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目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目

发布时间: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目

看看这里,非常适合你,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看大成佛经 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 首先明理 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 《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等看修行的书 明理不求实证 则无意义 目前时代 最好最易成就的 就是藏区的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大圆满法 天赐众生福泽 能修习 当累世修的机缘 甚难得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大手印即大圆满),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 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 灌顶修行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 不仅仅是开悟 且证量足 能够灌顶加持 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去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去拜 丹贝旺旭仁波切 为师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江央确吉宁玛仁波切 修习大圆满法 能即生开悟

佛经

《认识佛教》《释迦牟尼佛传》《佛陀的启示》这些书都有电子版,在Google很容易搜到,而实体版在淘宝上面,很多师兄免费结缘,其实很多佛书都是免费的,佛弟子都愿意免费助印流通。因为我们接触到了,知道了佛法这么好,我们将心比心,愿意出钱出力,让更多人知道这么好的东西,只要有人想看,我们都愿意免费流通。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单

我看过的《相约星期二》,觉得不错,有兴趣可以试试看啊!还有《遇见未知的自己》也很好!

平凡永远是生命的主流,但在这平凡的世界当中,永远不会缺乏苦难和抗争。今天我要向大家分享的书目是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在这本书中路遥用最朴素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底层劳动者努力奋斗的一生。《平凡的世界》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是路遥历时六年完成的。故事的主线是围绕孙少安,孙少平两个人来描写的,在平凡的世界中,他们以不一样的方式探索着人生。孙少平是一个坚忍的奋斗者,他的身上一直保持着灵魂的高傲、坚守着自己的本心,在他身上,物质上的困难根本阻止他前进的动力,反而体现了他的坚韧。不会被外界环境所影响,一直保持初心,一直朝着目标努力奋斗,这也正是现在我们缺少并且应该学习的品质。孙少平的哥哥孙少安,他是一个负重前行的跋涉者,他的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包袱,不仅是他自己的家庭的,还有他对全村村民的照顾,这种情怀在当时真的是难得可贵的。在他初次创业失败,农民对他的背叛,在第二次创业成功之后,仍然不计前嫌的帮助他们这件事中,更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胸襟。身为当代大学生,这种宽广的胸襟也是我们应该必备的。这本书用最朴实无华的文字,用最平凡的人们,用最普通的故事情节来纪念普通的劳动者,他把苦难转化成了督促自己前行的精神动力,书中不仅展示了普通小人物艰难的生活,也极力书写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的美好心灵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我们可以从书中看到孙少安、孙少平都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青年人,但他们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顽强毅力与命运抗争。也许平凡是我们的本色,但从苦难中汲取力量,不断成长,并为向往的世界而不懈奋斗,这就是我们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

高中有许多必读书目,想必老师也会给你们列一个书单,那我在这里就不再推荐它们了。以下我推荐的几本书虽然没有必读的要求,但还是希望你们能够去读一读,一定会收获颇丰!——⟪被讨厌的勇气⟫——高中时期的我们也是十分敏感的,如果我们感到自卑,内向,敏感,或者总是关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这本书也许能让我们从中得到解答~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点是说关于自卑,阿德勒说,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的坏事,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这样的自卑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你的不幸,皆是你的选择,阿德勒认为,过去的不重要,你怎么看待过去才重要。因为过去是死的,而我们是活的,我们不能被过去所束缚。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选择权在于自己。我们要有这样的勇气,不害怕被别人讨厌、勇敢做自己的勇气,才能真正获得自由。——⟪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这是一部疯狂、荒唐又真实的回忆录。作者塔拉生在一个“魔幻”的家庭,父亲是其中的掌权者,母亲是顺从的追随者,塔拉在整个家庭的多重阴影中成长。扭曲的“家庭教育”一次次扑灭她心中不断燃起的火花,而她的意志和韧劲是她逃离这个家庭,用“教育”改变一生。很喜欢封底的一段话:“……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高中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你们以它作为起始,震撼于教育的力量,构建思想,修正人生,重塑真我。你终将像鸟,飞往你的山。——⟪杀死一只知更鸟⟫——这绝对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每一遍都可以找到不同的细节,每次看完都心灵好像都被冲刷了一遍,一开始看可能会觉得枯燥,但是越看越精彩,越看越沉迷!!!一遍遍读过这本书的我总是在想,它的作者一定是非常好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正义的文字!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一个人很少能赢,但也总会有赢的时候。“有一种东西不能遵循从众原则,那就是人的良心。”和很多要去保持儿童纯净心灵的虚构故事不同,这本书着力教导孩子如何在磨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公平中积累正气,如何在充满丑陋与问题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精神的体面。

《时代广场的蟋蟀》《鲁宾逊飘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外国名著有:《匹克威克外传》、《欧也妮? 格朗台》、《巴黎圣母院》、《复活》、《老人与海》、《唐吉诃德》、《普希金诗选》、《泰戈尔诗选》、《哈姆雷特》。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目有哪些

季羡林(6~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学术著作《〈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 《〈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 《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1957年    《印度简史》 1957年    《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82年    《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 1985年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1985年 《大唐西域记校注》 1985年    《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 1985年    《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 1985年    《敦煌吐鲁番吐火罗语研究导论》 1997年    《大国方略:著名学者访谈录》   《东方文学史》  《东方文化研究》   《禅与东方文化》  《东西文化议论集》    《世界文化史知识》 翻译作品季羡林先生精通12国语言:汉语、南斯拉夫语、梵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吐火罗语等,翻译了大量作品。1955   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 1956-06 沙恭达罗 1959 五卷书 1962 优哩婆湿 1980 罗摩衍那(一):童年篇 1981 罗摩衍那(二):阿逾陀篇 1982 罗摩衍那(三):森林篇 1982 罗摩衍那(四):猴国篇 1983 罗摩衍那(五):美妙篇 1984 罗摩衍那(六):战斗篇 1984 罗摩衍那(七):后篇 散文随笔《清塘荷韵》 《赋得永久的悔》 《留德十年》 《万泉集》 《清华园日记》 《牛棚杂忆》 《朗润园随笔》、 《季羡林散文选集》 《泰戈尔名作欣赏》 《人生絮语》 《天竺心影》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 《季羡林谈师友》 《季羡林谈人生》 《病榻杂记》 《忆往述怀》 《新纪元文存》

季羡林说,他的经验压缩成两个字是勤奋。再多说两句就是:争分夺秒,念念不忘。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 季羡林也有“第×职业” 季羡林作为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是语言文学,他不喜欢义理,所以写的哲学文章很少。但到晚年,却又一反常态,大谈起“天人合一”的玄学来。文章一经发表,便语惊四座,颇有影响。他还谈起了另一种哲学———消费哲学,也引起轩然大波。 消费与经济基础有关。季羡林的经济基础如何呢?从账面上来看,季羡林的工资是北大教师中最高的,因为他是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确定的“老一级”教授。但他每月的工资,经过七折八扣,领到手以后,平均约700到800元钱。这些钱,他要给小保姆张淑贞一半,除了她的工资,她还有一个男孩,在北大二附中上学,学费、杂费、生活费全部由季羡林负担。这样一来,他再交完房费、天然气费、电费、电话费等,实际上拿到手的也只有300元左右了。用它来支付全家的生活费,怎么会够呢? 这里就有了一个对比:20世纪50年代季羡林被定为一级教授,在六类工资地区的北京,每月拿的工资是345元,再加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相当于今天的院士)每月津贴100元。这是一个“不菲”的工资数目。因为当时物价奇低,去莫斯科餐厅吃饭,一顿大约1.5元到2元,汤菜俱全,还有黄油面包,外加啤酒一杯。如果吃烤鸭,六七元钱足矣,还能吃只挺大的。这样的物价,有每月450元的固定工资,简直是“阔死了”。而如今,他是全国最有资格的“老一级”教授了,因为比他资格更老的陈岱孙老教授已经去世。而他的全月基本工资加各种补贴,也就一千二三百元钱,这就是他每月实际上留在手里只有300多元钱的原因。 这样的老教授,工资这样低,可怎么维持生活呢?不少人自然会问他,老先生笑笑说:“我的生活水平,如果不是提高的话,也绝没有降低。”人们问他,难道你有点金术吗?他回答说,非也。季羡林道出的奥秘是:20世纪50年代大学教师主要靠工资生活,不懂什么“第二职业”,也不允许有“第二职业”。而今天却大改其道,学校里也有种种形式的“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季羡林也有了“第×职业”,就是“爬格子”。他爬了60多年格子,名气大,稿费多,时不时地就收到稿费。这样,他手头虽只剩300元的工资,却从来不感到拮据,原因就是有源源不断的稿费做后备军。 50年前的雨衣仍在穿 手头虽然有钱,但季羡林在生活上却向来没有太高的追求。对吃,一如既往,从来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早晨仍然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他从来不让家人或保姆陪他4时起床,为他做早饭,所以早餐是几十年的“一贯制”,从来不变化。午晚两餐,素菜为多,很少吃肉。饮食如此简单,他全家的伙食费不过500元多一点。 至于穿,季羡林简直是个清教徒。他的衣服多是穿过十年八年或者更长时间的,有一件雨衣,是他在1946年从德国回到上海时买的,至今仍在穿。有一天,一位专家说,你的这件雨衣,款式真时髦!他听后大惑不解。专家一解释,他才知道:原来50多年前流行的款式,经过了漫长的沧桑岁月,在不知经过多少变化之后,在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指导下,现在又回到了50年前的款式。他听后,大为兴奋。没想到自己守株待兔,终于守到了。他也没有想到,人类在衣着方面的一点小聪明,原来竟如此脆弱! 他的老主意是:以不变应万变。他想,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如果一个人穿上十分豪华的衣服,打扮得珠光宝气,天天照镜子自我欣赏,那他不是疯子,便是傻子。穿衣服给别人看,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千差万别,那么你满足了这帮人,必然开罪于另一帮人,反正不能让人人都高兴。所以,季羡林的穿衣哲学是我行我素,就是这一身打扮,你爱看不看,反正不能让你指挥我。在穿衣方面,他是个完全自由自主的人,他的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永不变化。他的用品也是如此。只要能用,他决不丢弃,敝帚自珍是他的用物哲学。他的穿戴和用品,也真因为观看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不同,有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评论:赶潮流者说他是老古董、老保守、老顽固,而学者层却认为他是一个典型的儒者。儒雅的风度,从其学识和人品中来,而不是从其衣着中来。 季羡林消费哲学的核心是:如果一个人成天想吃想喝,仿佛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吃喝二字,他觉得无聊,“斯下矣”。他的潜意识永远是:食足以果腹,不就够了吗?衣足以蔽体而已,何必追求豪华。 季羡林绝非“大款”,但他在自己的消费哲学指导下,素衣淡食,生活简单,却把大把大把的钱送给身边急需的人,或者捐给家乡的学校。这样的消费哲学,但愿能有更多的人会理解。 ##附 主要著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著主要有:《沙恭达罗》(1956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59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牛棚杂忆》等。

季羡林(1911.8.6-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人德国格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 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著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翻译版

  • 索引序列
  •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目
  •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
  •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单
  •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推荐书目有哪些
  • 汉语佛学评论文章翻译版
  • 返回顶部