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25

海飄愿瓶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国海洋经济杂志分区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虾米啊1

已采纳
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受国家法律特殊保护的各种自然区域的总称,不仅包括自然保护区本身,而且包括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迹地等各种保护地区。狭义的自然保护区,是指以保护特殊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研究为主要目的而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即严格意义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分类如下:1、自然保护区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又包括省、市、县三级自然保护区。2、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3、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除此以外,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内部大多划分成核心区、缓冲区和外围区3个部分。1、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严禁一切干扰。2、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3、外围区,即实验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
353 评论

洒脱的家伙

2009《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由国家海洋局孙志辉局长作序。 “报告”分别以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海洋法律与海洋权益、海洋经济与海洋科技、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和海洋政策与海洋管理等五大部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一部分: 国内外宏观环境。该部分从国际、国内两个层面,介绍并分析海洋法律、海洋秩序、海洋经济、发展进程、热点关注等。  世界范围内,海洋空间和资源仍具有较大的可开发潜力,可为改善国计民生做出较大的贡献。同时,人类面临着海洋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的挑战,以及对对海洋认识的严重不确定性和急待发展海洋预测预报能力的挑战。  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组成部分之一。世界海洋和海岸带资源开发活动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达5 280亿美元。未来石油和天然气仍将在世界主要能源需求中占居主导地位。  海洋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中国发展海洋事业,不得不面对正在上演的新一轮的蓝色“圈地运动”。中国周边海上邻国重视提高海洋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海洋发展面临着国际社会和亚太地区推进海洋综合管理、开拓海洋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挑战和机遇。  第二部分: 海洋法律和海洋权益。国际社会积极实践《联合国行业发展公约》。沿海国依照《公约》提出和更新其海洋权利主张,划定海洋边界。值得关注的是,最新国际司法判例则较多地体现了行政管辖和实际控制在确定争议岛屿主权归属中的作用。中国海洋法律法规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主要的法律制度已经建立,涉及的内容包括海洋权益、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海域管理等诸多方面。但从整体上看,中国海洋法律制度仍然不能满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实施海洋综合管理的需要。  我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形势严峻,任重道远。中国的海洋安全局势处于相对和平的态势,但不确定的因素仍然存在,各国之间力量的角逐日趋激烈。  2008年,国际海洋形势复杂多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普遍性进一步增强,北极争夺愈演愈烈,200海里外大陆架划界斗争形势复杂,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速度令国际社会高度关切,亚丁湾海域海盗活动猖獗。与此同时,周边海洋形势相对平稳。黄海形势稳中有忧,东海形势突破与挑战并存,南海形势复杂多变。  第三部分: 海洋经济和海洋科技。在当今世界经济逐步迈向全球化的形势下,海洋经济推动了沿海国的经济发展。世界海洋经济已形成了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石油天然气业四大支柱海洋产业。目前,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沿海国的共识,未来海洋经济仍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海洋产业结构仍将不断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科技对海洋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将更加凸显。  2008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010年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全国海洋生产总值29 662亿元,海洋经济在国家和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8%。海洋经济三次产业结构5∶47∶48。全国涉海就业人员3 218万人,新增就业67万人。区域海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尽管部分海洋产业受到金融危机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但并未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战略性海洋产业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和进展。但同时,海域总体污染状况仍未好转,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根据模型预测,到2010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可能达到11%;2015年将达到17%;2020年将达到84%。主要海洋产业在未来10年内占GDP比重不断上升。  21世纪海洋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竞争与发展的主战场,海洋高技术及其产业化能力成为提高国的海洋竞争能力的基本标志。世界上各海洋大国纷纷制定并实施海洋科技发展规划;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向长期、实时、连续和立体方向发展;海洋能源勘探开发技术发展迅速,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成为竞争焦点;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成为研发热点;深海矿产资源勘查技术向着大深度、近海底和原位方向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海洋生物产业已成雏形;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技术规模不断扩大,海水利用产业链正在形成。  中国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海洋科学技术发展战略方针、目标体系、任务重点等,形成了海洋学科比较齐全的海洋科学技术体系,在海洋学研究、海洋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海洋高技术及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阶段资源能源短缺、海洋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海洋产业化举步维艰与大力发展海洋事业的矛盾尚存,我国海洋科技水平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第四部分: 海洋资源与海洋环境。目前,除了部分深海洋底,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遍布全球海洋,其中近岸海域所受影响尤为严重,近岸“死亡区”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在近岸海域之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防止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和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两种重要途径。“区域化”成为海洋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全球尺度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框架下的区域海洋项目是最重要的区域环境管理国际实践;在国家层面上,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在区域海洋管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实践。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我国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人类活动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威胁。  海洋是国家重大战略资源获取地。在中国近海海域,渔业资源衰退依然严重,海洋能源资源利用不够。立足近海,面向深远海,应是中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必须继续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促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还面临着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经济结构、全民海洋意识薄弱、海洋管理体制等问题。  第五部分: 海洋政策和海洋管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海洋形势和迅速发展的国内海洋经济发展状况,2008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指导海洋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国海洋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已经引起了强烈反响。2008年,各级海洋行政管理机构以服务海洋经济发展为中心,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海洋局印发《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出台了十大政策措施,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168 评论

Alex@美食

西部:西藏,新疆中部: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青海,甘肃,宁夏,四川(含重庆),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含港澳与海南岛),湖南,江西东部: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249 评论

无限幻想海浪

根据综合区划的分区原则与方法,对中国综合农业区的划分。《中国综合农业区划》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农业区和38个二级农业区。第一级区概括地揭示中国农业生产最基本的地域差异,既反映中国自然条件大的地带性特征,也反映通过长期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农业生产的基本地域特点;二级区着重反映农业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结合分析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和问题。10个一级区是:①东北区;②内蒙古长城沿线区;③黄淮海区;④黄土高原区;⑤长江中下游区;⑥西南区;⑦华南区;⑧甘新区;⑨青藏区;⑩海洋水产区。其中,①至④农业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是中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⑤至⑦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是中国水稻以及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主产区。这7个区属中国东部地区,是中国人口、耕地、农、林、牧、渔业分布集中地区;⑧至⑨区属于中国西部地广人稀、以放牧畜牧业为主的地区。

137 评论

sunxiaoyan85

保护区由于建立的目的、要求和本身所具备的条件不同,而有多种类型。1、按照保护的主要对象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生物物种保护区和自然遗迹保护区3类;2、按照保护区的性质来划分,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即风景名胜区)、管理区和资源管理保护区4类。3、不管保护区的类型如何,其总体要求是以保护为主,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得到充分展示。扩展资料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距离广州市西南100公里,总面积约1133公顷。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是唯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和“基因储存库”。保护区景观独特,有近400年记录历史的地带性原始森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其他多种森林类型保存完好,被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绿洲中的“明珠”。保护区具有高等植物2500多种,约占广东省植物总数的四分之一,其中有野生高等植物1993中、栽培植物564种。含蕨类植物39科78属148种、裸子植物8科14属23种、被子植物97科688属1822种。保护区内分布着2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中有与恐龙同时代、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刁遗植物桫椤,材质坚硬耐腐蚀的格木等。华南特有种及模式产地种有30多种。属于藤本植物的有351种,附生植物80种,寄生植物16种。各种野生资源植物丰富,其中优良用材树种320种;药用植物1049种;油脂植物185种;保健饮料植物12种;淀粉植物45种;适于园林绿化观赏的植物340种;果蔬20多种。在鼎湖山植物名录上能找到以鼎湖命名的植物有13种:鼎湖血桐、鼎湖念珠藤、鼎湖杜鹃、鼎湖越秸、鼎湖钓樟、鼎湖合欢、鼎湖耳草、鼎湖山矾、鼎湖紫珠、鼎湖青冈、鼎湖毛子蕨、鼎湖冬青、鼎湖白珠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然保护区

250 评论

qq小妹头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世界地理十三个分区的自然、经济特征 1 、东亚 自然地理 东亚位于亚洲东部,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上是西高东低,气候以温带季风性和亚热带季风为主。自然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为最多。东亚以西高东低,阶梯形分布。 2、东南亚自然地理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常年高温多雨,没有冬季,这里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地势比较平坦,岛屿分布极多,是世界岛屿最多的地区。仅印度尼西亚就有13667个。也是火山多发区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 人文地理 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这里的佛教非常著名。(以泰国为最)旅游业十分发达。近年来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国家有: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马来西亚,东帝汶,文莱。 3、南亚 自然地理 南亚位于亚洲南部,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沟通了亚洲东部和欧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以高原和平原为主。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冷,热,雨三季更替变换。这里的河流主要有印度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其中孟加拉国被称为“千河之国”。沿海岛屿,沙洲众多。 4、中亚 自然地理 中亚位于亚洲中部,地形以高原为主,气候是最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一年四季温差变化较大,气候干燥,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地区,部分国家以沙漠和半沙漠为主。 5、西亚和北非自然地理 西亚位于亚洲西部,这里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交通要塞。气候以地中海式气候为主,矿产丰富。尤其是石油资源,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农业比较发达,土耳其安哥拉山羊很有名,信奉伊斯兰教。 北非 自然地理 北非位于非洲北部。这里北靠地中海,西部是大西洋,东部是红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特别是埃及,被世界称为“咽喉位置”,气候干燥,经济以农业为主。苏伊士运河为欧,亚,非三洲交通枢纽。 人文地理 埃及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辉煌,有金字塔,旅游业十分发达。国家有:埃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 6、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地理 这里是世界上典型的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干燥,(刚果除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动物学家把这里称为“动物乐园”。沿海地区以热带海洋性气候。人口比较稀疏。这里有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世界著名非洲大裂谷。 人文地理 这里多为非洲黑人。英语为官方语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公路,铁路是这里的主要交通方式。国家有:刚果,安哥拉,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赞比亚。 7、西欧自然地理 西欧位于欧洲西部,这里是世界上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岛屿分布不多,以平原为主。只有法国境有部分高山。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欧洲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 人文地理 西欧以白人为主,文化发达,有以香水,服装为代表的法国,也有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英国。荷兰的鲜花和木鞋很有名,比利时被称作欧洲的总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中心就是布鲁塞尔。国家有: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爱尔兰。安道尔。 8、东欧自然地理 东欧位于欧洲东部。这里是欧洲主要的农业生产区,土地以平原为主,气候呈区域特征,由西向东,由温带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过渡。河网稠密,湖泊众多。煤,铜,铅,储藏较大。 人文地理 国家有: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工业农业都比较发达,钢铁,有色冶金,纺织轻工业也相当规模,农业以粮食为主,波兰首都有“绿色之都”美誉。 9、北亚自然地理 北亚位于亚洲北部 ,这一地区主要是俄罗斯的东部和北部,以平原和苔原为主。冬季特别漫长,寒冷,干燥,资源丰富,特别是煤和石油,这里是俄罗斯主要生产石油地区。北部岛屿分布较广。 人文地理 不详。 10、北美自然地理 北美位于美洲北部,地形复杂多样,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有高山,气候多样,既有寒带和温带针叶林气候,又有南部的热带气候,这里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世界闻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产区。 人文地理 北美是世界上经济的中心,主要以美国,加拿大为主,城市化很高,机械化生产闻名,渔业,农业,工业,信息产业,都极为发达。美国工农业生产规模。国民生产总值均居世界首位,工业以汽车和建筑业为重要支柱,电子,电力,机械,化工,航天能源都极为发达。交通体系完备,有全球高度的航空运输网,和发达的公路交通。国家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古巴,巴哈马,牙买加,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格林纳达,巴巴多斯,多米尼克共和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11、拉美自然地理 拉美位于美洲的南部,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的以南地区。这里是世界上热带雨林分布最多的地区,仅巴西就占到3/4,气候以雨林气候为主,南部以高山气候,沿海也有海洋性气候,这里的资源丰富,特别是水资源,森林资源。 人文地理 拉美自摆脱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西方统治,经济发展很快,农业为主,但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其土地和经济总量占到整个拉美的一半以上,阿根廷的畜牧业世界闻名,其中以牛肉的生产出口世界第一。巴西和阿根廷还是世界足球之乡。国家有: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苏里南,圭亚那,法属圭亚那,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玻利维亚。 12、大洋洲自然地理 大洋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最干燥的一个洲,这里分布着广大的沙漠,只有沿海少部分地区是适合人类居住,气候以热带雨林,热带沙漠,热带草原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人口稀少。以矿石为最,澳大利亚的铝土,铁,铀,铅,镍,锌含量丰富。渔业资源丰富。 人文地理 大洋洲以澳大利亚为典型的国家,这里经济发达,资源丰富。动植物珍稀独特。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带。澳大利亚的游泳很有名,旅游业十分发达。公路,海运和航空有很大的规模。新西兰主要有南北二岛,旅游业较为发达,以陆路交通为主,畜牧业发达。 国家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汤加,瓦努阿图,瑙鲁,基里巴斯,图瓦卢,西萨摩亚,所罗门群岛。斐济。 13、南极 自然地理 南极洲是目前没有受到破坏的唯一一块大洲,这里虽然有许多冰山,可以说水资源非富,因为是常年不化的冰山。所以却是世界上最干燥的洲,也是海拔最高的洲,常年积雪,冰川,狂风,农作物皆不能生长。 人文地理 很少,只有部分科学家在此考察,目前有许多国家加大了开发的力度,以淡水和渔业为主,建立了科学考察站,我国有中山站,长城站。

121 评论

养啥啥不活

第十一条 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在国内外有典型意义、在科学上有重大国际影响或者有特殊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除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其他具有典型意义或者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保护区列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可以分级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八条 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一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 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

119 评论

Vivian8685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237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国海洋经济杂志分区

    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

    贝壳athena 7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中国海洋经济杂志

    你要看你是找哪个专业的或者哪个方向的??

    京京魅力 5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中国海洋经济杂志官网

    据报道,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经济实现稳中向好发展,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中国海洋经济已呈现稳中向好得趋势。报道称,数

    星耀夜阑 4人参与回答 2024-05-30
  • 中国海洋经济杂志投稿

    你要哪里的报刊阿,最好先投本地的,这样比较容易给你几个电子信箱信息时报副刊部 张鹏 电子邮件地址: 《爱人》 电子邮件地址: 《安徽商报》寂寞文章 电子邮件

    luck周哥周叔 3人参与回答 2024-06-01
  • 中国海洋经济杂志电子版

    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国内重要学术期刊近10年的论文原文;主要有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全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和中国法律法规大典全文数据库

    佳佳13817062298 2人参与回答 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