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8

南宫火却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四川戏剧审稿修改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千羽YUmi

已采纳
戏曲变脸手法之“抹脸”,这个主要将化妆时用的油彩抹在脸部的特定部位上,要用的时候,直接用手在脸上抹一下就可以了,可以说是十分方便快捷了,如果想要全部变,就比较麻烦了,只能将油彩涂抹在眉毛上了,单纯的变上部分脸或者下部分脸,只需要改变涂的位置就可以了。戏曲变脸手法之“吹脸”,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种变脸方式只适合粉末状的化妆品了,比如像戏曲常用的金粉、银粉等,当演员表演到一个伏地的动作时,便可以借用这个机会,将脸贴近盒子一吹就变成别的颜色的脸了;不过吹时要闭上眼睛,闭上呼吸,这种方式需要一定的技巧,不是所有演员都能学会的,有的表演不好便会被识破了,因此这种变脸方式也是非常受观众欢迎的。戏曲变脸手法只“扯脸”,这种方式就非常复杂了,基本上只有老演员才能熟练掌握这种手法。它要在表演前将脸谱画在一张张的绸子上,剪好并系上丝线,然后一张一张贴在脸上,丝线则放在表演衣服顺手的地方,根据剧情的发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张的将脸谱扯下来,便能成功的变脸了。这就要求演员动作要干净利落,动作要迅速,脸谱不能互相粘贴,否则就撕扯不下来了。在很多著名的戏曲中,变脸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变脸而不露出破绽。
354 评论

冰心草堂123

四川戏剧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主要受戏剧音乐艺术舞蹈等之类的文章,不过审稿时间比较慢得1个多月。

240 评论

guodong930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领域也必然产生相应的变革。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下,人们对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观有了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开放的国门,宽阔的视野,现代的传媒技术,宽松的舆论氛围,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全国戏曲研究工作的发展状况相似,川剧研究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了新的起步。较之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川剧研究工作的重心有了明显的转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资料汇集梳理向理论研究层面深入。如果以年代来划分,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可以称之为川剧研究的初发始阶段。这一阶段是以对川剧资料的全面发掘整理为主要任务,从传统剧目整理改编,曲牌、锣鼓的发掘梳理,表演经验记录总结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其成果之丰,可谓史无前例,空前绝后,在川剧史抑或巴蜀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综观这一阶段存留下来的正式出版或内部印行的书籍,大致有:全面介绍川剧知识的《川剧浅谈》1本,表演程式、经验记录整理8种,音乐曲谱、曲牌集6种,脸谱、画册3种,《川剧剧目目录》1本,各种剧本丛刊、汇编、选编共汇集传统剧目1000余个,《四川戏曲》杂志出刊6期,《川剧艺术研究》丛刊出版3集。由此可见五六十年代川剧研究工作的概貌。60年代中后期到1978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川剧研究工作进入蛰伏期。1978年至今,是川剧研究工作全面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出版的大量川剧著述表明,川剧研究工作的重心已开始由资料整理转向理论研究。80年代,继全面介绍川剧的《天府之花》出版后,邓运佳先生推出了川剧历史上的第一本《川剧艺术概论》,继而前无古人的《中国川剧通史》、《川剧简史》(上下册)、《振兴川剧十年》、《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等著作在90年代相继出版,填补了川剧研究史上的空白。在川剧音乐研究方面,出版了《川剧音乐概述》、《川剧高腔散论》、《王官福司鼓艺术》等系统的研究著述,较之过去的曲谱、曲牌汇编,它们不再停留于纯粹的整理编辑,而是在资料汇集的基础上,对川剧音乐从内涵到外延,包括性质、功能、文化价值等方面予以理论层面的分析认定和学科性的解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另有一批川剧丛刊或期刊出版,如《川剧艺术》季刊、《川剧学习与研究》季刊、《川剧艺术研究》丛刊、《四川戏剧》双月刊等,从传统艺术到探索剧目、从剧本创作到舞台演出、从艺术改革到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探讨研究的议题几乎是无所不及,在深度和广度上较之以往具有明显的整体性突破。 其二,由个体局部评介向系统整体研究转化。川剧向来以剧目的研究室性和表演艺术见长,以对表演艺术的研究为例,上世纪50年代初,对川剧表演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别极富造诣的艺术家身上,或者是某些老艺人的代表性剧目,如刘念兹、齐建昌记录整理的阳友鹤《川剧旦角表演艺术》,胡度、余夫等分别整理出版的四本关于周慕莲舞台艺术经验的书籍,省文联编辑的《川剧舞台人物创造》,收集了10篇老艺人谈表演艺术的文章,另在其他报刊上也有不少此类文章发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学科研究的规律性来看,此种个体的局部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为后来研究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80年代以后,据不完全统计,已陆续出版了15种个人的舞台艺术专著,对生、旦、净、丑各行当均有较系统的研究。这些著述一般都具有容量大、叙述全、研究深的共同性,在对一个艺术家的成长过程、代表剧目、艺术见解进行分析介绍的同时,还从一些侧面披露出社会的变迁对川剧艺术发展的影响,涉猎到形形色色的川剧班社、演出习俗、舞台面貌以及川剧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在剧种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一些专业性的川剧表演文集如《川剧表演技法撷英》、《川剧表演身段教程》等相继出版,也从一个方面对川剧表演进行了系统性基础性总结。这些著述的涌现,标志着川剧表演艺术研究已取得整体性的长足进展。回顾历史,20世纪50年代的川剧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艺术本体的历史遗存进行全面的开掘上,对传统剧目、音乐、表演艺术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非常重视,这些具体翔实、分门别类的资料积累,虽不能等同于理论研究的成果,但为后来川剧的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支持。1978年,四川省川剧研究所恢复建制,1985年重庆、成都的川剧研究所建立,也为川剧研究工作的深入全面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从20世纪80年代起,川剧研究工作开始进入了学科化理论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

169 评论

菲歐娜小盆友

《四川戏剧》是四川省唯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艺术类专业期刊,旨在加强戏剧理论、艺术现象研究,蘩荣戏剧文学,活跃戏剧评论。

262 评论

小小亦儿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於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吹脸”只适合於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它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著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拓展资料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252 评论

相关问答

  • 四川戏剧审稿修改

    “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於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

    hailanlan75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四川戏剧审稿

    因为这是硕士研究生学习的最后一年,你还要考虑好毕业后的去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不管是去工作还是考博,你通常都需要导师的推荐。对你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真

    风吹杨柳千条线 5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四川戏剧审稿人

    应该是殷秀梅,她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声音高亢雄浑,演唱过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乐乐captain 8人参与回答 2024-05-17
  • 四川戏剧审稿周期

    当代戏剧--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当代戏剧》(原《陕西戏剧》)创刊于1958年10月,是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的西北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

    柚子chatmonkey 2人参与回答 2024-05-14
  • 四川戏剧投稿

    《文艺评论》《四川戏剧》《中国戏剧》《音乐创作》等这些都是楼主是要求什么时间发表呢,投稿联系163期刊论文网;胡编辑 电话15114881071扣扣21099

    何水生之LED灯 3人参与回答 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