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44

小帅cgnn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学热的看法议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东北小茬子521

已采纳
我认为国学热是非常好的,可以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并且这些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也非常的喜欢国学。
206 评论

我究竟怎么了555

第一种方法: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的立项的项目来查找,登陆基金委的查询网站:,输入“项目主题词”,然后按年份来查询,一般查询近三年的项目你就能知道你研究方向的热点问题和国内主要的研究单位了;第二种方法:查看国家科技部863的网站进行查询:,里面会不定期的公布一些重大专项和申请指南等信息,这些信息虽然都是大牛们挖的坑,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小虫来说是可以看到该领域的研究的热点问题的;第三种方法:查看国家科技部973的网站:、里面会公布每年的立项项目,并且会在每年的8-9月间将新立项的课题的简版任务书的公示,届时大家可以下载,公示期过后就下不到了,里面会有比较详细的项目介绍的,这些研究内容应该说都是一些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第四种方法:关注你所在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并尽早拿到论文集,从里面的内容你可以看到所研究领域的国际研究现状和热点,比如网络通信领域的SigCom,Infocom,ICC等会议!第五种方法:关注你所在领域的国内外顶级期刊,这些期刊每年都会办一下Special Issue,这些Special Issue的主题就是目前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另外补充一点,一般期刊登出的论文,都是至少一年前投递的论文,所以这些论文大多不能代表研究的当前热点问题!只能作为参考吧!希望虫子们有其他好的方法在这里补充一下!

99 评论

小殊哥哥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现在的“国学热”暴露了两大问题:一是反映了我们以往教育的不当,学生接受的人文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空白,以至于到现在还有那么多读者——不仅是大学生、研究生甚至是上了年纪的人——还要买一些解读经典的书籍而非原著来对文化经典表示佩服;二是正因为我们人文教育的缺失,所以整体的人文水平下降。一旦脱离课堂教育走上社会,在人文学习和经典教育上应该读什么书完全就找不到方向和感觉。他认为,个性化的阅读是衡量一个社会人们素质的参数。现在个性化阅读的严重退缩,说明人们的素质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国学热,加速了史学和传统文化的通俗化进程,使更多的人接触到了传统文化,不再使传统文化“养在深闺人未识”;也使原本意义上的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误读,让一部分人觉得严肃文化其实可以通过“戏说”来加以认识,这也是其弊端。国学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传承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只是到了近代才衰落下来,不能说是民族的悲哀,但这是历史的趋势所在,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理由自豪,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此同时,人民的文化生活也有相应的需求,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国学无疑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地,人们出于不同的目的开始研究国学,从中汲取精神食粮,至于国学的复兴我想应该理性看待,毕竟一种文明的复兴,不是容易的事!

113 评论

糖糖和胖秘

如何看待国学热 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 当代的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 传统文化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药方,传统文化并不能解决我们现实生活遇到的一切问题1 “国学”作为汉字词汇,在历史上最早是指周代在国都建立的国家官学。18世纪日本出现“国学”学派,以“国学”指日本自己的古学,以与来自中国的学术相区别;这种把“国”作为“本国”意义的用法,在近代日本发展出“国粹”派,主张保存本国文化,反对欧化主义。受此影响,20世纪初,我国学者提出“国学”的概念,总体上是作为“西学”的对照概念来使用的,其中的“国”是指“本国”,“学”是指学术文化。中国人所使用的“国学”当然是指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中国本有的学术文化,这是近代国学概念产生的最初意义。在此后的文化论述中,渐渐形成了三种国学的用法:第一种是指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即西方文化在近代输入以前中国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学术体系,所谓学术文化意指学术形态的文化,而不包括非学术形态的文化,如民俗等。第二种是用来泛指中国传统文化,其范围大于学术文化,一切传统文化形式都包括在内。第三种则是指近代以来我国学者采用古今结合的方法对传统学术与传统文化所作的研究体系,即国学研究。明了国学概念的三种意义,我们就可以知道,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其国学概念是在第二种意义上使用的。2 在经历了20世纪大半时间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20世纪90年代中期迎来了第一波“国学热”。不过当时的所谓国学热,无论从规模还是从性质上,都还只是中国文化“一阳来复”的初始。进入新世纪以来,全方位的国学热四面兴起并持续升温,其中媒体的参与固然起了很大作用,而来自民间的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需求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新世纪国学热兴起和持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90年代以来快速和成功的发展,及其所引致的国民文化心理的改变。从历史上看,后发现代化国家处在现代化工程初期时,多采取启蒙式的文化动员,批判传统,引进西方文化;而在现代化受挫期,更容易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反映了追求现代化而不得成功的集体焦虑。当现代化进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发展取得成功之后,国民的文化自信便会逐渐恢复,文化认同也随之增强。这在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史上是常见的。在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与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隔绝了多年之后的人们,在文化信心得以恢复的同时,便急切地想要了解自己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促成了对国学资源的全面需求。从这一点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中国现代化成功发展的文化表象,是有其必然性的。3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连续不断、有古有今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中华民族百余年来曾遭受了沉重的屈辱和曲折,因此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恢复对于民族生命的畅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学热使我们意识到,不能孤立地看待90年代以来的中国现代化过程,而必须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及其近代曲折的历史来认识,必须把它和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与生命过程联系起来,把它视为中华民族奋斗史的新篇和中华文明史的新开展,看成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历程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的角度理解它的成就。换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成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归功于中国人民的勤劳与创造,归功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与价值。当代的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开启了民族文化的自觉,这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有其重要意义的。4 这也涉及到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根源之所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是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滋养、壮大起来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态及其内涵是不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形成的主要土壤和环境。民族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但其表现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有时彰显而发扬,有时黯然而平淡。应当说,人们越有文化的自觉,民族精神就越能充满而完整地得到发扬。国学热表明,与中国在世界崛起相伴随,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正在经历从自在转变到自觉的过程,这正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时期。国学热所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的开始。文化自觉就是认识自己文化的发生、成长、发展的历史,认识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存在价值及其普遍意义,把个人连接、融入到这一历史文化长河中建立文化认同。对于中国文化这一连续不断的古老文明而言,文化自觉是促进文化复兴的重要条件,文化自信促进了文化自觉,增强了民族生气。

355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学热的看法议论文

    如何看待国学热 目前文化界一般所说的“国学热”,就其现象来说,其实是传统文化热。 当代的国学热提示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了民族自

    包华包华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国学热的看法的议论文

    “国学热”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其实学习国学其实更能好的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先人的文化遗产得以保住,尽管国学当中有不好的思想,但是只要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草莓宝宝2006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国学热议论文

    自己写写看

    Jamietee1997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关于国学热的议论文

    真热啊在烈日炎炎的中午,我漫步在人行道的树阴下,一辆汽车从我身边风驰电掣地驶过一股热浪迎面扑来,我好热呀,看到一家冰激凌店,我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冰激凌店,见到再买

    士多啤梨cake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对教育的看法议论文

    The current education in china still at the up and coming way because the averag

    520贝基清净果 2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