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全的杂志信息网

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更新时间:2009-03-28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近年来,徐州坚定践行生态文明理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苏北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着力建设宜业宜居的美丽家园,积极争创苏北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退建还山、退渔还湖、退港还湖和采煤塌陷地的生态修复等工程为徐州增添了上百个湖泊、湿地和景观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不足,深入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对加快徐州的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引领苏北乃至淮海经济区的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大英博物馆转心瓶解说词链接:http://www.britishmuseum.org/research/collection_online/collection_object_details.aspx?objectId=264989∂Id=1&searchText=Qianlong+vase&page=1

质谱条件:EI源,电子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00℃,四级杆温度150℃,质量数扫描范围35~350 amu。

1 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现状

生态城市是指融合自然与人类活动、具有良好生态特征的人类居住区,突出强调城市发展建设、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态的协调.联合国在1996年的第二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中首次提出了宜居城市的概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人居条件良好,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能够得到满足,适宜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是对生态、宜居理念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1].从“生态城市”转变为“生态宜居城市”,是一个从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和谐统一,到更注重居住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过程,促使城市以和谐健康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徐州市综合实力不断攀升,城市功能布局得到了调整和优化,并于2017年底成功入围“全国文明城市”,为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有利条件.

1.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徐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徐州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位居江苏省前3名.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 80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加8.2%.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42.89亿元、2 513.85亿元和2 751.78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1.9%,8.7%和9.1%.徐州经济在产业结构、发展质量、创新驱动、区域结构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转型成效,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承载区.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9.3∶43.3∶47.4,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超过第二产业4.1个百分点.可见,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与结构占比居三次产业中首位,但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及结构占比差距并不大.另外,2016年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 17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与此同时,高耗能产业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资源依赖型与高耗能产业正逐渐转型,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1.2 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显著

徐州生态环境治理成绩显著,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硬件保障.近年来,徐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立市,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建设“美丽徐州”,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路更畅、城更靓”行动计划,扎实抓好节能减排、大气治理、水质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各项工作.

3.1.2 加快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循环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6] 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形成以“无害化、低排放、低消耗、高效益、可持续”为标志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体系.打造循环型产业集群,实现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推进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7],争取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低碳金融、绿色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构筑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辛北地区断裂构造与油气分布………………………………………………………………………………李启涛,刘焕成(2.7)

1.3 城市民生质量得到较大改善

3.1.1 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方向,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生物技术、3D打印等新技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将徐州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的绿色产业基地,实现徐州产业由低端到高端的升级与转型.

2 徐州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 经济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空气质量方面,“十二五”期间,徐州市环境质量有所提升,PM2.5,PM10等污染物平均浓度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2015年,徐州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排放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倍、1.6倍、2倍和1.2倍[4].2016年徐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13个省辖市中排名倒数第一.PM10年平均浓度为118 μg/m3,超标率为69%;日平均浓度范围为32~407 μg/m3,超标率为25.14%.PM2.5年平均浓度为60 μg/m3,超标率为71%;日平均浓度范围为13~282 μg/m3,超标率为24.59%.

2.2 节能减排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稳步落实。省政府出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考核办法,并与17个市、州政府签订责任状。编制了《湖北省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并通过审查。深入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灌区”创建活动和“每亩地少施一斤化肥、少撒一两农药、少用一方水”的“三少”活动。

2.3 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尽管徐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位于全省第5,但是2016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66 845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0.1%.产业结构仍然偏重,2016年徐州服务业增加值为2 7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7.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个百分点.工业内部结构也明显偏重,2016年徐州市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6.2%.目前,徐州仍以劳动、资本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和资源型工业为主.产业层次偏低,2016年徐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6.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8个百分点.从2006年到2016年,徐州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以标准煤计)从1.4 t下降至0.65 t,其均值是江苏省平均水平的1.59倍.

水环境方面,2016年徐州市地表水49个评价断面中有6个断面超标,超标率为12.2%.Ⅲ类水质以下断面为11个,占比为22.4%.其中,Ⅳ类水质断面7个(占14.3%),Ⅴ类水质断面3个(占6.1%),劣Ⅴ类水质断面1个(占2.0%);Ⅳ类及劣Ⅳ类水质的比重达到22.4%.可见,加强水系治理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

2.4 产城融合有待进一步推进

目前,产城脱节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园区缺乏基本的生活配套设施,达不到居住条件.新城区由于刚处在地产开发阶段,相应的产业和生活配套不健全.而老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土地价格相对较高,不适合新产业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徐州的产城融合综合水平低于10%,位于江苏省第6位[5].产城脱节导致居民就业与居住空间分离,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挤与环境污染,造成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与生活.

3 徐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对策建议

3.1 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形成绿色产业基地

近年来,徐州市坚持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居民基本权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民生质量的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 421元,较上年增加2 20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5 274元,比上年增加1 292元.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16年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为97.5%和97.1%,较上年分别提高0.5和0.4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城市和农村居民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分别为26.37台和13.7台,比上年分别增加3.17台和4台;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7 255元和11 059元,比上年分别增加1 112元和1 187元.

2016年,徐州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5.0%,较往年相比有显著提升.城市水生态建设方面,徐州市先后对故黄河、奎河、丁万河、三八河等市区主要河流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工程,目前已成功创建22个国家级和省级水利风景区.徐州的潘安湖综合整治项目是全国首创的“采煤塌陷地复垦综合整治”新模式.几年来,这种综合治理模式已为徐州增添了上百个湖泊、湿地和景观区.2007年和2010年,徐州两次推行“进军荒山行动”.通过实施“地更绿”行动计划,截至2016年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0.1%,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8%.构建“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城市格局,真正实现了生态文明成果人人共享的目标.2016年,徐州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奖.

3.1.3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结合徐州各城镇的特色,规划建设一批高新产业特色小镇.

3.1.4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徐州行动纲要》,建成一批智能工厂(车间)和示范工程,推动能源、装备制造、煤盐化工、冶金、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

城市既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主角[2].徐州原是煤炭老工业基地,煤耗量高,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据统计,2013年徐州市原煤消耗总量达5 200万t,占全省消耗总量的18%,煤烟型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了徐州空气质量;徐州机动车保有量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市汽车保有量大幅度上升,尾气排放量增长较快,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一定压力,制约了徐州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工业企业排放方面,徐州市部分废气排放企业还存在治污设施不达标、运行不正常现象.另外,施工造成的扬尘污染也是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一个因素.城区建筑工地面积大、数量多,部分工地防尘抑尘措施不落实,导致扬尘污染问题突出.露天烧烤整治不彻底,缺乏有效监管机制,存在死灰复燃现象[3]

3.2.1 积极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坚持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对生产、生活、生态实施科学的空间布局和规划,严守生态红线,构筑生态环境保护屏障体系.打造以山、水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片区,如黄河故道、大运河、云龙湖、潘安湖、吕梁山、九里山等具有生态服务价值的片区.另外,对工矿废地及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改造工程.

3.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

2.PPP项目税收风险解析。PPP项目的收益有三种途径: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使用者付费,其运作模式也分为特许经营类、私有化类和服务外包类,其实施周期过长,而与PPP项目相关的税法尚未出台,根据不同收益途径和运作模式的税收计算显得相当复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2.2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一是防治大气污染.加大力度实施“天更蓝”行动计划,强力推进工业废气污染深度治理,全力防治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大工地扬尘污染治理力度,加强露天烧烤综合整治,努力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二是开展实施“水更清”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市区河湖水质.加强荆马河、刘楼河、西邓庄河、郭庄大沟等黑臭河道综合整治,高标准实施河流景观工程,精心打造水清岸秀、人水和谐的城市美景.三是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利用徐州特有的生态资源建设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以绿色休闲为主题的旅游.避免拆自己特有的,建大家都有的,应因地制宜、顺势造景、彰显特色,打造“精致、细腻、有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3.2.3 优化园林绿地系统布局 与大型绿地相比,小型绿地更加亲民,更加方便市民休闲.因此,鼓励采用大型绿地与小型绿地有机结合的布局方式,结合慢行道、城市公共设施和社区邻里中心等布置小型绿地,提升绿地的多样性和覆盖面,把徐州建设成为满眼绿色、人在园中的生态宜居城市.

3.3 推进产城深度融合,建设宜业宜居城市

3.3.1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催生产业升级,通过产业升级完善城市功能,拓展产业空间,发展产业经济,通过产城融合实现产、城、人的共同发展与真正融合,走出一条“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8]

3.3.2 突出规划引领 按照产城融合的需要加快编制新一轮徐州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双中心、6组团和15个功能集聚区打造“2+6+15”的城市空间格局.按照土地混合利用的要求,统筹安排各功能区产业、居住、生活服务和社会事业等各项用地,推进就业、居住、社会服务和休闲娱乐等设施合理均衡分布.老城区的经济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适当向新城区转移,改善人居环境;新城区则应由功能单一向功能多元的城市空间转变,推动人口与产业向新城区聚集.

3.3.3 创新城市开发模式 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行“成片开发、混合开发、融合开发”,统筹开发各功能区的居住、生产、公共配套服务等设施,打破目前生活区、产业区、服务区等在空间上相互分割、隔离的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居住、生产、交通、服务等功能的融合,方便居民生产与生活,凝聚城市人气.同时,应缩短城市中各区域之间的交通距离,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鼓励绿色出行,实现徐州低碳、可持续发展.

张付申等[5]指出废弃橡塑高分子聚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废弃物的绿色循环利用备受业界关注,其中新型材料化利用是其再生循环利用的优选途径。概述了废弃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环境功能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噪声污染控制材料、高性能吸水材料、特殊孔状材料、催化材料、黏结材料、还原材料和能源转化材料等的应用。介绍了高分子废弃物在这些功能材料合成中发挥的作用、转化方法、材料性能和应用领域,以期为高分子废弃物的高附加值循环利用提供指导。

江苏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沈正平教授对研究思路提供了极大帮助,在此致以诚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钱晓燕.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伦理意蕴[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4(4):58.

[2] 郑思齐,万广华,孙伟增,等.公众诉求与城市环境治理[J].管理世界,2013(6):72.

[3] 徐州日报.“晒晒”徐州“八项举措”[EB/OL].(2015-04-01)[2017-09-20].http://epaper.cnxz.com.cn/xzrb/html/2015-04/01/content-310971.htm.

[4] 顾晓波,欧向军,朱杰,等.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1):11.

[5] 何育静,夏永祥.江苏省产城融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7(2):72.

[6] 沈正平.优化产业结构与提升城镇化质量的互动机制及实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3,20(5):70.

[7] 蔡绍洪,俞立平.循环产业集群的内涵、机理与升级研究[J].管理世界,2016(11):180.

[8] 李文彬,张昀.人本主义视角下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策略[J].规划师,2014,30(6):10.

 
赵洁,范文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文献

服务严谨可靠 7×14小时在线支持 支持宝特邀商家 不满意退款

本站非杂志社官网,上千家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专业的职称论文发表网站。
职称论文发表、杂志论文发表、期刊征稿、期刊投稿,论文发表指导正规机构。是您首选最可靠,最快速的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