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8

josephine383
首页 > 论文问答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onyxiaozb

已采纳
继汤氏之后,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版的修辞学论著为数众多,人们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也各说不一,其中较有影响的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1 、美辞说在我国修辞学界,持美辞说的学者较多,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修辞专著中,如王易的《修辞学》和《修辞学通诠》、陈介白的《新著修辞学》、章衣萍的《修辞学讲话》都从“美辞”的角度给修辞学下过定义。王易认为“, 修辞学一名美辞学,因其讲述修饰辞句而使增其美之理论也。又说:“修辞学者,乃研究文辞之所以成美之学也。”陈介白认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之如何精美和表出作者丰富的情思,以激动读者情思的一种学术。”[章衣萍指出“, 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以上三家之言虽然提法有别,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强调修辞的核心是“美化文辞”,都侧重从美学角度给修辞学下定义。 特别是陈介白给修辞学所下的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点:一是文字表达得要精美,这是要求形式美;二是要有丰富的情思,这是要求内容美;三是要能激起读者的情思,这是要求效果美。当然“美化文辞”是属于修辞学研究范围之内的事,但是,修辞和修辞学绝不能局限在“美化文辞”这一狭小的天地之中。比如从语体的角度而言,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并不追求什么“美化文辞”,但属科技语体和公文事务语体的文章、文件、著作,同样存在修辞问题,同样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 鉴于早期的“美辞”论者过分强调书面语而忽视口语以及其他方面的缺陷,四十年代以后持“美辞说”的一些学者,在论及修辞和修辞学的定义时,在提法上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如郑建业在《修辞学》一书中是这样给修辞学下定义的:“修辞学者,为研究语言文字之组织,使说者或作者了解运用语言文字之技巧,以期获得听者或读者之同情及美感之科学。质言之,即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故曰美辞学。”张弓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对修辞作了这样的界定:“修辞是为了有效地表达意旨,交流思想而适应现实语境,利用民族语言各种因素以美化语言。”由上不难看出,郑氏所谈的“美辞学”,主要涉及以下三个要点:一是以语言文字之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既包括书面语,也包括口头语;二是研究增美语言文字之方法论,并善于运用增美语言文字之技巧;三是要获得听者和读者的同情与美感,重视交际双方的情感交流。而张氏所谈的“美化语言”,则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修辞必须有效地表达意旨;其二,修辞应适应现实语境;其三,应调动民族语言的多种因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 以达到美化语言的目的。显然,郑、张二氏对修辞学特质的认识,已较早期的学者深化了一步。此外,台湾学者黄庆萱在其专著《修辞学》中,大陆学者谭永祥在其专著《汉语修辞美学》中,均有鲜明的美辞说倾向。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长期以来“, 美辞学”在修辞学界的影响的确是深远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美辞说”尚存在明显的缺失。因为修辞不仅仅要求“形象”、“鲜明”、“生动”,也还少不了“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也就是说,修辞有“积极”与“消极”两端,二者必须兼顾,而“美辞说”的主要缺点,就在于强调了“积极”一端而忽视了“消极”一端。2 、调整语辞说最先提出此说的是陈望道先生。陈氏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没有给“修辞学”下定义,但对“修辞”却作了如下解释:“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适用语辞。”在书中作者对上述提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陈氏认为“, 语辞”并非单指“文辞”,而应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而所谓“调整和适用”,指的是在“材料配置定妥之后,配置定妥和语辞之间往往还有一个对于语辞力加调整、力求适用的过程;或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的,或是添注涂改穷日累月的。”这就是说,“调整或适用”语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经过仔细修改润饰的,另一种是“随笔冲口一恍就过”,即时完成的。而不论是哪种情况,作者都十分强调“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是仅仅语辞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境的修饰。”由于陈望道先生和《修辞学发凡》在修辞学界所具有的重大影响,其后有不少修辞论著或工具书,都根据陈氏对“修辞”所作的解释和说明来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例如:修辞:简单地说,就是调整和修饰语言。修辞学: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情。修辞学就是研究修辞现象,探讨运用语辞以适应各种各样题旨情境的科学。这里有必要指出,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中提出“调整语辞”说,这在当时是很有针对性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修辞学界,“美辞说”及由此说而派生出的“修饰学”,一度相当盛行。当时有一些学者一味追求文辞的华美,不顾“意”和“情”,也不重视适应具体的语境。如有的学者认为:“修辞学是研究文辞美化的一种艺术。”修辞学追求的是文辞的美化,因此“辞”非“修”不可。“正如漂亮的女子一定讲求修饰”一样,“漂亮的文章, 一定也讲求修饰。”正是出于纠偏的考虑,陈氏首先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正本清源,十分明确地指出,调整语辞,为的是“达意传情”,即修辞是为表达一定的内容服务的。关于如何正确理解“调整”与“修饰”的区别与联系,陈氏在1962 年11 月29 日的一次谈话中,对此有过这样的追求:“那时修辞学界讲修辞一定要讲文言文,一定要讲修饰,讲雕琢,不问内容。我不提‘修饰’而讲‘调整’。其实调整也是修饰,只不过是离不开内容的修饰。为了与一般所说的修饰相区别, 我才提调整。”[ 14 ] 可见“调整语辞”说的产生,这是时代的产物。宗廷虎先生在陈氏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作的概括,则是对陈氏修辞思想的进一步发展。3 、规律说“规律说”最初是由王希杰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提出来的。王氏在《修辞学的定义及其它》一文中,对“修辞”和“修辞学”是这样下定义的:“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规律的科学。”作者之所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语法和逻辑都是指的某种规律———语法指的是语言的结构规律,逻辑指的是人类思维的规律,和‘语法、逻辑’相提并论的‘修辞’⋯⋯也应该是指的某种规律。”我们认为,这一见解是颇有新意,言之成理的。此后,有一些修辞论著和高校教材采用了这一说法。例如:“修辞,通常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修辞活动;一是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也叫修辞学。”“修辞学是一门研究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规律、法则的科学。”我们认为“, 规律说”从总结修辞规律的视角给“修辞学”下定义,将其与“美辞说”和“调整语辞说”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因为修辞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和法则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些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法则的总和,便是需要人们去认真加以研究的修辞系统。而修辞学不过是人们对这一客观存在的修辞系统的主观认识和描述。为此,“规律说”受到人们的重视,这是很自然的事。4 、手段说在20 世纪30 年代,石苇先生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用文字的形式去有效地传达思想感情的技术,就是修辞。”这可以视为“手段说”的雏型。在当代学者中,“手段说”的持论者以张静先生为代表。在张氏主编的《实用现代汉语》一书中,对“修辞”和“修辞学”作了如下的解释:“简略点说,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详尽点说,修辞是在一定语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专门研究运用语言的技巧,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的学科,叫修辞学。”何以这样给“修辞”和“修辞学”下定义,作者作了如下的说明:第一,修辞是手段,是运用语言的技巧,这是修辞的主旨;第二,修辞手段的运用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目的;第三,提高话语表达效果的手段是借助于语言材料形成的,这是修辞的基础,也指出了修辞与语言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第四,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材料构成的修辞手段才能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是修辞的原则,也指出了修辞和语境的关系。此外,刘帆先生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说法:广义地讲,修辞是一种言语表达技巧,是创造语言美的手段。”个人认为,上述解释和说明,强调要注意修辞和语境的关系,强调修辞是为了提高话语的表达效果,这都是对的。但是,如果把“修辞”和“修辞学”主要定格在“技术”、“技巧”、“手段”的范围之内,那就值得商榷了。5 、综合说在当代学者中,“说”的持论者有日渐增多的趋势。例如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一书讲到:“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景,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 胡著对“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主要突出了以下要点:其一,修辞离不开特定的题旨情境,因为修辞现象总是特定的题旨情境的产物。其二,修辞讲究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这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以及篇章结构和语体风格等诸方面的内容。其三,修辞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这可以说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所要达到的目的。以上所说的三个方面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此外,骆小所先生在《现代修辞学》一书中给“修辞学”下定义时,也提出与胡著较为接近的观点:“修辞学是研究适应特定语境,而运用语语言表达的方法、技巧或规律的科学。”由于“综合说”是在集各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揭示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特征方面更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关于修辞学的定义,除上面提到的较有影响的五种说法之外,尚有以张志公先生为代表的“选择说”,以吴士文先生为代表的“加工说”,以姜宗伦先生为代表的“修饰说”,以刘焕辉先生为代表的“言语形式的适切组合说”。限于篇幅,对以上各说这里就不一一详加评介了。应该承认,上述各派各家之言都有一定道理,都从不同角度对“修辞”和“修辞学”的本质属性作了这样或那样的归纳和概括。但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在一切科学中,越是基本的概念越难下定义。在修辞学中,对修辞学下一个人人满意的定义是很难的。”尽管给科学术语下定义很难,可是有一点这也是学术界业已取得的共识:给科学术语下定义,一是要尽可能准确地揭示该术语的本质属性;二是行文应力求简明扼要,不要拖泥带水。如果用这个尺度来衡量前面提到的名家之说,我们认为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给“修辞”和“修辞学”所下的定义是比较可取的。你自己整理下,我也是摘录的
313 评论

冬冻咚洞

修辞专题书目提要  一、《实用汉语修辞》,刘静敏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2006年7月第三次印刷。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修辞概说,主要讲了修辞的含义、原则和作用。第二章词语的锤炼,讲了词语和修辞的关系。第三章句式的选择,讲了句式与修辞的关系。第四、五章常见修辞格,主要讲了比喻、比拟夸张、回环等14种修辞格。第六章修辞评改,主要讲了词语的评改、句式的评改和修辞格评改。  第七章语体浅论,讲了语体与修辞的关系。  二、《当代汉语修辞学》,陈汝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本书系统阐述汉语修辞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汉语修辞手段、修辞方法的结构和功能,概括了修辞交际的基本规律,特别是社会心理规律,揭示了话语构建和话语理解的理论和方法,简要概括了汉语修辞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修辞学散论》,沈卢旭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一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该文集收入作者60篇文章,这些文章大部分在全国语文类刊物上发表过,内容涉及修辞、应用语言、写作方法、语文教学、广告讨论等。其中的《存瑕》为修辞方式新探,《杂采》为美语修辞,《基本修辞法》论述“基本修辞”和“美语修辞”,《修辞学者笔下的疏漏例说》从“画蛇添足”和“失却照应”两方法论述了修辞方法。该文集见解独特,意见精辟,实例丰富,有说服力,为修辞方面的优秀文集。  四、《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宗守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本书从多个视角对修辞学的研究作了观照,不仅注意修辞学的多面性,也注意修辞学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共分六章。第一章概括论述修辞和修辞学的有关内容。第二章论述微观修辞学,主要讲语言内部要素与修辞的关系。第三章论述宏观修辞学,主要讲语言外部要素与修辞的关系。第四章论述核心修辞学,主要讲修辞学的核心本体——同义手段、修辞格、得体性。第五章论述应用修辞学,重点讲述商品牌号和标语口号的修辞问题。第六章论述历时修辞学研究,根据修辞学研究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具体研究著作和研究人物论述。  五、《现代汉语修辞学》,吴礼权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本书全面地揭示从子句段落到篇章结构的诸般修辞规律,归纳特定有效的修辞文本模式,首次在修辞学中运用现代定量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对现代汉语各种语体、各种言语风格与修辞的适应关系进行了“量化”分析,以确凿无疑的有力数据印证了其所推导出来的修辞原则,使全书更具体科学化、现代化的时代气息。  修辞学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修辞学理论在21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其学科地位和影响将不断加强,以往修辞学重接受、轻输出的现象将得到扭转,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是地位将获得提升。  从设置修辞选修课,到设置修辞硕士点和修辞博士点,都体现了中国修辞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修辞学的科学体系,不仅包括古典的演讲学、论辩学,还应该囊括说服学、辞格学、语体学、风格学以及修辞哲学、修辞美学、修辞伦理学和社会心理修辞学、传播修辞学等诸多的分支学科。  因此,在21世纪,修辞学的拓展必将带动其专业的确立——它将可能成为独立的专业方向,甚或成为独立的修辞学系。

208 评论

屠夫糖糖

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修辞运用语言(包括它的书面形式即文字)的特点,同时也受语言特点的制约。汉语“修辞”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周易 乾 文言》的“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一语中。在这句话里,“修辞”是“修理文教”的意思(唐 孔颖达注:“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内外相成,则有功业可居,故云居业也。”)与人的修业有关,不是今天“修辞”这个词的意思。在现代汉语里,“修辞”这个词从字面讲,可理解为“修饰言辞”,再广义一点又可理解为“调整言辞”。修辞,狭义上就指语文字修辞;广义上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同时也包含语文字修辞。“修辞”从概念讲,有三重含义: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或技巧规律(即“修辞手段”);二指说话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活动(即“修辞活动”);三指修辞学或修辞著作。三种含义既不完全相同,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即修辞规律存在于修辞活动中,修辞规律和修辞活动都同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修辞的这三个含义表现在话语中就是:①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应该用什么修辞才好呢?(修辞方法)②我最不会修辞,你别问我。(修辞活动)③李老师是专门研究修辞的。(修辞学)④小张买了一本《修辞》。(修辞著作)

250 评论

赏你五个指头

什么叫修辞、修辞格、修辞学对于修辞的定义,各种词典和各大语言学家的说法不一,但根本精力是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明是:修辞是“润饰文字词句,应用各种表示方法,使语言抒发得正确、鲜亮而活泼有力”。修辞格是“各种修辞方式,如比方、对偶、排比等”。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分,研讨如何使语言表白得精确、赫然而生动有力”。(见《古代汉语词典》订正本第1416页,商务印书馆出版)《辞海》的解释是:“修辞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恰当地表现写说者所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修辞格,即辞格。”“修辞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学科,它研究如何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语文材料、各种表现手法,来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情感。它揭示修辞现象的条理、修辞观点的系统,领导人们运用和发明各种修辞方法恰当地表现所要表达的内容。”(见《辞海》缩印本第242页)中国修辞学会会长张志公认为:“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必定的目标精心肠取舍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见《修辞和修辞教学》第3页,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胡裕树在《现代汉语》增订本中指出:“修辞是运用恰当的表达手段,为适应特定的情境,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规律。”“修辞学就是研究这种规律的科学。”(见《现代汉语》第42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兰州大学黄伯荣传授在《现代汉语》下册第五章中指出:什么是修辞,其一指一种语言中加强表达效果的所有方法和手段,即修辞学研究的对象;其二是指人们在语言实际中对各种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即说、写的修辞活动。修辞是对语言各方面“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运用的研究,它与现代汉语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亲密相干,是语言科学的一个分科。(见《现代汉语》第475~477页,甘肃国民出版社出版)湖南师)大教授)周秉钧、李维琦认为:“修辞就是用各种语言手段来改良语言的表达方式,加强它的表达效果。修辞学则是总结修辞的历史,研究修辞的手段、方式及其利用,概括修辞规律的科学。”(见《修辞学》第3页,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湘潭大学副教学王勤以为:“修辞这个概念有三个含意。一是指人们对语言诸要素和表现手法所进行的部署和抉择。这是一种行动或运动。二是指语言作品中各种形成因素和表达系统的体制。这是一种经由调整、加工的语言现象。三是修辞学科。……修辞学是研究如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和规律的科学。”(见《修辞说略》第5~7页)李裕德认为:“‘修辞’有三个含义。咱们说‘写文章要进行修辞’,这‘修辞’指修辞活动;说‘这篇文章在修辞方面有不少特点’,这儿的‘修辞’是指修辞现象;假如说‘大家都要学习语法修辞’,这里的‘修辞’指修辞学。”(见《新编适用修辞》第1页,北京出版社出版)1988年6月出版的《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的解释是:所谓修辞,是为了表达特定的思想内容,适应详细题旨情境而采用的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如“茅台酒尚未沾唇,人先醉了三分”。为了描述佳酿而成心运用“超前夸张”手法,看起来违反事理,但却非常生动。这就是修辞。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说:“修辞原是达意传情的手段。”等于此意。依据题旨情境,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来恰当地表达特定思想内容的一种活动。即指调整语言的活动。汉代许慎《说文解字》释“修”:“饰也”;又释“辞”:“讼也,从“音乱”,犹理辜也。”“辜”为“罪”之意,“理辜”即分辩论讼。到了现代,“修辞”指的是调整、修饰语词和文词。《修辞学发凡》说:“修当作调整或适用解,辞当作语辞解,修辞就是调整或实用语辞。”(见《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第443页,安徽教导出版社出版)所谓修辞格,简称“辞格”,也称“语格”、“辞藻”、“藻式”、“辞式”、“修辞方式”、“修辞手法”、“修辞方式”、“修辞技能”、“修辞手段”、“修辞格局”等。它是在修饰、调剂语言,以进步语言表达后果中构成的具备特定表达作用和特定表达情势的特别的修辞方式或办法,如比较、借代、析字、顶针等等,它是人们在长期运用语言进程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如比喻、夸大、对偶、重复、反语、援用等。在上古汉语中就已运用并被发明而有所阐述。辞格至今仍存在极强的性命力。然而辞格理论的体系研究,开端较晚,直到1923年唐钺的《修辞格》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成了科学辞格论研究的先声。从此辞格研究便翻开了一个新局势。特殊是1923年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将辞格作为踊跃修辞的基础方式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以来,汉语辞格的研究到达了一个新的顶峰。近多少年来对新辞格的概括和辞格比拟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但是因为对辞格和非格的界线意识不一辞格的概括和分类还存在着不合。唐钺《修辞格》分为五类二十六格,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分四类三十八格,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分为三类二十四格。不仅小类的划分演绎有同有。异尺度还很不同一大类的划分也七嘴八舌。再说,语言的运用在一直发展变更现在汉语辞格到底有多少?当初依据有关材料所供给的,大概在90种以上。这些辞格都是在语言材料的基本上产生,并且受语言材料的制约的。各种民族语言中使用的修辞方式既有独特的,如比喻、夸张、相比等等,也有汉语自己所特有的,如析字、析词、镶嵌、藏词、对偶、顶真、回文等等,所以察看和剖析辞格,应周密留神民族语言的特点。正由于汉语的辞格丰硕多彩,又是语言艺术化的主要手段,辞格的教养和研究才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占领重要位置。(见《汉语语法修辞词典》第44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所谓“修辞学”,它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又是介于语言学与文学及其余附近学科之间的一门边沿性、综合性学科。它研究如何根据题旨情境,运用语文的各种资料、各种修辞伎俩和巧技,恰当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思维内容。修辞研究首先要讲求题旨情境的适应。陈望道指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引自《修辞学发凡)》)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吕叔湘提出:“适度”或“适当”,也即“做作”的准则(见王希杰《汉语修辞学·序》),指的是相似的意思。即运用修辞手段时,要充足斟酌如何使之适应写说的主题,合适写说的对象、天然环境、社会环境、高低文、语体、写说者主观前提等。修辞学也要研究如何运用语文自身的各种材料,如考虑语音音素、词汇因素、语法因素、文字因素怎么应用等。修辞学更要研究如何运用不同的语言材料组成各种各样的修辞手腕、表达方式,来为特定的思惟内容服务。修辞学以修辞景象为研究对象。修辞学以摸索修辞手法和修辞理论的法则为己任。我国对修辞手段跟修辞实践的探索历时八千年。结果散布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古代的研究有本人的特色,当时虽未被称为“学”,但内容异样丰盛,为世界所常见。我国现代修辞学是从本世纪初起,在欧美和日本的影响下,逐渐树立起来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迷信的修辞系统。

96 评论

相关问答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

    什么叫修辞、修辞格、修辞学对于修辞的定义,各种词典和各大语言学家的说法不一,但根本精力是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明是:修辞是“润饰文字词句,应用各种表示方法

    cupid8698小博士 3人参与回答 2024-05-07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是

    什么叫修辞、修辞格、修辞学对于修辞的定义,各种词典和各大语言学家的说法不一,但根本精力是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明是:修辞是“润饰文字词句,应用各种表示方法

    小巴布2016 4人参与回答 2024-05-10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是指

    什么叫修辞、修辞格、修辞学对于修辞的定义,各种词典和各大语言学家的说法不一,但根本精力是一致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说明是:修辞是“润饰文字词句,应用各种表示方法

    小小追风者 2人参与回答 2024-05-08
  • 传统修辞学的核心概念

    “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见《文学评论》1962年第11期),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通感是视觉

    小二2004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9
  • 修辞学的核心概念界定

    曾有一些台湾教授在—起讨论: “中华民族是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讨论的结果是没有结果。但是,有一点,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这就是“美食”与“美辞”,绝对是中华

    小白淼淼 4人参与回答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