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14

明明威武
首页 > 论文问答 > 生物学基础结课论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愿无悲喜2015

已采纳
生物学结构转换思想与目的性概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以基因学说和DNA 双螺旋模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学的方法论基础,指出机械还原纲领虽然对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有其巨大贡献,但对于探索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还存在根本上的限制;有机论虽然肯定了组织结构的核心地位与可考察性,却又说不出生命整体是如何“突现”出来的。通过对皮亚杰结构主义观点的阐明,本文认为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受制于一种关于结构变换的目的性概念框架,并着重分析了这种概念构架的基本内容、它与因果性概念的关系及其科学认识功能。   关键词:整体性 结构变换 目的性在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中,基因学说与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 使人类对生命奥秘的探索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使生物学知识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知识的增长绝不是偶然的,它显然受制于一种新的科学方法论与概念框架的形成,关系到结构转换概念的使用与目的性概念的重建。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    一基因学说与DNA双螺旋结构理论,作为现代生物学的理论基础, 使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深入到分子层次,与此同时也引出了一系列崭新的问题。这一情势正象有人比喻的那样,当我们打开门进入一个长廊之后,又会发现里面仍有很多未打开的门。那么,人类这种新探索究竟说明了什么呢?显然,现代生物学这一巨大进步宣告了活力论的破产,因为它证明在生命机体中根本不存在活力论者所说的那种非物理化学特质的、非广延性的精神性实体——活力;它表明生命机体中的主导因子原来就是基因或DNA分子——它是在电子衍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东西, 是通过遗传工程可以加以改变的对象。同时,它也证明活力论者所说的那种不能用物理化学术语加以考察的生命特质,并不构成一种科学解释。活力论主张活力不能用空间、时间、质量,原子、电荷等物理化学语言来表达,即认为生命特质不能表达为任何物理化学术语,这实际上是拒斥对生命本质的考察,表明活力并不是可用于科学解释与预测的实证科学概念。由于基因学说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去曾作为生命奥秘的大量生物学问题,如遗传与变异、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体内调节等,在一定意义上都可用DNA、RNA、蛋白质、糖、脂肪等生物大分子及其生化反应来说明。这些术语作为实证的物理化学语言,对于生物学事实的解释与预测是卓有成效的。现代生物学成就无疑是机械还原纲领的一次巨大成功,但它是否证明了机械还原纲领对于生物学问题没有任何限制呢?显然没有。因为机械还原论旨在把有机体及其生命问题归结为粒子或场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时空中运动变化的规律,并把这种规律看成是自然界的最基本的法则和对自然现象的最完备描述,认为对生命的科学阐明最终总可以归结为物理化学描述,而生物学知识的存在只是一种权益之计和人类暂时无知的表现。当这种方法论的有效性被加以扩大而推向极端时,它的固有局限性就会清楚地暴露出来。并且,这种局限性是一种根本上的限制,有着深刻的根源。第一、这种根本上的限制来自于生命结构的整体性与历时性。现代生物学认为,生命机体是一个能自身调节的有若干转换机制的整体性结构。一方面,有机体的任何一个层次及其组成要素,虽然对于维持有机体的整体性和生命机能都有自己特殊的贡献,但它们都不能代替生命机体的整体性,都不能孤立地表现出生命现象。生命作为一个整体,只有通过机体各层次及其组成要素所形成的整体结构及其转换才能显现出来,并且只有在它与外界环境的反馈循环中才能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生命机体组织结构与整体功能的高度复杂性与完善性是自然历史的产物,是整个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生物大分子也是如此,如E ·迈尔所说:“生物在分子水平也是独特的是因为它们具有贮存从历史上获得的信息的机制,而非生物就不是这样……一切生物都具有从历史演变进化而产生的遗传程序”。([1],第17页)并且在生物演化的30多亿年中, 整个宇宙环境与地球表面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有机生命的独特性就是在长期不可逆的自然演化中一系列结构变换的结果。正是这种结构整体性与历时性使机械还原方法受到了根本上的限制。现代科学是从两个方向达到这一认识的。一方面,玻尔通过对微观粒子运动的透彻理解,从作用量子的整体性达到对有机生命整体性的确认,指出:“生命本身的存在,不论就它的定义还是就它的观测来说,都应该看成生物学的一个不能进一步加以分析的基本假设,就如同作用量子的存在和物质的终极原子性一起形成原子物理学的基本根据一样。”([2],第24页)在玻尔看来,由于量子效应, 正象原子的稳定性在本质上不能用经典物理学来加以描述一样,生命的整体特征也不能完全用普通的物理化学定律来加以解释。另一方面,作为有机论者,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从“突现论”的观点论证了系统的整体性,认为“构成特征不能由孤立的各部分的特征来说明。因此复合体的特征与元素特征相比是‘新的’或‘突然发生的’……作为具有相互关系的部分的总体的系统必须设想为瞬时间形成的”[3]正因为这样, 生命机体结构具有不能还原为其组成要素与层次的整体特性。结构主义者皮亚杰在承认“一个整体并不是一个诸先决成分的简单总和”的前提下,既不同意“把整体看作先于成分”,也不同意把整体“看作是在这些成分发生接触的同时所得到的产物”,而认为“从结构这个术语的现代含义来讲,‘结构’就是要成为一个若干‘转换’的体系,而不是某个静态的‘形式’。”([4],第4—5 页)这里显然拒斥了活力论与“突现论”的主张,而把整体性看成是结构转换的结果。他指出:“如果象我们已经认为的那样,一个结构真的是一个能自身调节的有若干转换作用的整体性体系的话,那末有机体就是各种结构的原型了。”([4],第31 页)上述说法充分肯定了生命结构的整体性与历时性这一基本事实,指出对它的抽象因果分析并不是终究至极的,机械还原论本身是存在根本限制的。第二、这种根本上的限制还来源于物理化学实验安排的非完备性。对于生命结构的物理化学考察,玻尔指出:“生物学研究的条件和物理学研究的条件是不能直接相比的,因为保持研究对象的活命的必要对前一种研究加了一种限制,这种限制在物理学中找不到它的对应。例如,如果我们企图研究一个动物的各种器官,直到能说出单个原子在生命机能中起什么作用的地步,那么我们就无疑地要杀死这个动物。在有关生命机体的每一实验中,必然要在各机体所处的物理条件方面留下某种不确定性;而这种想法也就提示说,我们必须留给机体的最小自由,将刚好大到足以使该机体对我们‘保守其最后秘密’的地步。”([2], 第11页)显然,如果想用一种实验装置来分析构成生命机体的所有原子的行为,就象原子物理学实验对单个原子行为所作的观测那样,那么这种实验装置便排除了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可能性。任何实验装置,只要它把生命机体控制到能用物理化学方式来准确描述的程度,就一定会阻止其生命活动的自由体现。在玻尔看来,正象在原子物理学的实验安排中,对于坐标与动量这样一些不可对易量的观察不能同时被满足一样,在有关生命现象的实验安排中,尽可能完备的物理学观察与生命的自由体现也不能同时被满足。即原子物理学实验与满足生命活动的生物学观察条件是不能相容的,不能同时实现的。在探讨生命结构时,任何物理化学观察都不可能是完备的、无条件的,都必须留给对象某种“最小自由”,以维护机体结构与行为概念存在的权利。第三、这种根本上的限制来源于机械决定论时间概念和因果结构自身的局限性。严格的机械决定论研究纲领对于近代乃至现代实证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正如普利高津指出的,这种方法论在引入时间的方式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其严格决定论的因果规律对于时间反演具有不变性,时间变量只不过是作为一个可逆的几何参数而出现,因而物理坐标随时间向前与向后移动都是允许的,将来与过去起着同样的作用,它们相互等价、不加区分。这样,自然界就被描绘成了一个简单的静态的存在着的力学体系,一个没有组织结构与发展演化的世界,一个没有创造与有序的寂静的宇宙。这就构成了“存在的物理学”与严格决定论方法所固有的一个佯谬,因为“它为人们揭露了一个僵死的、被动的自然,其行为就象是一个自动机,一旦给它编好程序,它就按照程序中描述的规则不停地运行下去。”[5] 这显然与生物学所描绘的复杂的、演化的、丰富多采与生机盎然的自然相背离。这种佯谬不仅是时间问题,它显然来自于严格决定论概念框架或因果结构本身的局限性。为了不违背生物学的基本事实并摆脱这一困境,平衡态热力学在物理学中第一次引入了时间箭头,把熵增加的方向等同于系统自发演化的方向。但它所表征的时间对应于由不可逆过程所导致的无序增大的趋向,从而排除了系统自发产生有序的可能性,而仍与有机系统的组织化有序化过程相矛盾。正因为这样,普利高津才提出“耗散结构”与自组织概念,以与生物学结构变换概念相接轨。第四、这种根本上的限制来自于有机组织中微观过程之本质上的偶然性与多自由度非线性耦合的随机效应。对于生命机体,当观察深入到微观层次时,常会涉及到量子力学几率概念所描述的随机性问题。如在生命机体中便存在着基因的自发突变与诱发突变。由于这种过程接近于量子过程的水平,而量子效应所涉及到的是微观对象之本质上的随机性,这就使我们在原子尺度上对生命系统进行严格决定论的因果描述受到了一种根本上的限制。另外,对于生命结构这样极端复杂的系统,当用物理学方法考察其运动状态时,也会遇到多自由度非线性耦合的随机效应问题。这种非平衡非线性系统在一定阈值条件下会出现混沌现象,它涉及到的是一种无法确定的系统内在的随机性,这完全是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因素的作用而不仅是外界的扰动所引起的。这样,我们在宏观状态上对有机系统进行严格决定论的物理描述,也受到一种根本上的限制。另外,逻辑实证主义的尝试也表明,生物学定律在逻辑上是不能从物理化学定律推导出来的,即使在物理学中这种机械还原也只是部分有效。所有这些表明,机械还原论与严格决定论对于探讨生命问题确实是不充分的,它过于狭隘了。因此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更广阔的概念构架,它既能否定、超越这种方法论的局限性,又能对其合理性加以整合、同化和补充。    二那么,现代生物学究竟受制于一种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论呢?对此,有机论者曾提出“突现论”的主张,强调了生物机体等级森严的组织秩序和各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整体性,认为生命是机体整体结构所具有的功能,是机体各层次与诸要素在整体作用中的瞬时“突现”。有机论者注重了组织结构的核心地位与可考察性,它既否认关于生命本质不可进行物理化学考察的活力论观点,又否认关于生命问题之物理化学描述具有终极性与完备性的机械论观点。虽然这些思想都是合理的,但把它作为现代生物学的方法论基础似乎还不够,因为有机论只是断言整体性的存在,却又说不出整体性是如何“突现”出来的。
205 评论

痴货哟i

★思修结课论文题目_思修结课毕业论文题目大全_思修结课论文选题参考主题:思修结课论文题目更新时间:2019/02/13【100道】思修结课论文题目范文供您参考,希望能解决毕业生们的思修结课论文题目如何取相关问题,选好题目那就开始写思修结课论文吧!一、最新思修结课论文选题参考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以高职院校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团结合研究、《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结合之路1、优化思修课教学结构,增强实效性二、思修结课论文题目大全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以高职院校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团结合研究2、《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结合之路3、优化思修课教学结构,增强实效性三、热门思修结课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以高职院校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团结合研究2、《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结合之路3、优化思修课教学结构,增强实效性四、关于思修结课毕业论文题目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以高职院校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团结合研究2、《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结合之路3、优化思修课教学结构,增强实效性五、比较好写的思修结课论文题目1、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研究——以高职院校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团结合研究2、《思修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探索实践教学与团学活动结合之路3、优化思修课教学结构,增强实效性论文参考文献总结:总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思修结课论文题目如何取,下面为广大毕业生推荐思修结课论文题目范文 。思修结课论文结课论文范文市场营销学结课论文市场营销结课论文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党校结课论文思修结课论文题目相关毕业论文范文1、思修结课论文提纲2、思修结课论文参考文献3、心理学结课论文题目4、市场营销学结课论文题目5、市场营销结课论文题目6、就业指导结课论文题目7、就业指导课结课论文题目8、结课论文题目9、初中思品课论文题目热门思修结课论文题目相关写作资料初中政治导入和结课技巧发散思维训练教学模式在“思修”课程中的运用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高效结课:引发教学质变的有力推手巧用结课艺术点亮英语课堂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思修课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结课设计初中思品“微课”设计的“三个结合”网络条件下“思修课”互动教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荐相关参考题目1、结课设计中的心理学原则2、中学语文课的结课艺术3、小学语文课堂的结课艺术4、生物学教学的结课艺术5、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结课艺术6、小学数学结课的技能艺术

227 评论

日光浴的懒猫

你去查   计算生 物学、生物过 程 等等这书。符合你的需求~

192 评论

西安指纹锁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学校、老师对实验课的重视度不高大多数生物教师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认为生物实验教学只是生物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存在,没有理论课来的重要.这就导致许多学校的实验课基本上是讲解、背诵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考试时也仅仅是粗略地考查实验,片面强调实验操作的熟练化,注重实验的结果,轻视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看到的实验现象,实验课沦为一种简单的实验技能训练,而研究方法的探寻不被重视,它的重要科学价值被抹杀.常此以往学生不仅失去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更会变成只会机械背诵。应付考试的机器,创新精神的缺失将更加严重.生物学的教学形式迫切需要变革,生物实验教学急需改进,一定要将生物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生。另一方面,实验室利用率很低,大都闲置着.大部分学校都有单独的生物实验室,但平均利用率很低.学校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将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上,学生的实验课时间被大大压缩,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的现象。2、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跟上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与学校对生物实验的重视程度,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总体而言,当前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都可以满足基本的硬件设施配备需要,只要学校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加大一定的投入,基本的实验器材还是可以满足的.但生物学实验受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实验课开设度不高的重要影响因素。有一些生物学实验需要用到较为先进的观察仪器,但这些仪器的价格高昂,大多数学校很难拿出足够的经费引进。另一些实验需要用到活体,像家兔,小白鼠,蟾蜍等,这些实验材料的储存需要找专人看管,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其次,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比较偏远的农村,想达到和大城市学校一样的实验配备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是不允许的,许多农村中学缺乏实验课程必备实验器材,开设实验课困难重重.3、缺乏实验研究意识当前学校开设的一些生物学实验,仅仅是从书本中选取一些操作相对简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对较少,没有危险性的最基本的实验,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的需要.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的生物学教学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二、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水平的举措1、增强学校和老师对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生物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充分地认识到,上实验课不是一种上课的新形式,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使学生更愿意动手操作、与他人展开合作和积极探索科学。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为着相同的实验目的进行相互分工合作,在合作中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亲身参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得到培养。实验的失败与成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失败的痛苦,成功的喜悦教会学生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畏失败,坚持不懈,克服艰难、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这些实验可以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助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和老师要从根本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协调好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重,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生物实验教学中来。

82 评论

武装的蔷薇1

从微观上看人类,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在人体的宇宙里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一个人每天心跳平均10.8万次,肺呼吸2.6万次,肾脏过滤1700升的血液,胃分泌1.5升的胃液。 人体的骨骼由206块骨连结而成,骨骼肌有600多块,450对肌肉,80多万根汗毛孔,人体如同一座装置着精密仪器的高科技工厂,里面含有由4万亿到6万亿个细胞所构成的复杂结构,整个系统随着心脏的搏动而不停地新陈代谢。 人的体内,大小血管连接起来可以围绕地球两周半(10万公里),血液占人体的1/13,血液里的2/3是水(即血浆),还有1/3是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它们像船一样浮在血浆里,红血球把氧运输给人体的各部位,又将二氧化碳(废物)运出来;白血球是一支野战部队,专门消灭体内的细菌;血小板是泥瓦匠,对皮肤伤口进行修补。 人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正因为眼皮薄松弹力强,睁眼闭眼才较方便,不但快而且省力,由于血管丰富,血液供应充足,才容易消除疲劳,眼轮匝一放松,轻巧的眼皮,又自动弹回,眼睛睁开了,这是真主多么巧妙的安排。 人体是一个无煤的“火光炉子”,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脂肪是在人体各种酵素的作用下燃烧——被氧气氧化,虽然不发火却能放出大量的热来,蛋白质燃烧后变成了尿素从小便排出,脂肪与糖类燃烧变成二氧化碳与水,从你鼻孔跑掉,水分有的从肺部跑掉,有的从皮肤与大小便排出。 人的鼻孔象杂乱的丛草,正因为乱,才能阻止空气中的灰尘,这是头道关;二道关是鼻粘膜,它能经常分泌粘液,拦挡漏网的灰尘,当大粒灰尘偶然闯入时,由于鼻孔发痒,全身来个总动员“嚏”然一声,把那些灰尘驱除出境,鼻孔除了“除尘设备”还一套“加热设备”与“加水设备”来保护肺部,在鼻孔里有几片布满血管的薄肉片(叫鼻甲),它象一排“暖气片”似的,把吸进来的冷空气预热一下,然后进入肺部,使肺不遭寒冷。 更奇异的是食管,下连胃,而气管下连肺,这两条管子在喉头上互相紧靠。气管在前,食管在后,而一起开口于咽部,气管上方有块“会厌软骨”,当我们吃饮时,呼吸暂时停止,“会厌软骨”就下降,正好盖住气管入口,当我们吃完,而需要恢复呼吸时,“会厌软骨”就上升,使空气得以进入气管 再看看人脑与电脑的比较,人的大脑由六部分和脊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最高司令部,成人之脑重为500克左右,它有140亿个神经元与9000个辅助细胞,任何高级精密的电子计算机都无法与它相比。人脑的潜力很大,一般人的终生思索充其量只用了脑力的15%,故人活近百岁,还可以正常思索。而电脑再精细,也是由人脑制造而成。

89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物学基础结课论文

    从微观上看人类,人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在人体的宇宙里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一个人每天心跳平均10.8万次,肺呼吸2.6万次,肾脏过滤1700升的血液,胃分泌1.

    小花肚子饿 6人参与回答 2024-06-18
  • 基础化学结课论文

    当你清晨匆匆煮鸡蛋时,因为着急而将火开得大了点,你会发现在煮的过程中蛋壳出现了裂缝。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在鸡蛋的一头有个空洞,鸡蛋被加热时,空洞里的空气就会膨

    MayQueen小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0
  • 基础生物化学课程论文

    生物小论文 (关于种子) 一、种子的发芽率 种子发芽率一般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经浸种吸足水分的种子,在l0天内发芽的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总数的百分率。它是决定种子质

    土豆豆的焦糖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1
  • 金融学基础结课论文

    学术论文是科学或者社会研究工作者在学术书籍或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呈现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学术论文往往强调原创性的工作总结,但也可以是对前人工作总结的回顾及做出评价,

    踏雪1230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0
  • 统计学基础结课论文

    百度文库里很多相关的,自己看看。或上cnki上下载几个论文看看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绝色经典 4人参与回答 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