。历经杜鲁门(1945-1953年)、艾森豪威尔(1953-1961)和肯尼迪(1961-1969)三个时期。第二阶段,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时期的尼克松主义与人权外交。1969年尼克松开始实行战略收缩,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形成了所谓“尼克松主义”。卡特时期(1977-1981年),“人权外交”得到发展,恢复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治号召力,为美国在国际社会里的形象增添道义色彩。第三阶段,美国对苏“转守为攻”时期的"以实力求和平"战略和“超越遏制”战略。里根政府(1981-1989年)以增强实力为核心,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企图压倒苏联。布什政府(1989-1992年)针对苏东改革和两极格局瓦解的形势,提出了"超越遏制"战略,其要点是在美国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整个世界。2.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1)克林顿政府的“参与和扩展”战略。其内容和主要做法:(1)构建“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合作”的世界秩序。(2)调整地区战略部署,防范的主要对象是对美国不利的地区性大国。(3)提升“经济安全”的战略地位,甚至一度将其置于全球战略的首位。(4)在政治上以扩大西方民主、普及西方价值观作为重要的战略出发点,并突出美国外交中的“软因素”。(5)在军事上,提出“塑造”、“反应”和“准备”三位一体的军事安全战略。(2)小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2001年,布什政府推出“先发制人”战略,其主要内容是:1)将维护美国的军事安全置于对外战略的首位,将恐怖主义作为首要威胁,确定所谓“邪恶轴心”,追求军事绝对优势和国家绝对安全。这意味着美国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更富于扩张性、侵略性和冒险性,其对外军事干涉将更加肆无忌惮,因而被认为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标志。先发制人战略也被称为“布什主义”。2)采取“点菜式的多边主义”,一方面利用多边主义达到目的,另一方面坚决摆脱多边机制与多边合作对其权势与行动的限制,经常一意孤行地采取单边主义政策。在打击恐怖主义的斗争中,美国积极利用联合国、北约等多边机制,并与欧盟、俄罗斯、中国等大国进行协调合作。但对于国际军控机制和国际环境机制,布什政府的态度相当冷淡,特别是在西欧盟国极力反对和表示忧虑的情况下,仍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全面禁止核实验条约》,反对国际社会为推动《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生效的议定书,并宣布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强烈的单边主义倾向冲击了美国与其传统的西方盟友的关系,其突出表现是法国和德国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则称法、德为“老欧洲”。3)调整全球地缘战略,构建国际安全新框架。阿富汗战争以后,继续坚持欧洲第一,但相对降低欧洲的中心地位;重视增强在亚洲应对未来挑战,大幅度提升中东和西南亚地区的战略地位,通过鼓励日本向海外派兵从而为美军事行动赢得实质性支持,借在东南亚开辟反恐第二战线而加大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改变中亚地区地缘政治面貌和军事力量平衡,这些已经使亚洲安全体系的天平向有利于美国的一方倾斜。3.美国全球战略的特点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内在连续性十分突出,那就是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从未改变。霸权战略并非为美国所独有,但战后美国的霸权战略与历史上列强争夺或征服世界的模式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美国特色。(1)联盟战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联盟内部权力关系的本质是霸权而不是平等。不过美国建立和维持联盟体系的方式仍具有较为灵活的特点。(2)美国竭力赋予其霸权以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法性,同时注意将霸权目标与国家的实力统一起来。美国的道义外交是实用主义的;同时,美国霸权战略的一个关键性课题仍是实现其野心勃勃的全球“义务”与有限能力之间的平衡。(3)文化战略是美国霸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文化战略攻势以及挟经济科技优势而形成的文化强势,使得美国霸权也表现在文化领域,形成所谓“文化帝国主义”与“文化霸权”。美国霸权战略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既使我们看到美国霸权得以建立和保持的原因,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美国霸权所蕴涵的内在矛盾。不管霸权的样式多么文明、巧妙,它所蕴涵的统治与控制的根本内核都是无法长久和不可接受的。%C0%E4%D5%BD%3B%BA%F3%3B%C3%C0%B9%FA%3B%B5%C4%3B%C8%AB%C7%F2%3B%D5%BD%C2%D4%3B%B5%C4%3B%D6%F7%D2%AA%3B%C4%DA%C8%DD&url=http%3A//blog%2Esina%2Ecom%2Ecn/u/54846976010007cu&p=882a9e2985cc42bc46fcd0264e&user=baidu

102 评论

小兔斯基801110

我分析,美国只有在认为自己的国力和军力实在是支。不了继续称霸的情况下,他才会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才会走,和平外交的道路。

130 评论

石小鱼苗

对外政策 国务卿柯林�6�1鲍威尔著美国国际主义——国务院电子杂志导言摘录: “美国成为国中之国,她的人民、她的理想遍及世界各国。这是美国的荣耀,是上天赋予美国的礼物。我们从自由、平等和繁荣的普遍理想,成长为一个兼容了各种不同文化、思想、观念和才华的国家——赋予我们丰富的多样性,使我们今天继续强大。 伴随着这种强大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和参与国际社会的渴望。我们自豪地说,美国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就是促进自由、民主、自由贸易和发展。她要为已经历尽灾难的人民寻求安全。她要和其他国家互相鼓励,共同赢得一个和平而繁荣的未来。光喊口号是不够的,美国人有责任把这些构想变为行动。 当然,各国之间、各国政府之间存在差异在所难免。但这些差异不应和美国的单边主义或者孤立主义等同。在必要时,我们的经历,我们的利益,将引导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看待万物。对我们来说,如果有损于我们的根本原则,我们是决不会达成一致意见的。我们也不会期望其他国家达成一项有损于其根本原则的一致意见。如果我们重视某件事,我们就要去担当领导的作用。但是,美国将始终致力于实现全球一致,放眼全世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正在同五湖四海的盟友和伙伴通力合作。”

105 评论

纵横四海2000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受制于国际形势变化和自身实力消长,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并建立北约,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实行“灵活反应战略”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 ⑸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 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②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 ③ 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④重视人权外交 ⑹里根政府(1981-1989)“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里根主义”) 面对美国的内外交困,里根提出了“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并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此外,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以实现反苏的总战略这些都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⑺老布什政府(1989-1993)的全球战略 这一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第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意图实现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第二,提出建立欧洲新格局,实质是确保在欧洲的利益第三,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⑻克林顿政府(1993-2001)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这个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是:①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②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③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 A第一任期间 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B第二任期间 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首次明确提出2015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立超级大国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 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扩展战略”和1994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97年的“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遗产 ⑼小布什政府(2001年1月至今)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 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②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③注重美国本土安全④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⑤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⑥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从以上各个时期的变化不难看出,称霸全球的“霸权主义”是政策中的一条主线,核心还是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逐步接近于称霸意图就目前来看,中、俄的崛起,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依然是美国称霸世界难以逾越的阻碍美国为突破障碍,采取了发挥其军事上的优势,控制全球战略要地;拉拢部分资本主义强国;利诱对其有利害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压制其潜在对手等措施

239 评论

mutouchoupihai

你先想想毛子有多少原子弹 再决定要不要和美国绑在一起;毛子打美国是远了点,打中国可是分分钟的事。最好的策略就是谁都不要惹,更不能结盟。一群兔子在地上跑,老鹰把兔子都吃光了,最后就会收拾最肥的这只;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多极化与共同发展,就是希望各个兔子都能有蹬鹰的本领,而不是互相残害。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美国外交杂志不称霸

    你先想想毛子有多少原子弹 再决定要不要和美国绑在一起;毛子打美国是远了点,打中国可是分分钟的事。最好的策略就是谁都不要惹,更不能结盟。一群兔子在地上跑,老鹰把兔

    zhizhuo1986052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美国外交杂志不称霸吗

    我分析,美国只有在认为自己的国力和军力实在是支。不了继续称霸的情况下,他才会走自我发展的道路。才会走,和平外交的道路。

    紫衣Helen 6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美国外交杂志不称霸的原因

    美国用的都是2000年前中国玩剩下的,战国时期 秦国请齐国 东西并称王,和现在的所谓G2 如出一辙,看看齐国下场,还玩个P G2。。。不得不说,地球上中国人的政

    活性炭1986 6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外交杂志美国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铁幕演说是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访问美国时在富尔顿发表的演说,排除A。杜鲁门主义是1947年3

    龙发集团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美国外交杂志

    这个杂志应该是《外交官》;具体的可以去杂志铺上面咨询订阅。希望能有帮助

    气球飞哇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