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7

小路要减肥
首页 > 论文问答 >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公主的小公猪

已采纳
第一 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之间有着双向互动性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定位为:合理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既满足人民眼前需求,又有利于人类长远健康目标的实现  第二 要大力发展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农民基本医疗保健需求。  虽然突出大病医疗统筹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个基本特点,也是在医疗资源约束条件不破解农民大病医疗风险的有效途径。但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必须考虑我市农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实际承载力,必须尊重农民的意愿和医疗需求。应该在大病统筹的前提下,更多兼顾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需求,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与农村公共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有机结合,同样,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也要坚持“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功能定位,市县两级政府的农村公共卫生财政应给予倾斜。  其次,积极创造条件,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的医职救助体系。  解决我市农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新型合作医疗并非单纯等同于医疗救助扶贫,所以,也不应以合作医疗基金这一单渠道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问题。例如:对于部分如尿毒症、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特殊病种患者的医疗救助,在保证其基本医疗基础上,可以尝试通过建立“红十字博爱”救助、“社会爱心工程”救助、探索引入风险管理办法或通过保险市场化等手段多元化、社会化手段来解决。  第三,科学分配农民个人资金在大病统筹与基本医疗保健的合理比例。  合作医疗制度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也应考虑建立农民家庭医疗保健财产,通过合理分配个人筹资在大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疗保健的比例,逐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大病统筹与基本医疗保健的功能整合。为此,我市财政应大力扶持农村基本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医疗器械、卫生人力资源的培训等方面资金投入。农民个人筹资的大部分应用于充实家庭财产的同时,农民个人也必须有部分资金用于大病医疗保险,以此,强化互助共济的作用。  (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有效监管医疗服务机构,保障农民获得医优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首先,在合作医疗筹资补偿方面,财政必须给予公共资金的支持。我市广大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收入有限,甚至有些还较贫困,为此,市县两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共同建立合作医疗基金,以此提高我市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与水平,对永泰、平潭、闽清等欠发达地区,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强化公共卫生资金的导向作用,明确不同层级政府间投入责任,切实保障农村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需求。  其次,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中,要严格规范农村医疗机构服务标准,坚决杜绝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检查、服务不规范、药品价格编高等不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要加大对我市各类乡镇卫生院的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的力度,提高其医疗服务质量。与此同时,应建立一个专职的、独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代表农民的利益进行合作医疗的融资、管理、监督以及组织医疗服务等,政府的卫生部门则重点行使对医疗服务机构的行业管理。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监督体系,在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内部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监督,诸如立法、纪检、审计、社会监督等等,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率,以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资料供您参考
140 评论

布丁无敌

版权信息 书 名: 卫生经济学  作 者:程晓明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ISBN: 9787117089401  开本: 16  定价: 00 元  卫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问题有:  ①卫生事业的经济性质和经济作用问题  ②卫生事业的经济管理体制问题。  ③卫生保健制度的经济问题。  ④卫生费用的构成和发展变化的趋势。  ⑤价值规律在卫生领域发生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医务价格的理论政策和医疗收费标准的制定。  ⑥卫生领域如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⑦卫生技术经济分析。包括卫生经济资源的合理组织、卫生技术费用效益分析、卫生技术经济指标体系问题。  ⑧卫生事业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医院的经济管理,特别是医院的经济核算制问题。  内容简介:  我觉得应该是卫生和经济的交叉学科,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吧!  卫生经济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根据国内外卫生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以及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有必要在《卫生经济学》第1版的基础之上,对各章的内容和数据作适当的更新和补充。重点补充和修订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险制度、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卫生经济政策等章节,体现卫生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教材定位于本科生教学,可用作医学院校特别是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以及预防医学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教材;也可供医学院校其他专业或卫生人员和管理干部培训课程选用。通过学习本教材,掌握卫生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卫生领域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学术定义 卫生经济学 health economics  研究卫生服务、人民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卫生领域内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揭示卫生领域内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形式和特点的学科。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应用领域 卫生经济学是多种经济学科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与医学、卫生学、人口学、社会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卫生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若干分支,包括医疗经济学、保健经济学、卫生计划经济学、卫生技术经济学、医院经济管理学、医学经济学等。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形成过程 医疗经济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谈到农民和医生之间在生产和交换中的关系。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W配第在《献给英明人士》(1691)一书中指出:花在工人身上的医疗保健费用会带来经济上的收益。1940年,HE西格里斯特发表了《医疗经济学绪论》一文,认为医疗经济学应该阐明阻碍现代医学应用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贫困与疾病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失,解决医疗价格与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之间的矛盾。  卫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50~6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背景是:①经济发达国家卫生费用的急剧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医学科研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诊疗手段和卫生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人口的老龄化,慢性病的剧增和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水平的提高等等原因,造成医疗卫生费用的大量增加。例如:欧洲许多国家的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50年代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0年代末,已上升到8%。从增长率来看,50年代,许多国家卫生保健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增长了1%;60年代增长了5%;70年代增长了 2%。高额的医疗卫生费用对政府、企业主、劳动者个人和家庭都是沉重的经济负担,客观上要求分析卫生费用迅速增长的原因,寻求抑制卫生费用增长的途径。②卫生事业的社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卫生事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技术装备越来越先进,分工和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发展成占用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力的“卫生产业”部门,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卫生部门经济问题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52年《世界卫生组织纪事》上发表了美国人马尔达的论文——《卫生的经济方面》,被认为是卫生经济学的第一篇著作。1958年,SJ麻希金在华盛顿出版的《公共卫生报告》上发表了题为《卫生经济学定义》的论文,明确提出卫生经济学的定义是“研究健康投资的最优使用的科学”。60年代以后,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在欧美国家进一步开展起来,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莫斯科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的卫生经济学讨论会,出版了论文集《健康与疾病的经济学》。此后,卫生经济学进入更为广泛发展的时期。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中国的研究简况 中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始于70年代末期。1978年以后,卫生部门总结了建国以来卫生事业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了卫生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病和造成卫生资源严重浪费的原因,探讨卫生工作中提出的一系列经济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着手改革管理体制,并采取了加强经济管理的措施,从而推动了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开展。1982年建立了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会(1984年改名为卫生经济学会)。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  第四章卫生服务市场  第五章卫生筹资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章卫生总费用  第七章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第八章医疗服务体系  第九章健康保障制度  第十章医疗保险  第十一章卫生资源配置  第十二章卫生人力资源  第十三章医疗服务成本核算  第十四章卫生服务价格与管理  第十五章药品市场与价格管制  第十六章卫生事业单位预算与管理  第十七章卫生财务管理与分析  第十八章卫生机构资产管理  第十九章疾病经济负担  第二十章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  第二十一章计量经济方法与应用  第二十二章卫生经济政策分析

152 评论

巨匠智能家居

1防治流行病,改善医疗卫生状况,促进全民健康!2。预防流行病,加快全民健康工程,从营造良好医疗卫生环境开始!

327 评论

Lucy…黄小猪

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以及“政事一体化”的管理,中国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途径。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是城乡分离的,各自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过程。在城镇,先后经历了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城镇医疗保险改革和试点阶段,全国范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以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探索等阶段;在农村,伴随着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努力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工作,进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多样化进行探索与完善。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论文题目

    计划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系定位明确,中国的医疗卫生创造了一系列辉煌,在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和城镇的医疗服务也在这时全面展开,医

    小琪1128 3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论文选题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参考 题目 1、 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的对比研究 2、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对比研究 3、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4、农村居

    zeeleemoon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论文

    你可以去 参考下(临床医学进展)。(医学诊断)。(生物医学)。(护理学)等等这些期刊吧·~~多看看参考文献~找好自己的写作思路

    者尼私人影院 3人参与回答 2024-05-29
  •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论文范文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医疗卫生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危机和挑战。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滞后,形成了“群众

    矮油没游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1
  • 医疗卫生论文题目

    关注流行病,提高医疗卫生环境,共达全民健康!

    每天好心情11 5人参与回答 2024-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