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51

和斯蒂芬is
首页 > 论文问答 > 什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anyuan820

已采纳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131 评论

萤火虫BB

叶澜:基础教育改革深化之路怎么走?一、“路标”的启示 两天的会议,我们看了清华附小的“主题教学”,听了北京实验二小“爱的教育”、杭州白马湖学校的动漫课程等成果,其中的启示是什么?我的认识是:第一,改革的出发点是对现实的反思。从昨天的活动到今天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改革都开始于对教育状态的一种反思。反思就是发现不足,在过去已经有的经验和现在社会发展需要、儿童成长需要的落差中寻找改革的起点。比如清华附小的主题教学主要基于对现有语文教学不足的思考;北京实验二小发现学生的问题是具备足够多的知识,但是缺乏爱,等等。因此改革首先是对“需要”的唤醒。第二,改革实践是一个阶段式的不断推进、突破的过程。我们以前往往会比较着急,一项改革最好一出来就见效,一个学期就效果鲜明,然后就马上总结见报。我认为,现在大家的心慢慢地开始沉得住了,认识到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知道了这样的一个庞大的、系统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两天会议的发言中,我们看到报告者清晰地表达了改革中每个阶段的推进和突破。这意味着我们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艰难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有了认识,所以这些改革进行得踏实。 这种阶段性改革是有积淀、有历史的改革,我们要尊重和在乎改革在阶段性发展中所积淀的经验,它的价值在于为我们继续发展提供可能。要做好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不能忘掉文化的根,不能丢弃我们已有的好的教育传统,同时在改革中还会形成改革的新传统。我认为这是今后基础教育的改革有没有定力的重要体现,没有积淀的改革是没有定力的改革。做基础教育的人也必须有定力,而不是整天想着变花样,什么口号轰动我就做什么。第三,任何改革都需经常回到原始的核心问题去思考。我认为教育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为谁而教,一个是怎么教。“为谁而教”是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问题。你是为自己成功而教,是为学校出名而教,还是在为孩子的成长而教?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天天面对着孩子的成长,促进孩子的成长是教育的直接目的。为师是对孩子生命发展尽最大的努力负责的人。谁不把孩子的成长放在心上,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他就缺乏当老师的基本资格。另外还需要思考,到底怎么教才是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的教,这是策略、方法和艺术的问题。两个核心问题密切相关,如果你忘了自己为谁而教,那么你就不会去思考怎么教的问题。最惯常的做法可能就是按照书本或教参去教,或者开一个所谓的公开课,写一些文章。这时候的“教”往往会被外在的东西所迷惑,仅仅是“教”而缺乏研究。“怎么教”需要结合对学生、对课程、对学科、对教材、对生活等多方面的研究并作出整合,这样才能越来越明晰作为某一个学科的老师、班主任、校长,应该如何在学校中生活,如何和孩子打交道,如何教自己承担的课程。 二、区分前沿和方向,改革者和学习者都要保持清醒“路标”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改革走到了哪里,留下了什么,其价值更在于提示我们思考怎么继续往前走。“路标”本身不是重点,它是某种意义上的纪念碑,更是继续前进的起点。当前教育改革的成果可以说已经多到乱花迷眼的程度,我们必须思考自己怎么走。是追?是赶?是跟?还是学?我认为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是每一个校长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做出自己发展选择的时候了。 首先要区分前沿和方向。400多项成果代表了改革的前沿,我们应该对教育的前沿和发展动态保持敏感,还要保持清醒。 不是所有的前沿都适合每一个学校的,不是所有的前沿都是正确的。前沿是一种探索,是一种突破,是一种创造,在这个意义上有价值,但是往往就因为它是一种探索,所以可能许多的理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答。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前沿都要突破创造,都要在理论准备完善以后进行,但是我觉得站在前沿的人要冷静、要思考:我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我的问题在哪儿,未来应该如何发展等。学习前沿的人也要保持清醒,学习的目的不是搬现成经验到自己的学校做,而是要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成功的经验是什么,这个经验适合我的学校吗?关于前沿和方向的关系,我认为,前沿是不断在突破发现的新领域,意味着改革之路还在往前,而改革方向是对教育本真的无限接近。二者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教师和校长而言,要关注前沿,更要把握好改革的方向,提升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的感悟和对儿童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反思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三、过一种充满研究的教育生活让教师的生活充满研究,不是指要给教师研究的项目和发表论文的地方。比如,我们提到做儿童研究、教育研究的时候,好像必须有专门的实验或者课题之类才行。实际上,我的感受是教师可以时时刻刻进行研究,课堂内外孩子的表现就是在不断向你发出信号,教师借此可以及时捕捉到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态,开展相关的教育研究。 教育生活应该是成为一种有研究的生活,教师之所以产生职业倦怠往往是因为缺乏一种有研究的生活。如果研究渗透到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那么他的教育生活会时时被自己的发现、被问题所激发,探索着怎么往前走,忙得来不及“倦怠”。如果教师只是重复着“推磨式”的生活,久而久之必生倦怠,没有发展就倦怠。所以教师发展首先需要教师角色的再认识,这是教育在今天能不能更好地朝前发展的人的问题。那么今天,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过一种研究生活,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思维方式要发生变化。思维方式是跟生存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长期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这是农业社会对教师的理解,教师的角色是给孩子施肥、除草、捉虫,孩子是农作物,教师要做辛勤的园丁,像农民一样耕作。 第二个阶段我们还把教师比喻为工程师。有一句非常赞誉教师的名言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说法反映的是工业社会的思维模式。其特点是首先有清晰的目标,有预设,在制造产品的时候要先想好这个产品是什么样子;其次在过程中强调程序和规范操作;第三是结果一致,产品批量化,评价以效率和效益为重。至今,在一些教育研究报告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程序”“高效”“操作”等字眼,从这个角度讲,教师在“设计”学生的人生。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描述教育呢?如果要我说,我认为要用生态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研究教育。 生态式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简言之,第一,构成生态系统的都是有机体,每个个体是活体,是不断变化生成的;第二,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第三,生态系统有内外的循环,与外环境密切沟通,交互作用。因此教育的过程可以有预设,但过程中有更多的生成和涌现,生成和涌现体现于教与学的交互作用。我不太赞成把教育的目的“为了学生”简单等同于“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性质不是谁中心谁边缘的性质,而是构成教学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动态生成、有机生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教师、学生,连课本身也在“长”,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此时的教学才进入到生态式状态。这时候,教师不只是园丁,也不只是工程师,他跟学生同生共长,也是带领自己和学生一起走向更高发展水平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互动者。在这种生态中,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就会过上一种有生命气息的生活。这是一种因为有精神的成长而感觉到教育幸福的生活。生态式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简言之,第一,构成生态系统的都是有机体,每个个体是活体,是不断变化生成的;第二,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第三,生态系统有内外的循环,与外环境密切沟通,交互作用。因此教育的过程可以有预设,但过程中有更多的生成和涌现,生成和涌现体现于教与学的交互作用。我不太赞成把教育的目的“为了学生”简单等同于“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性质不是谁中心谁边缘的性质,而是构成教学的多种因素交互作用、动态生成、有机生长的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教师、学生,连课本身也在“长”,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此时的教学才进入到生态式状态。这时候,教师不只是园丁,也不只是工程师,他跟学生同生共长,也是带领自己和学生一起走向更高发展水平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互动者。在这种生态中,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就会过上一种有生命气息的生活。这是一种因为有精神的成长而感觉到教育幸福的生活。

168 评论

帅哥啦阿妹

人民网: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大家经常问这样的问题: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改革中国教育?中美教育区别可能很多,但大家都忽视了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家庭教育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美国的教育制度与理念并不完美,在美国,因为教育理念原因,家长不满意,有大约260万学生是在家上学的。在美国前10名大学中,有7%来自此类学生。家长们在以自己的力量去做调整,修正对美国教育的不满。世界上没有一种教育制度与理念是完美的,美国也同样。大家觉得,中国教育目前问题很多,政府、社会舆论都在反省、检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中国专家动辄讲美国教育如何如何好。的确,美国的教育在理念上、方法上,都有其先进的东西,有值得汲取的地方,但是,我觉得,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中国家长应当首先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从世界角度来说,对于培养一个优秀的人,理念、做法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比如付出,比如严格的规范与要求,待人友善、懂得感恩等等。因此,我们不需要动辄讲美国,而是应当先把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扬光大。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国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7种情况,造成家长对家庭教育不上心1、认为孩子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自己教育不教育关系不大;2、认为自己忙,身心憔悴,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心力不足;3、认为家庭教育是空洞理论,是听起来好听,用起来不管用;4、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放任之流,顺其自然,过问不多;5、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学习的教育就是做作业,上补习班。6、认为家庭教育就是让孩子们上各种辅导班,音乐、美术、弹钢琴等。7、认为家庭教育就是提要求,至于怎么学习,不知道,也不愿意探究。其实,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们萌生会学习,善于学习,会生活,善于生活,会相处,善于相处的意识,并乐于去实践和探究。家庭教育,就是对“根”的教育,“心灵”的教育,只有“根壮”“心灵好”,状态好,才能“枝粗叶肥”,这恰是“庄稼养根,育人养心”啊!怎样才是优秀的家长呢?自己是什么样的家长?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第三层次: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第四层次: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第五层次: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觉得自己该学习了,该提高自己了?如何做好孩子的朋友和心理医生?1、家长首先必须了解孩子,在了解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帮助他们。了解,就必须善于聆听他们的心声,善于和他们沟通。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讲出内心的喜怒哀乐,耐心地听取他们对周围事物或发生的事件的评判。在他们讲述的过程中尽可能不要去打断,不要急于批评或评价。当他们讲完后,你再用十分简练的语言对他的话做一个概述,帮他理清思路。这是他不但获得了尊重,也有利于他们搞清自己的思路,在互相理解与交流中增强家长的尊重与信任。在人际沟通基础上,家长还应培养孩子学会自己与自己沟通,心理学上称为内在性的沟通,即鼓励孩子时常和自己对话(脑海中的对话),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角色,以另一种角度来看自己,激励自己。从目前的家庭情况看,不少家长还不善于亲子间的沟通,现在孩子不喜欢家长唠叨,已成为普遍现象。家长出于好意,不断重复简单的语言,老一套的问话,比如作业做了没有,考试成绩怎样等等,从小学到高中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为这样才算尽到家长的责任,其实往往事与愿违,这种单调的刺激、说教的方法,使孩子易于造成厌烦和反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在表现形式上往往可能呈现对抗性质。家长要了解孩子,指导帮助孩子,首先要认真学习家教知识提高家教艺术;对孩子说话,要理智思考不要责怪埋怨;叮嘱虽然重要,但要讲到点子上;要放心孩子,放心让孩子去做,做错了,吸取教训,无非花点“学费”;该管的要提出具体思路和要求,做后检查,肯定成绩,纠正不足。2、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也是帮助孩子消除困惑的方法之一。现代的孩子过多的享用和获取,他们只能接受爱,对父母的一句稍重的言辞,就感到受不了,就生闷气,就发脾气,于是家长就不敢再流露自己的不满情绪。其实这样并不能培养出成功的人才。成功人才的心理基础可以用公式表述如下:成功人才=认知能力×情绪能力×行为能力。这其中情绪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孩子只能听赞扬的话,只能捧着、抱着,那是很难成功的。在表达情感时,要对孩子多鼓励,而不要替代。常常听到家长痛苦地说:孩子现在已经读高中了,过去他不会的功课,我还能教教他,现在这么多课,我再行也不能全包了它。请家教也请不起那么多呀!于是,家长在学习这方面不能帮忙了,就在其他方面尽一切可能“帮助他们”。“去、去、去、去做你的功课,这些事不要你做。”这是高中生家长常说的一句话,似乎这就是“爱”。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只会压抑孩子的发展,只会使孩子感到人生的枯燥、乏味,使他们失去行为的动力,成天处于一种消沉、烦闷之中。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应该也是个会生活的人,如果他只能读书,不会生活,他又如何立足于社会呢?3、在做孩子朋友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你还是孩子的父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榜样。这个界限千万不可模糊!美国一个青年期研究会的会长约翰柯尔曼博士认为,孩子有很多行为都是与成人的行为变化有关。他说,成人对自己的习惯、情感和忧虑表现的日益开放,孩子常常效仿大人,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不清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孩子为什么产生不良行为。要做孩子的老师和心理医生,家长要重视自身榜样的作用,要自律。我们常常看到有的父母要孩子好好学习,自己却从不学习,甚至到要晋升考试时,还作弊;父母要孩子诚实,自己却经常撒谎;父母要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不讲卫生。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经常发现孩子的困惑很多来自家长的行为,他们会十分困惑地问:为什么大人那么“假”?为了减少孩子的这类困惑,家长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4、要帮助孩子学会交往。心理学对交往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相互作用分析的理论,称作PAC分析理论。它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个性是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的,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以训斥人的、权威的口气和行为与人交往。他们说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了客观的理智,这种人的行为表现是待人接物冷静,深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说起话来只是:“我个人想法是……”,“儿童”状态像孩子似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这种人说起话来总是“我猜想……”“我不知道……”。而和孩子交往的理想状态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这就是说我们与孩子对话时应该冷静点,都应该尽可能理智些,应该相互尊重,这样对话才能进行下去。5、要教会孩子欣赏自己,悦纳自己。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无是处的。我们常常发现,同一群人欣赏一副画,有的人赞不绝口,有的人却认为一钱不值。其原因只是人的看法、想法不同而已,这副画并没改变。我们人更是如此,同一个人,有的人会说你好,有人也会说你不好,如因别人一句褒贬之词,就把自己搞的情绪振荡不已,那么,你就会被情绪所驱使,就会陷入“情感的旋涡”。我们要做情感的主人。要以我们的榜样和对孩子的真切鼓舞,帮助他们在情绪上逐渐学会独立,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悠悠自得品味人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不足有信心赶上,对自己的优势要敢于展现。要相信自己一定是个有价值的人,是个成功的人。6、要帮助孩子学会宣泄。当孩子有了不良情绪时,应该帮助他学会宣泄,或是让他到操场去跑一跑,或是放声唱一唱,或者与他信任的人谈一谈,这一切都必须让孩子明确宣泄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合适的人选。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这个时代比他们的先辈生活的时代有更多的机遇,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安定富足的生活。可是,这个时代又对他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他们不仅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挑战,而且面临着自我心理能力的挑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要经的起竞争和挫折的考验。然而,许多孩子却常常为一点小事而情绪低落,他们可以为自己的长相、为自己的成绩、为自己的失败、为自己……而苦恼,以至不能接受自己。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心中有一块迷雾,因为他们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139 评论

反叛的路鲁修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核心任务。文献首页 > 新闻 > 专栏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喜迎十八大 教育改革发展专论之五2012-11-06  来源:《中国教育报》石中英   ■现在和将来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出以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扩张和机会增长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保障和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   ■教育发展是追求教育质量的社会行动,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是当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的核心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文本中有多达51处提到“质量”,涵盖了从义务教育质量到研究生教育质量,从教材、教学质量到教师教育质量等广泛的领域。为实现这一核心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一系列政策性要求,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这表明我国现在和将来教育改革发展已经走出以各级各类教育规模扩张和机会增长为核心的历史时期,进入了一个以质量保障和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也充分说明提高质量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338 评论

我心起飞扬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的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包括考试内容的练习,并下意识地排除对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有帮助的训练。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他们的脑子里塞满的实际上是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学习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从转变课程功能入手,如下面模式所示: 转变课程功能示意图 信息时代更重要的教育目标,已经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情感态度、思维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不是衡量21世纪所需人才的主要依据,能力和态度成为人才素质的核心内容。 因此,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通过课程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在新的课程中,课程功能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实施教育与评估来实现的。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编写中,都力争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从而实现课程功能“三位一体化”。能否在新课程中实现“三位一体化”,是衡量我国课程功能是否真正转变的重要依据。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全面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结构的三把钥匙。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的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如何在实践层面上落实?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 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它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 这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例如,在基础教育的“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显然,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综合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国家积极倡导各地实施以综合课程为主的课程计划。综合课程的开设将会有力地改变现行课程科目过多或缺乏整合的现状。从实践层面讲,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形成问题,从经验中去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由此可见,课程结构的选择性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以及我们的教育能给地方、学校与学生提供多少课程以供选择。选择性的集中体现是新课程适当减少了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 课程内容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课程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74 评论

茵为有你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新的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121 评论

米拉妹妹12

教育改革如何改?应一切从人出发。应以育人、以学生成才为中心。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就是把人变好。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也有精辟的论断:“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令人遗憾的是,当前中国不少学校却轻视了这一点 ,以至于把学校变成一个硕大的生产车间,把学生变成批量生产的产品,向社会兜售,严重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有性灵人的存在,只重视升学率,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功能。 由此,想到了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改方案——2006年,核心课程改革方案。这一改革有四大目标:一是培养全球性的公民;二是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三是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面向;四是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品,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 2006年11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纵观这四大目标,无不是以人为本,学生始终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大学非为大楼之谓,而在于大师之谓”,话虽朴素,道理却深刻。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希望更多的有识之人参与进来,献计献策,使纲要更科学、更合理、更完善,以有效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仍是当今普教界乃至全社会关 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造成学生 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大纲等方面的原因所致。而要真正减轻学 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只能走改革之路:改革旧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旧的课程体系,改革 升学考试制度,改革评价学校的制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人们仍抱有的、已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那种旧的传 统的教育观念。有人形容课程是教学的"心脏",课程体系改革是"做心脏手术”。实验中学正是抓住了课程设置改革这 一重要而高难度的课题进行了八年的试验。他们坚持"以课内为基础,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将新课程体系 确立为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三大板块,把政治思想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技术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问题,仍是当今普教界乃至全社会关 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造成学生 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大纲等方面的原因所致。而要真正减轻学 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只能走改革之路:改革旧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旧的课程体系,改革 升学考试制度,改革评价学校的制度,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人们仍抱有的、已不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那种旧的传 统的教育观念。 一、课程体系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 我国经济模式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教育却基本上还在统一、集中的旧模式中运行。我国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体系是始于本世纪30年代的一种单一的必修课体制,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 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班级授课制。而必修课的学科内容和结构层次又是按照一套统一的计划和大纲编 定的,以指令性要求在全国执行。这种单一的课程体系越来越暴露出其局限性,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的、富有创造个性的一代新人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原有课程体系的弊端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培养目标看:原有的课程体系从指导思想上,偏于承接传统,总结历史,对面向未来考虑不多。 2.从课程结构看: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比例上,重理轻文,数、理、化等学科课时比重过大。在硬 性课程和弹性课程的比例上,重必修课,没有课外活动、选修课的基本地位,而必修课并开课程门类又过多。 3.从学科内容看:各学科内容多是为升学考试服务,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学科知识 安排片面追求深度和难度,忽视广度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加重了学生负担。 4.从方法上看:原有课程体系因过分强调学科进度、程度的统一要求,因而往往导致采取灌输的教学方 法,难以进行启发和比较,难以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总之,"必修课一统天下"的课程体系单一、僵化、缺乏吸引力,造成学生的过重负担,不利于学生生动 、活泼、主动地学习,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势在必行的。 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研究解决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应当充分估计到传统 观念的巨大历史惯性,它有着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强大制约性。而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招工和人事制度又 起着强化某些传统人才观、质量观的作用。课程改革的艰难历程启示我们,要深化这一改革必须集中力量开展 以下几方面的探讨与研究。 1.关于高职特别是普通教育性质和任务问题 普通教育既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人的发展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更要充分重视人的发展, 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提高,片面地过分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提法是不利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长期以来,我们所恪守的普通中学"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后备力量"的所 谓双重任务论,对于一所中学来说,二者得兼是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是重心往往发生偏斜。课程体系的改革 是教育内容深层次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它涉及到教育的体制和模式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 于走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多样化的道路。我们认为,普通高中的性质和任务应当体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要构 建一个多侧面的目标体系。 2.关于科学确定课程总量以及合理界定必修、选修、课外活动三类课程各自的地位、作用及其三者关系 ,如何优化组合,建立合理结构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课程总量问题未解决,课 时总量偏大,学生受学校支配时间过长,没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之一。必修课不能调整,选修课、课外活动的安排自然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材施教"只是体现在学生升入高 一级学校时的"分流",而未在课程体系内解决。至于从定性和定量的结合上,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必 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三类课程系列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务与结构比例、学生层次特点等诸方面没有相当深 入的探讨,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3.建立适应新课程体系的评估体系问题 旧的课程体系是旧人才观、质量观的产物,几百年来形成的一套完整而稳定的考试评价制度是为其服务的 。这个评价制度的要害是"以分论人,以分量才"。用这种考试评价制度来检验新课程体系的实验成果,往往 产生尖锐的矛盾。一些颇具才能的学生考试时却拿不到高分。就在于旧的质量观和考试方法有严重缺陷,那些被我们用旧考核办法宣布 为"差生"的学生很可能有着相当的潜能,显然他们的才能被埋没了,被扼杀了。这就告诉我们旧的考试制度 成了实施新课程体系的强大阻力,如不改革现存考试评估制度,课程体系改革必然步履维艰。因此,变革质量 观,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的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三、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创造新型学校模式的设想 1.把集体化教育和个别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新型学校必须具备使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的机制必须改革教育测量、评估制度

116 评论

小胖爱旅游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课堂教学改革:在很多学校,课程内容“老旧死”,超时排课、挤占副课现象突出。2011年年底,修订后的义务教育19个新课程标准发布,减少了课程容量、降低了课程难度,更加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应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既开足开好规定课程,又不随意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去动手、去锻炼。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认知和接受能力,落实好有助于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

169 评论

相关问答

  • 什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课程改革

    美食大卡 7人参与回答 2024-05-03
  • 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从以考题答案的记忆教学为核心转向以学生的天赋潜能开发和发挥为核心的教学引导 。

    无人边框 7人参与回答 2024-05-03
  • 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改革

    从以考题答案的记忆教学为核心转向以学生的天赋潜能开发和发挥为核心的教学引导 。

    湛蓝世纪 5人参与回答 2024-05-02
  •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今课程改革实践中,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力军,也是课程改革

    杨大公主H 7人参与回答 2024-05-04
  •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没有哪一个时代比当下更重视教育和发展。社会和家庭对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水平已经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最重要依据。西方国家为什么发达?因为他

    优异空间 7人参与回答 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