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7

大猪头.
首页 > 论文问答 > 江苏水利杂志郭宁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淡粉浅蓝

已采纳
朱元璋资料 朱元璋 字 国瑞 年号 洪武 庙号 太祖 谥号 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在世 1328年—1398年 在位 1368年—1398年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是明朝的开国皇帝(1368年 - 1398年在位)。 朱元璋生于元朝天顺帝天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时。父亲朱世珍。母亲陈氏。朱元璋祖籍为江苏沛县,祖、父后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定居。因其出生时,其父母年龄相加有八十八岁,故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兴宗。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朱元璋幼时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的父、母、兄先后去世,不得已入皇觉寺为游方僧。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受好友汤和来信劝说,参加红巾军,投靠郭子兴,由于指挥有方,不久便由一名小军官逐渐升为元帅,并娶其养女马氏为皇后。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将这里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并改名为应天府。朱元璋采取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采取稳健的进攻措施,击败了徐寿辉、陈友谅的势力。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被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封为吴王。同年将小明王沉入长江中。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初九日,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同年闰七月,大将徐达攻克大都,元朝灭亡。洪武十四年(1381年)征服云南,中国大体上统一。 统一中国后,朱元璋为明朝制订了一系列严格的典章制度。由于皇太子朱标软弱,朱元璋开始大规模诛戮功臣,先后炮制了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等大规模的案件,株连人数众多。 制定《大明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朱元璋病死于应天皇宫。葬紫金山孝陵。 家族列表 父亲 仁祖淳皇帝 朱世珍(原名朱五四) 母亲 淳皇后陈氏 兄弟姊妹 朱兴隆,南昌王 皇后 孝慈高皇后马氏,郭子兴义女 妃: 成穆贵妃孙氏,元帅马世熊义女。 淑妃李氏,李杰女。 宁妃郭氏,郭山甫女。 子女 子 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桢,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七子,齐王(永乐朝废为庶人)(达定妃出) 朱梓,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达定妃出) 朱杞,九子,赵王(幼殇) 朱檀,十子,鲁荒王(郭宁妃出) 朱椿,十一子,蜀献王(郭惠妃出) 朱柏,十二子,湘献王(胡顺妃出) 朱桂,十三子,代简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肃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辽简王(韩妃出) 朱栴,十六子,庆靖王(余妃出) 朱权,十七子,宁献王(杨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乐朝废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韩宪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简王(赵贵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贤妃出) 朱栋,二十四子,郢靖王(刘惠妃出) 朱?,二十五子,伊历王(葛丽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 公主 临安公主 ,下嫁韩国公李善长子李祺 宁国公主,母孝慈高皇后,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梅殷。 崇宁公主,洪武十七年下嫁牛城,未几薨。 安庆公主,母孝慈高皇后,下嫁欧阳伦。 汝宁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吉安侯陆仲亨子陆贤。 怀庆公主,母成穆贵妃孙氏,下嫁王宁。 大名公主,下嫁李坚 福清公主,母安妃郑氏,洪武十八年下嫁凤翔侯张龙子张麟。麟未嗣侯卒。永乐十五年,主薨。 寿春公主,洪武十九年下嫁颖国公傅友德子傅忠。 十公主,早薨。 南康公主,洪武二十一年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胡观。 永嘉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二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郭镇, 十三公主,早薨。 含山公主,母高丽妃韩氏,洪武二十七年下嫁尹清。 汝阳公主,母惠妃郭氏,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谢达。 宝庆公主,太祖最幼女,下嫁赵辉。 福成公主,南昌王女,母王氏。嫁王克恭。克恭尝为福建行省参政,后改福州卫指挥使。 庆阳公主,蒙城王女,嫁王琛。 百僚己睡朕未睡, 百僚未起朕先起。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一丈犹拥被。 据说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皇帝以后写的一首诗,表明他的辛勤。朱元璋的确是个勤于政事的皇帝。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阅公文,晚上还要工作到深夜。他经常换上百姓的衣服,出外私访。有一天,他跑到罗复仁家,想看看这个陈友谅(陈友谅,元末农民起义的一个将领,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1363年,为朱元璋大败于鄱阳湖,至九江口中箭死)的旧臣,表现怎样。罗家在南京城外一个小巷子里,房子破破烂烂,屋里也没有什么家具。罗复仁正扒在梯子上刷墙壁,一见皇帝来了,慌忙叫妻子端个小凳子来请皇帝坐。朱元璋见他为官清廉,穷到如此地步,很不过意,忙说:“好秀才怎能住这样破烂的房子!”就赏给他城里的一所大房子。相反,对那些贪官污吏,朱元璋一经查实,执法极严,从不宽容。 朱元璋为什么能这样奖廉吏而惩贪宫呢?原来,朱元璋(1328~1398年)本是安徽濠州(今安徽凤阳)农村的一个穷和尚。通过参加农民大起义,他推翻了元朝的腐朽统治,夺取到全国政权,建立了明王朝,登上皇帝的宝座。从此,朱元璋就总想着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防止再发生农民起义。他总结元朝灭亡的教训,觉得吏治的腐败,是造成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元朝后期,政府公开卖官器爵。很多官吏用钱买到官做,就想尽一切办法搜刮钱财,贪污盗窃,敲榨勒索,根本不顾人民的死活。连那些奉皇帝之命到各地“问民疾苦”的宣抚官,也是见钱眼开,大收贿赂,贪赃枉法,胡作非为。老百姓编出民谣,诅咒他们说:“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都啼天哭地。”百姓活不下去,只好铤而走险,起来造反了。从这里,朱元璋认识到,吏治的好坏,是关系到能否巩固统治的大问题。因此,他下决心整顿吏治,严惩贪官。 明朝建立不久,朱元璋召见大臣,宣布说:“从现在起要严立法禁,凡是官吏贪污害民的,决不宽恕。你们都要好好领会我这句话,如果廉洁奉公,就好似走在平坦的大道上,从容自在,如果贪赃犯法,将好似闯进荆棘丛中,寸步难行,即使勉强挣扎出来,也是体无完肤的。”接着,他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严禁官吏的贪污盗窃,并召见各府州县的官吏,告诫他们说:“现在天下刚安定下来,老百姓的财力都很困难,好比刚飞的小鸟拔不得羽毛,新栽的小树动不得根,应该让他们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你们千万不要去扰害他们。” 但是,当时的官吏,并没有把朱元璋的活放在心上。他们认为新登基的天子都要来这一套,那不过是说说而已,不必当真。他们学元朝官吏的样,见钱就抓,见财就捞,贪赃枉法,无所不为,“掌钱谷者盗钱谷,掌刑名(即刑罚,泛指法律)者出入刑名(即不按法律办事)”。浙西地区农民交纳秋粮,原先规定交到京城南京的仓库,农民就要额外花销一笔很大的运费。后来朝廷为减轻农民的负担,让农民把粮食折成钞币,将钞币直接交给附近的官府,称为“折粮”。但许多地方官却向农民征收各种车船运费和包装粮食的蒲包、竹篓费。这些加征的运费和包装费,竟高达粮食折价的百分之五十。有个负责征收税粮的粮长邾阿仍,在征收粮米一万石之外,用巧立名目的办法,多征粮食二万二千石,钱一万一千一百贯。农民缴纳不起,他强迫农民揭瓦拆屋,变卖衣裳、锅灶、牲口和农具作抵押,弄得许多人倾家荡产。一个地方的小吏竟贪污这么多钱粮,中央的大官贪污的数额就更大了。丞相胡惟庸广收贿赂,他家中的金帛、名马和各种奇珍异宝,据说多得没法数。朱元璋连声哀叹说:“各衙门的官吏上任前,我都开导过他们,叫他们不要胡作非为。但去了以后,有几个听我的话?”“象这种愚下之徒,我这般大年纪,说得口干了,气都接不上来了,也说他不醒!” 为朱家王朝的长治久安着想,朱元璋便用极其严厉的手段来打击贪污。只要发现官吏有贪污违法的行为,他即动用残酷的刑罚,严加处治。凡是贪赃枉法的,统统发配到北方偏僻荒凉的地方充军。贪污赃款银六十两以上的,都押到土地庙枭首示众,剥皮实草。连官吏出差乘坐官家的牲口、车船,携带私人物品超过规定重量的,也严惩不贷。明政府规定乘坐官家的牲口,除随身衣物外,携带私人物品超过十斤的,每五斤笞(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敲打臀部、腿或背)十下,每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用大荆条、大竹板或棍棒拷打臀部、腿或背)六十下。乘坐官家车船,附载私物超过三十斤的,每十斤笞十下,每二十斤罪加一等,最重到杖七十下。 除了平时的零星打击,朱元璋还集中清查了几个大的贪污案件,对贪官污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清洗。1385年,御史余敏、丁举廷告发北平(今北京)承宣布政使司(主管行政的省级机构),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司法的省级机构)的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人,伙同户部侍郎(主管土地、户籍、财政的副长官)郭桓、胡益、王道亨等人贪污舞弊,吞盗官粮。朱元璋命令司法部门严加追查,牵连到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主管刑法的最高长官)王惠迪、兵部侍郎(主管军事的副长官)王志、工部侍郎麦志德等朝廷的高级官员和各布政使司的官员,以及地方上的许多豪强地主。明政府发现他们除了盗窃国库的金银宝钞,盗卖官仓的粮食外,还贪污大量没有入库的税粮和鱼盐等各项税款。贪污盗窃的总额折成粮食,共达二千四百多万石。朱元璋下令将赵瑁、王惠迪等人弃市(在闹市处死,将尸体暴露街头);郭桓等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员也统统处死;各布政使司有牵连的官吏几万人都逮捕入狱,严加治罪;追赃牵连到各地的许多大地主,被抄家处死者不计其数。 在打击贪污的过程中,朱元璋不仅雷厉风行,毫不手软,而且不避权贵和亲属,不论职位多高,同他本人的关系多么密切,也决不曲宥。丞相胡惟庸除了贪污,还犯有其他罪状,被处死。开国元勋华云龙,在北平私自占据元朝丞相的住宅,被撤职罢官。驸马都尉(皇帝的女婿)欧阳伦,凭着自己是朱元璋结发妻子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禁令私自贩卖茶叶,几次在陕西贩运私茶;他的家奴周保还叫当地官吏,征调民间的几十辆车子为他家运输私茶,稍不如意,就任意打骂地方官吏。由于欧阳伦有权有势,谁也不敢过问。有个河桥巡检司的小吏不堪凌辱,把这事告发了。朱元璋得到消息,怒不可遏,下令赐死欧阳伦,诛杀他的家奴周保,还写了一个通敕令,派人带去给那个告发的小吏,表扬他不避权贵的精神。 在严惩贪官的同时,朱元璋又大力表彰廉吏,以扶正压邪。济宁(治所在今山东济宁)知府方克勤,为官清廉,关心百姓疾苦。当时朝廷号召农民开荒,规定荒地垦种三年才开始征税。但他上任之前,当地官吏不按规定办事,不到期限就向开垦的农民征税。百姓说朝廷不守信用,都扔下土地不种了。方克勤上任后,就宣布要严格执行朝廷的规定,并把土地按土质的肥瘠分成九等,依照等级收税,民心马上安定下来,开荒种地搞得热火朝天。后来,有一年夏天遇到干旱,农民正忙着抗旱抢种庄稼,当地的官军却下令征调民工修城。方克勤赶忙出来阻挡,说:“老百姓正忙着耕种,怎么能去干扰他们?”他请求中书省取消这项徭役,得到了中书省批准。徭役废除后,随即下起了一场大雨,老百姓非常高兴,编了一首民谣说:“孰(谁)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君勿去,我民父母。”方克勤还注意兴办教育,在乡村办起社学,延请儒师教民间子弟读书。他在济宁任职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但自己却过着十分简朴清贫的生活。一件布袍穿了十年没有换新的,每天只吃一顿有肉的菜。三年后方克勤到京城朝见,朱元璋特地赐宴表彰他,并把他送回济宁继续做知府。 经过二、三十年的斗争,明朝官场的风气逐渐有了好转,吏治日趋清明,社会慢慢安定下来,经济也随着发展起来了。
300 评论

水之云端

江苏水泥工程杂志社是1999-08-11在江苏省注册成立的全民所有制,注册地址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将军大道106号。江苏水泥工程杂志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0007140900013,企业法人武守富,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江苏水泥工程杂志社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水泥工程》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 一般经营项目:设计、制作印刷品广告、利用《水泥工程》发布杂志广告。*。在江苏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江苏水泥工程杂志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176 评论

那个啥来着呢

人物姓名:朱元璋 (1162~1227)人物国别:中国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兴死,被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1356年,领兵攻占集庆,改名应天府,建江南行省,称吴国公。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积畜实力,1364年,灭陈友谅,自称吴王,1367年,灭张士诚,后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举兵北伐,进攻元大都。 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位称帝,建成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京师,是为明太祖。

354 评论

相关问答

  • 江苏水利杂志郭宁

    人物姓名:朱元璋 (1162~1227)人物国别:中国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 朱元璋自

    一口好锅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3
  • 江苏水利杂志

    杂志,本刊是江苏水利厅1997年8月在《江苏水利科技》基础上,经批准重新创刊的综合性科技月刊,面向国内外出版发行。本刊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期刊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

    花花的老妈 1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江苏水利杂志官网

    本刊是江苏水利厅1997年8月在《江苏水利科技》基础上,经批准重新创刊的综合性科技月刊,面向国内外出版发行。本刊严格遵守党和国家期刊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以

    建安五金 3人参与回答 2024-06-11
  • 江苏水利杂志投稿

    诗歌投稿网站中华诗词论坛 诗歌报论坛 唐诗宋词论坛 诗

    MrcuriosityZ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2
  • 江苏水利期刊

    承办并定期公开出版《China Ocean Engineering》(英文版,国内外发行,SCI、EI全文检索)、《水科学进展》(EI全文检索)、《岩土工程学报

    丸子丸子小樱桃 2人参与回答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